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汉平原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2010-08-15长江大学罗永平

湖北农机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江汉平原南水北调湖泊

长江大学 罗永平

江汉平原水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

长江大学 罗永平

水资源是人们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物质,江汉平原有着充足的水资源。但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造成水体不断恶化,江汉平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问题也会日益突出。只有通过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强水资源的高效、可持续利用,才是江汉平原解决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江汉平原;水资源;水污染;可持续发展

江汉平原是由长江与汉江冲积而成的平原。位于长江中游,与洞庭湖平原合称两湖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西起枝江,东迄武汉,北至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江汉平原是长江中游的重要平原之一。这里地势平坦,河渠纵横,湖泊众多,水资源丰富,是湖北省及全国的重要商品粮、棉、油生产基地和畜牧业、水产基地。但是,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过境水量将会减少。而农业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水污染也不断加重,水资源受到严重威胁,严重的水污染已经使相当多的地区出现水质型缺水。加大水资源的保护,已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

1 江汉平原水资源现状

现在,江汉平原的水来源主要是由大气降水、地下水以及江河流水3部分构成。江汉平原处于亚热带季风区,年降水量充沛,主要集中在二、三季度。水、热同季,有利于农业生态的改良,但水分的过度集中又是形成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川水、汉水每年为江汉平原提供超过6 000亿m3水源,超过地表水资源的6倍。有了充足的降水与地表水,江汉平原的地下水资源也相当的丰富。湖泊众多,水域面积广是江汉平原农业生产的独特优势,素有“千湖之省,鱼米之乡”的美称。江汉平原是全国淡水湖泊最密集的地区,这些湖泊是江汉平原的主要灌溉水源之一。但由于过度围湖、毁湖垦殖,使湖泊数量与面积锐减。建国初期湖泊面积为2680km2,而现在仅786 km2。

2 江汉平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及其危害

2.1 污水排放

江汉平原企业以乡镇作坊居多。其特点是规模小、布点散、行业杂、发展猛,但都没有配套的环保设施,工业污水直接排入河流、湖泊。因为我国的污水处理厂覆盖率较低,处理力度有限,大量的生活污水也是直接排入河流。据最新调查,长江流域每年废污水排放总量达300多亿t,其中生活污水约占1/3,工业废水约占2/3。排污主要集中在太湖水系、洞庭湖水系、长江湖口以下干流、宜昌至湖口、鄱阳湖水系、泯沱江和乌江水系等,占80%以上。这些废水中常含有不同种类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有的还含重金属、氰化物等有毒污染物。这些水灌溉植物后,土壤会出现盐化、碱化、酸化,植物也会生长不良甚至死亡。人们食用吸收了这些污染物的植物或动物,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健康。震惊世界的日本神川流域居民的镉中毒——骨痛病,就是由于炼锌厂的含镉废水进入土壤,水稻吸收富集所造成的。

2.2 化肥农药的使用

江汉平原以农业为主,而农作物的生产中使用了大量的农药和化肥。农药主要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苯氧羧酸类等。化肥以氮、磷、钾等肥料为主。在使用中,凡未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都在土壤中积累或转入地下水引起水体污染。1983年国务院下令停止生产的六六六和DDT,至今20余年,在今天的生活垃圾中仍能检测出含量较高的六六六、DDT各种异构体残体。总的来看,土壤、水体的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影响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水体中的有毒物质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食物链的积累等过程,进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危害。

2.3 南水北调的影响

根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制定的《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南水北调中期一线工程将通过位于汉江上游的丹江口水库加坝,使大坝由162 m加高到176.6 m,正常的蓄水位由157m提高到170m,丹江口水库调蓄工程增强后,再由河南、河北的干渠自流进入北京。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汉江的丹江口水库取水,将使汉江中下游平均水量减少20%~30%,汉江中下游随之面临生态环境的改变。

3 江汉平原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3.1 加强对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保护水资源

乡镇企业对水环境的污染比较严重,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采取综合性防治对策。乡镇政府应重点发展少污染、无污染、清洁生产的项目。提高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节水减污,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实行工业废水集中处理、集中排放等。管理性控制方面主要是要加强环境监测,进一步完善“三废”排放标准和相关的水污染控制法规和条例,加大执法力度,实行排污收费制度,严格限制“三废”的超标排放。

3.2 推广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生态农业既不同于传统的有机农业,又有别于常规的现代农业,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高度统一。生态农业是根据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通过生态工程,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形成生态经济良性循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1)发展以提高水利用率为核心的节水型农业。农业是我国的用水大户,江汉平原是湖北省及全国的重要粮食产区。节约灌溉用水,发展节水型农业不仅可以减少农业用水量,减少水资源的使用,同时可以减少化肥和农药随排灌水的流失,从而减少其对水环境的污染,并且可以节省肥料。

(2)开展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减少农药化肥污染。控制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主要有:①培育优良抗病虫害农作物品种。②利用共生相克的生态补偿原理,达到以虫治虫的目的。生物种群结构决定害虫的生长和繁殖受到外界天敌的制约。例如金小蜂是红铃虫的天敌,它能在红铃虫幼虫体内产卵繁殖,消耗寄生主体内的营养物质,而使其致命;③利用农作物的生态补偿作用如套作、轮作技术来减少农药的用量。例如在棉田内种植高粱诱集带,可以引诱玉米螟集中产卵,招致天敌寄生;④研究应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量新农药,逐步停用高残毒的有机氯、有机汞、有机砷农药。

(3)对化肥的污染防治技术主要有:①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提高化肥利用率;②广施绿肥,增加有机肥的数量,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③利用轮作和覆盖种植减少化肥用量;④调整化肥品种结构,采用高效、复合、缓效新化肥品种;⑤推广养殖场和种植业紧密结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促进粪便还田。

3.3 兴建水利工程,提高灌溉效率

农村的灌溉设施主要是沟渠灌溉,但大量的水随着孔隙流失,利用率不到70%。可以兴建水利工程,提高水的利用率。在灌溉时,推广采用先进节水灌溉技术,从传统用水的灌溉转变为有压灌溉,从灌溉土地转变为灌溉作物上来。如根据各灌区实际,可选用管式地下水灌溉,微灌、喷灌、滴灌等节水型灌溉技术,也可以采用沟灌等常用灌溉方法,严禁大水漫灌,节约水资源。确定合理的灌溉定额,进行有限灌溉试点示范,实行科学灌水。在输水中,提高灌溉渠系利用系数,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另外,可以根据农作物生长期需水量不同,调整灌水量。

3.4 退耕还林,退田还湖

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江汉平原的过境水量将会下降。可以通过退耕还林,扩大绿化面积。将土质较差的耕地,道路两旁,包括一些难以利用的土地,都种上植被,增加绿化面积,以增强土壤的保水能力。退田还湖,增加蓄水能力。在建国初期,江汉平原的大小湖泊有1千多个,总面积达8 000多 km2。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对资源需求的增加,大量的湖泊被围湖造田,湖泊面积逐年减少。到21世纪,湖泊的总面积只有不到3 000 km2。因为湖泊面积的减少,其蓄水、保水调节功能基本丧失,所以,退田还湖,湖面清淤,扩大湖泊的蓄水能力,增加江汉平原在未来水资源的天然调节功能的比重,可以有效地缓解供水的紧张局面。

2010-01-28)

猜你喜欢

江汉平原南水北调湖泊
基于江汉平原货运铁路的运营管理模式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山东段工程建设
南水北调运行管理研究
你相信吗?湖泊也可以“生死轮回”
从互生到共兴:民国晚期江汉平原的垸与市镇——以湖北省松滋县为考察中心
南水北调
奇异的湖泊
江汉平原地区草莓栽培技术研究
江汉平原辞
DRAINING THE SOU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