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三美原则探析《竹枝词》四种英译本

2010-08-15陈晨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0年11期
关键词:译诗竹枝词双关

陈晨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18)

从三美原则探析《竹枝词》四种英译本

陈晨

(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18)

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诗词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译诗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还要表现出原文的意境,意向,表现出诗歌的韵律感,美感。本文通过对中国古诗词翻译的三美,即音美、形美、意美的介绍和分析,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四种不同译本的分析为例阐述中国古诗翻译的美学原则。

诗歌;三美;竹枝词

在中国几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遗产中,古诗词无疑是最为光彩夺目的。随着中国在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想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古诗词的翻译就显的尤为重要。翻译难,而译诗更难。因为普通的翻译只要语义通顺,与原文意义大致相同就可以了。但译诗却不仅要忠实于原文,译文还要表现出原文的意境,意向,表现出诗歌的韵律感,美感。

一、古诗词翻译中的三美原则

诗歌被认为是思维表达的最高形式,它是最精炼的,最有韵律感,内涵最为丰富的文学体裁。这主要是因为诗歌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艺术形式,而它的特殊性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音美是其一,形美是其二,意美是其三。音美是指译文要有节奏美,押韵美,音乐感。形美通常是指我们所说的结构,要令人赏心悦目。意美是指神似,要有意象,意境。本文就以刘禹锡的《竹枝词》四种不同译本的分析为例分别从音美、形美和意美三个方面阐述中国古诗翻译的美学原则。

二、对比分析

原诗:

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译诗:

译(1)

The willows green,the river quite at rest,

Ihearmy lover sing ashore a lay.

Sunshine in the east,and raindrops in the west,

It isn’twarm,butwarm yet,I dare say.

Note:Here“warm”refers both to“the weather”and to“the song”.

译(2)

Between the willows green the river flows along,

My beloved in a boat is heard singing a song.

The west is veiled in rain,the east basks in sunshine,

My beloved is as deep in love as the day is fine.

译(3)

Calm are the river waters,green the willows.

From this bank I've heard my love singing fine.

Here the sun shines but there it showers,

Can you read my mind if it's rain or shine?

译(4)

The willows are green,the river smoothly flows;

Singing over there on the waters is the lad I love.

In the east the sun is out,in the west there is rain;

It is not yet clear,but somewhat clear,you may as well say.

1.音美在译文中的对应关系

中国古典诗歌讲究严格的音乐效果,汉语有阴阳上去四声调,在诗歌应用中注重平仄的搭配,乐感极强。汉字以元音做结尾,在诗歌中通常是一元韵式,而且汉字基本上是开音节,不受结尾辅音的干扰,因而做韵脚声音响亮,而英文则是以辅音结尾,做韵脚时在音乐效果上远不如中文所产生的效果。但是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不同的审美习惯,汉语诗歌中特有的节奏是英译时无法实现对应的,因此只能通过英语中韵律的手段来力求保持诗歌的音美。

译文(1)与译文(2)均为押韵诗,采用的是英诗中的英雄体的诗歌形式。译文(1)中作者在翻译第二句“闻郎江上唱歌声”时,作者用lay来表示歌声,并把ashore(岸边,这里为江上的翻译)这个词提前,为的是和第四句的say做押韵。译文(2)采用的是抑扬格六音步诗。这样处理使读者在阅读时有节奏感,轻重音交替,听起来悦耳动听。而译文(3)中第一,三行不押韵,译文(4)只是平铺直叙,也不押韵。在音美的处理上译文(1)(2)显然更胜一筹。

2.译文所体现出的形美

形美是针对译文在行数、分以及字(词)数而言的。也就是说形美要求结构整齐,每句长短相当。汉诗当中的形美是通过字数来表现,每句,每行的字数都相等。英诗中,英文单词很难找到长度完全相等的词,因而,英诗的形美主要通过音节相同来实现。译文(1)(2)(3)长短都大体相等,都在10个音节左右,译文(4)长短不一,相差较大。

3.译诗中意美的转化

意美就是诗所传达出来的意境。汉诗与英诗不同,英诗在表达情感时通常“开门见山”而汉诗则是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声”。汉诗所表达的情感通常是含蓄、朦胧、隐晦,时常会给人一种“不言而喻”的感觉。因此,要把汉诗中所“不言”的东西翻译出来,并且还要有英诗的美感,要有意境是相当困难的。这首《竹枝词》中翻译的难点也是意美的主要体现是在第三四句的双关语的翻译上。诗歌的后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是谐音双关。利用汉字中的“情”和“晴”同音的特点来表达少女的忐忑不安,把她既报希望,有含疑虑的情感表达出来。诗歌表面是“有晴”“无晴”的说明,实际却是“有情”“无情”的比喻。歌词要表达的意思是听歌者从那江上歌声听出唱者是“有情”的。末句“有”“无”着重的是“有”。

译文(1)中,在意美的转换上,作者试图想还原原诗歌中一语双关的特点,用warm来表示“天晴”和“心情”。译文使用了注释,但若读者不看注释,很难从译文中猜测出译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译文(2)用as…as的句式来翻译“天晴”和”心情”,巧妙的把这两者结合在一起。第三句译出了双关语的字面意思,第四句译出了其内在的意思,但原诗中的双关意是隐藏的,含蓄的,译文却把双关意明晰化。明晰化的译文却使读者了解到了诗歌中的多重含义,让人不断品味,浮想联翩。译文(3)中,保留原诗含蓄婉转的风格,但双关的意味不是很强烈,而且最后一句的翻译,表达的是“我”心情的好坏,但是,原诗中的意思却是“我”在猜想对方的是否对“我”有情。译文(4)中用“clear”来表现双关,但使用“clear”在读者看来,很难联想到“少女的心情”。因此,在意美表达上,译文(2)更接近于原诗。

三、结语

读诗本来就是一个极具个人化的行为,每个人对诗歌的理解也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才有人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文艺欣赏有它的客观差异性。Holmes强调,诗歌翻译是一门妥协的艺术,成功与否只是程度有所差异,没有任何一个译文可以做到与原文完全对等,一首诗就该有几种各有所长的译文。总之,诗歌难译。要想译好一首诗,不仅要熟悉两国的语言,还要熟悉两国的文化,这样才能将古诗词译得美,译得巧妙,达到“音美”,“形美”,“意美”。这也是我们翻译工作者所要追求的目标。

[1]侯国金.译诗中美的再现——谈刘禹锡《竹枝词》的英译[J].新东方英语(大学版),2006,(3):114.

[2]赵甄,陶译.转引自罗春霞、葛秋颖刘禹锡《竹枝词》一首英译探微[J].山东师大外国语学院学报,2001,(4):60.

[3]许渊冲.翻译的艺术[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4.77.

[4]黄新渠.汉译英基本技巧[M].重庆: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42.

[5]文殊等.唐宋绝句名篇英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102~103.

[6]刘宓庆.翻译美学导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5.90~156.

[7]Holmes,James.Translated Paper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on Studies[C].Amster2 dam:Rodopi,1988.

H059

A

1006-5342(2010)11-0086-02

2010-09-09

猜你喜欢

译诗竹枝词双关
语音隐喻视角下的韩国语谐音双关句研究
感悟“双关”修辞 提高习作能力
书法《竹枝词》
译诗“三美”与国学经典英译的美学问题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双关
描写规范理论在徐志摩译诗作品中的体现
霍克思译《红楼梦》诗词的诗学观照——从两首译诗说起
去车站听乡音(駅へ行ってお国なまりを闻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