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式学习的英语人才综合素养培养
2010-08-15尹延安章晓雯
尹延安,章晓雯
(浙江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基于研究式学习的英语人才综合素养培养
尹延安,章晓雯
(浙江林学院外国语学院,浙江临安311300)
研究式学习;文化意识;综合素养
对当前英语专业教育现状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研究式学习对提高英语专业人才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以《综合英语》课程为例,讨论了研究式学习中主题选择、任务布置、过程监控、成果展示与评价的全过程。实践证明,研究式学习对促进英语专业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以及培养英语语言文化意识和科学研究精神具有推动作用;但同时必须加强学习监控与教师指导。
人文素质是大学生基本素质中文化素质的核心。学会学习和文化素质紧密相连,学会学习的重点是学生变对知识技能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培养并锻炼主动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促进专业素质提高。[1]外语专业内涵要求建立研究性教学理念,而且,“研究”又是很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有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2]
一 当前英语专业教育现状反思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校英语专业的定位和办学理念经历了探索、改革、迷惘、反思和回归的过程。市场的需求和冲击曾一度使得高校的英语专业丢失了人文教育传统,而实用性和应用性培养模式成为潮流。[3]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英语教育被等同于语言技能训练而走入一个历史误区[4],英语专业课程更接近职业培训而缺乏学术培养。[4]其后果是相比其他文科专业毕业生,英语专业毕业生的人文基础薄弱,在思想深度和广度、思辨能力、知识结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而在英语语言技能上又不比非英语专业英语学得较好的毕业生有显著的优势。[3]
刘毅在对比英国和中国高校外语专业课程设置时指出:我国高校英语专业技能课过多而专业知识课明显不足。[6]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向的进一步发展,以技能培训为主干的课程体系的弊病如今已为教育人士所共识:重语言技能训练而轻专业学科内涵和学术深度,重教师传授而忽视学生知识主动构建,不利于学生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系统培养。[7]目前,英语教育界出现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呼声,倡导英语专业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英语/人文通识型通用人才,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3]从英语专业学科发展来看,这是一种更为前瞻的视角。大学教育更应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其思想境界和培养学术研究能力,这其实是一种“全人的教育”。[8]
针对英语专业教学中注重实用性、忽视人文素质培养的偏弊,2004年《高校英语专业八级考试大纲》规定从2005年起对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题型作了调整,快速阅读被人文知识题型取代。这一变化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加竞争优势。这对高校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知识,尤其是西方文化的输入,包括主要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语言、文学经典、宗教、哲学等,但同时不能忽略了本国文化的教育。[9]
我们认为,在研究式学习过程中有意识设计基于主题的研究学习,引导学生加强文化意识,能够使文化素养与“4C”(交际能力communicating、合作能力co-operating、组织能力conducting、创新能力creating)能力的提高形成互动关系,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10]国内已有学者提出将研究性教学观念贯穿外语教学体系的必要性[11];也有学者提出将研究型教学贯穿于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教学,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思维境界和学习能力,也有力促进学生技能训练。[12]
本研究以建构主义教育观、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和(教师)中介理论为依据,探讨在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中如何进行研究型教学,以期抛砖引玉,得到同行的指教。
二 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意义、目标与特点
高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明确提出“英语专业人才不应局限于掌握听、说、读、写、译等语言运用技能,而应具有教高的文化素养…”,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大纲中制定的英语专业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应该具备5个特征:扎实的英语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一定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能力和较好的素质。[13]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在“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我国高校多年来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而分析问题和独立提出见解能力的培养又是长期困扰外语专业的难题”(见《大纲》附录Ⅲ)。
研究式学习作为一种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式,能促使学生通过运用英语来交流思想,一方面能够夯实语言基本功这一专业素质的基石,扩大英语语言、文学、文化方面的知识面,摄取其他领域学科知识;另一方面能够找到为社会服务的途径,展现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与未来的人文关怀,增强作为具有良好教育背景的公民所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其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研究能力等得到相应提升。这也是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所要达到的直接目标。[2]
研究式学习涉及的范围包含外语教育教学理念、教师素质、教与学的方法、EFL学习与研究环境建设以及成绩考核评估办法五大方面内容。除了具有开放性(学习的途径、方法不一,研究的内容、方式各异)、探究性(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并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和实践性(强调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的特点外,还表现出独特的延展性、协作性、参与性课堂特色:
1)延展性
研究式课堂学习的选题是基于课堂学习的话题或技能进行的拓展,如知识面的扩大、话题的深入或论点的辩异等。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学习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在拓展性学习中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扩大知识面并构筑新的知识技能平台。
2)协作性
英语的习得需要一定的语境,即交际实践。英语研究式课堂学习中,学生之间的协同合作就是模仿真实社会中人与人的信息交流,有利于学生的语言技能发展;另外协作研究可让学生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各尽所能;也能避免少数学生一言堂而部分学生胆怯畏难的心理。
3)参与性
基于课堂的研究式学习的全过程不一定也不必要都在课堂完成。师生在课堂上的工作主要是题目的选定、研究方法的探讨、分工的明确、成果的评价和经验的交流;而研究的过程,改进的步骤可放在课后。研究的成果不宜评判优劣,而应鼓励学生参与不同话题和途径的研究活动,培养他们的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三 研究式学习设计
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对象主要为英语系07级专业学生,人数总计83名。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与体现研究式教学理念的新型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即作业既有教材中的一般形式,还有研究式课题的研讨与探究。
2 研究方法与过程
参与本研究的老师采用了讲授法、调查法、情景创设法、启发式设问法、讨论法、头脑风暴法等多种方式指导学生的学业与课外研究;实验学生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调研法等研究方法和专题研习、合作学习、自主创新学习等学习方法。分理论学习、研究实施、效果评估与成果总结三个阶段进行。教师指导并督促他们完成课外研究式学习全过程,即:发现问题—选择课题—设计研究方案—作开题报告—探索研究—报告研究结果—评价研究结果。
3 课题实施的思路与步骤
研究式学习的选题应从学生英语学习生活的实际出发,注重发掘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联系学生今后可能的职业方向,促进学生英语学习兴趣。[14]综合英语教学采用的教材为《现代大学英语》,它是以某一个主题来组织单元内容。在研究式学习过程中,我们选取若干个单元的主题为课题(即:life,history,success,belief,race,gender,globalization,war,employment)让学生细化为若干子题进行项目研究,同时在课程单元处理中贯彻研究式教学理念。对项目研究和单元主题的学习一般包括提出主题(问题)、布置任务、研究过程和评价几个关键步骤。
1)提出主题(问题)
由教师根据单元内容及现实生活中大家密切关注的事情或社会上的热点相结合,提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主题或问题。对于问题要从不同层面进行思考。对于课题,学生要设计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课题名称、课题确定的背景和可行性分析、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和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2)布置任务
教师作为研究式学习的组织者和监控者,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各组都要取一个名字。每组选择其中的一个分题来对基本问题进行探究,人数较多的班级,可以多组选同一分题。各个小组要根据自己的课题利用图书和网络查找相关资料,然后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得出自己的结论。各个小组成员内部也要根据自身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相应的任务以及在小组中的角色(如组长、发言人、信息收集者、电子文稿制作者、话剧表演者等)。
3)研究过程
给出充足时间供学生做各自小组课题的研究。在这期间,教师作为研究式学习的支持者,要向学生明确研究阶段与目标、提供与专题相关的图书、杂志、报刊和网站,避免学生在信息海洋里迷失方向,帮助学生找到有价值的资料。选择到有价值的资料后,学生要学会记下能够帮助自己解答问题的信息。初步完成了课题的信息,小组成员再将收集的资料汇总,集体讨论,得出小组一致结论。完成小组课题后,各小组要将自己的研究学习发现向全班提交一份研究学习英文简报,向同学展示研究学习的成果。在每个研究阶段,小组活动必须要有详细活动安排与记录,并尽可能进行评价。
4)研究成果
完成小组课题后,各小组要将自己的研究学习发现向全班提交一份研究学习英文简报,制作一个英文Power Point电子讲稿,详细向同学展示研究学习的成果。有可能的话,还要将学习成果用英语对话或英语话剧的形式表演出来。
5)评价
英语研究式学习通常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因而其评价机制与传统教学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有所不同,其评价方式应该是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对小组成员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小组集体评价。根据各小组研究学习情况(如资料收集、创新能力、合作态度、成果展示等)要求学生填写的自评表,并写出学习总结。
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性发挥的前提,它能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使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中。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大胆去猜、去发现:“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呢?”鼓励他们有什么问题就提出来,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对学生一视同仁,尤其是学困生只要有需要更要给予提问的机会,当一位学生说:“一个数能不能被3整除与个位有关。”“真是与个位有关吗?”“与个位有什么关系呢?”学生会大胆质疑,并通过举例很快就否定了刚才的说法。“那到底有什么特征呢?”学生进入一种“心欲求而尚未得,口欲言而尚不能”的求知状态中。这样,学生渐渐地就会在课堂上敢于向老师和同学提出问题。
四 结果与讨论
我们在研究式学习完成后对学生进行了学习能力自测,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0项不同能力的增长状况时,有3/5以上的学生认为每项能力均有所增长(完全正确+基本正确)。其中对于查找资料、调查研究基本方法、人际交往、团队合作、工作/学习责任感、克服困难的意志、对科研成果的珍视意识等方面选择“正确”和“基本正确”的人数超过90%,即90%以上的同学认为研究式学习提高了信息查找与利用能力、自主学习调节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并培养了科学研究基本素养、扩大了知识面;但是,有1/5以上的同学认为调查表设计、口头陈述、数据与图表佐证论点、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写作能力、创造思维和逻辑思维等方面能力发展仍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根据以上结果,我们可以看出研究式学习过程中:
1)学生欢迎富有启发性的“研讨式”教学方法。
2)通过研究式学习可以建立起良好的学习合作关系和较宽松的学习环境。
3)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尤其是在学习目标确定、学习过程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指导能力方面有较大提高。
4)通过研究式学习对学生的信心、意志与毅力等非智力方面有一定的磨练与提升,从而推动了专业学习能力的提高。
5)学生运用认知与元认知策略意识水平的提高。
可以这样说,研究式学习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提升。这一学习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发现问题、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转变了学习方式,锤炼了情感意志,增强了自身的社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深了文化了解,从而推动了自身全面素质与个性的发展。
五 思考与启示
学生从小组课题研究活动中得到的收获可以用Cohen的描述来归结:1)自我诊断自身在语言学习中的强项和弱项;2)明确如何更有效地学习;3)多方面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熟悉或不熟悉的策略;5)为完成一项学习任务而作出决策;6)监控和评价自己的学习表现;7)将成功的学习策略运用于新的学习任务。[15]但对于英语教学而言,其意义在于:
1)英语学科教育应该实现与科学、人文大教育的和谐发展、相互促进,从而达成教育的根本目的。英语学科创造教育与研究式学习要求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同时紧密联系现实世界和自身生活的实际,亲自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加深思想观念、情感意志、思维能力、研究意识、团队精神等人文、科学方面的感悟与体验,使英语专业水平和科学、人文素养齐头并进、协调发展。
2)英语学科的研究式学习应该追求运用英语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目标。学生学习英语应主动联系社会和生产、生活的实际而不是脱离社会生活情景的死记硬背,同时学生应在进行研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英语知识、技能、交际能力的发展。
3)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过程中要遵循自主性、递进性、过程性、合作性和创造性原则。研究式学习的全过程必须是完全自主的,在意识到研究式学习复杂性同时,科学规划研究过程和层次;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学习自主性,同时把握好学生之间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合作,关注学习的每个过程而不仅是结果,让学生在“感悟”的环境和氛围中培养创造性科学精神。[16]
与此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1)研究式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协调平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亟待加强。创造性思维能力与知识的多寡关系紧密。知识的继承是创造的前提与基础,离开知识的创造只能是空中楼阁。因此我们在进行研究式学习的同时,不能偏废基本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要重视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记忆、背诵、操练和熟练掌握,这是顺利进行和完成英语创造教育与研究式学习的前提与基础。反言之,英语创造教育与研究式学习的成功也能促进学生的接受性学习和应试水平。
2)课内外宽松但氛围浓厚的英语研究式学习环境和较为完善的监控、评估机制的建立任重道远。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浓厚的学术科研空气、适时的鼓励、提醒、鞭策与指导、较为科学的监控与评估等等,都是保证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
传授文化、培养文化敏感性和文化意识已成为汉语语境下英语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综合素养的重要手段。研究式学习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它强调对所学知识、技能、文化的实际运用和领悟,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实践与体验,对培养英语专业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高凤霞.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培养[J].学理论,2009(14):147-149.
[2] 张文忠.英语专业研究式学习的内涵[J].中国大学教学,2007(10):81-84.
[3] 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3-247.
[4] 肖礼全.走出中国英语教学的误区[J].外语教学,2004(1): 67-71.
[5] 徐烈炯.外文系怎么办?[J].外国语,2004(1):55.
[6] 刘毅.英国高校外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及其启示[J].外语界,2001(5):28-32.
[7] 钟美荪.以精英教育理念深化外语教学改革[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54-256.
[8] Williams&Burden,Psychology for Language Teach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6.
[9] 蒋栋元,李灏.英语专业八级考试新增题型与人文素质教育[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41-144.
[10] 马月兰.英语教育专业“短学期”教学实践探索——文化素养与“4C”能力的关系[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47-51.
[11] 郑艳.认识外语专业内涵,建立研究性教育理念,培养创新型人才[J].外语界,2006(3):2-6.
[12] 钱晓霞.对英语专业“基础英语”课程研究型教学的探讨[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9(1):36-40.
[13] 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14] 朱徐瑞,蒋阳建.大学英语研究式学习课题筛选探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38-39.
[15] Cohen.Strategies in Learning and Using a Second Language[M]. London:Longman,1998.
[16] 柳媛慧,陈林书.在英语专业教与学中渗透研究式学习[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76-178.
Key words:research study;culture awareness
Abstract: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the current English Major Educ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that the research study should be applied in promoting English undergraduates’comprehensive competence.Taking“Integrated English”as an example,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lete procedure of the research study,such as the subject choice,the duty arrangement,the process monitoring,the achievement demonstration and the appraisal process.The practice proves that the research study is helpful to promote English majors’abilities on cooperation learning,inquisition and the power of thought enhancement as well as culture awareness an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spirits.It is also reported the study monitoring and teachers instruction must be strengthened in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study.
Enhancement of Comprehensive Literacy Based on Research Study
YIN Yan-an,ZHANG Xiao-w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ejiang Forestry University,Lin’an Zhejiang 311300,China)
H 642
A
1673-2804(2010)06-0126-04
201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