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自治而斗争:解读中世纪大学的命运
2010-08-15金林南
魏 银,金林南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江苏南京 211100)
为自治而斗争:解读中世纪大学的命运
魏 银,金林南
(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治系,江苏南京 211100)
自治斗争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开始就不可避免地贯穿在它整个发展过程中。可以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大学为获得自身独立发展的空间周旋于教会与国家相互间权力争夺的漩涡中。大学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时期取得过自治斗争的胜利,但最终也没能逃脱被强大政权干预的宿命。大学的活力源于自治斗争,中世纪大学自治斗争的过程能够给中国现代大学提供相关经验。
中世纪大学;大学自治;教会;国家
欧洲中世纪时期仍处在农业社会的阶段,土地的拥有量无疑成为衡量财富和权力的标准,教会封建主和世俗封建主对土地的争夺使农村成为焦点,从而给城市的兴起提供了空间。同时,十字军东征后,封建制度在欧洲的解体有助于城市的兴起。随着自治城市数量的增加,市民阶层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至此,教会、国家、贵族和新兴的市民阶级组成四股政治势力的斗争直接影响着早期大学的兴起。
市民阶层主要由商业和手工业者组成,并且构成了城市人口的绝大部分,他们通过“行会”组织来保障贸易上的安全与利益。其他阶层人士很快效仿这种由商业行会所带头的组织运动,其中一些志同道合、孜孜不倦的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聚于一处,模仿商人行会组织,成立学术团体,逐渐形成文化教育机构。早期中世纪大学通常是在原有的文化教育机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由从事
0 引言
从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 14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前的近 1000年,一般称为“中世纪”。一提及中世纪,人们会自觉地想到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然而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人类文明的这段发展之流时,我们惊奇地发现这段沉寂的河流中不时地激起朵朵浪花,而中世纪大学则是其中的一朵。自从中世纪大学诞生开始,自治斗争便贯穿始终。
1 夹缝中孕育的生命
中世纪前期,西罗马帝国在蛮族的进攻下覆亡,日耳曼人入主西欧政治舞台。由于日耳曼人基本上是半开化的野蛮人,他们无法接受古代罗马的世俗文化,而基督教则成为古典文化中他们惟一可以接受的东西。从 5世纪末起,日耳曼各国的统治者先后皈依基督教,而基督教的主教们也主动投靠日耳曼的统治者。因此,基督教与日耳曼政权的结合,促进了基督教会的发展。到 8世纪末,西方教会在教皇的旗帜下实现了统一,西方教会 (天主教)成了独立的教会。与此同时,在世俗国家中,入主西欧的日耳曼人因其落后的文化没有建立系统的权力组织以实现对国家的控学术研究的学者组成的学术团体构成大学前身的一种。例如,“南方型”大学代表波伦亚大学创立前,在波伦亚城就存在着从事法学研究的研究所,以后,由于求学人数的增多,原有的研究所规模已不能适应需要。在这种情况下,1158年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赦令,正式创办了波伦亚大学。于中世纪大学和基督教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的中世纪大学是直接从僧院学校 (或大教堂学校)、基督教的神学院或教会其他学校发展而来,教会是这些大学的直接创始人。例如,作为“北方型”大学代表的巴黎大学,则于 12世纪由原有的诺丹主教学校发展而来。[2]
中世纪大学在教会与国家的冲突背景下诞生,注定了它将周旋于教会和国家相互争夺权力的漩涡中。大学为了谋得自身独立发展,必将开始其漫长的争取自治的旅程。
2 中世纪大学与教会
可以说中世纪的历史就是教会与国家的冲突史。由于自 6世纪以来基督教便开始统治欧洲,教会组织迅速发展并且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在封建领主的割据下,国家政权机构形同虚设。因此,中世纪前期,国家政权机构在与教会的冲突中显得势单力薄。大学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不断地兴起,但是无论是由学者组成的学术团体还是由原来的教会学校形成的大学都摆脱不了教会的控制,大学成为了教会的产物。
2.1 巧妙周旋,获得自治
在大学发展的早期,大学与教会势力的自治斗争居于主导地位。大学从诞生开始便牢牢地控制在教会的手中。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局面是因为大学必须得到教会的认可才能够得以成立并且大学自治的主要权力控制在教会手中。在教会中,教皇作为基督教世界权力的最高者,凌驾于其他主教之上,但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地方各主教仍有管制所属地的权力。因此,这便导致了教皇与地方主教为争夺权力而形成紧张关系,大学自然而然成了两者争夺权力的场所。地方的教会总监控制着所在大学授课准许证的授予权,教会主教则牢牢抓住了司法豁免权。他们绝对不会不经过斗争就轻易把权力让渡出来。但是,教皇为了控制正呈燎原之势的异端邪说,振兴日渐衰竭 11世纪改革,“希望通过大学,增强教会的中央集权;希望整个基督界具有直接联系教皇的大型宗教研究中心。”[3]大学为了获得自治,必然首先要求取得教学准许证的授予权、司法豁免权等核心权力,与地方教会总监和主教的斗争在所难免。与此同时,由于教皇与大学能够各取所需、相互利用而结成同盟,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总监和主教们处于劣势,被迫使大学获得相关特许权。直至中世纪后期,欧洲的主教和总监才逐渐接受了这样的一个原则:教会对大学的控制与大学自身的发展是不相协调的。在与地方教会主教和总监的斗争过程中,大学取得了胜利,赢得了作为一个独立机构应该拥有的大部分自治权。
2.2 教皇规训,沦为工具
大学在与教会势力斗争中争取自治的战役远远没有结束。虽然地方教会总监和主教被剥夺了对大学的大部分特权,只是限于主持某些典礼仪式,但是这份让渡的权力被一分为二分别流向了大学和教皇。教皇实则是最大的赢家。大学的自治权力本就应该完全属于自己,但是却分割了一部分给教皇,而教皇得到的这份权力足以使大学再次丧失独立,并且完全又处于教皇的统治之下。1222年,教皇特使、圣昂日的枢机主教便砸碎了巴黎大学的大印章,直至 1246年才得以重新授予[3]26。这段史实足以证明当时的大学仍然处于自治斗争的过程中,只是换了对象罢了。到了 13世纪中期,大量托钵会修士进入大学,并逐渐形成足以同世俗教师抗衡的教师团体,特别是他们的虔诚与敬业受到教皇的青睐,将他们视为教会更坚定的支持者。而托钵会修士与大学中的世俗教师格格不入,托钵会教师只为修会利益工作,丝毫不考虑大学自身的问题,他们对世俗同事所关心的事物视而不见,几乎成了大学中的异己分子。于是,世俗教师基于行会垄断的本能,向教皇提出限制修士教师授课与限制其职业人数的诉求。但是,亚历山大四世通过发布“新的光明之源”谕旨,表示支持托钵会修士,并毫不犹豫地取消了大学的特许权,托钵会修士得以堂而皇之地重入大学。13世纪 70年代,巴黎主教艾蒂安·坦普埃尔在教皇的支持下对阿韦罗埃学说进行讨伐,竟罗列了 219条异端邪说实施惩处。导致阿韦罗埃主义教师被驱逐出大学,主要倡导者西格尔在罗马被宗教裁判所法庭传讯,其著作随之在大学的文献资料中消失。中世纪的巴黎大学不仅未能真正实现自治,担当起知识自由的保障,反而在1277年后更加依附于教会权威,充当了知识监督与镇压的驯服工具。[4]
大学在与教会势力的斗争中不断地取得了大部分自治权,但是同时大学获得的自治权常常是短暂的和不稳定的。教会通过对大学多方面的干预来削弱大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机构的挑战,企图控制大学。而大学借鉴中世纪的行会组织,以大学教师为主力经过艰苦斗争几乎逐渐获得了当时行会所能拥有的全部特许权,也审时度势地创造了他们所需要的“自治”机构。当然这一自治权的获得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曲折中不断地挣扎。
3 中世纪大学与国家
中世纪前期,欧洲各地不同等级的封建领主之间在契约的基础上结成宗主与附庸,以对抗国王而独据一方。在这种分裂割据状态下,国王只是形式上的一国君主,并没有真正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权力。从 12世纪开始,王权不断地得以加强,中央统治机构也日趋完善。随后,国家与教会的斗争日趋激烈,大学在这样的夹缝中开始兴起并得以发展,对大学控制权的争夺成为两者争夺权力的表现之一。但是,在中世纪晚期,国家对大学的控制逐渐代替了教会的控制,大学自治与国家干预的矛盾日益突出。
3.1 各取所需,相对平稳
12—13世纪,尽管大学生与皇家官兵的小冲突不断,但是国王与大学之间的关系总体上还不错。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博洛尼亚颁布一项保证学者安全活动的法令,规定大学生在国内受到保护,如遭到任何不合法的伤害将予以补偿,该法令被视为中世纪大学享受自治权之始[5]。随后,在大学的早期,大学大多拥有国王颁发的特许状以及享有自治权,具体表现在:大学可以自己设置学术讲座,控制人员编制,有权审查、发放各种证书和学位;此外,大学享有司法权,对违背法律的学者和学生进行处理,不受所在地司法当局的干涉,当教师或学生与外人发生诉讼时也由大学教授审理案件;大学还有迁徙的权利,如果大学受到本地当局、其他行会或市民的勒索或遭受迫害,大学有权停止讲课,甚至可以迁移到其他城市[3]41-42。但是,国王对大学表现的仁爱并非如同父亲对儿子的爱一样无私,其间隐含着更多的利益需要。一方面,国家概念本身即“君主之形象”,好的君主应当是有教养、善辩的人,其周围有一批出谋划策的哲学家,在这样的情况下,鼓励学习、优惠大学便成为国家声望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国家将 13世纪尚属简便的国家机器变成极其复杂的官僚机构,这导致在国家方面对法律专门人员的大量需求,促使其支持大学的发展,并处处给予大学特许权[3]110。总而言之,在此时期,国家促进了大学的发展,大学符合了国家的真实需要。两者需求的完美结合使得大学能够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获得自身的自治权。
3.2 矛盾爆发,大学丧权
14—15世纪,大学自治与国家干预的矛盾日益突出。1437年法兰西国王下令取消巴黎大学免税的特权,1445年又免去巴黎大学的司法特权,大学被置于议会的管辖之下,1449年再取消巴黎大学师生的罢课权,把大学牢牢置于自己的掌控之中[6]。为什么国家一改 13世纪的政策,转向对大学特权的免除或严格控制?一方面,14—15世纪,随着君主创建大学的兴起,大学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以前而且日趋成熟。大学学者并不总是满足于充作国家官吏,他们有时要参与执政,干预政治。而且借助国家给予的特许权,大学能够通过各种方式传播与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不同甚至是对立的文化。另一方面,西方各大君主国都在实施一种全面限制各种特权,特别是限制教会特权的政策,并将这些特权纳入由皇家司法确定并实施的皇家“共同法律”之中。尽管大学在中世纪末的政治作用最终相当有限,但却足以令政府不安,也足以让政府严密控制大学的自治。需明确的是大学并不是国家这一政策的惟一受害者。
15世纪末,大学最终因国家政权的强大干预而失去其自治斗争的战场。1485年,虽然亨利七世重申所有大学的特许权,并承诺保持与先王同样的友善,但是条件是大学恭顺地服从。雅克·韦尔热说:“15世纪末,欧洲大学与 13世纪的大学已有较大差异。从经常因暴力冲突而分裂,但富于活力和独特生活的独立行会,研究和教学的发源地,退居为服务于国家的职业培训中心,并由国家严密控制。”[3]135中世纪晚期的大学,随着国家政权的强大,其早先所拥有的种种特权,几乎丧失殆尽。
4 结语:大学的活力源于自治斗争
自治斗争贯穿在大学的发展过程中。欧洲中世纪特殊的时代背景造就了大学为争取自治而形成的独立精神。游刃于基督教会与世俗封建主相互间的权力斗争中,即使最终没能逃脱被强大政权干预的宿命,大学还是通过各种方式在不同时期取得自治斗争的胜利,并且形成了大学独立、顽强的自治精神,给大学的发展带来了生命的活力。
研究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斗争对中国现代大学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鸦片战争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门,洋务运动兴起,西学东渐,这一时期创办了许多以教授外语和军事为主的新式学堂,是中国现代大学产生的源头;民国时期 (1912—1949),国内呈现分裂、动乱、外战的局势,但是恰恰是这种相对自由、独立的环境,使中国现代大学获得了较大的自治权力,并且积极参与社会政治活动,出现了第一个黄金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政府引入苏联模式,强力干预大学,使大学成为国家机器的组成部分,几乎丧失自身的独立;改革开放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国现代大学抛弃苏联模式转而学习欧美国家大学的精神和理念,现代大学呈现复苏之势,但是因为政府的干预仍然使大学无法快速繁荣。中国现代大学经历了上述一个发展过程,到了如今面临的是如何处理好大学与国家两者的紧张关系,划清各自的领域,以使中国现代大学再次出现如民国时期大学的辉煌,使高等教育成为培养健全人格、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人才摇篮。
从中世纪大学与教会、国家的自治斗争过程中所散发的活力,使中世纪大学能够成为黑暗的中世纪中一束微弱的光芒,成为照亮当时的自由知识分子的明灯。因此,中国现代大学要获得生命的活力,就必须像一个勇士捍卫自己的国家一样捍卫自己的自治权力,而不是在国家的规训下成为一个宣传意识形态的工具。但是并不是说大学所有的事情归大学自己管理,国家从不干预也不支持。大学的使命是培养人格健全、全面发展、服务社会的人才,国家是保障和实现全民意志和权利的公共联合体。国家有义务对大学进行支持,以使大学能够在一定的基础之上进行基础科学研究,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社会。中世纪大学的自治斗争精神能够给中国现代大学的突破与发展以借鉴,中国现代大学终有一天也会像勇士一样捍卫自己的独立,最终形成繁荣之势。
[1]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第 3版 [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68-73.
[2]王嵘,郭三娟.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兴起及其借鉴 [J].教育探究,2006(4):15.
[3]雅克·韦尔热.中世纪大学 [M].王晓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25.
[4]王晓辉.到源头探寻大学要素——读《中世纪大学》[J].现代大学教育,2007(6):23.
[5]贺国庆.中世纪大学若干特征分析 [J].教育学报,2008(6):44.
[6]贺国庆.中世纪大学和现代大学[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2):25.
Struggle for the Autonomy——I nterpretation the Fate ofMedieval Universities
WEI Yin,J IN Lin-nan
(Institut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ohaiUniversity,Nanjing Jiangsu 211100,China)
Autonomous struggle from the start the birth of medieval universities inevitably runs through the entire development process.It can be said that the history ofmiddle ages is the conflict of church and state.To acquire the independent development,universities involved in the competition whirlpool of the church and state.In thisprocess,universities achieved self-governing in different period through variousmeans.However,it ulti mately did not escape the fate of being strongly intervened by government.Medieval universities’energy comes from autonomy struggle,while medieval universities’struggle for the Autonomy can provide experience formodern university.
medieval universities;university autonomy;church;country
G649
A
1671-6876(2010)04-0341-04制,而是以“封地”的分封和占有为基础,把国家权力化作私人性质的忠诚与保护关系,整个王国成为大小不等、层层分割、互相交错的封建等级综合体。[1]中世纪西欧形成了独特的政权与教权二元化的权力体系,两者一方面相互妥协和利用,另一方面斗争不断而且日益激烈。此种政治格局,有利于大学从政治“真空”地带破土而生。
2010-05-20
魏银(1988-),女,湖南湘乡人,2007级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主要从事政治学和教育学研究。
[责任编辑:刘海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