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研究——以石家庄市为例
2010-08-15李凌云兰颖松张克坚侯堪茂周家钦
李凌云 兰颖松 张克坚 侯堪茂 周家钦
(1.河北日报集团,河北石家庄 050013;2.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3.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研究
——以石家庄市为例
李凌云1兰颖松2张克坚2侯堪茂2周家钦3
(1.河北日报集团,河北石家庄 050013;2.石家庄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035; 3.中国地质大学人文经管学院,北京 100083)
石家庄市境内有许多革命遗址,其红色文化生态体系是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这些革命遗址,记载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这些红色文化是教育一代代年轻人极好的素材,对红色文化实施战略保护,是社会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重要责任。
石家庄;西柏坡;红色文化;生态体系
战争年代,河北省境内的广阔土地曾是晋察冀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石家庄市属于晋察冀边区的一部分。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曾在这块土地上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抗击日本侵略者;党中央曾在这里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指挥了闻名中外的三大战役。在这块土地上留下了许许多多的革命遗址和战斗足迹。晋察冀边区曾被学术界公认为是中国革命史的天然博物馆。
一、石家庄市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分布
石家庄市是新中国多项事业发展的源头,在新中国建设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一批中央媒体刊物在这里诞生,新中国的新闻事业在这里起步;一批高等学校在这里兴办;大批治国人才从这里走向全国各地……。虽然经历过数十年的岁月,石家庄市境内当年的许多革命遗址依然清晰可见,这里的红色文化是整个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在中国革命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分布状况呈现多样化。
(一)中央机关及中央部委旧址系列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1948年 5月,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机关由陕北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与先期到达这里的刘少奇、朱德等中央工作委员会会合。从此时到1949年 3月党中央迁往北平,西柏坡一直是中共中央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所在地。中共中央在西柏坡十个月的时间里,召开了两次重要会议,一次是 1948年 9月 8日至 13日的政治局扩大会议,简称“九月会议”,作出人民解放军对国民党军队进行战略决战的重大决策;另一次是 1949年3月 5日至 13日的七届二中全会,确定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制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等方面应采取的基本政策。在此期间,党中央指挥了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毛泽东主席在深入研究国内外革命形势发展的基础上,写了许多著作,仅收录在《毛泽东选集》中的就有 20篇;毛泽东、周恩来等还在这里会见了苏共代表米高扬,接见了北京和平起义的将领傅作义,同南京来的“和平代表团”进行了国共和谈。
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内还有人民解放军总部遗址、我党领导人的旧居等遗址。
房舍多是借用农民的普通平顶土坯建筑,室内设施简陋,仅有几件桌凳和一张木板床。为安全起见,在毛泽东办公处后面的山坡下开凿了长 232米的防空洞。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对中共中央旧址保护和管理极为重视。1956年确定为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遗址。1938年,晋察冀司令部设在平山县蛟潭庄镇的一所四合院内。司令员聂荣臻在这里接见了帮助我国抗日的国际友人诺尔曼.白求恩大夫。1939年晋察冀司令部迁往平山县宅北村,聂荣臻司令员住在滚龙沟寺上村,现存旧址。我党我军在晋察冀边区创建的革命根据地,为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新华广播电台旧址。1947年秋,中共中央决定在井陉矿区天护 (古城)村建解放区最大的广播电台,名为延安 (新华)广播电台,简称天护台。天护台共 5副天线,分别向南京、上海、欧洲、美国方向广播。1953年,天护台的机务设施拆除,运往北京。现电台大楼和地下室尚存,成为一处重要的革命遗址,并被列为河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中央各机关旧址。中央办公厅、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组织部、妇女运动委员会、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学校等六大部委的所在地,就坐落在西柏坡附近的村庄,其旧址也正在逐步加以修缮或重建,恢复历史的原貌,供后人瞻仰。
(二)纪念馆、纪念碑系列
西柏坡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创建于 1976年。纪念馆坐落于中共中央旧址东侧的山坡上,建筑面积 3344平方米,设十个展室,展出内容分别为:模范边区晋察冀、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决战前夕、大决战、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新中国从这里走来、难忘的岁月、历史不会忘记等,陈列展品共计两千余件,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在这里的革命实践活动。
晋察冀军工烈士纪念塔。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打击日本侵略者,给华北战场输送弹药,八路军先后在平山县的数十座小山村创建了制造枪炮弹药的基地。这些弹药生产基地后来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夺取华北战场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纪念在制造枪炮弹药过程中牺牲的烈士,在平山县北冶乡建造了该纪念塔。
灵寿县陈庄歼灭战纪念碑。位于灵寿县陈庄镇东南 5公里处的横山岭上。1959年 11月 1日由正定县人民委员 (当时灵寿、正定合县,称正定县)为纪念陈庄战斗而立。2005年 8月 15日,中共灵寿县委、县人民政府在“陈庄歼灭战纪念碑”东南侧敬立陈庄歼灭战烈士墓碑。陈庄是抗战时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南部重镇之一,抗大二分校、边区政府等重要单位都在此住过。
(三)中央军事指挥中心旧址系列
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军区遗址。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军区遗址位于平山县城南 4.5公里处烟堡村的东山沟。1948年 5月 20日,华北局、华北军区在今南山坡东一山凹的土窑洞前召开了成立大会。会后,华北军区机关及聂荣臻都在此居住、办公。目前,该遗址尚存。
晋察冀军区第二军分区司令部旧址。位于平山县蛟潭庄镇。1939年 12月第二军分区司令部迁往此地,分区司令员郭天民在此指挥作战。1943年后第二军分区司令部迁往平山县康庄。现该处为蛟潭庄小学。
晋察冀军区旧址。晋察冀军区旧址位于行唐县城西北 9公里处的上碑镇的一农家小院内。这里原是冀晋区第三专属机关驻地,1946年 10月上旬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从张家口撤离至此。
晋察冀边区政府旧址。位于平山县蛟潭庄镇马串村。1938年 8月晋察冀边区政府迁至此院。1939年 4月边区政府由此迁往阜平县花山村。
(四)重要机构旧址系列
中国人民银行旧址。位于石家庄市中华北大街东侧俗称“小灰楼”的建筑就是中国人民银行的旧址,1948年中国人民银行第一张人民币从这里开始发行。第二年春,华北解放区的冀南银行与晋察冀边区银行都迁到石家庄中华北大街 11号联合办公。按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合并,创建华北银行。而后,停止发行晋察冀边区货币,而统一以冀南银行货币为华北解放区的法定本位币。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及第一套人民币发行,在我国金融史、货币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旧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极端混乱的货币制度的灭亡和新中国全国统一的、独立自主的、基本稳定的社会主义货币制度的建立。它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几十年艰苦卓越的革命斗争所取得的胜利成果,并成为中国货币发展史上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华北人民政府旧址。位于平山县烟堡村、东冶村。1948年 8月 7日至 19日,根据晋冀鲁豫和晋察冀边区政府参议员联席会议决议,在这里召开了华北临时人民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华北人民政府组织法大纲》,大纲规定:合并晋冀鲁豫和晋察冀两边区政府为华北人民政府,设立华北人民政府委员会。华北人民政府的各个部门分别在附近的王子、东冶等村民房中办公。1949年 2月上旬,华北人民政府迁往北平。目前,在东冶、王子、烟堡等村都保留着部分华北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旧址。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旧址。位于西柏坡东北 8公里处的平山县苏家庄乡韩丁村。1940年 8月以彭真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北方分局迁至此地,1943年 8月离开。村内“民运部”、北方分局电台、司法科、锄奸科、医务室、防空战壕等旧址已修缮保护,基本保持原貌。
华北联合大学旧址。位于平山县文都河西岸的元坊村。1937年 9月下旬,华北联合大学到晋察冀边区办学。1940年 1月在此设址、招生。为我党和我军培养了大批军政干部。
晋察冀日报社编辑部旧址。位于平山县南滚龙沟风景区。1941年 11月至 1942年 6月,《人民日报》的前身《晋察冀日报》编辑部设在这里。1942年7月,该编辑部迁往平山县陈家院村。从编辑部进驻到抗战胜利的 6年中,晋察冀日报社在此经历了6年的战斗历程,与滚龙沟人民共同谱写了“白龙堂大捷”、“轿顶山伏击战”、“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纸”等动人事迹。
人民日报社旧址。人民日报社旧址位于平山县城正南 2公里处的里庄。1948年 6月 15日,新诞生的《人民日报》在里庄创刊。至今里庄保留两个院落:一为编辑部的四合院;二为印刷厂的院落。这两院落基本保完好。
中共中央北方分局旧址。位于平山县拦道石村。当时北方分局书记彭真,组织部长兼党校校长李葆华均住在此村工作。解放后当地党组织在该村建立了中共中央分局纪念馆。
晋察冀边区第二次党代会遗址。位于平山县北苍蝇沟宅北村。当时聂荣臻、贺龙居住过的房屋,至今仍然保存完好。
华北军政大学旧址。华北军政大学旧址位于鹿泉市东约 2.5公里处的南新城。该旧址大部分改建,仅存有校部办公室院落的部分房屋。
(五)人民军队抗敌斗争旧址系列
晋察冀军区百团大战指挥所。位于井陉县洪河曹村李家院落。为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囚笼政策”,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并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克服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这就是著名的“百团大战”。
“百团大战”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打击日本侵略者的重大战役,这场战役中,聂荣臻司令员的指挥所就位于井陉县西部。1992年,旧址被村民自发筹建为“百团大战井陉县展览室”。室内陈列着百余幅照片和聂荣臻当年用过的办公桌椅,巡夜用的马灯。此外还有护送日本小姑娘美穗子用的扁担、箩筐以及地雷土枪等武器。2000年 6月 29日,中共井陉县委、县人民政府将洪河曹村百团大战展览室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深泽县宋家庄战斗旧址。位于深泽县县城东北6.5公里处,抗战时期的宋家庄是该县有名的抗日模范村。1942年 6月 9日,晋察冀军区第七分区 22团从定南县七汲村转移至宋家庄设伏,袭击从中白庄返回深泽县城的日军冀察区司令官坂本旅团率领的日伪军,取得了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至今,当年战地民房的墙上依然弹洞赫然。
(六)人民群众参与抗敌斗争系列
正定县高平地道遗址。高平地道位于正定县城西北 35华里的高平村,抗战期间,该村四面受敌。1942年冬开始挖地道,到 1943年冬,挖成村外干线两条,村内干线三条,全长数十里。村外干线一条通往日伪军据点供侦察用,另一条供转移或袭击敌人用。村内三条干线与各支线相连,并与井口、屋顶工事相连,成为能打能防、能攻能守的工事。从 1943年春到 1945年 5月,日军多次合围高平,较大合围就有五次,都被高平村民依托地道的优势而粉碎。期间,高平人民群众参加大小战斗 50余次,毙伤日伪军 150多名,生俘伪军 30余名,缴获各种枪支 35支。为了纪念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烈士,1948年 12月该村群众建起烈士纪念塔。
1970年 9月,高平村修复了 400米长的地道以及地下指挥部。1981年,该地道遗址被正定县人民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7年经石家庄市委、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石家庄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鹿泉市宜安地道旧址。宜安地道旧址位于鹿泉市宜安村。地道建于 1942年。有主干道、次干道及通往各家各户的小支道。
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掩护八路军的山洞遗址。抗日战争期间,八路军某战士在向军区司令部传送情报的途中被日寇发现,被击伤后遇到子弟兵的母亲戎冠秀,戎冠秀便机智地将该战士背进附近的一个山洞隐蔽,摆脱了敌人的追捕。这个山洞就是人民参与抗敌斗争的一个历史见证。
(七)烈士墓地系列
华北烈士陵园。1948年中共中央华北局、华北行政委员会和华北军区决定在胜利公园旧址上修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烈士陵园,该园于 1949年开工兴建,1953年 6月初步竣工,1954年“八一”举行落成典礼,后来又经几次扩建。1995年中共河北省委和河北省人民政府决定把该园作为河北省首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辛集市烈士陵园。1946年,中共晋察冀边区第六地委、专署、军分区和辛集市民主政府在辛集市南、石德铁路北修了辛集市烈士陵园。内有晋察冀军区第六军分区司令员王先臣烈士墓、烈士亭。烈士陵园内有毛泽东主席的题词“为国牺牲永垂不朽”!
深泽县赵八桥袭击战烈士纪念碑。位于深泽县赵八桥村,记载了 1938年 2月冀中人民自卫军战士在此袭击日军的光辉战绩,纪念碑上方有一纪念亭。
另外还有深泽县烈士陵园,平山县烈士墓,平山县辛庄烈士陵园,行唐县抗日烈士纪念塔,灵寿县刘铁妮烈士纪念碑,周建屏、韩增丰等众多的抗日名将墓地,以及散落在石家庄市境内的数百处革命先烈的墓地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记载了他们为国捐躯的英勇事迹。
二、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保护与开发战略
石家庄市境内众多的红色文化资源既属于河北省也属于全国。红色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摆脱民族危难的奋勇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战无不胜的智慧,对其加以保护和开发,对于弘扬革命优良传统、培养当代人的高尚道德情操,以及发展老区经济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记载着红色文化信息的革命遗址需要保护,更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或途径,将这些红色文化给予广泛传播;同时,借助当今社会日趋发展的红色旅游产业的东风,把保护与开发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可以促进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发育,又可以推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加强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保护
红色文化遗址经过保护才能体现其历史的存在价值,其文化内涵经过宣传才能得以弘扬,才能使之成为教育年轻一代的宝贵财富。
由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等中央领导同志曾在石家庄市平山县境内工作过较长时间,其辖区范围内有着极其丰富红色文化资源的遗址和遗迹,从而汇成了石家庄市红色文化的波澜画卷。
每一处遗址或遗迹,都记载着一段动人的故事,或记载着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重要的里程碑。许多遗址、遗迹还需尽快实施抢救性地挖掘才能避免宝贵遗产不会随着岁月的更迭而流失。因此,当前重要的工作就是对辖区境内所有的红色文化遗址、或与红色文化相关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红色文化遗产实施普查、清点、收集整理,在普查与收集整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地保护。唯有及时对红色文化生态体系实施有效保护,才能为那些具有传承价值的红色遗产得以弘扬与传播创造条件。
石家庄市平山县作为当时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心,除中共中央、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外,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中宣部等 40多个中央机关、人民团体和有关单位驻扎在平山的南庄、北庄、李家庄等近 50个村庄内。2009年,首批开始恢复的 6个单位旧址,除李家庄村中央统战部旧址外,还包括夹峪村中央办公厅旧址、南庄村中组部旧址、北庄村中宣部旧址、东柏坡村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旧址以及下东裕村中央直属机关育英学校旧址。平山县委领导人表示,今后将继续扩大恢复范围,逐步把中央部委和晋察冀时期更多有价值的革命历史文物恢复、保护起来,强化红色文化的生态体系建设,丰富西柏坡的红色旅游资源,使之成为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这无疑为石家庄市红色文化生态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示范作用。
(二)规划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开发战略
众多的红色文化遗址、遗迹,星罗棋布地点缀在石家庄市境内的土地上,对其实施保护所采取的得力措施,为整个河北省红色文化生态的保护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其实施战略开发、发展红色旅游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条件。
2007年至 2008年,全国红色旅游的人数每年增长的速度达 20%左右。加强宣传,打造红色旅游品牌,已成为各地红色旅游经济稳定增长的基本条件。由此可见,石家庄市境内的红色文化生态体系得到良好的保护,无疑也是为其实施战略开发,发展红色旅游经济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河北是红色旅游资源大省,境内 11个市,几乎每一个市都有红色革命传统文化资源。全省共有红色旅游 130多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20多处。在全国规划的十二大红色旅游区中,河北省有两处;全国 100个经典红色旅游景区中,河北有8处;全国 100条精品旅游线路中,河北有 5条;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有 11处;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38处。其中平山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城南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李大钊故居纪念馆、冉庄地道战遗址等为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胜地,每年接待的各地游客累计已达数百万人次。
游客的参观学习,为弘扬优良革命传统奠定了扎实的群众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发展红色旅游业能够成为铸造红色文化生态发育的温床,进而又能进一步促使河北红色文化生态体系的发育与完善。
[1]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理论部:弘扬西柏坡精神理论研讨会论文汇编〔D〕.石家庄:2009
[2]河北省晋察冀革命史研究丛书编撰委员会:晋察冀革命遗址通览〔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8
G413
A
1009-6981(2010)01-0056-05
2009-10-15
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0904053
李凌云(1976-),男,河北日报集团编辑,从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兰颖松 (1973-),男,石家庄学院团委书记,从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责任编辑徐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