刘三姐:广西民族文化互动之符号——文化社会学符号理论之视角
2010-08-15陈钰文
陈钰文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刘三姐:广西民族文化互动之符号
——文化社会学符号理论之视角
陈钰文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刘三姐是广西民族文化的形象象征,是文化交流的一个符号象征,是广西民众记述传统文化和审美特征的一个互动符号。刘三姐主要是通过语言传播的形式,利用中介因素互动、人际互动,在社会不断内化的过程中来完善自身和寻求创新,以适应客观实际的需要,逐步形成为广西民族文化的代表符号。
刘三姐;符号;符号互动
提到广西,很多人都会想到刘三姐,刘三姐已经成为广西的一个代表性符号。刘三姐作为广西的传说人物——歌仙,曾经传遍大江南北,如今已经发展成为广西文化的典型代表,刘三姐已经不仅仅是刘三姐其人,而是与之相关的系列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集体记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刘三姐已经成为一个历史符号。
符号哲学创始人卡西尔说:“人是符号的动物。”人掌握符号,也就掌握了文化。对动物来说,它只有一个实在的世界,而人除了有实在的世界外,还有一个意义的世界,也即符号的世界。动物可以感觉到信号,有信号反映;人不仅感觉到信号,而且能够创造和使用符号,用符号来交流思想,组织社会,创造文化。符号互动理论,是一种研究人类群体社会生活中互相交流交际的个体的日常社会行为和社会环境。符号互动论认为人们之间的互动主要由沟通组成的。通过语言、手势和行动人们实现了互相之间的沟通,但是与动物叫声不一样,人类互动主要依赖符号。符号就是代表某物的东西,就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某种特定象征意义的事物。刘三姐传说在进入文字记载之前已以口口相传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刘三姐是否真有其人已不可考,但其人为两广民众拥戴却是事实。刘三姐身份的模糊性证明了民众所拥戴的是一种文化共生现象,是一种交流符号,而并非是详细具体的真人真事。20世纪 90年代以来,刘三姐作为能够迎合大众对昔日歌圩“歌仙”和反抗压迫的偶像的怀念以及对少数民族风情的想象的符号,被商业以各种方式挪用,如“刘三姐”香烟、“刘三姐”旅游公司、“刘三姐”歌舞剧团;南宁政府借用“歌仙刘三姐”举行跨国交流的国际民歌艺术节;张艺谋利用市场经济打造的商业旅游“印象·刘三姐”,以此吸引全国各地游客。经过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刘三姐已经发展成广西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一、“刘三姐”是人际符号互动的过程
刘三姐原型源于广西壮族的歌仙传说。歌圩盛行于壮族,人们用用歌来问路,用歌来迎宾接客,用歌寻偶择配,歌圩的歌主要内容就是以男女青年追求美好爱情理想为主题。刘三姐被壮族民众誉为“歌仙”,是为凸显自己的民族文化艺术。刘三姐传说,最初只属于地方性神话传说,传播地将地方风物风俗与刘三姐相联系。因壮族的歌圩风俗,一般都与传统节日春节、三月三、中元节和中秋节结合在一起举行,歌圩的主要内容是对歌,而刘三姐乃“歌圩之女儿”,“以歌会友、以歌传情”观念是壮族民众在自身传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为了确认和认可自身的传统文化和审美叙述,构建了“刘三姐”这一象征符号,来表述和传播自己的文化。由于刘三姐传说适用于当地的审美理想标准和空间认同,因此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播,刘三姐传说和歌谣文献记载非常多,而民间口头传说和故事更加精彩丰富,广西柳州的“刘三妹”传说,有广西宜山壮族“神女”传说,还有广西罗城的“三姐”传说,各地传说稍有不同,但是都离不开歌颂刘三姐的“歌仙”“歌神”等特性。壮族宗教多为祖先崇拜和神灵崇拜,民众崇尚神灵,传说中的刘三姐也被认同为地方神灵,被赋予一种超凡的神圣特性,是民众心目中的“神灵”,能指引民众善歌对歌,民众也把其当作圣明神灵来祈福护佑。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刘三姐传说先被编成彩调剧,公演后受到重视,经过不断的改编和重组陆续上演,电影《刘三姐》是中国大陆第一部风光音乐故事片,采用对歌的艺术形式来表现刘三姐,把刘三姐形象推向了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刘三姐被誉为“山歌之王”,从此,名扬天下。刘三姐这一符号开始在社会进程和壮族文化扩展中不断地被以各种方式挪用、重构,其间渗透了政治、商业、文化种种因素,与国家、社会、文化的变迁密切相关。《印象·刘三姐》立足于漓江山水风情,渲染广西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采用山水实景剧场,表现最久远的民族山歌、音乐、风光,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具魅力的山水实景剧。及此,刘三姐成为广西一个长期且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品牌,成为广西壮民族文化与产业经济的代表。在广西本土人眼中,“刘三姐”由审美理想的象征与地方保护神的符号演变为一个多义性象征符号,既是地方性认同符号,又是壮族族群认同符号。
二、语言是“刘三姐”传播的的主要渠道
人与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能使用语言这种符号系统进行交流,人际符号互动主要就是通过语言来自然进行。人通过语言认识自我、他人和社会。民俗文化很多都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得以保留和流传,刘三姐作为壮族民间歌圩的女儿,作为一个神灵,在春节、三月三等节日中得到最大张扬,在山歌中、在祭拜中不断的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在民间长久流传。所以语言是刘三姐传说得以流传的主要传播渠道。
刘三姐传说扬名天下,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就是靠本土民间口头传承,然后通过其他的传媒传播手段进行,传媒手段归根结底也还是离不开语言,传说被记载被写成剧本上演在舞台或者编成电影出现在屏幕,也还是通过专业表演演员用语言来进行交流和传播。歌舞剧《刘三姐》采用山歌来演绎和诠释所有的艺术结构和艺术情节,通过山歌来展示剧情的矛盾冲突,通过山歌展示亲情、乡情、爱情,所有的情节和人物性格都是通过山歌来塑造,也正是这么一种口头传播方式——山歌,把刘三姐唱到大江南北,唱响海内外。依靠这些传播媒体中的语言方式运用,使得“刘三姐”的歌、刘三姐“歌仙”这一形象流传各地,深入人心。
三、“刘三姐”的创新是社会过程的内化
刘三姐作为歌圩的女儿在进入文字记载之前就在广西以口口相传的方式广泛流传,为当地民众所拥戴。刘三姐获得广泛认同,且被作为神迹和灵验的描述,人们建庙宇供奉,对歌前“请三姐”,对歌后“送三姐”,神灵化的象征符合民众当时的社会心理,这种神格化的刘三姐传说更加具有稳定性。民俗学学科兴起后,很多民俗学者开始对这一传说进行资料搜集和文献记载,刘三姐开始进入文字文献记载时期。刘三姐传说被以刊物或书籍方式整理出版,就这样经过一次又一次的筛选、改编,形成了舞台剧本和电影剧本。从传说到文献,从民间流传到艺术形式传播,刘三姐也由最初的单一形象“歌仙”改造成为一个“民族文化代表”。刘三姐形象的创新也随之而来,刘三姐从最初的传说“歌仙”到现代还原刘三姐壮族人本性,淡化了刘三姐“升天成仙”的特性,不再涉及阶级斗争的尖锐性,只为表现刘三姐“壮族人”能歌的本性,在自然美景下民众生活的惬意和生活情境,很大程度上创造了一个新时代的刘三姐形象。这不仅仅是现代商业运作的需要,也是适应大众的审美需求和情感感应,符合现代文化发展的创新需求,是社会发展的新型变化,也是社会内化过程的演变。
刘三姐形象就是这样由民间传说、搜集整理者及大众传媒的合力作用下改造、重构而成。换言之,民间传说的重构过程就是不断渗透、改革、创新的过程。之前刘三姐的民间传说原型提供的仅仅是一个被加以神化、受民众拥戴的刘三姐,也就是两个身份:一是贫农出身;二是少数民族出身。之后搜集整理者抓住了这两个身份符号,依照当时社会文化的主流形象塑造“刘三姐”,使其正统化,成为一个“民族女英雄”的符号。而电影作为一种更有魅力更有效的重构力量,则使获得新身份“民族女英雄”的刘三姐赢得了广泛认同。发展而来的就是现代文化发展的新型演化,山水实景剧《印象·刘三姐》成为文化产业创新模式的典型代表,刘三姐自由形象、“歌仙”个性得到张扬。
四、“刘三姐”的完善过程适时度量
在广西本土民众眼中,“刘三姐”由审美理想的象征与地方保护神的符号演变成为当代的一个多义性象征符号,既是地方性认同符号,又是壮族族群认同符号。然而,这一多义性象征符号已经失去了其最传统的文化内涵,并不具有实质性内容。这是地方性文化与族群文化被国家主流话语所渗透及社会变迁所冲击的结果,社会环境改变和现实审美特征、情感追求这些因素都与刘三姐的传统性进行着矛盾冲突。而刘三姐传说也在适应社会时代进程,经过历史与社会变迁的积淀后,不断丰富了自身情节,丰富了文化内涵,留下了国家主流话语和社会变迁影响的痕迹。“刘三姐”是在获得观众的广泛认同后,根据时势和民众心理和审美需求,改造和完善自身,重构为一个“民族女英雄”的象征符号,之后随着社会文化变迁,文化多样性需求和审美倾向的多样化,逐渐完善和适应客观需求,最大地发挥壮族人自由和热情的个性,成就了刘三姐“歌仙”的美誉。
“刘三姐”这一文化象征符号是国家主流话语向民间话语渗透的产物,当然民间话语并非完全被动接受,刘三姐形象仍然遵循民间自身的生存逻辑与秩序观念,遵循壮族民众的审美特征,同时又主动吸纳国家主流话语的元素,以获取更为广泛的社会认同与合法性。在这一进程中,属于自身的民间文化资源不能简单否定,但是它又不能仅限于传统的形式与内容而不求改变,如果这样它便会失去生存的活力。它只有遵循民间自身的话语逻辑,而又适时因地制宜地注入当代社会的精神与价值,才能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不断适应、生长、完善和变迁。
五、“刘三姐”的改造适应客观需求
人对情境的定义,表现在他不停地解释所见所闻,赋各种意义于各种事件和物体中,这个解释过程,或者说定义过程,也是一种符号互动。刘三姐其人其事并没有真正的文献记载,她只存于民间民众的传说里,出现在文字中是由于搜集者经过现场采录和调查采访记录而成,在记录中,整理者往往从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审美情感中去整理和调整田野调查中的资料,整理者总是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赋予所采录的事物新的定义和解释,这种已有的经验包括他对现处时代的审美标准和审美需求,改编也就顺应整理者个体和社会情境的需求。时代不同,刘三姐的形象也就不一样,最原始的是歌圩女儿,到五、六十年代的神话人物,然后经过舞台、电影改编,成民族女英雄,随着现代商业化的运作,刘三姐被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美丽、温柔的歌仙,在国际民歌艺术节、印象·刘三姐等大型的文化产业运作中得到极致发挥。
“刘三姐”这一符号就是不断地在人类互动和文化互动中被赋予新的内涵象征,与历史和社会环境改变不无关系,它不断与时俱进、因地制宜,改造自身以适应现代社会环境的需求,得以成为一个典型的文化象征符号。
六、“刘三姐”传播中互动中介的发挥
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个人和他人并不存在于人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互动中介本身之中。不同文化类型和不同文化层次的人群进行交流和交际,依赖于传播的中介物,刘三姐作为广西的民族文化符号,出现在交流纽带上,有其重要性。刘三姐形象的不断改造,也是为了适应更多数的大众、赢得更广泛的认同基础。从广西本土的歌仙,经过歌神、民族女英雄到如今的美丽歌仙,是刘三姐在不同人群中进行文化交流时不断改造,也是受到不同文化冲击时的适应和改造。广西民歌艺术节就是在跨国交流视野下打造而成,刘三姐作为一个美丽、温柔的歌仙出现在这种国际交流的符号互动中,为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创造一个全新的文化环境和文化视野,也为广西成为“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发挥重要中介作用。桂林漓江畔的商业大作《印象·刘三姐》,更是为桂林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这不仅仅因为漓江山水的美,更是因为刘三姐的魅力,刘三姐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个互动炒作符号,通过她,商家可以赢取更多的利益,最重要的是,她能够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在不同的文化群体中受欢迎,这种中介既是对广西本土文化的宣传,也是群体融合和交际的重要纽带。
一种符号,只有受到交流、交际双方的认可和认同时才能够发挥其作用,也才能够促进双方的友好交往,因此刘三姐也是在这种充当人群交往的符号互动中改变和完善自我,以适应更广泛的人群审美,赢取更多的交流互动。
[1](法)巴尔特.符号学原理 [M].李幼蒸,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2]龚朋程.文化符号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3]李慧.“刘三姐”作为象征符号的演变与重构[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7,11,(27).
[4]张力群.文化交流视野中“刘三姐”文化品牌的建构[J].广西民族研究,2001,(4).
[5]蓝利萍.试论刘三姐文化发展的文化生态环境[J].河池学院学报,2009,(6).
[6]覃忠盛.刘三姐虚实考[J].河池学院学报,2009,(4).
L iu Sanjie:theMark of the Guangxi National Culture Interaction——From the View of the Cultural SociologyMark Theory
CHEN Yu-wen
(School of L iterature,Guangxi Normal Un iversity,Nann ing,Guangxi530001,China)
Liu Sanjie is the image of Guangxi,a symbol of national culture,and the cultural exchange symbol in Guangxi people’s accounts of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an interactive sign.Liu Sanjie ismainly trans mitted through the language,the interaction of inter mediary factors,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and in the processof social internalization to improve themselves and to seek innovations to meet the needsofobjective reality and gradually for m the national cultural symbot of Guangxi.
Liu San Jie;symbols;symbolic interaction
C02
A
1672-9021(2010)03-0102-04
陈钰文 (1982-),女,广西博白人,广西师范学院文学院民俗学专业 2008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2010-03-31
[责任编辑阳崇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