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城堡》多重解释之谜
2010-08-15李占启
李占启
(郑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44)
卡夫卡《城堡》多重解释之谜
李占启
(郑州师范学院外语系,河南郑州450044)
《城堡》;多义性;不确定性;未完成性;开放性
卡夫卡未完成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城堡》出版后,其寓意及象征性一直是大家争论的焦点之一,其真正的含义就像斯芬克斯之谜一样令人费解。从其作品内容的不确定性,意识流般的写作特点和客观的叙事风格,以及作品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的角度阐释了《城堡》多义性的原因。
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于1883年出生在奥地利布拉格的一个犹太家庭,他一生几乎没有离开过家乡。1901年卡夫卡在当地读完高级文科中学后进入布拉格大学攻读法律,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他在一家法庭实习了一年,然后就一直在布拉格波西米亚王国工伤事故保险公司任职员,直至1922年因结核病复发病退。
卡夫卡作为一个“业余”作家,在其短短的41年的人生岁月里,为后人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学财富。英国著名诗人奥登1941年曾对卡夫卡作出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卡夫卡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卡夫卡对我们至关重要,因为他的困境就是现代人的困境”。[1]而《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也是其最重要的一部长篇小说,对于《城堡》中所蕴含的深邃性和丰富性,有人评价说“古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今有说不尽的卡夫卡。”[2]将他与莎士比亚相提并论。
城堡的故事情节貌似很简单,主人公K——一个自称受城堡的聘请的土地测量员踏着厚厚的积雪于深夜来到城堡下面一个归城堡管辖的村庄。虽然城堡就矗立在离村庄不远的山岗上,但K穷其一生,想尽各种办法却始终未能进入城堡。
城堡虽然近在眼前,但对于K和广大的读者来说,却又远在天边,遥不可及,其背后的寓意究竟是什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
“马克斯·布鲁特认为,城堡就是‘上帝恩宠的象征’;存在主义者认为,城堡代表上帝;实证主义者认为,城堡就是卡夫卡父亲的出生地沃塞克,卡夫卡写《城堡》就是克服自己和父亲不愉快的经验;社会学者认为,城堡代表“资方”,城堡是描写资本主义劳资关系的;……“城堡”成了一个失去了谜底的谜语。”[3]
卡夫卡城堡多义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下面就从作者创作的手段和特点来分析其原因。
一 作品内容的不确定性,使其充满梦幻性和神秘性
1 主人公的符号化和不确定性
《城堡》在小说开头就交待了主人公是一个叫“K”的人,“K抵达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仰望空洞虚幻的景象”。[4]然而“K”到底是这个人的名字还是姓,我们不得而知,他只是一个符号化了的人物。在接下来我们的故事里我们发现不仅他的名字是谜,他的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他的家在哪里?他从个地方来?他过去作过什么?他来城堡的真正目的是什么?他是不是一个货真价实的测量员?他本人还有后来的两个所谓助手为什么连测量工具都不带,……?
作为故事的主人公,我们所能得到的信息只是对于城堡的人来说他是一个外乡人,我们无法得知他的过去,甚至他的现在也是模糊的。既然一切都是充满疑问的、未知的或者说不确定的,那么K所代表的形象也就成了含混的、模糊的。因此当我们从一个模糊的主人公的视角看城堡所得到只是一个“空洞虚幻的景象”,一个留下了无穷想象空间的城堡,一个多义的城堡。
2 城堡存在的不确定性及其场景的梦幻色彩
就如同那土地测量员神秘的名字一样,读完整部作品我们都无法说出K所要进入的“城堡”的具体所在,在作品的开头就写道:“城堡所在的那个山冈笼罩在雾霭和夜色中看不见了,连一星儿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儿的亮光也看不到。K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里的木桥上,对着头上那一片虚无空洞的幻景,凝视了好一会儿。”[4]小说一开头就引入了“城堡”这一意象,它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景象,模糊到“连一星儿城堡的亮光也看不到”。城堡可以说是现实的,因为K远远地感觉到了它屹立在山岗上;同时它又是虚无的,K一直无法真实的看到它。小说一开始就营造了一个虚无的景象,一个梦幻的氛围。
文中又一处描写到城堡的细节是K第二天早晨走出客栈打算去城堡看看。“大体来说,这个城堡的远景是在K的预料之中的。它既不是一个古老的要塞,也不是一座新颖的大厦,而是一堆杂乱无章的建筑群,可以说由紧紧挤在一起的小型建筑物组成,其中有一层的,也有两层的。倘使K原先不知道它是城堡,可能会把它看做是一座小小的市镇呢。就目力所及,他望见那儿只有一座高塔,它究竟是属于一所住宅的呢,还是属于教堂的,他没法肯定。一群群乌鸦正绕着高塔飞翔。”[4]在这里,城堡已经作为一个远景的实体展现在K的面前,然而,它仍然是不确定的,它既不是古老的要塞,也不是新颖的大厦,目力所及只有一座高塔,她到底是属于住宅还是教堂呢,这仍然无法肯定。此外虽然村子的大街向着城堡的山岗,但“仿佛是经过匠心设计似的,便巧妙地转到另一个方向去了,虽然并没有离开城堡,可是也一步没有靠近它。”[4]这正如卡夫卡所说:“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为路者,乃踌躇。”[5]城堡对于K来说始终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迷宫,一个虚幻的图像。
不仅城堡在图像上是模糊的,如果从时间上以及周围的环境来看也是不确切的。例如文章除了在K看到城堡时想起了家乡的那座教堂钟楼的一点描写外,几乎不涉及外界事物,这就使我们既无法从时间上去判定,也无法从空间上去推断。在具体的环境描写上我们可以发现自K出现时城堡及村子的环境几乎都是暗淡的、模糊不清的。K一出现就已经是深夜了,四周都是厚厚的积雪。在以后对环境的描写当中,那里似乎永远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一年四季几乎都是冬天,白天特别短,“K出门的时候是早晨,可是刚从客栈出来才两个小时,暮色就已经降临”[4];偶尔遇上了晴天,又一切都是白茫茫的,人们被太阳照射在白亮的雪地上的耀眼的反光刺得眼花缭乱,根本看不清本来面目。作者此外还有意把故事发生的背景安排到晚上,昏暗的灯光下,一切更让人越发觉得其神秘和虚无。正是因为它的这些诸多的不确定性特征,从而使文本获得了一种广泛的寓意性,使人们发出了城堡是一个待解的迷宫的感叹。
二 意识流般的写作特点,口语化的人物焦点的叙事风格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那种着重描景写物反映客观现实的传统写作手法极为少见,作为他的代表作的《城堡》也不例外。《城堡》的结构上独具特色,在前三章基本上描写K的所见所想,基本上是由情节段构成,主要写K到达城堡下的村庄后对周围环境所产生的迷惑和不解,对所遇到客栈的和村子里的人的怪诞举动的疑惑、愤怒和无奈;而后边的章节基本上由对话构成,基本上都是K与其他人物的长篇累牍的对话。在后面的章节里写作有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那就是文章一个章节里段落很少,甚至一个段落就构成了一章。如第13、14、15、16章分别由2个、6个、1个、3个、1个段落构成。文中几页甚者十几页只写一段对话的情况比比皆是,如第17章,阿玛丽亚的秘密(Amalia’s Secret),K和奥尔珈(Olga)的对话从187页一直延续到201页①。此外,在卡夫卡的手稿里,当文章叙述到K的经历和感想时,“作者通常使用一个句子,全部都是逗号隔开,几乎没有句号。这样我们就更强烈的感受到了主人公的思维连贯和流畅。而布罗德在整理出版时为了容易理解和阅读,把句子重新进行了划分”[6]②。列如:Actually,they had only moved out the maids,aside from that the room was probably unchanged,there were no sheets on the one bed,just a few pillows and a horse blanket left in the same state as everything else after last night,on the wall there were a few saints’pictures and photographs of soldiers,the room hadn’t even been aired,they were evidently hoping the new guest wouldn’t stay long and did nothing to keep him.[6]
正是卡夫卡意识流的写作特点和口语化的人物焦点的叙事风格,让小说叙事时回避了主观的声音、价值立场、道德判断;一切都要有读者自己从K的叙述和别人冗长的对话当中去寻找,去理解,做出自己对城堡的判断。这也使得不同的解释者从不同的立场和文化背景出发都读出了不同的含义。
三 作品本身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
《城堡》这部小说没有写完,据布罗德说,“卡夫卡从未写过结尾的章节,但有一次我问起他这部小说如何结尾时,他曾告诉过我,那个名义上的土地测量员将得到部分的满足,他将不懈地进行斗争,斗争至精疲力竭而死。村民们将围集在死者的床边,这时城堡当局传谕:虽然K提出在村中居住的要求缺乏合法的根据,但是考虑到其他某些情况,准许他在村中居住和工作。”[4]作者为何没有把这个结尾加上去的原因现已无从考证,但正是小说这种形式上的未完成性,才使K的命运和结局保持永远的不确定性,从而保持了小说的开放性。卡夫卡小说的未完成性不仅表现在小说的形式方面,也反映在他的故事内容之中。《城堡》中的土地测量员K用尽了一切手段,一次次向城堡发动了进攻,然而他所追寻的身份认同问题仍未得到实现,他仍旧是一个被城堡排斥在外的陌生人,一个一直在路上的行者,K永远都找不到他所追寻的归属感。这使得《城堡》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个迷宫的故事,城堡和城堡周围的世界变成了无法逃脱的迷宫,K包括所有的官员、村民都被这个城堡所控制,不仅无力抗争,甚至连解脱逃避的机会也没有。我们就如K和周围的村民,试图走进城堡,理解城堡,然而却始终无法进入。
这种小说的未完成性和开放性,也是许多现代主义文学大师所惯用的手法。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小说以青年艺术家斯蒂芬寻找一个精神上的父亲开始,以女主人公意识流般的胡思乱想结束,仅仅描绘了一天当中发生的事情,截取了生活的一个片段。从故事的“无头无尾”来说乔伊斯也建造了一个迷宫,然而同样是迷宫,“乔伊斯的迷宫却是理性的、学术性的,是可以找到出口的,不管乔伊斯所说的是真是假,他总是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而卡夫卡的迷宫则是非理性的、原创性的,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想说些什么,他总是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直觉上,寄托在他所创造的画面给读者造成的总的印象上。人们猜不中乔伊斯的谜语,是因为他还没有找到谜底;而猜不中卡夫卡的谜语,却是因为这个谜语根本就没有谜底。”[7]因此,我们可以说卡夫卡的城堡迷宫更具有迷惑性,也更加难以走出。
卡夫卡作品中环境、人物等的不确定性,城堡的寓意性、神秘性和多义性让大家争论了几乎一个世纪,而且恐怕还将争执下去,这也正是其独特魅力之所在。法国现代著名存在主义文学家阿尔贝·加缪曾在《卡夫卡作品中的希望和荒诞》中写道:“卡夫卡的全部艺术在于使读者不得一读再读。它的结局,甚至没有结局,都容许有种种解释--如果想把他的作品解说得详详细细,一丝不差,那就错了。”[8]看来我们无需试图解释清楚一切,也根本无法做到,否则我们就是错误的。
卡夫卡已经永远消失在我们所未知的世界里,然而他所营造的那个神秘的城堡却一直矗立在那可望而不可及的山岗上,等着我们去探索。或许卡夫卡就是那个在雪地中郁郁独行的探路者K,耗其生命引领着后来者去认知我们所生存
的世界和追寻生活的方式与意义。
注释:
① 这里的章节和页码指的是英文译本,详见参考文献6。
② 此引文内容由作者译自Franz Kafka·The Castle.详见参考文献6。
[1] 袁可嘉.欧美现代派文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3:259.
[2] 郑克鲁.外国文学史[M].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137.
[3] 曾艳兵.卡夫卡问题[J].世界文化,2008(9):8.
[4] 韩瑞祥等译.卡夫卡小说全集(Ⅱ)[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6(前言),1-21.
[5] 曾艳兵·赵山奎.对抗与消解——卡夫卡《城堡》解读[J].国外文学,2000(3):89.
[6] Franz Kafka.The Castl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320.
[7] 曾艳兵.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300.
[8] 叶延芳.论卡夫卡[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 103.
Key words:The Castle;uncertainty;labyrinth;unfinished character
Abstract:The Castle,one of the unfinished and most important novels left after Kafka’s death,is in many ways the writer’s most enduring and influential work,and its symbolic meaning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research and argument of many readers.However,the significance of the symbolism of the castle just like“a sphinx riddle”which still remains as a puzzl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 for its special character of ambiguity by studying the character and the style of writing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of the novel.
The Secrets of the Multi-interpretations to Kafka’s The Castle
LI Zhan-qi
(English Department of Zhengzhou Teachers College,Zhengzhou Henan 450044,China)
I 106.4
A
1673-2804(2010)06-0216-03
2009-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