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深松作业技术
2010-08-15藁城市农机局鲍清校
藁城市农机局 鲍清校
农机深松作业技术
农机深松作业技术是用深松机对土壤进行深松作业,从而打破犁底层,疏松土壤的农机技术。
农机深松作业技术与深耕和旋耕作业技术不同,深耕技术主要是用深耕犁对土壤进行深耕翻作业,同时起到碎土和翻转土层的作用,耕深在25~35cm左右;农机旋耕作业技术是用旋耕机旋耕土壤,其主要作用是碎土和松土,其耕深在10~15cm左右;而农机深松作业技术是只进行土壤松动,而不混合和翻转土层,松土深度在25~50cm左右。
一、农机深松作业的意义
华北平原的“一年两熟”农区土壤耕作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主要用大型拖拉机带深耕犁进行深耕作业,长期的土壤耕作,犁底、犁踵辗压土壤形成坚实的犁底层。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土壤深耕逐步由旋耕代替,旋耕深度逐步变浅,到现在耕深仅10~15cm左右。近年来在华北平原“一年两熟”高产农区逐步推广免耕播种技术,该技术在保水、保土、保护环境、作物增产等方面都显示出了其明显优势。但长期的深耕、旋耕和免耕作业致使土壤耕层变浅,耕作层下层土壤日益坚实,天然降水下渗和作物根系发育受到影响,为此,推广农机深松技术势在必行。
二、农机深松作业的技术实践
藁城市2003年在本市农机局保护性耕作试验田进行了农机深松作业技术对比试验,并于2009年在丽阳镇堤上村进行了400亩的示范推广,从试验和示范效果来看,农机深松作业技术对农作物生长和蓄水保墒效果明显。其主要优势表现在:
1.增产 农机深松作业后,不打乱耕作层,不破坏土壤的毛细现象,改善土壤耕作的理化性质,土壤耕层加深,可创造一个“深厚、松软、蓄水、保肥”的土壤环境,促进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的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发展,满足作物对水、肥、气、热等条件的需要;同时根系的发育提高了作物抗倒伏能力,,从而促进了作物增产。从2003年试验情况看,深松作业较旋耕作业试验田小麦亩增产50kg,玉米亩增产40kg。
2.保水 实施深松作业后,土壤松土层加深,便于天然降水的下渗,减少了天然降水的蒸发和径流,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和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适当减少土壤灌溉次数,减少地下水的开采,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这对于严重缺水的华北平原来说意义重大。
3.保土 实施深松作业,减少了旋耕作业对土壤结构的破坏,有利于形成适合作物生长的土壤团粒结构,并减少耕作对土壤生物的破坏,利于土壤有机质的形成,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径流的同时也减少了水蚀,从而保护土壤。
4.保护环境 实施深松作业技术后,势必减少了土壤深耕和旋耕对土壤结构的破坏,土壤能够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减轻大风扬沙对环境的影响,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
三、农机深松作业技术要求
华北平原“一年两熟”区适宜在玉米收获并秸秆还田后进行。作业宜采用间隔深松作业模式,深松深度在25~35cm左右为宜,深松间隔在40~60cm左右为宜;松土后做到地表基本平整,无明显沟埂,无大坷垃,无秸秆堆积。一般要求每3年进行一次深松作业。
藁城市农机局 鲍清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