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经济类院校研究生英语学科建设

2010-08-15

关键词:研究生教学方式技能

金 月

(哈尔滨商业大学外语学院,哈尔滨 150028)

经济类院校研究生英语学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需要各级领导和主管部门站在战略的高度上,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不断发展和完善英语学科建设。在研究生英语学科建设过程中,应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以培养高素质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社会特定需求为依据,强调办学理念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发展和深化。经济类院校必须转变传统的英语知识传授的教学思想,树立培养实用型人才的教学理念,妥善处理知识传授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做好研究生英语学科建设规划。

1.优化课程设置,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

进入研究生阶段的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多已达到十年以上的时间,所学的内容由浅入深,十多年间不断重复地扩展语法及语言知识,他们应该已经掌握了相当的词汇量以及一定的英语写作技巧。因此,研究生阶段的英语语言教学应该能够满足学生们更高的学习需要,把英语变成为他们拓展学术空间的有用工具。

通过调查与了解发现,经济类院校研究生们最迫切需要提高的是听、说和译,其次是英语技能写作,而对于阅读的水平提高要求并不是很迫切。这说明研究生阶段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目的已不仅仅是获取信息和知识,而是要通过外语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因此,课程设置要顺应研究生们的思路与需求,适当地强化听说课、写作课,弱化阅读课。为此,笔者认为经济类院校研究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重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环节中应该注重实用性的原则。优化课程设置所遵循的原则是技能课程知识化,知识课程技能化[1],以此体现语言知识学习的整体性与语言技能分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课程设置应遵循“通过实践学英语”这一学习理念,以学习任务为基本学习单位,学生通过说、写、译完成学习任务,在实际操练中掌握英语。具体做法是在课程设置上分为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两大类:基础课程侧重英语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及语言应用技能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应用类课程在进一步强化研究生的外语应用能力的同时拓宽相关知识。可开设日常交流英语、学术交流英语和科技论文写作等课程。同时扩大基础英语课程的免修比率,使英语基础较好的研究生直接进入语言应用类课程的学习。此外,整合语言学习与语言实践还须在保证课堂教学的前提下,将语言学习有效地延伸到课外,使课外语言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2.更新教材,突出知识互补性

教材是教学大纲的具体体现,是信息输入的主渠道,教材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按照什么顺序呈现,对整个教学过程起着关键的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对于经济类院校研究生来说,他们的使命不是读懂晦涩语言,而是要走在经济文化的前沿,成为经济工作的生力军。培养研究生应该培养他们具备良好的素质与能力,在英语学习之后他们应该可以用英语进行经济贸易活动与日常交流,并能够掌握和运用现代社会发展所产生的一些新词汇。基于这样的想法,研究生英语教材应提供最佳的语言样本和有系统性、有针对性的实践活动材料,注意思想性、科学性、实用性和趣味性相结合。同时,教材应体现以认知主体为本,突出语言学习实践性的原则。在教材的选取中,除考虑教材的可读性、话题的广泛性、体裁的多样性、政治的恰当性等一些普遍、客观原则[2]之外,应特别强调教材的互补性,即与认知主体已有的知识结构互补。笔者认为,以认知主体为本,教材选材应突出互补性。即选材内容须和认知主体的认知结构互补,强调认知主体的知识结构在问题求解、概念形成、语言理解等认知活动中的作用。因而,对已具有坚实政经基础的研究生,不仅应考虑到他们原有的教育背景和已有的知识结构,更要考虑到他们的发展前景,在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前提下,应有意加重文、史、哲及综合知识的含量[3]。此外,为突出语言实践在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这一特点,应选取或更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语言实践及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培养并重的研究生英语教材资料。

3.改革教学方式,采用课堂资料与网络自学相结合

研究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多样化,要求必须在教学方式上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努力探索和改进研究生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改进单一的教学方式。从总体上看,外语教学应该属于实践性的教学环节,如果按照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来继续研究生英语课的教学,即每堂课都由教师来讲解或者再加上一些句子翻译及替换练习等,势必依然使学生的英语学习处于沉默与被动接受的状态,很难继续发展。对待研究生这一层次的学生不能再采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而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注重研讨式、情景式、提问式教学,这正是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平等交流的对话,既是教学方法,也是创新思想生成的方法;同时,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网络自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实现网络学习优势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互补。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有助于由以往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为主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这样,教师既传授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充分发挥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

4.建立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经济类院校的外语师资力量相对于外语院校和综合性大学要弱一些,这也是该类院校研究生外语教育中存在的普遍问题。学校应主要依靠自身力量,用多条腿走路的方法培养师资队伍,坚持把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放到突出位置,要实现学术带头人年轻化,骨干教师博士化,专任教师硕士化,千方百计提高教学和管理人员的素质。可通过激励政策,选拔优秀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使师资队伍逐步实现教授化和博士化。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学术骨干到英美国家和国内重点大学深造,促使他们成为英语学科建设的中坚力量。同时,经常聘请高水平的国内外专家、教授担任英语院系兼职和客座教授,指导英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担任教学工作。

[1]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5):246.

[2]Day,R.Selecting a passage for the EFL reading class[J].English Teaching Forum,1994,(1):20.

[3]龚立.硕/博研究生英语精读(第一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林红,孙蓝,陈纪粱.整合语言学习及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研究生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J].教育与现代化,2007,(9):37.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学方式技能
高级技能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画唇技能轻松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