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牛出败的诊治报告及体会
2010-08-15黄民省
郭 建,黄民省
(湖南省中方县畜牧水产局,湖南 中方 418000)
“牛出败”是牛巴氏杆菌病的俗称,亦称为牛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巴氏杆菌属中的多杀性巴氏杆菌的特定血清型引起的、伴有全身皮下或脏器浆膜面局限性或点状出血斑的败血症和炎性出血过程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本病发生往往无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天气剧变、冷热交替、闷热潮湿、多雨时节多发,一般呈散发,但有时也可呈地方性流行。临床往往表现为发病快、体温骤高、呼吸困难、病程短促,如防治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死亡率往往较高,危害较大。
2009年8月底,中方县龙场乡十里坪村农户所养耕牛突然发病,经县畜牧兽医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诊断为出血型牛出败。由于诊断及时,防治措施得力,除2头病牛在诊治过程中死亡外,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现将有关诊断、防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龙场乡十里坪村为一山区小村,交通不便,较为封闭,全村共有耕牛60余头。2009年8月25日,该乡动物防疫站报告头天该村10头耕牛相继出现高烧、废食、拉稀等症状,发病急、传染快,已死亡3头。发病牛多为青壮年牛,相邻间的牛互相传染、感染、发病较多。
2 临床症状
病牛高热,体温为40~42℃,精神沉郁,低头拱背,肌肉震颤,鼻镜干裂,结膜潮红,呼吸、心跳加快,反刍停止,食欲减退,有的废绝。病初便秘,后腹泻,粪便多呈液状并混有粘液、粘膜片,有的混有血液,腥臭或恶臭。拉稀开始后,体温随之下降,迅速死亡,病程较短,为 12~36h。
3 病理变化
心包积液,胸腔、腹腔大量积液;全身粘膜、浆膜呈点状出血,心包、胸膜、腹膜出血显著,有大小不一的出血点、出血斑块或出血条纹;胃壁有块状或斑状出血或溃疡;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肠粘膜严重脱落,肠内容物稀少,混有血液,呈血水状;小肠、大肠不同程度出血;全身淋巴结发炎、肿胀,颌下淋巴结、颈上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肿胀显著。
4 实验室镜检
无菌采取病死牛心包中的积液,在实验室做成涂片标本,用甲醛固定,进行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用显微镜直接镜检。结果为革兰氏阴性;瑞氏染色发现两极浓染的短杆菌,大小不一,用印度墨汁染料染色,见到明显的荚膜。由于时间较紧,疫情紧急,没有做深入的检测。
5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观察、病理剖检变化、实验室镜检,初步诊断为巴氏杆菌感染。
6 防治措施
6.1 隔离治疗
对发病牛实行严格圈养、暂不放牧,并进行紧急治疗:用头孢噻呋钠按5mg/kg·体重,配合葡萄糖溶液进行静脉注射,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视发病程度,连用3~5d;同时,用10%的磺胺六甲基嘧啶钠注射液进行静脉注射,成年牛200mL/头·次,幼、中年牛用量适减,每天一次,视情况连用3~5d;在水加入适量多种维生素和口服补液盐供病牛饮用,以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
6.2 严格消毒
对发病牛的栏舍用过氧乙酸、氯制剂消毒药交替、轮换消毒,并对病牛放牧过的地方,如道路、草场、水塘边等地进行消毒,每天1次,连续消毒1周。
6.3 紧急注射
对未发病的牛紧急注射牛巴氏杆菌灭活疫苗,每头4~6mL。要求农户将牛圈养一段时间,割草饲喂,避免感染。
在紧急治疗的过程中,有2头发病严重者死亡,注射疫苗的假定健康牛中有3头相继发病。经过10d左右的紧急治疗,发病牛陆续治愈,没有新的病例出现,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
7 体会
7.1 致病因素
牛出败往往发生在冷热交替、潮湿、闷热季节,长途运输、疫苗接种、劳役过度等应激较大时也易发生。所以,在多发季节或应激较严重时,应高度警惕和重视该病的发生。
7.2 及时诊断,有效防治
该病往往呈散发或在局部地区呈流行发生,发病急、传染快、病程短、死亡快,一旦发生,危害较大。所以,一旦发生疫情,应迅速反应,及时诊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控制疫情的扩散与蔓延。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较为明显,进行初步诊断往往不难,有经验的基层兽医人员和养殖户往往会凭经验就可以作出初步诊断,进行紧急防治。
7.3 治疗用药
该病的治疗以头孢菌素类与磺胺类(为正规厂家生产、有效含量应达到标识量)联合、交替使用效果较好。本次治疗中,二种药物使用1~2d后,病牛的病情有明显好转,3~5d后,大部分病牛基本治愈,说明治疗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是正确的。所以,在实际诊疗过程中,当病情基本确诊后,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方法比较关键,既要有一定的病理、药理知识,更要有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否则,既浪费药品,更耽误治疗时间,往往造成疫情大范围扩散、蔓延。
7.4 预防措施
本病的预防应采取免疫接种、加强饲养管理、加强营养、做好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尽量减少应激等措施;发病后,对病牛进行隔离、对症治疗,对未发病的牛紧急注射牛出败疫苗,适当限制放牧范围,远离被污染的场地、道路、水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