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修辞技巧在导游词中的运用
——以福建省主要景区景点导游词为例*
2010-08-15谢新暎
谢新暎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宁德 352100)
浅谈修辞技巧在导游词中的运用
——以福建省主要景区景点导游词为例*
谢新暎
(宁德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 宁德 352100)
修辞技巧是锤炼语言的一种手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手段也多种多样。导游词的修辞技巧主要涉及语音、词语、句式等方面,包括声音、意义、句子的锤炼和修辞格的运用。成功的导游讲解不仅要注重景点景观的一般性介绍,更要注重从修辞的角度对导游词进行加工润色,赋予导游词生机和活力,使导游讲解充满魅力和感染力,使旅游景观充满吸引力,给游客带来旅游的快乐。
导游词;修辞;修辞技巧
福建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令人神往的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众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观光。许多导游都把做好导游接待工作作为自己的责任,一个优秀的导游除了必须做好接待工作之外,还得对自己的导游讲解词进行不断的提炼加工,力求在导游口语表达中尽善尽美,让游客在好山好水好风光中进一步感受到旅游带来的快乐。一篇好的导游词离不开加工润色,把握修辞技巧就显得特别重要。本文试以福建省主要景区景点导游词为例,探讨导游词语音、词语、句式方面的修辞技巧。
一、导游词语音修辞技巧
导游词语音修辞技巧主要包括谐音、叠音、拟声、双声、叠韵、平仄、押韵、音节、节奏、儿化韵等语音现象在特定的导游语境中的技巧。在导游讲解中,恰当地运用这些语音技巧可以传达出导游讲解的感情色彩和语义重心,体现导游口语的音律美感和鲜明的民族风格。
导游讲解是口语讲解,必须更加注重口语表达的特点,注意音节和谐配合,从而增强导游词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使导游讲解起来更加顺口流畅,听起来更加悦耳和谐。
如:她乐于助人,平素精研医理,用草药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湄洲妈祖文化·妈祖祖庙》)这段导游词以双音节为主,为求得音节节奏的和谐匀称,运用了扩展和压缩音节的方法,扩展“乐”为“乐于”,压缩“精心研究”为“精研”、“医学原理”为“医理”,使音节音韵整齐协调,说起来朗朗上口。
许多修辞方式是利用语音条件体现修辞效果的,如:双关 (谐音双关 )、对偶、拈连、拟声、同字、谐音、讳饰、借代、飞白等。这些修辞方式运用到导游词中,不仅能增强音韵美,而且使导游讲解充满情趣性。
叠音,是重复使用同一个音节的技巧。重叠的音节,反复作用于游客的听觉,能增强游客对语音的感受,不但能传神地描摹出事物的状态,而且使文气舒展,给人音韵和谐,一唱三叹的美感。
如:在这里,朗朗乾坤,昭昭日月,天风飒飒,海滔滚滚,群山倒影,巨轮列阵,举目四顾,近处远方、海上岸边的景色,真真切切,一览无余。(《鼓浪屿·日光岩》)这段导游词极写日光岩观赏景观的美妙感受,用“朗朗、昭昭、飒飒、滚滚、真真切切”等叠音词,形成音韵美感,强化了听觉的美好感觉,同时也突出了日光岩景观的特点。
拟声,是描写、模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技巧。在导游词中运用拟声,可以紧扣讲解内容的特点,使讲解更加形象生动、具体可感。
如:请大家静立片刻,细细倾听前方传来“叮叮、咚咚”如木琴弹奏的悦耳声音,原来它来自五六层楼高的洞顶滴水。大小落差不同的水滴,经轻风吹拂,洒落在结构不同的石面上,便发出这般轻拂古筝、慢拨琵琶的美妙声音,故而人们称之为滴水奏乐岩。(《福鼎太姥山·一线天》)用拟声词“叮叮、咚咚”模拟滴水奏乐岩的美妙声音,使景点讲解如闻其声、如见其景,更加引人入胜。
谐音,是在导游词中利用同音或近音的条件,用同音字或近音字来代替本字,形成表里两层意思的修辞方式。谐音双关,不仅能够准确地表达旅游景点景观的特征,而且能够产生辞趣,使表达幽默诙谐、意蕴深远。
如:左边这块红色岩石像一口硕大无比的钟,右边那块像一面独步天下的鼓,甘露岩便在这钟鼓石之中,所以有个说法叫“左钟右鼓,庙 (妙)在其中”,这个 miao,既是寺庙的“庙”,也是巧妙的“妙”。(《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金湖》)利用“庙”与“妙”两个字的同音关系构成谐音双关,既准确描述了甘露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又让游客在游览景观中深刻地感受到景观和导游讲解词的独特、巧妙。
顺口,是通过运用民间流传较广或现成的押韵比较整齐的段子来简练地描述游览客体的修辞技巧。导游词中适当地运用顺口,可以使讲解幽默诙谐、通俗易懂,增强讲解的趣味性和说服力。
如:战败的另一个原因是前线军政要员临阵脱逃,……当时在沿江民众中流传的一首民谣唱出了他们的胆怯、无能:“福州原无福,法人本无法。两何没奈何,两张无主张。”(《福州马尾船政文化·马江海战纪念馆》)通过流传在当地的民谣,强烈地表达了对清政府腐败无能、对清政府军政要员临阵脱逃、对法国侵略者嚣张的侵略行径的愤懑之情,容易激起游客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报国之志。
二、导游词词语修辞技巧
几乎所有的修辞方式都同词汇有密切的关系,如:语义双关、反语、仿词、婉曲、对偶、对比、借代、通感、夸张、顶真、回环、拈连、反复、比喻、移就等。导游词中除了运用这些修辞格外,还经常用异语、异称、溯名、衍名、变文、对顶、数概、移时、别解等修辞技巧,这些修辞技巧的运用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旅游景点进行全方位、多视角的讲解,使导游讲解更加全面深入、新颖别致。
异语,是巧妙地借用非汉语普通话的词语来解释特定汉语词语所具有的相同意义的修辞技巧。在导游词中借助异语可以补充、说明、突出讲解对象,增加语言的生活气息,给游客提供丰富的地方文化知识,反映独特的地方色彩或异域风情。
如:大家一定也注意到“磨心”二字了吧,……依福州方言“磨心”有“无心”、“没心”之意,为避不吉利之说,取其谐音“罗星”,而山遂得名罗星山。(《福州马尾船政文化·船政文化主题公园》)用福州方言对“磨心”的含义进行了解释,巧妙地说明了罗星山名称的由来,富有福建地方色彩,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异称,是从不同角度对同一游览对象给予不同称说的修辞技巧。利用多角度的称说方式,简洁而又全面地对同一游览对象进行介绍或描述,既可以增加导游词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又可以帮助游客加深对游览客体的了解。
如:泉州有好几个别称:最为人所知的是“鲤城”,因为早期扩建后的泉州城,形似鲤鱼,现在泉州还设有鲤城区。因为泉州气候温暖,丘陵起伏,因此也被称为“温陵”;泉州城北有清源山,五代时期泉州改制为清源郡,又称为“清源”;到了秦朝,泉州郡治设在福州,泉州位于福州南面,也称“泉南”;唐中后期,整个泉州城遍种海外传入的刺桐树,花红似火,被称为“刺桐城”。(《泉州博物馆》)从不同的角度对泉州的名称进行了介绍,全面具体,不仅给游客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增强了导游讲解的趣味性。
溯名,是对一名称的成因或来源进行解释、说明的修辞技巧。在导游讲解中对附着在被游览景观上的文化内涵及相关知识进行详细的说明,可以满足游客求知的心理需求,同时也使导游讲解充满文化气息和知识底蕴。
如:鼓山风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主峰海拔969米,相传峰顶有一巨石,形状如鼓,每当风雨交加,其石簸荡,犹如鼓声传出,故名鼓山。(《福州鼓山·涌泉寺》)对“鼓山”名称的由来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丰富了“鼓山”旅游景观相关的知识,加深了游客对“鼓山”的认识和理解。
导游讲解中还常用变文、对顶、衍名、数概、双关、移时、别解等修辞格,这些辞格的运用,可以使导游讲解新颖别致、幽默诙谐、富有情趣。
变文,是在导游讲解中,变换使用不同的同义、近义词表达相同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技巧。变文的运用可以避免讲解用词单调、重复,强调某些景观景点的细微差别,给游客留下鲜明的印象。
如:这些联语有的宣扬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提出做人要为国为民,建功立业,忠孝两全,光宗耀祖;有的教导人们要勤俭廉洁,积德行善;有的也表达了楼主人在历经坎坷沉浮之后寄情山水、闲静超然的隐士情怀,从中不仅可以看出根在中原的客家人耕读传家、报效国家的精神追求,也可以体察到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对山野偏隅之地的润泽。(《永定土楼 》)“宣扬 ”、“教导 ”和“表达 ”,“看出 ”和“体察”等近义词的使用,全面深入地阐明了永定客家土楼对联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同时通过丰富的词语表达避免了导游讲解用词的单一性。
对顶,是将两个具有反义关系的词语巧妙地连用,使之互相映衬的修辞技巧。对顶技巧的运用,有助于深入地揭示游览客体的内涵,表现游览景观一些相反相成的特点。
如:整个岩洞崎岖难行,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或见青天丽日,或见古藤垂挂;或觉寒风习习,或感暖气融融。更奇妙的是,有一处,伸开双手。一边暖,一边凉。……这个“将军十八洞”一进一出需要 2个多小时,……也有人美其名曰“天下第一洞”。(《福鼎太姥山·美人洞》)连用“上下”、“左右”、“寒暖”、“暖凉”和“进出 ”等意义相反的词语,互相映衬,强调突出了“美人洞”景观的特点,加深游客对景观的印象,也让游客不得不惊叹于美人洞的奇妙。
数概,是把分列的各个项目用能反映其特色的词语加以概括,再标上跟分列项目相等的数字,构成一种临时性的节缩形式的修辞技巧。在导游词中运用数概技巧,简洁明了,语义重点突出,可以使表达内容得到强调,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如:再登上第三个台阶,意味着我们进入了钢船时期,这个时期的代表是“龙威”号,……这艘船后来被编入北洋水师,改名为“平远”号,成为了北洋八大远之一,这是一艘中国人自己制造的铁甲舰。(《福州马尾船政文化·船政文化主题公园》)强调了“平远号”是“北洋八大远之一”,突出了“平远号”的历史地位,简洁明了,重点突出。
双关,是利用词语同音或多义的条件,使导游词同时兼有表、里两层意思,并以里层意思为表意重点的修辞技巧。双关在导游词中运用,可以使语言表达委婉含蓄,并能把一些民俗知识等巧妙地传达给游客,生动形象地反映民俗风貌,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
如:请大家仰看大门上方的“振成楼”三个遒劲大字,……楼名为纪念上祖福成公、丕振公,从中各取一字命名的,并将“振成”两字嵌入对联作联首,“振纲立纪,成德达材”,意即不论是国是家,都要遵纲守纪,才能造就有德有才之人。(《永定土楼》)“振成楼”命名巧妙地利用人名,并在对联中赋予它深刻的含义,从而构成双关,不仅使游客对振成楼相关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使导游词充满了情趣和文化气息。
移时,是对词语进行时间变异的修辞技巧。在导游词中经常把现代的词语用于述说古代的人或事,从而产生幽默感,使导游词诙谐风趣,容易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游览气氛。
如:双方生命力都这么强大,以至到最后谁也杀不了谁,只好和平共处,两家合吃一碗饭,共同吸取起码的养分,终于一起把自己的枝叶伸向广袤的天空。(《清源山·弥陀岩》)把“和平共处”这个用于人身上的现代词语用于百年古树身上,幽默诙谐,活跃了游览气氛。
三、导游词句式修辞技巧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切,导游讲解的意蕴、气势、跌宕等往往要靠句式的选择和调整来实现。导游词的句式讲求灵活多样,长句与短句、整句与散句、口语句式与书面语句式有机配合,根据导游词口语表达的特点,又以短句、散句、口语句式为主。
如:(1)林进屿岛上,到处是火山喷发而成的石头,这里的石头没有牛头山古火山口那样排列有序的“石柱”,却是千奇百怪、形态各异的神话世界。有的有棱有角,像牛像马,有的没有棱角,如同海豚、骆驼,有的像鸟、象、狮子;有的像蘑菇、竹笋……鬼斧神工,惟妙惟肖。(《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林进屿》)使用短句、散句和口语化的句式描述林进屿上多姿多彩的石头,形象生动,令游客神往不已。
(2)涧水时宽时窄,时缓时急,玲珑剔透,迂回莫测。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气候宜人。沿涧而行,听着叮叮咚咚的泉声,随着路转峰回的变换,使人体验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折折有景,景景翻新。(《永安桃源洞》)用充满浪漫色彩的文学语言向游客介绍桃花涧,整句与散句巧妙结合,使导游讲解充满情趣。
句子的锤炼与修辞格有密切的关系,如:对偶、顶针、反复、排比、对比、回文、夸张、换算、图示等。在导游词中运用这些修辞格,可以增加导游词表达的情趣性,突出强调旅游景观的特征,使讲解的内容更加显豁。
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比较的修辞格。对比辞格在导游词中运用可以使讲解内容更加鲜明、突出,讲解重点得到强调。
如:大家请抬头往上看,明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工艺有明显的区别:先看看砖与砖之间的缝隙,当时只有 0.1公分,而我们现在起码有 1公分,相差十倍!(《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尚书第》)通过“0.1公分”和“1公分”的对比,突出强调了明代建筑工艺与现代建筑工艺的不同,使游客印象深刻,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回文,是把前后语句组成循环往复的形式,用以表达不同事物间的有机联系的修辞方式。导游词中运用回文,可以充分利用音节循环的特点,体现景观的特色,增强导游讲解的趣味性。
如:出宾羲洞,过集云茶屋,即达虎啸岩顶,伫立峰巅萃景台,武夷群峰尽收眼底。如遇云雾天,群峰就宛如蓬莱仙岛缓缓沉浮,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令人拍案叫绝。(《武夷山·一线天——虎啸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形成循环往复的语音美感,同时突出了云雾中武夷山群峰的特点,强调了虎啸岩观景的独特魅力。
夸张,是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对事物的某些特征、某些方面进行艺术上的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法。在导游词中,夸张可以强烈地表达不同的情感态度,极大地丰富游客的联想,使导游讲解更加生动,增强讲解语言的艺术魅力。
如:我们终于登上了云崖岭,回头仰望,对面的崖壁上豁然突现一只巨大的脚背,连脚趾甲都清晰可见,栩栩如生!犹如如来佛祖的大脚踩在赤石壁上,只要一跺脚,便立刻山崩地裂,所以我称之为“佛祖崖”。(《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寨下大峡谷》)“只要一跺脚,便立刻山崩地裂”,通过夸张突出强调了“佛祖崖”这一景观的奇妙,使游客惊叹于大自然的神奇造化。
图示,是指用字母、符号或简单图形等代替文字表情达意的修辞技巧。导游词中运用图示使用的大都是笔画较少、造型明显的字,形象生动,能揭示旅游景观的突出特点,帮助游客理解和接受游览景观,给游客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请看,这是我们公园的标志碑,高度为 3.6米,宽度为 2.8米,材料选用花岗岩与玄武岩,为体现地质公园的主题,三根暗白色的花岗岩呈“品”字形排列,形成象形文字的“火”,中间贯穿着体现出“山”的字形,标志碑整体向南倾斜,暗示了公园“滨海”的特点。(《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香山》)用“品”、“火”和“山”突出了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标志碑的造型特点,形象具体可感,深刻地揭示了标志碑的内涵,也给游客巨大的想象空间。
[1]韩荔华.导游语言概论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5.
[2]韩荔华.实用导游语言技巧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3]张舒哲,高娴子.导游口语技巧 [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I045
A
1006-5342(2010)07-0091-03
,是在导游词中创造性地使用格言、警句、俗话、名人名言、成语典故、诗词、寓言等,以印证、补充或进一步说明自己观点的修辞方法。导游词中运用引用技巧,能够使导游讲解语言精炼,含蓄典雅,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文采。
2010-04-14
如:幽谷迷津俗称“二线天”,旧称二十四溪,是指弯弯曲曲二十四弯的意思。……船只在幽静的峡谷中左弯右转,给人以峰回路转、扑朔迷离的感觉,因此雅称为幽谷迷津。前面尽头有块岩石挡住去路,看似船只进不了,其实可以进去,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泰宁世界地质公园·金湖》)“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幽谷迷津的景观特点,通过引用游客熟知的诗句,不仅突出了游览景观,而且充满了诗情画意,给人无限的遐想。
总之,修辞技巧是锤炼语言的一种手段,它的内涵十分丰富,手段也多种多样。导游词的修辞技巧主要涉及语音、词语、句式等方面,包括声音、意义、句子的锤炼和修辞格的运用。成功的导游讲解不仅要注重景点景观的一般性介绍,更要注重从修辞的角度对导游词进行加工润色,赋予导游词生机和活力,使导游讲解充满魅力和感染力,使旅游景观充满吸引力,给游客带来旅游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