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重症小儿甲型H1N1流感合并心肌炎的护理
2010-08-15许洪新谢小建
许洪新,谢小建,李 容
甲型H1N1流感是由变异后的新型甲型H1N1流感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气溶胶、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1]。临床主要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少数病例病情重,进展迅速,可出现病毒性肺炎、心肌炎,合并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损伤,严重者可以导致死亡。我院 2009年 12月 6收治1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心肌炎患儿,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儿,男,3岁,2009年12月3日08:00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38.9℃左右,伴畏光、流泪、鼻塞、流涕、咳嗽,咳痰。12月6日查咽拭子甲型H1N1流感核酸阳性,故入院隔离治疗。入院后患儿精神一般、食欲尚可,最高体温39.5℃,咳嗽明显,咳少量白痰,有憋气、胸闷等症状。血常规:白细胞7.68×109/L,红细胞4.22×1012/L,血红蛋白126 g/L,血小板352×109/L,中性粒细胞0.740,淋巴细胞0.186。心肌酶谱:乳酸脱氢酶370 U/L,α-羟丁酸脱氢酶(HBDH)241 U/L,肌酸激酶 75 U/L,肌酸激酶同工酶 16 U/L,心电图ST-T改变,诊断为重症甲型H1N1流感合并心肌炎。经积极对症治疗及护理患儿甲型H1N1流感核酸阴性,心肌酶谱检测及心电图均正常,痊愈出院。
2 护理
2.1 消毒隔离 ①患儿安置在单间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固定其母陪护,并向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及要求,病室内必须戴口罩及给予口服磷酸奥司他韦75 mg,每日 1次,连服 3 d。②每日用含有效氯200 mg/L~400 mg/L的消毒液分别行病室地面清洁,擦拭桌椅、床头柜、门把手等物体表面。分泌物用有盖容器,含有效氯2 000 mg/L消毒剂溶液2 000 mL搅匀放置2 h后清理。生活垃圾用双层具有生物防护标志的黄色塑料袋密封后使用专用密闭运送车送至垃圾站集中消毒处理。③不允许探视以防止交叉感染,生活用品由护士提供及负责购买,护士负责送餐至床旁。④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工作人员根据传染病的特点按工作程序要求穿脱工作服及防护服,病区内每个通道都有明显标志。进入病区的所有人员,要求统一着装,符合要求后方可入内。医务人员进入污染区戴N99口罩,穿防护服,侵袭性操作时戴护目镜、手套,治疗护理等各项操作集中进行。医护人员在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采用流动水反复清洗或用百能外科手消毒液消毒。
2.2 一般护理 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持续心电监护,观察生命体征,为了防止突发性呼吸衰竭的发生,注意监测血氧饱和度,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和处理。②保持环境安静、整洁,保证患儿有足够的睡眠,将衣被整理舒适,注意保暖,特别注意盖严肩背部。保持室温在18℃~22℃,相对湿度55%~60%为宜[2]。③饮食指导,为减轻心脏负担和心肌耗氧量,为患儿制定食谱,低盐饮食,少食多餐,温度适宜。加强营养,进食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豆浆,多吃水果、蔬菜等,并保持大便通畅。
2.3 高热护理 发热是甲型H1N1流感病人的首发症状,体温越高,病人易发展为重型并出现各种并发症,因此需要严密监测患儿的生命体征变化。1 h~2 h测1次体温,必要时随时监测,体温>38.5℃时先采用物理降温,头部冷敷、乙醇擦浴等措施。物理降温无效体温持续升高时及时采用药物降温,同时鼓励患儿少量多次饮水,以补充体内丢失的水分。
2.4 呼吸困难及咳嗽护理 ①持续双侧鼻导管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畅通有利于气体的交换和分泌物的排泄,从而减轻喘憋、改善缺氧状况。②咳嗽、咳痰时给予盐酸氨溴索超声雾化,雾化吸入时取半卧位,头偏向一侧。患儿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时喷嘴与患儿应保持在10 cm左右,过近、过远都影响换气功能。雾量不宜过大,雾化10 min~15 min,一般不超过20 min。雾化后叩背,用力均匀、自下而上叩击数分钟,不可用力过猛,边叩背边鼓励其咳嗽,协助患儿清除痰液。
2.5 并发症的护理 ①严格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减少心肌耗氧量,促进心肌功能恢复[3]。直至症状消失、血液生化指标及心电图检查等恢复正常后方可逐渐增加活动量。②密切观察面色及精神状态的变化,按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如患儿出现烦躁不安、心慌、呼吸困难、胸闷、面色苍白或发绀、脉搏细弱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③预防合并其他感染,病室每晚用空气消毒机消毒2 h,氧气装置每日更换消毒1次。
2.6 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 患儿看到医生护士戴着口罩,穿着隔离衣裤表现得很焦虑、恐惧。给患儿做治疗时,应用患儿易于理解的言词和方法,尤其在输液或肌肉注射等治疗时讲故事、教儿歌等转移注意力,减少疑虑,以保证治疗的良好依从性。该患儿是独生子女,甲型H1N1流感是新发传染病,由于患儿病情危重,父母及家人格外紧张、焦虑。家属多次来院要求探视均未果,因此在做好患儿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对患儿家属做好解释说服工作,对家属的不良情绪进行疏导和宣教,鼓励家属配合医务人员,消除不良情绪,使患儿得到切实的体贴、安慰、鼓励和帮助,在最佳心理状态下接受各种治疗和护理,充分保证休息,预防合并其他感染防止病情反复,同时对患儿家长做好出院指导。
[1] 卫生部办公厅.甲型H 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技术指南[S].2009-07-10.
[2] 吕式瑗.护理学基础[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0:142.
[3] 杨英珍.病毒性心脏病[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