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之我见
2010-08-15杨玲
杨 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5中心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8)
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应用之我见
杨 玲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25中心医院,海南 三亚 572008)
多媒体技术;临床护理;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提高了护理教学水平,保障了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不是万能的。本文仅就多媒体技术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优势以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1 多媒体技术在护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
1.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获取能力的一种动力。多媒体技术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将枯燥的护理理论或文字说明改变为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图片或画面,加入动听的音乐,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创造出交互的教学环境,形成智能化的人机对话学习氛围,让学生有强烈的真实感和参与感[1]。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将具体的人体部位形象表现出来,既达到保护患者隐私的目的,同时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为女性患者行留置尿管术的教学中,患者通常拒绝他人的观摩。传统的教学方式下老师只能靠口头或平面图形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但学生往往不能直观地学习和体会到操作的流程,在真正的操作中容易遗忘程序,在死记硬背的情况下也无法真正掌握操作的技巧。借助多媒体技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前准备好不同的图片制成动态幻灯投影片进行示范,增加了学生对护理操作学习的兴趣,加深了护理操作过程的理解和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效果。
1.2 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在医学教育中感性认识非常重要,尤其在临床护理教学中,若没有感性认识为基础,学生只能纸上谈兵。多媒体教学可以将临床的实际标本图片、患者的典型症状、体征直观地展现在同学面前,提供了大量具体的临床信息,对教学中机制复杂、难度大、实验成本高、罕见和难以实体操作的内容,都可以通过教学课件中逼真的实物图像、三维动画模拟演示等,使学生很快地将理论联系实际,获得感性经验[2]。如在各种注射法教学中,注射部位的选择、进针手法是重点内容,教师可将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与肌肉的解剖图扫描入计算机,制成动画,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清晰地展示了注射部位与解剖之间的关系,并将进针的操作录像导入计算机,分解动作讲解,尤其是突出演示局部进针的动作,使课堂上难以表达的重点内容真实、直观地再现出来[3]。
1.3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的视频使教师可以利用重复、慢放、定格等特技手段来突出重点内容和操作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通过视听并举,使学生及时观察感知、发现问题、讨论辨析、由浅入深地学习,从而进行强化教育。例如,在讲授“水封瓶的护理”过程中,教师先播放一段临床中气胸病人的临床表现和症状、放置水封瓶病人的画面、护士为患者更换水封瓶的录像,先让学生了解什么患者需要放置水封瓶、患者为什么要放置水封瓶、放置水封瓶的原理,放置水封瓶患者护理的操作过程,然后讲授胸腔闭式引流(水封瓶)的原理,放置的目的、位置到如何护理,整个过程都采用多媒体技术,生动展现了护理的全过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提高了教学的效果,同时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
1.4 丰富了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能综合、及时地处理多种形式的信息,如文本、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视频等,可以根据授课内容及授课要求,事先将授课过程设计编排好,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里,将板书、挂图、录像等集中到课件里,使内容丰富而详实,节省了板书、幻灯、挂图的时间,缓解了学时少、教学内容多的矛盾,加快了知识传递速度,加大了课堂信息量。同时多媒体课件在以教学大纲为基础的同时,随时更新,穿插本学科新技术、新知识,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4]。
2 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依赖多媒体,忽略基本训练 媒体的优势是可以将幻灯片、投影片、图片、实物、模型和录像带等集成到课件中,根据需要灵活展示,增加课程的趣味性、生动性和便捷性,提高授课效果。但临床护理教学效果如何并非仅取决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有人认为多媒体教学非常直观、有效,从而放松了临床实践的学习,因此,在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忽略临床教学的具体示范及实践。在学习和基本掌握理论知识及操作流程后,必须教会学生如何在临床中正确使用。
2.2 设计单一固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 每个学生因生活环境、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同,对各项操作的感受不同。由于事前已经把答案输入计算机,教师为求得“最佳”答案,让学生的回答尽可能与自己一致,就会想方设法把学生往既定的思路引导。毫无疑问,多媒体有时是无法代替学生对实践操作中的感悟,它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思考的惰性,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
3 对 策
3.1 正确认识多媒体技术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既要有利于老师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所以,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首先要考虑课件的教学价值,在不能进行直接操作示范或深部解剖讲解时,适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帮助理解及加深印象。但当一些操作可以直接进行,建议采取真人或安妮公仔示范,辅助讲解临床经验及护理伦理学常识,更能使学生将来更好地服务用临床患者。
3.2 科学处理多媒体与传统教学间的关系传统教学存在很多弊端。比如,教学手段的单一、课堂教学容量小、课堂效率低等,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的普及,则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但是多媒体教学方式下,人机交互使得计算机成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道障碍。不利于教师在课堂上发挥主导作用,也不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因此,它们各有各的长处和不足,所以在临床教学中,要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讲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提问,积极动手的能力,注重教学中的互动。
3.3 注重实效,保证使用的科学性 教师在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遵循课件设计的科学性、实用性、目的性的原则,既要抓住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兼顾学生的认知规律,不能简单地拼凑各种杂乱无章的素材。要利用多媒体技术的直观性、交互性,训练学生的能力,不能将传统的课堂讲授变成现代多媒体的灌输。正确地理解多媒体课件的用途是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搞好临床教学的前提条件。
[1] 李晓玲,徐桂红,栗 霞.现代教育技术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08,27(15)∶3 473.
[2] 谢 虹,徐淑秀,孙雪芹,等.探讨护理多媒体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上海护理,2005,3(21)∶65-66.
[3] 陆爱平,高钰琳.多媒体技术在基础护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00,9(35)∶552-553.
[4] 薛桂蛾.多媒体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5,7(20)∶8-9.
R47
B
1003—6350(2010)18—149—02
2010-05-19)
杨 玲(1981—),女,湖南省湘潭市人,护师,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