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2010-08-15钱久李陈丽冰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队伍辅导员政治

钱久李,陈丽冰

(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浅谈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建设

钱久李1,陈丽冰2

(1.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广东广州510520;2.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510642)

高校辅导员队伍整体素质和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高职院校由于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学校教学目标的专业性,对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形势下辅导员队伍面临挑战,抓住当前高职辅导员队伍的存在问题,探索高职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旨在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关键词:辅导员;队伍建设

一、新时期高职辅导员队伍面临的挑战

(一)高职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目前在校的高职大学生大多是在经济条件和物质条件较优越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90后。他们大多经历简单,思想活跃。他们渴望变革创新、自我实现,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明显,社会责任意识弱化;他们在认识、感情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道德原则等有较好的认同,但自我评价、自我判断、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较欠缺;他们向往民主,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尊重和信任,但对复杂的社会问题看法比较简单、片面;他们在个性上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迫切要求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才能,但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弱。这些都给辅导员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

(二)高职院校快速发展带来困境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环境呈现多元化。高职院校在快速扩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硬件设施相对滞后的问题,必然出现了由传统的一校区向一校多区转变,形成了多样的校园文化。后勤管理服务社会化,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的出现,使作为学生教育管理重要阵地之一的宿舍与学校相脱离。学生大教室流动上课的特殊性使学生淡化了传统的班级观念,集中统一的管理模式将被逐步打破。由于当今大学生在高校收费制度、就业体制等的改革以及人才市场需求变化影响下,要面临着更大的经济压力、就业压力和学习压力,不少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这些都使辅导员面临着新的工作压力力。

(三)信息混杂增加思想教育的困难

当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媒的发达和普及,拓宽了大学生的视野。高校是各种前沿科技信息和各种社会思潮交汇的中心,这为大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提供了外在条件,同一社会现象,在大学生中往往能得出不同的理解和结论。现代化科技在方便学生学习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消极的影响,不少学生冈沉迷于网络影响了学业和健康。再加西方敌对势力使用各种手段腐蚀我们年轻一代。这些新变化使得学校教育效果弱化,也给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新的挑战。

(四)社会对学生素质要求的转变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高等教育将构建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价值观,以学会知识、做事、合作、生存四大支柱为核心的教育目标观,以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整合为特点的教育内容观,以注重学生创造个性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方法观。新型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向给我们新时期的辅导员提出了新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道德素质的教育.要求人才在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教育过程中将更加注重人文精神的培养和人格品质的完善,并更为重视让学生学会如何做人。

二、目前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的存在问题

(一)辅导员职责定位不清,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弱化

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首要任务。辅导员往往以实际的学生工作为载体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由于高校内部一些对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等负有管理职能的部门没有充分履行其管理学生事务的职责,任意向辅导员分派任务,辅导员成为了“代职者”,凡是与学生沾边的工作都要去抓去管,从缴费、保险、户口迁移到卫生、纪律、文体活动等都是辅导员的“责任区”。辅导员无形之中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变成了“保姆”、“办事员”,工作仅仅停留在初级层面,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分析、研究学生问题,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到位,更谈不上用新知识和新理念教育引导学生成长[1]。

另一方面,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由专业教师承担。专业教师往往是“上课来,下课走”,很少深入接触学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不了解,在授课过程中难以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单纯传授课本知识达不到理想的教育效果。辅导员熟悉学生,经常与学生打成一片,却没有扎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做后盾,很难做到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相结合。“教书”工作与“育人”工作“两张皮”是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问题。

(二)辅导员经验不足,专业化程度不高

目前高职辅导员绝大多数都是刚刚毕业没多久的80后,这么一支被社会褒贬不一的群体,很多都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经验。从社会舆论的角度来看,一些人把辅导员视为“万金油”、“勤杂工”等,把辅导员工作视为“什么事都要干,什么人都可以干”的事,不需要具备任何专业和学科意识。一些辅导员不仅不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连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政治素养都不完全具备,在工作中主要依靠感性经验,缺乏正确的科学理论指导,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大打折扣。[2]有的辅导员对学生政治思想进步问题重视不够,工作中一味强调“寓教于乐”,活动形式上搞得有声有色、轰轰烈烈,但细品起来,活动品味不高,层次不够,尤其是活动的政治教育功能不强。最终导致不能给学生把大道理讲实、小道理讲正、深道理讲透、歪道理讲倒,使得工作主导性差,不能真正成为大学生政治上的领路人。

(三)辅导员职业定位不准确,队伍不稳定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将辅导员的发展方向确定为两个方面:党政管理干部和业务教师。这种制度无形中把辅导员定位为过渡性角色,久而久之,很难培养辅导员的职业归属感,反而形成临时观念,造成队伍不稳。一些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辅导员被抽调到其他职能部门;有“门路”的则申请转岗或走人。据了解,真正因为热爱辅导员工作而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很少,大多数辅导员都在其位难谋其政。从业者缺乏爱岗敬业精神、人员流动过快,导致工作失去稳定性与连续性,队伍难以形成梯队以老带新,不利于工作开展和队伍建设。

(四)激励机制不完善,辅导员缺乏自我肯定

辅导员工作的过程和成效难以量化,缺乏科学的考核标准与激励机制[3]。行政职务和专业技术职称同时发展的晋升途径不科学,一方面是行政岗位有限,另一方面是现有的专业技术职称有十分严格的硬指标,要求每年授课若干个学时,发表学术论文若干篇,而辅导员的主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很难用课时来计算,大量繁琐的事务也造成辅导员没有充足的精力和大量的时间去做研究。“两条道路”反不如“一条大道走到底”。另外,辅导员的科研项目较少,从事第二职业的可能性也很少,收入往往低于同期毕业的专业教师,易造成辅导员心理失衡。高职院校以教学为主导,强化专业教师地位较为明显,辅导员仅处在学院最底层,并且工作难以被专职教师所认同,从而形成了自我肯定不足。许多辅导员由于看不到职业发展前景、待遇低、压力大,工作难以投入,热情不高。

三、高职辅导员队伍提升的途径

(一)明确职责,清晰定位

准确清晰地把握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前提和基础。高校要制定辅导员职能职责条例,明确有关领导部门与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理顺辅导员与学校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关系,做到条块分明、责任清晰,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和工作格局。不能凡是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来找辅导员,要把辅导员从繁琐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上及自身的理论学习、工作经验总结上,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创造条件。辅导员要明确本职工作,坚持以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以学生发展指导为主体,以学生事务管理为基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4]。

(二)走职业化发展的道路

所谓职业化,是指遵循某种专业标准开展工作,具有某种特长或精通某一领域的专家,全身心投入到给定的工作并视之为职业或以之维持生计。高校要转变把辅导员视作“过渡性”工作的观念,把辅导员作为一项具有明确发展目标和广阔前景的长期性工作,培养从业者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精神,激发辅导员长期从事该向工作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同时,合理规划辅导员职业化方向,辅导员可根据本人兴趣及专长,向学生社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形势与政策教学辅导员、学生发展与人生规划辅导员、学生日常事务管理辅导员等方向发展。

(三)建立辅导员专业,培养专业与学科意识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表达了党中央对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认可和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同时对辅导员的工作和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是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不仅需要经验和爱心,还需要良好的理论功底和相关的专业知识,有较高的文字表达能力、心理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美国高等教育博士的培养计划中,有针对学生事务的培养方向;南加州大学高等教育计划适用的职业领域首先是学生服务;哥伦比亚大学将学生人事管理列为高等教育博士培养计划的适用领域。我国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开设专职政治辅导员专业,培养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门人才,加强学科专业化建设。

在目前辅导员专业尚未建立的现实情况下,可从以下途径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1)辅导员的选拔和配备是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完善辅导员聘用机制,严把入口关。选拔对象要以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相关人才为主,一方面确保辅导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另一方面为其将来的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打下基础。(2)让辅导员承担部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任务,促使辅导员进行政治理论学习,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意识,推动辅导员在教学上的专业化建设,为辅导员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3)加强岗位培训制度。一是对新上岗的辅导员进行岗前培训,二是做好长期在职培训,组织业务学习,及时进行知识储备和更新,逐步实现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

[1]高国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J].鄂州大学学报,2008,(15):4.

[2]刘春蕾.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9.

[3]周莹,田浩.高校辅导员面临的工作困难及改进路径探索[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12):5.

[4]彭红艳,高校辅导员的定位与队伍建设的探索[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8,(6).

G71

A

1006-5342(2010)11-0186-02

2010-09-18

猜你喜欢

队伍辅导员政治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还剩多少人?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五老”队伍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