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2010-08-15靖,林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0年4期
关键词:商业化工程师实训

汪 靖,林 植

(1.武汉工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2.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

高校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探讨

1汪 靖,2林 植

(1.武汉工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23;2.武汉通信指挥学院,湖北 武汉 430010)

针对我国部分高校存在计算机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脱节的问题,介绍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训这一新型教学模式,指出其优势在于服务高校教育,加强学生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提高就业率,论述高校实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实训;教学模式;商业化项目

一、现状

随着计算机应用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的逐步深入,IT企业对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缺乏一套完善的、与时俱进的IT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机制,部分毕业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差,对商业化工作环境缺乏了解,最终导致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的满足企业需求,形成了就业难和人才荒这一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怪圈。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快,部分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相对陈旧。IT行业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目前部分高校教师本身可能一直从事教学工作,很少参与工程实践项目,这就造成了教学与产业脱节。

2.高等计算机教育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大学教育是以理论研究为主,侧重于基础知识的系统学习,从而导致高校培养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内容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敝病。

3.企业对IT人才的专业性和针对性要求越来越高。高校所培养的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较差,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学生往往需要相当长的适应期,才能胜任相应的技术工作,从而增加了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部分高校采用了“高校实训”的新型教学模式,由具备丰富项目经验的工程师带领学生进行工程项目开发,以提高学生计算机专业技术水平,实现毕业生 “零适应期”。

二、高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实训

1.“高校实训”的概念

“高校实训”就是根据目前各高校培养状况及课程设置,以IT企业的需求为导向,针对在校学生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的问题,精心制定合理的实战训练课程。在实训中,企业以已成功开发的商业化项目为驱动,选派既有丰富实践经验又能从事教学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实训工程师,组织项目开发实践活动。学生在实训工程师的指导下以团队为单位,模拟公司角色,与其他成员共同完成实战项目。同时,通过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凸显自己的实力。

2.实训模式

目前,高校实训的模式大致有以下几种:

(1)基地化项目专项训练

基地化项目专项训练是指高校在企业设立实训基地,将企业实际项目引入到教学环节,让学生在接触企业真实工作条件的教学环境中,进行商业化项目的专门训练。

(2)课程置换

“课程置换”是以高等教育相关专业建设要求为依据,将高校相关课程部分地替换为企业的实训系列课程,由实训工程师对课程知识点进行讲解和拓展,实现学历教育与企业职业培训优势互补。

(3)企业生产实训

目前,所有高等院校在大三或大四的最后一个学期均设有实习环节。高校将学生安排到企业中进行生产实习或毕业实习,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训练,不仅能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去,还能对提升就业技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

3.高校实训的优势

高校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理论水平,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尽快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不同于高校教学计划内的课程设计和实习项目,商业化的项目通常采用最先进的技术,项目的结构完整,方案切实可行,而且往往应用在实际领域,而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研究和初级应用的层次上。在实训中,学生不仅要设计实现系统功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还要按照商业化项目开发的完整流程撰写相关项目文档,因此商业化项目实训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项目开发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现状,让学生在实践中逐步掌握实用开发技术。

(2)可帮助学生缩短企业适应期

目前高校实训除了有专业技能的训练外,还附加了职业素养强化训练,通过对学生职业素养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学生切实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素质的各项要求,让学生明白企业用人不仅是对专业的考核,而且是对综合素质的整体要求。从而让学生提前体验企业竞争氛围,从技术和心理承受能力上实现从学校向企业的平滑过渡。

(3)有利于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高校实训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学生角色向员工角色的双重转化,使学生能更切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效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高校实训中应注意的问题

(1)规范化教学

为保证教学质量,克服因不同企业不同实训工程师水平的差异而导致的教学效果的好坏,高校实训应尽可能实现规范化教学。具体来讲,就是要有统一的教学知识点,统一的技术标准,和统一的项目要求等。

(2)精心选择实训项目

实训工程师应在深刻理解高等教育专业要求的前提下,精心选择难度适中,涉及知识面广,贴近现实,便于学生分工合作的训练项目,并对课后练习项目和阶段性项目认真加以筛选。

(3)系统化更新实训教学管理机制

计算机教学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工作,只有建立良好的自我完善和更新机制,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和新环境。这就要求在高校实训过程中,实训工程师要善于将教学理念用实际的教学方法体现出来,建立良好的反馈机制,听取学生、企业、专家等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逐步优化并形成独特的教学方法。

三、总结

高校计算机教育与企业联合实训教学模式探讨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高校培养人才的新模式,解决目前大学计算机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率,为高校计算机教育的不断改革和深入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

[1] “高校实训”突围就业困局培训准“职业人”[EB/OL]. http://www.china-b.com/zixun/pxzx/20090312/812903_1.html

[2] 张孝平,万策智业有限公司培训方案[EB/OL]. http://www.wanczy.com

G42

A

1008-7427(2010)04-0138-01

2010-03-04

猜你喜欢

商业化工程师实训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青年工程师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5G商业化倒计时开始
借钱买房,是商业化行为,而不是啃老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社会化和商业化思维对新产品开发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