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农业机械学会建设促进农业机械科技进步

2010-08-15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王先法彭传权

湖北农机化 2010年2期
关键词:宜昌市农机化农业机械

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 王先法 彭传权

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自2002年4月底召开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在市科学技术协会、市民政局、省农业机械学会和学会挂靠单位市农业机械局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依据《湖北省社会团体登记管理办法》和我会章程的规定,不断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开展农机化学术交流、农机化科学知识普及、农机化科技咨询服务和农机化新技术培训等活动,为促进我市农机行业科技进步、推进农机化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02~2008年连续6次被宜昌市科协评为“全市科协系统先进单位”。

1 积极培育农机化学术探讨研究环境

1.1 大力开展农机化学术交流

围绕全市农机化发展重点,一年一个主题,8年间先后交流优秀学术论文400多篇,同时,还积极组织会员参加全省农机化学术交流和全市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并有一批论文获奖。

2002年,我会开展了以“农机服务全社会与兴机富民、兴机减负”为主题的调研和学术交流。共有37篇论文获奖,其中特等奖2篇、一等奖3篇、二等奖13篇、三等奖19篇。

2003年,我会开展了以“‘三牛’替换示范工程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题的调研和学术交流。获奖论文45篇,其中特等奖4篇、一等奖5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26篇。学会并将所有优秀学术论文汇编成集,印发到各单位会员、相关部门及有关领导专家学者。

2004年,我会开展了以“十一五”农机化发展思路为主题的学术交流。获奖论文53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12篇、三等奖35篇。同时长阳县和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获得最佳组织奖。

2005年,围绕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和农机教育培训及职业技能鉴定等专题,市农机学会引导组织会员潜心研究,撰写了一批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有61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20篇、三等奖31篇。

2006~2007年,围绕推进宜昌市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等专题深入探讨,有47篇优秀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0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21篇。

2008年,围绕“宜昌市果茶菜生产机械化攻坚年活动”、构建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油菜机收及机直播(移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农机教育培训等进行学术交流。7月8~9日,由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科技推广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宜昌市农机科技推广专业委员会首届学术论坛在宜都市召开。来自农机技术推广战线上的30多名领导、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推广专业委员会的部分会员代表出席了会议。学术论坛共交流学术论文12篇、调研文章15篇,对全市的农机推广工作具有指导意义。12月28日,我会在宜昌城区举行“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新春联谊会”,80名会员代表欢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

2009年学术论文交流重点是围绕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实施5周年、五大技术创新推广计划(包括山地果园运输机械化、茶园行间耕整施肥机械化、油菜移栽(直播)收获机械化、水稻插秧机械化、沼液沼渣进出料机械化)、宜昌市手扶拖拉机“三率”突破年活动、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建设、农机教育培训等进行展开。9月10~11日,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安全监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议在宜都市隆重召开,市科学技术协会秘书长马红、学会部部长薛海勇亲临指导。大会围绕如何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切实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创建平安农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等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交流论文27篇。经组织专家评选,共评选出一等奖3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6篇。9月15~16日,由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宜昌市第二届农机科技推广专业委员会学术论坛”在秭归县隆重举行。大会以特色产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理论及实践为重点进行了学术交流,大会交流论文10篇。经评审,8篇论文获奖。其中一等奖1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11月24日,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化学术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研讨会议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专业委员会研讨会议在城区隆重召开。

同时,我会组织农机化优秀学术论文参加了宜昌市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交流活动。我会推荐17篇优秀论文参加第六届宜昌市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均获奖。在宜昌市第七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中,我会推荐申报的优秀学术论文有34篇获奖,其中一等奖4篇、二等奖8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12篇。获奖篇数及奖励等次在全市科协系统均处于领先水平。2008年推荐19篇农机化优秀学术论文参加了宜昌市第八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评审,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8篇;优秀学术论文5篇。推荐3篇农机化优秀学术论文参加了湖北省农机学会论文交流。2007年8月30日,农业部农机监理总站公布了2006~2007年度农机监理学术论文获奖名单,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安全监理专业委员会推荐的6篇论文获得部总站的通报表彰(全省13篇获奖)。其中宜都市农机安全监理站李素芹的《转型时期农机监理工作对策》获得二等奖。

1.2.2 用药依从性 采用5个问题的量表[2]考察患者用药依从性:①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的次数用药;②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的量用药;③您能否按照医师要求的时间用药;④自从诊断为该疾病以来,您能否按照医师的要求长期用药从不间断;⑤自从诊断为该疾病以来,您能否按照医师的要求用药从不擅自增加或减少药品品种。采取赋分制(根本做不到=1分;偶尔做得到=2分;基本做得到=3分;完全做得到=4分)定量测评,总分≥15分判定为依从性佳,否则为依从性不佳,总分越高,说明依从性越好。

1.2 积极为立法机构决策建言献策

2002年,我会组织会员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草案框架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2003年11月,全国人大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路明一行来宜昌进行《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立法调研,针对调研组提出的问题,我会提交了《关于制定〈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必要性的思考》一文,用具体论据论证了尽早出台《农业机械化促进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受到调研组的充分肯定。同时,我会对《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草案)提出了8条修改意见,并有部分建议被采纳。2007年7月底湖北省十届人大28次会议通过的《湖北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也凝聚了我会的心血,在起草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我会组织广大会员前后4次提出修改意见,先后两次接待省政府法制办、省人大农村委员会立法调研组来我市立法调研,我会提出的一些修改意见大部分被采纳。还积极组织会员通过宜昌市科协每年在宜昌市人代会、政协会期间编发的“建言献策蓝皮书”积极建言献策。2006年12月,我会会员撰写的《试论宜昌市水稻插秧机械化可行性与对策》被宜昌市科协编入由中共宜昌市委副书记乔余堂作序的《宜昌市科技工作者“我为宜昌”建言献策》蓝皮书,并列为该书的第一篇。2009年向科协报送5篇建言文章。是近几年来最多的一次。2009年11月27日,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向红云、秘书长马红、学会部部长薛海勇一行挤时间到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检查指导工作,向红云主席充分肯定了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的工作,并对学会发展提出殷切希望。

1.3 组织编纂出版《宜昌市农业机械化志》和“农机专栏(宜昌篇)”

《宜昌市农业机械化志》的编纂工作始于2002年,历时4年,该《志》客观地记录了宜昌农机人80年的奋斗历程,真实地反映了宜昌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全貌。该《志》于2005年12月出版,公开发行。

2009年6月20日,由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组织会员撰写的19篇优秀学术论文(约8万字)以《湖北农机化》杂志2009年第三期“农机专栏第一期(宜昌篇)”在省内外公开发行。

1.4 编辑印发实用技术资料

2006年2月,在结合我市水稻机械插秧实际并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会组织编写了《水稻机械插秧实用技术》一书,共5000册,通过送科技下乡、科技入户、阳光工程培训等多种形式送到了农机科技人员和农民的手中。

2009年3月,汇编印发了《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解读》1000份。

1.5 汇编《宜昌市农机科教推广发展基本情况》

该资料汇编计4万余字,分5个部分分别对全市农机科技推广发展概况、农机科教推广机构的设置情况、农机化科技成果及获奖情况、农机科教推广系统工作表彰及人物简介、农机科教推广大事记等作了详细的记述。

1.6 积极组织参加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及送科技下乡活动

我会每年都根据宜昌市科协的统一部署,周密组织,务求实效。一是每年组织专家参加市科协举办的咨询、宣传活动;二是组织各县市区单位会员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开展新型适用农机具现场演示会。2005年,我会选派 3名会员组建了“宜昌市驻枝江农业科技推广团”,进村入户推广农机化技术,成效显著,该推广团被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1.7 认真开展论证咨询服务

1.8 不断加强对外交流

一是我会会员每年在省农业机械学会主办的期刊《湖北农机化》杂志上发表论文20多篇,在其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二是我会积极参加省农业机械学会的有关活动,积极争取该学会的指导与支持。2004年10月,我会会员参加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理论与实践学术交流会议,并应邀以《学习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探索农业机械化新途径》为题作了专题报告。我会会员作为编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积极配合省农业机械学会参与汇编了《农业机械化理论研究与实践》一书;三是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学习。2003年,农机安全监理专业委员会组织部分会员到广西考察学习,并到越南考察;2005年,组织我会理事到省内黄冈、鄂州、随州、十堰、荆门、武汉市等地考察学习;2006年,又组织部分理事到江苏考察学习机械化插秧工作经验并洽谈购机引机事宜。2008年推荐7名会员赴国(境)外考察农业机械化,组织会员参加全国性农机化学术交流和农机博览会达62人次。每年组织学会常务理事到县市区集中研讨农机化“焦点”2~3次。2009年9月,由我会常务副理事长黄昌先带队,组织部分会员到新疆考察了农机化发展情况。8年来,我会有30多名会员先后到西欧、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等国进行了学术访问和学术交流;四是组织开展技术协作。2003年7月15日,市农业机械学会与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签订协议书,合作建设金秋生态农业实验园。市农业机械学会负责金秋生态农业实验园节水灌溉整体方案的规划、设计,并提供节水灌溉设施的采购清单和现场安装服务;负责提供金秋生态农业实验园机械配备方案,并提供机械选型意见,供甲方购机时参考;提供农机新技术和少量农机新机具用于示范。9月28日,埃及国家农业水土专家考察团一行15人到金秋生态农业实验园考察了机械化节水灌溉设施,并给予了高度赞扬。2004年5月,英国佰恩茅思普尔学院校长RowlandFoote一行专程到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进行考察,双方深入洽商了合作事宜;五是先后16次承办了部省农业机械学会或农机主管部门在宜昌举办的较大规模的会议及培训班,有力地促进了宜昌的农机化学术建设和农机化工作。

2 精心组织会员围绕推进农业机械化建功立业

把学会工作与“宜昌农机六大特色工作”有机结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2.1 围绕实施“三牛”替换工程抓新机具新技术推广

一是狠抓了水稻插秧机械及配套育秧技术推广。2003年6月,我会组织部分专家到襄樊实地考察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推广情况,并与韩国亚细亚综合机械株式会社代理商签订了宜昌市推广“亚细亚插秧机”合作协议,并于当年7月引进插秧机在枝江市作业,是我省开展新一轮水稻机械化插秧较早的3个市之一。8年来,新型插秧机从无到有,发展到536台,其中乘座式插秧机19台。我会会员在推广机械插秧工作中大显身手,培养了一批像吴昌玉、李传孝一样的既懂农机、又懂农艺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宜昌推广水稻插秧机械化工作先后被中央新闻联播专栏、《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二是狠抓了适用于柑桔园、茶园、蔬菜园、丘陵坡地耕整的机械化技术推广。采取政企、事企联姻等形式,8年内新推广微型耕整机20000多台,保有量达到23909台。涌现了一批像杨志刚、田开凤一样的农机推广能手;三是推广机械化节水灌溉技术。重点是围绕柑桔园、茶园、蔬菜园等推广喷灌、微喷灌技术,探索发展循环农业、节约型农业的新路子。市农业机械学会农机技术推广专业委员会组织会员不断探索攻关,在省内外农机行业享有盛誉;四是推广茶叶机械化修剪采摘技术。在继赴浙江考察的基础上,2002年3月,我会组织部分会员到江西实地考察,并与江西航空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在宜昌着力推广这一技术。8年间推广茶叶修剪采摘机10000多台,机械修剪采摘茶叶面积2万hm2。茶叶机修、机采已成为我市茶叶主产区茶叶生产升级换代的发展方向。2009年7月31日,全省山区农业机械化(茶叶)现场会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召开,会议总结交流山区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的成功经验,研究和探讨山区茶叶生产机械化的发展思路,我市推广茶叶生产机械化工作的经验受到了与会代表的关注和肯定。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廖达凤,副市长邓恢林等领导出席会议;五是不断巩固发展农机教育培训基地。我市以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为龙头,以探索实践“三包一创”机制为动力,抢抓机遇,精心培育,已形成“三足鼎力、四轮驱动”的宜昌农机教育培训新格局。一手培育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县市区农业机械学校、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等3个农机教育培训基地,一手实施四大举措,即立足于“确保进口旺出口畅”大力发展中高职教育,立足于“强化部门职能”,依法规范拖拉机驾驶培训、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和农业机械维修领域的行政许可和行业准入,立足于“巩固服务体系”着力拓展县级农业机械学校服务领域,立足于“发挥行业优势”积极参与“阳光工程”培训大合唱,农机教育培训事业方兴未艾,我会会员作出了突出贡献。

2.2 着力打造平安农机

2003年以来,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农机事故死亡率”控制在部省规定的控制指标以内。农机安全监理规范化建设力度加大,我会会员在“六次风浪”面前发挥了“主心骨”的作用,确保了宜昌农机安全监理战线上的干部职工政治安全、经济安全。2008年12月29日,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通报公布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第一批)名单,全国共命名104个县(区、市),其中湖北省有3个县(区、市),我市宜都市荣膺该榜。2009年8月20日,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由省农业厅和省安监局联合组织召开的全省“平安农机”创建工作现场会暨第二轮创建活动启动仪式在枝江市隆重召开。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段轮一,农业部农机安全监理总站副站长冷同亮,省农业厅厅长祝金水、副厅长王敦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司腊元,省公安厅交警总队总队长马国宪,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主任吴庆峰,中共宜昌市委书记郭有明、市委副书记李亚隆、市委常委、副市长胡家法,以及来自全省各市州农机局局长、安监局局长、农机安全监理所所长和各县市区农机安全监理站站长近300人参加会议。

同时,我市农机作业市场、销售市场、维修市场、教育培训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市场运作健康有序。

2.3 组织会员着力推进农机服务产业化

一是加大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力度。围绕建立健全“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农机安全监理体系、农机质量监督体系、农机信息服务体系”的目标,从两个方面狠下功夫。即精心培育“一体两翼”式农机化管理服务体系。继续把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农业机械协会等农机服务组织作为工作突破口。尤其是把农机生产大户、农机作业大户、农机维修大户、农机销售大户作为农机行业的“小龙头企业”加大培育力度。积极开展了省级“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和“模范农机大户”创建活动。枝江市龚坪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首批湖北省“十佳农机专业合作社”,当阳市人和农机专业合作社被命名为首批湖北省“优秀农机专业合作社”。截止2009年底,我市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达到18家,农机从业人员、农机户、农机专业户、农机大户分别达到了20.77万人、15.01万户、2.44万户和0.16万户;二是精心培育民营农机工业企业。我会会员围绕挂靠单位提出的对民营农机企业进行“保姆式”服务的要求,帮其排忧解难、招商引资、优化发展环境,促进其做大做强,推进我市民营农机企业快速健康发展。省农业机械化管理办公室推介了我市农机部门积极培育民营工业企业的做法,民营工业企业发展方兴未艾;三是围绕跨区作业优化社会化服务。我市农机跨区作业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广大会员功不可没。8年来,共组织11778台次联合收割机投入本地小麦、水稻机收,机收作业收入3990.6万元;组织1239台次联合收割机南下海南、广东,北上河南、河北,东进安徽、江苏,西征重庆、四川收割水稻和小麦,跨区作业收入4520.09万元。同时,具体履行了“长江三峡湖北段农机跨区作业队水路运输转移服务站”的职能,确保每年1200多台联合收割机顺利通过三峡进川入渝跨区作业,学会会员杨爱民等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劳动。此外,还组织农业机械跨区耕整、江河湖堤整治,从江苏等地引进插秧机到我市作业,并组织我市乘座式插秧机北上跨区作业;四是扎实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各县市区农业机械学校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联合机制,抢抓国家实施“阳光工程”的机遇,积极开展培训工作。全年培训农民50000人次,培训拖拉机及汽车驾驶员3000人,营运性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1000人。完成农机职业技能培训鉴定1.5万个工种次。

2.4 立足农机化科技焦点攻坚突破

2002年以来,我市先后围绕微型耕整机械技术推广、水稻生产机械化示范技术推广、优质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及保鲜技术推广、茶园生产机械化技术推广、油菜生产机械化、山地果园运输机械化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坚。2008年围绕 “宜昌市果茶菜生产机械化攻坚年”活动,组织会员单位及会员积极研发6项适用新型新机具新技术。组织会员重点突破油菜生产机械化瓶颈技术。在抓好油菜田机械耕整的同时,着重加大了油菜机械直播、机械移栽和机械收获技术的示范推广力度。2009年实施五大技术创新推广计划、开展宜昌市手扶拖拉机“三率”突破年活动等。经过克难攻坚,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2004年,湖北省农业机械化科学技术进步奖共有6个一等奖,其中有3个一等奖宜昌榜上有名。尤其是“三峡脐橙机械化节水灌溉及保鲜技术项目”荣获“2005年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三等奖”,是湖北省农机行业当年唯一获奖奖项。2008年,宜昌市夷陵区农机技术推广站自主研发的“山地果园运输机械化技术”,经湖北省专家组鉴定认为:“该项目填补了国内空白,处于领先水平。”并荣获2008年度“夷陵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9年4月“宜昌市水稻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荣获宜昌市“科技成果推广二等奖”,受到宜昌市人民政府表彰,市长李乐成亲自为我会理事长颁奖。

2.5 组织会员积极投身于农机化项目建设

2002年以来,我市实施了一大批农机化项目。尤其是2009年,项目工作成效显著。一是积极争取和扎实组织实施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和油菜生产机械化项目。全市有10个县市区纳入享受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范围,项目资金达4389万元,中央财政投入油菜生产机械化项目资金296万元,2项合计投入4685万元,比 2008年的 1410万元增加了 3275万元,增长了232.27%。全市有1.7万个农户享受农机购置补贴,补贴机具达1.8万台。仅此一项,我市2009年新增农业机械原值2亿元以上;二是积极争取在我市实施血防“以机代牛”项目。我市沮漳河流域血吸虫疫情受到当地农民和人大代表的广泛关注,近3年来,强烈呼吁要求在我市当阳、枝江等地实施血防“以机代牛”项目,从根本上消除血吸虫对人畜健康的危害,共涉及沮漳河流域当阳和枝江两市6个乡镇32个村。市委、市人大、市政府高度重视,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期间,将其列为市委重点督办的24个关乎民生的调研专题、边查边改的8个专题的重要内容。我会组织专家组深入实地调研并先后6次赴武汉向省相关部门争取支持,得到了省财政厅、农业厅、省农机化管理办公室、血防办和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同意从2009年开始在我市沮漳河流域实施血防“以机代牛”项目。2009年5月、7月枝江、当阳两地正式启动了该项目,将惠及两市18.68万人。截止目前,枝江市已在17个村补贴中小型农业机械473台套,补贴资金200万元;当阳市在15个村补贴小型农业机械400台套,补贴资金90万元(落实项目资金140万元);三是加强农业机械化示范县、示范基地、示范点建设。其一狠抓“湖北省茶叶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湖北省油菜生产机械化示范县”、“湖北省农机科技入户示范县”建设。其二狠抓7个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即重点培育2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柑桔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3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茶叶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2个“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水稻生产机械化试验示范基地”。其三狠抓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化、香菇生产机械化和烟叶生产机械化示范点建设。

3 努力提高农机学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战斗力

3.1 狠抓农机学会组织建设

一是根据本会《章程》的规定和学会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学会内设机构。2006年,将5个专业学组中的3个专业学组调整为农机安全监理专业委员会、农机科技推广专业委员会、农机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将“农机营销学组”调整为“农机营销与修造学组”,充实了学会领导力量。2009年11月份,将原“农机学术学组”和“农机营销与修造学组”调整为“农机化学术与信息化专业委员会”和“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专业委员会”,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正式形成下辖5个专业委员会的工作格局;二是坚持常务理事会、理事会例会制度。比如,11月26~27日,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三届四次常务理事会在枝江市召开。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枝江市城东汽车修配厂,并就其发展提出了建议;学会常务理事、枝江市农业机械局局长吴昌玉同志介绍了枝江农机化发展经验;汇报了学会新增内设机构的筹建工作情况;研究决定了会员发展、理事增补等事项。枝江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邵军到会并介绍了枝江市科技工作情况,枝江市人大农村工作委员会主任吴远洋到会祝贺并介绍枝江市人大支持农机化发展的体会。再比如,12月21日,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三届三次理事会在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召开,在总结工作的基础上,交流了“平安农机”创建、培育农机专业合作社、推进农机购置补贴工作规范化、实施山地果园运输机械化的经验,与会代表共谋发展大计,并实地参观考察了宜昌市机电工程学校发展情况。

3.2 积极培育,吸纳新会员

一是积极发展单位会员。严格按学会章程吸纳新型农机化技术服务组织入会。如县市区级农业机械协会、农机合作社等各类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经营修造企业,拓展了单位会员的覆盖面,使农机管理、科教、修造、经营、作业服务等各类实体成为农机学会的骨干力量;二是积极发展个人会员。近几年内重点发展了从事农机科教推广的科技人员、农机管理人员、从事农机营销、维修的人员及依靠农机作业致富的农机大户入会。2009年底,个人会员达到276名,2009年新发展会员78人,一批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企业和农机专业合作社等组织负责人入会,同时,积极推荐个人会员加入省农业机械学会。

3.3 充分发挥农机学会组织的整体功能

学会十分注重会员综合素养的提高,充分发挥《宜昌农机信息》、《宜昌农业机械化信息网》和农机化学术交流平台的宣传、引导、教育作用,激励广大会员“克难守信、创新求真”,在平凡的岗位上争创一流业绩,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认同。有部分会员先后被选举为市、县市区两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梅继开等会员被评为市或县市区劳动模范,受到部、省级表彰的会员就更多了,还有部分会员先后走上了领导岗位。2002年10月,我会会员作为湖北省6名代表之一出席了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是我省市州农机学会中唯一出席会议的正式代表。2005年8月,我会有3名代表光荣出席了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三次代表大会,我会理事长还被当选为宜昌市科学技术协会委员,我会会员出席宜昌市科协代表大会和被选为科协委员均是首次。2007年4月,我会会员首次作为正式代表出席了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第七次代表大会。学会副理事长周红星、邹云能2009年先后荣获“享受省政府专项津贴”、“全国庆祝建国60周年农机安全监理功勋人物”称号。

4 不断探索具有宜昌特色的农机学会发展新途径

4.1 咬定使命兴事业

2002年初,宜昌市农业机械学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召开,全体代表进一步达成了共识,进一步坚定了农业机械化的实现是必然趋势的基本信念,进一步增强了使命感。在8年的实践中,广大会员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既做鼓动家又当实干家,始终围绕着力推进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发展这个中心,克难奋进,使“宜昌农机”在全省农机行业乃至全国农机行业占有一席之地。2005年以来,宜昌市农业机械局被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农业机械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农业部授予 “‘十五’期间全国农机化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荣誉称号,是湖北省市州级农机管理部门中唯一获奖单位;还被评为“全国跨区机收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农机化信息宣传工作先进集体”。2007年6月1日,农业部发文正式确定宜昌市为“全国农业机械化示范区”,农机部门工作赢得了农民的信赖、社会的认同、党委政府的肯定。

4.2 把握规律创特色

我会较好地遵循了社团工作的内在规律,始终注重学会组织的合法性、学术性、自治性、公益性。同时,不仅高度重视学会的“桥梁、纽带”作用,而且较好地发挥了3个功能。即充分发挥学会的“育人举贤平台”的功能,引导广大会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学会的“农机行业轴心”的功能,引导广大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断增强行业合力;充分发挥学会的“农机攻关团队”的功能,引导广大会员克难攻坚,服务大局。

4.3 勇于创新求绩效

一是在学会内部管理上,健全了以目标管理为核心的一系列规章制度,确保了有矩可循,有压力有动力;二是在学会组织自身建设上,坚持壮大规模与提高素质并举,完善结构与整合力量并举,释放功能与造就人才并举;三是在优化发展环境上,正朝着搭建社会化工作平台的方向迈进。

4.4 夯实基础添后劲

学会始终注重“打基础”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班子和后备力量建设,使其战斗力不断增强;二是学会规范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学会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三是学会的功能不断拓展,尤其是学会在反映农机科技人员诉求、提供服务、维护权益等方面迈出了新步子。

4.5 培育文化谋和谐

我会会员带头积极培育“士贤百战胜,人和万事兴”的宜昌农机系统文化,在艰难之际,我会会员带头以大局为重,以事业为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用无声的行动为学会建设、为行业兴盛、为农机化事业发展作贡献,骨气、灵气、人气三者形成的合力使宜昌农机人倍感欣慰。

猜你喜欢

宜昌市农机化农业机械
宜昌市举办中小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培训班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务实创新 开拓奉献——湖北宜昌市第三批援藏干部援助西藏加查两周年扫描
我国青少年五人制足球推广研究——以宜昌市为例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