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活动

2010-08-15戴慧娥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生命安全体育锻炼中学生

戴慧娥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福建漳州363000)

谈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体育活动

戴慧娥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福建漳州363000)

了解我国在中学生生命安全方面采取的方针、政策、措施和教育部门的相关状况,分析产生该现状的原因。阐述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探讨生命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中学体育活动中应增设相关生命安全方面的内容和教育措施,以此仅供学校领导和教育主管部门参考。

中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体育活动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发生率不断上升,更令人震惊的是:近几年来,中学生自杀明显呈低龄化和增多趋势。报告文学作者杨晓升说,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如今在中国比比皆是,孩子是否能安全、健康的成长便成了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现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社会及家长对当代青少年的要求就更高。这就需要他们要有更强壮的体魄,健康的心理和面对挫折所应具有的承受和应变能力。所以,我们应把中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置于工作的首位,认真做好。

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所以安全的生命对每个人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哈罗德·H·布卢姆菲尔德和罗伯特·K·库珀认为,人类最基本的需求除了对空气、水和食物的需要外就是安全。中学生是一个相对脆弱的群体,生命教育对他们而言也是相当必要的。生命教育界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涉及青少年生命安全的隐患有:自然灾害、生产事故、交通安全、伤害、攻击、受骗、突发事件、家居事故、中毒、溺水、毒品危害、传染病等。而且,由于现在的学生面临巨大的升学压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也不少。笔者认为,生命安全教育应是涉及相关安全隐患的常识;消除、预防措施;防御、自救、互救的方法,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对自身周围隐患的判断能力、形成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以及应对挫折时的承受能力。

一、生命安全教育的意义

1.提高中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救和互救的能力

专家指出,通过生命安全教育,提高中小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80%意外伤害将可以避免。孩子本来就缺乏自我保护能力,是最容易受伤害的群体。不管学生是在学校、家庭或是其他地方受到伤害,都会直接威胁到学生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这不仅给受害者本人及家庭带来不幸,也会给学校及教育部门带来了管理上的巨大压力。中学生应随时随地都有安全意识,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可以了解相关安全隐患的常识及法律法规,掌握必要的安全行为知识及自救、互救的方法,能对自身周围的隐患及时的做出判断和形成负责的态度。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安全事故发生和减少安全事件对中学生造成的伤害,保证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2.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通过生命安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结合生命安全教育的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1)改善情绪状态。人生活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中,经常会产生忧愁、紧张、压抑等情绪反应,体育锻炼则可以转移个体不愉快的意识、情绪和行为,使其从烦恼和痛苦中摆脱出来;2)提高智力水平,还可以使其情绪稳定、性格开朗、疲劳感下降等;3)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体育锻炼中要不断克服主、客观困难,这样就可以使在锻炼中培养起来的坚强意志品质迁移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4)治疗心理疾病。体育锻炼被公认为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1750名心理医生中,80%的人认为体育锻炼是治疗抑郁症的有效手段之一,60%的人认为应将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治疗方法来消除焦虑症。在中学阶段,有不少人由于学习和其他方面的挫折而引起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或消除这些心理疾病。显然,学校体育活动中的的生命安全教育必不可少。

二、我国生命安全教育现状

1.我国生命安全有关的政策法规、课程现状

首先,引起教育部门的重视。从2006年起陆续出台了有关学生安全方面的文件:《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消防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15号)和福建省十一五消防工作专项规划》(闽政[2006]22号)精神通知各县(市、区)教育局、市属各学校集中开展火灾隐患普查整治工作,大力推进火灾隐患整改工作,有效预防火灾事故;11月24日教育部公安部发出在全国范围内对中小学校车开展集中排查整治的紧急通知。这些文件、通知的发布显示了我国政府部门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问题非常重视,生命安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部门工作的主要内容。这也符合报告文学作者杨晓升所指出,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如今在中国比比皆是,孩子是否能安全、健康的成长便成了家长、学校乃至社会的关注的状况;其次,我国采取了相应措施对青少年生命安全进行保护。第一,通过法律措施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利。如:1991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1991年12月19日批准的《儿童权利公约》。这些法案的出台,有利于维护青少年儿童的合法权利。第二,制定生命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如:2007年2月7日,我国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学公共生命安全教育指导纲要》,这部纲要全面的规定了中小学生公共生命安全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基本原则。为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教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变了过去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重新构建了体育课程的内容体系,将课程学习内容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的划分体现了课程的性质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发挥了体育课程健身育人的功能。并根据领域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水平目标,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学生安全的维护。

2.学生体能素质指标持续下降,为安全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

2006年9月18日,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等部门发布的学生体质监测数据表明:青少年学生的部分体能素质指标近二十年来持续下降,在2005年高校招生中,有85%的考生专业受限,在近两年的征兵工作中,有63.7%的高中生因体检不合格被淘汰。2006年年底,应征进入沈阳军区某部3个旅团的820名体检指标都符合应征入伍标准的青年中,有不少新兵入伍后,由于体质弱,或多或少地影响了部队的作战训练。这些新兵回答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入伍前我们很少搞体能训练,有的训练科目甚至从来没有听说过;学校体育教师甚少;上了初中,特别是高中后,为提高学习成绩,体育课一般情况下都不上,即便上体育课也是自由活动。”同时,他们平时也缺乏锻炼。当过小学教师的李泽告诉记者,现在的学生平均每天锻炼半个小时以内的有33.33%,半小时到1小时的有48.15%。在不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原因中,“没时间”占55.56%,“家长不支持”占55.56%,而“怕累”占77.78%。全国人大代表、江苏启东中学校长王生说,素质教育贯彻乏力,应试教育的观念依旧强烈。由此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导致体能锻炼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就不要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就无暇顾及自己的体能锻炼。

笔者认为,在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改革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忽视了运动技能的教学,存在着淡化运动技能思潮的现象,许多课看似热闹、玩得开心,但实际上脱离了“强身健体”这个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学生的协调能力、灵敏度、肺活量等相关体能的下降也就不言而喻了,不大的运动量和负荷就能让个别学生受伤甚至猝死,这些都为学生伤害事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学校的生命安全教育行为规范流于形式

现今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们的生活要面临更激烈的竞争,面对这种挑战,社会和家长对孩子分数的期望值愈来愈高。与此同时,衡量学校和教师业绩的评价体系主要还是中考、高考成绩。学校和教师整天围着分数转,无暇顾及甚至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更不可能将生命安全教育作为重点对中学生进行教育。

三、学校体育活动中进行生命安全教育

1.培养专门的生命安全教育人才

借鉴俄罗斯开设《生命安全基础》课程的经验,参考俄联邦在图拉开设《生命安全基础》专业系的建议,开设相应专业方向高质量地为各类学校培养这方面的教师和组织者。教学可以采用面授、夜校和函授等多种方式。可以聘请多方面的专家,进行诸如国防与工程、居民防卫、非常情况与灾害的控制、周围环境的保护、人的适应与在极端异常情况下的行为等方面的教学。当然,在我国可以把生命安全教育列入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在各体育院校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及增加有关中小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的课程教学。

2.恰当安排生命安全教育内容,实现生命安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对涉及生命安全教育的理论知识编制成教材纳入中学生的必修课中,作为初等教育的重点部分列入中、高考行列中。这样才能引起各省、市、区教育部及学校的重视,才能把学生的安全置于第一位。并借鉴美国国家健康课程标准采用通盘连贯的课程构架安排好课的内容。在体育实践课上增加一些自卫防身术的内容,体育教学中设计健康行动方案列入体育与健康学年、学期和单元教学计划,或在每节体育课的游戏活动中设计隐患场景让学生体验应急的能力。如:让学生排成行搭成火车的样式,让学生体会在火车轨道上面对即将来临的火车时的心情及处理方法。

其次,根据区域的需要选择侧重点,增加相应的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如在农村,应增加预防野外生物(如昆虫、恶犬、毒蛇、蜂等)及自然环境(遇上雷雨、雷击、触电、掉进沼泽)的刁难的常识。在城市也应注意了解应对小偷、暴力、强盗、骗术、其它侵扰(强奸、骚扰等)的方法和态度。

3.家长应增强保险意识,积极配合学校保护学生安全

学生在课堂或体育运动时出现意外伤害事故,是不能完全拿法律的武器把矛头指向学校,教育部门也应合理的制订安全事故的责任问题。要共同构建社会、家庭、学校三维体系,保障每位学生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促进学生生命安全教育,切实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四、结语

广大青少年能否安全健康地成长,事关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涉及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宁,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前途。安全教育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积极的生命观,使学生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1]姚建军.中学生自杀的心理探微及预防措施[J].班主任,2004,(3):25~26.

[2]杨晓升.只有一个孩子——关于中国独生子女意外伤害的报告[J].新华文摘,2004,(6):60~62.

[3]柴华.中国文化典籍精华.尚书[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279.

[4]唐宏贵,李双成,黄靖.俄罗斯“生命生命安全教育”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启示[J].体育学刊,2004,(6):69~71.

[5]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69~71.

G47

A

1006-5342(2010)11-0175-02

2010-08-19

猜你喜欢

生命安全体育锻炼中学生
生命安全教育在体育与健康课程中设置的困境与策略研究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新都区:强化工伤源头治理 筑牢生命安全防线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守护“洲岛”民众生命安全的卫士
公路生命安全防护工程设施选用经济性分析——以G312无锡段为例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