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剧衰微研究述评
2010-08-15王家东
王家东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文学研究
杂剧衰微研究述评
王家东
(兰州大学 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对杂剧衰微的研究一直是杂剧研究的一个焦点。按批评形式的不同,对杂剧衰微的研究可以分为古典时期与现当代时期,每个时期的研究各具特点。整体来看,现有研究对杂剧衰微的原因探究得较多,而对杂剧衰微的表现,杂剧衰微的时期研究则较少,并且常见互左的观点,正是因为在杂剧衰微研究中对几个问题认识不清,才导致杂剧衰微研究中存在着种种问题。
杂剧衰微;时间;标准;原因;述评
纵观中国文学史,“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1]中国古典戏曲史也是将元杂剧、明清传奇、清花部,作为各个时期戏曲高潮的代表。纵观杂剧发展史,杂剧有着在元代形成完备的形态到明清时期出现了宫廷化,文人化,案头化的倾向的过程。这一切都说明杂剧的发展历程符合艺术样式的普遍发展规律,杂剧的衰微也是杂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学者对杂剧衰微的研究按照中国戏曲批评形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古典与现当代两个时期。
一、古典时期的杂剧衰微批评
由于中国古典文学批评的特征,这一时期关于杂剧衰微的种种观点散见于古人的多种曲论著作和戏曲序跋之中,其中最早的当属何良俊等人的观点。何良俊《曲论》云“祖宗开国,尊崇儒术,士大夫耻留心词曲,杂剧与旧戏文本皆不传,世人不得尽见”,“南人又不知北音,听者即不喜,则习者亦渐少。”[2]王世贞《曲藻》云“词不快北耳而后有北曲,北曲不谐南耳而后有南曲。”[3]何良俊与王世贞看到的是当时社会中北曲不兴的实际状况,通过对当时北曲“习者渐少”,南曲“风靡如一”状况的描述,给出了杂剧已经衰微的印象。他们通过对“南人又不知北音”,“北曲不谐南耳”现象的描述给出了杂剧衰微的原因。与王世贞不同,在徐渭的《南词叙录》的论述中,南曲的产生早于北曲,并在论述南戏的发展历程中交代了杂剧的兴衰,“顺帝朝,忽又亲南而疏北,作者猬兴。”成为后来诸多论者论述杂剧在元末衰微的重要依据。乐器如“琵琶、筝、笛、阮咸、响盏”,曲如“迎仙客、朝天子”的不传也从音乐上表明了杂剧的衰微。[4]
之后的诸多论者,或是在北曲与南曲的对比中完成了对元代杂剧的肯定;或是通过“国朝尚南曲”的论述来表明杂剧的不兴;或者用“北词几废”来明确表示杂剧的衰微。臧懋循的《元曲选自序》云:“今南曲盛行于世,无不人人自谓作者,而不知其距元人远也。”[5]吕天成《曲品》云“金、元创名杂剧,国初演做传奇。”[6]王骥德的《曲律》论述了北曲衰微的过程:入元“北曲遂擅胜一代”,入明“又变而为南曲”,“邇年以来,燕赵之歌童、舞女,咸弃其悍拨,尽效南声,而北词几废。”[7]沈德符《顾曲杂言》云:“自吴人重南曲,皆祖昆山魏良辅,而北词几废”,“北杂剧已为金、元大手擅胜场,今人不复能措手。”[8]沈宠绥《度曲须知》云“曲剧侈胡元”,“然世换声移,作者渐寡,歌者寥寥,风声所变,北化为南,名人才子,踵琵琶拜月之武,竞以传奇鸣”。[9]
在明代还有其他的一些材料记载了杂剧被新的演出样式“南曲”所取代的事实如顾起元在《客座赘语》卷九“戏剧”中说:“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聚会多用北曲”,“大席,则用教坊打院本”;“后乃变为南唱,大会则用南戏。”《万历野获编补遗》卷一“禁中演戏”条说:“至今上(明神宗)始设诸剧于玉熙宫,”来扮演南戏的多种声腔。[10]
进入清代之后,清代的曲论家对杂剧衰微的关注不如明代,但是依然有种种的记述:李调元《雨村曲话》“诗盛于唐,词盛于宋,曲盛于元之北。北曲不谐于南而后有南曲。”[11]焦循《剧说》“沈吏部南九宫谱盛行,而北九宫反无人问。”[12]姚燮《今乐考证》“元人院本,至今传者,寥寥数种,其实杂剧居多。明以后则传奇盛行”。[13]
明清学者的论述中,直接表明杂剧衰微的较少,通过对元杂剧、明杂剧、南曲的对比肯定元杂剧的多。明清对于杂剧的衰微有着基本一致的看法,不一致的只是的衰微的时间,从元末到明代中叶各不相同。关于明代杂剧的地位,虽然徐渭认为它要优于南曲,但是明清学人绝大多数认为它既不如明传奇,更不如元杂剧。当然也有不同的见解,张元徵在《盛明杂剧三十种序》云“我明风气弘开,何所不有?……而词曲名家,何遽逊美酸斋、东篱、汉卿、仁甫?”[14]无名氏《盛世新声引》中说“北曲自辽、金、元,至我朝大备焉。”[15]这种讲法明显失当,后世鲜有响应者。
二、现当代时期的杂剧衰微研究
(一)现代时期
清代对杂剧衰微批评的萧条局面,直到近代才被打破。1907至1912年间,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系统研究。对于杂剧王国维认为“北剧南戏,皆至元而大成,其发达,亦至元代而止”,明代杂剧“既无定折,又多用南曲,其词又无足观”。王国维将元杂剧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之作者为最盛,其著作存者亦多,至第二期,则除宫、郑、乔三家外,殆无足观。第三期则存者更罕,仅有秦简夫、萧德祥、朱凯、王晔五剧。”这就详细勾勒出了杂剧兴盛与衰微的脉络。王国维是从创作的角度来谈杂剧的衰微,认为杂剧中心南移是杂剧衰微的重要原因。此外元代废科举多年,文人将他们的才力倾注于戏曲之上,随着科举的恢复,元杂剧衰亡也就成了一种必然。[1]直至今日关于元杂剧的分期、元代末年杂剧衰微的原因,各家文学史也都基本依照这种说法来进行阐述。
与王国维不同,之后的吴梅肯定了明代初期戏剧的价值,认为“作者虽多以实甫、则诚工家为宗,而制腔尚留本色”,辞藻、立意都继承了元杂剧,“似有积薪之势”,“其后南剧日盛”,“一洗古鲁兀剌之风”才使得北剧的本色消失。[16]1930年代末,徐慕云在其著作中专节介绍了明南北剧消长的状况,对于消长的原因,徐氏只引用明代沈宠绥《度曲须知》中的观点加以论述。[17]1936年,青木正儿在《中国近世戏曲史》中考察了南曲的发展规律,认为明代前期的戏曲有发展的停滞期。虽然青木正儿侧重从南曲的角度考察,但是却给整个明代戏剧(包括杂剧)定下了在弘治年间之后复兴的基调,[18]明杂剧在中后期复兴这种观点,具有普遍意义,后世文学史关于明代戏剧总持有这样的观点。
1940年,凌景埏详细论述了南戏北曲消长的过程。“南戏与北剧,因为产生地域不同……体例亦各不相犯。”“元初北剧流入南方,压倒南戏”,到元中叶,“南戏稍盛”,元末“北剧反欲择取其长”。“弘正间北剧渐趋衰落”,万历间“戏剧殆无复南北之分”,南剧一统天下。[19]关于北剧衰微的时间,凌景埏所说的明弘正年间,正好与青木正儿所说的复兴的年代相同,一个是衰微,一个是复兴,观点差异迥然。刘大杰所作的《中国文学发展史》认为“明代初年,因去古未远,元杂剧仍能在当时保持大部分势力,”刘大杰将杂剧衰微的时间定在朱有燉之后,“自他以后,因南戏的复兴与繁荣,杂剧渐趋于消沉。”[20]
在中国现代戏曲批评发端的早期,关于杂剧的衰微时期就有着元末与明中叶这两个不同的观点。对于明中叶的弘正、正德年间更有杂剧衰微与复兴两者迥然不同的观点,这一切源于对明初杂剧的不同评价,由于资料缺乏,明代前期戏剧演出“停滞”的说法影响了许多学者对杂剧衰微时间的判断。吴梅肯定了明初杂剧演出与元代戏剧演出有一定的传承性,凌景埏从发展的角度来论述,那么明前的杂剧自然就有着它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十七年时期
建国之后,我国的戏曲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先后有多本文学史与专门的戏曲史问世,在这些著作中,也都涉及了杂剧衰微的问题。
1950年代,周贻白在《中国戏曲史长编》中,将南戏的兴盛与杂剧的衰微结合起来考察。他指出:“元剧的衰落”,“其实早种因于南戏未能完全绝迹。”虽然杂剧盛行时在北方占统治地位,在南方一带,情形便完全相反。传奇复兴之后“北剧便少有人提及了”,“明初杂剧虽然一度流行,多半是由元入明的旧有作家”,“而北曲音调的渐次失传,也当是杂剧的最大打击”。此外“永乐初年禁演违碍之剧”与杂剧衰微也有着关系。[21]
如果说周贻白对杂剧的衰微的论述只是穿插在戏剧史的发展线索中的话,而同时期的台湾学者孟瑶则把这当成一个重要现象,在其著作中专节论述。孟瑶从观众接受的角度阐释杂剧的衰微:元初人民生活艰苦“而不可控诉”。杂剧作家的作品“揭示了他们生活的内容与情感”,“引起平民内心的共鸣”。之后“人民对于一切统治已渐习惯”,对杂剧“已经没有了过去那样多的喜爱与好奇”。此外在孟瑶看来作家创作的选材与动机的变化,也都影响了杂剧的衰微。[22]日本学者青木正儿这个时期的著作中认为元末杂剧中心的南移,刺激南曲产生大量优秀的作品,到明代,戏文越发兴盛,“终于把杂剧压倒,夺得了它的位置”,“明代末期,元人杂剧的传统已经断绝。”[23]
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所编著的《中国文学史》对杂剧衰微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典型性。杂剧在“文化中心南移之后,就逐渐走向衰微。”“出现了一批宣扬封建迷信和愚忠愚孝的坏作品。至此,杂剧固有的人民性、战斗性,丧失殆尽,最后不得不为南戏所代替”[24]。张庚、郭汉城的《中国戏曲通史》虽刊行于1980年,但是该书在1963年便已经完成。在书中,张庚、郭汉城明确提出了杂剧衰微标志是:作家、作品、演出活动的渐少;“杂剧作家的成分与杂剧演出的范围,也越来越窄小”。在解释原因时,像王国维一样,北剧南移之后的水土不服,致使剧作“脱离群众”,仍然是其重要原因,此外北方的灾荒、科举考试导致的文人境遇改变,明初杂剧的宫廷化以及杂剧自身的艺术上的局限性也是张庚、郭汉城关注的焦点[25]。
(三)改革开放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末
文革时期,大陆学术研究领域黯然冷寂。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对中国古典戏曲的研究又迎来了新的高峰,杂剧衰微问题也引起了很多的关注。这一时期也是杂剧衰微研究的高峰,不仅相关研究论文大量发表,许多观点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改革开放最初的几位学者,开启了新时期杂剧衰微研究的先河,如:吕薇芬以内外因相结合的方式来分析杂剧的衰微:一是封建统治阶级加强思想统治,“势必影响杂剧的健康发展”;二是由于地位、思想的变化导致后期杂剧作家生活脱离人民,“作品也就失去了战斗精神”;三是杂剧自身形式的限制,导致它逐步为传奇所替代。[26]张庚则侧重于从北曲演唱的角度来解释杂剧的衰微,“当时过境迁,北曲杂剧的内容逐渐脱离人民”,“进入宫廷之后”,“种种的清规戒律来限制曲词的作者”,“北杂剧的唱腔于是乎僵化了,北曲这种声腔于是乎衰亡了。”[27]
徐扶明把杂剧的衰微分为三个时期“元末的初衰期”,“明初始再衰阶段”,“明代中期的衰亡阶段”。在这里徐扶明看到了“杂剧的衰落,乃是经历了相当长的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不是“元朝统治覆灭了,北杂剧就死亡了。”但是徐并没有分析每一次衰落具体原因,而是将整个过程整合起来论述衰微的几个原因:作家创作脱离实际,创作的宫廷化,形式主义倾向严重,“清唱流行,脱离舞台,脱离群众”等。[28]
刘荫柏《北曲在明代衰亡史略考》在开篇对“杂剧”和“北曲”进行了稍微的区分,这种区分,是对一门艺术的复杂性有着足够的认识的体现。在这篇文章中,他侧重对北曲演唱衰微进行论述。论及杂剧衰微的原因:明初的政治高压,新兴传奇的优势,以及“创作上的不景气”所带来的“演出的寥落,以致北曲演唱渐渐消亡”。[29]1988年,刘荫柏的《元代社会与杂剧兴衰》中则是侧重对杂剧创作的衰微进行了分析。在刘荫柏看来“许多知识分子改变初期对元政权的敌视态度”,“离开戏剧创作的队伍,纷纷去钻研举业”。杂剧的“北音北调不适应江南人民的欣赏口味”以及“元杂剧本身在形式上不完备”都决定了元杂剧的衰微[30]。
依据以上观点,宁宗一等人在《元杂剧衰落原因研究综述》中对元杂剧衰微的表现与原因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关于被杂剧衰微的表现,学术界一般是从剧本创作上来认识与评价”的。对于杂剧衰微的原因则从社会原因、政治原因、艺术原因三个方面进行论述。[31]这样的一个系统总结是对前人研究成果的集成与发展,后来学者论述的杂剧衰微的原因一般也不会超过以上的范畴。
朱建明则从宫调理论的角度,“判析元杂剧的音乐体制与剧本结构的种种弊端,从中探求其衰败的原因。”朱建明认为“元杂剧的宫调体制以宫廷雅乐为基础,过分强调形式,限制了作品思想内容的表达。”[32]余秋雨认为在元代后期,杂剧“不可挽回地走向了衰微。”衰微的原因是“北艺南迁后的水土不服”,“作家社会观念和精神素质发生了变化”,“杂剧艺术格局由成熟趋于老化。”余同时认为杂剧在明中后期之后“稍稍活跃”,但是与传奇的竞争中最终只得走向彻底的衰落。[33]廖奔对北曲在明代的衰微过程进行了论述:“入明之后,北曲杂剧活动地域已经逐渐退守北方,南方则成为南戏的天下”;“明中叶南方已经风靡南戏”;“北方到万历年间,北杂剧的一统天下亦告结束”,“南戏的势力已经浸润到北方燕赵一代北杂剧的根据地,并取而代之。”[34]
同在1989年出版的李春祥的《元杂剧史稿》与杨世祥的《中国戏曲简史》对杂剧衰微的时间分别界定在元末与明代,继续着一直以来的争议。同一时期其他研究者对杂剧衰微也有研究,如付林花《试论元杂剧的衰落》,张峰《再论元杂剧的衰微与梆子乱弹的兴起》,刘荫柏《元杂剧衰微原因浅探》,黄芝冈《明代初、中期北杂剧的兴盛与衰落》,王学奇《简论元杂剧的衰落与传奇的兴起》等。
(四)20世纪90年代
1990年代,是杂剧衰微研究的总结与开拓期。之所以说是总结期,是因为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戏曲研究的专著来论述杂剧的衰微。如刘荫柏《元代杂剧史》,季国平《元杂剧发展史》,许金榜《中国戏曲文学史》,黄卉的《元代戏曲史稿》,李修生《元杂剧史》,蒋中崎《中国戏曲演进与变革史》。这些戏曲研究的专著都专章或专节论述了杂剧的衰微及其原因,其中观点多是对前人观点的总结。
之所以说是开拓期,是因为有学者进一步挖掘杂剧衰微的原因。杜桂萍从1997年到1999年连撰《戏曲教化功能的失范》、《文学性与舞台性的失衡》、《论元代文人在杂剧兴衰中的作用》与《元杂剧衰微探幽》,从戏曲的教化作用、表演本体的变化来探究衰微原因,并强调“元朝中期后,元代文人逐渐从依然热闹的杂剧演出中退出,杂剧的繁盛期开始结束了”。[35]佟德真的《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则考查宋明理学对杂剧衰微的影响。元后期“将理学所宣扬的‘三纲五常’之类的律条注入杂剧艺术之中”,“这样元杂剧原来具有的人道意识、个体欲求及其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被空洞无聊的道德说教所取代,杂剧逐渐走向衰落的历史命运已经无法避免了。”[36]此外,郝庭霖《衰落阶段的元杂剧》,范增加《关于元杂剧盛衰的再思考》,谢柏梁《明代杂剧的衰微与流变》也从不同的方面论述了杂剧的衰微。
同时也有学者开始对前人的观点进行质疑。宋子俊《明清杂剧创作“衰微”说质疑》对一直以来存在“元之后杂剧艺术趋于衰微”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认为杂剧是否衰微,必须从“创作队伍、作品数量、思想内容、艺术成就,以及演变发展和对后世的影响诸方面”等方面考察。而以上几个方面特征证明杂剧并没有衰微。在文章最后,作者提出值得我们关注的两个问题:“‘北曲’、‘北词’具有其特定的含义”,“故‘北词几废’之语,也并非指杂剧走向没落”;“元杂剧也并不是十分完美的戏剧形式,它不是也不应该成为评判其它时期杂剧创作盛衰优劣唯一或一成不变的标准。”[37]
(五)21世纪初期
进入21世纪,在各种文学史中谈杂剧的衰微是研究杂剧衰微的主流。但是这一时期很多研究者对前人的某些观点提出质疑,并给出自己的解释。
徐子方的《明杂剧史》对明代杂剧的衰微有着详细的论述。徐子方总结:明杂剧作者达126名,剧本约740种有余,现存315种,在总数上超过元杂剧,“仅此一点即可证明杂剧入明后并未消沉”,这就不同于前人的认识。徐子方认为明代的杂剧经历了由平民化到贵族化再到文人化的重大转变,使得杂剧“脱离了自己赖以生产和发展的土壤,这个转变本身就为自己进入死胡同做足了准备。”在徐子方看来衰微只是“北曲连套演出形式的衰微”,“北杂剧的舞台优势至少保持到了明神宗万历以前。”[38]。张正学将杂剧的衰微按构成要素进一步细分,从“剧本创作的衰微”和“北杂剧场上搬演的衰微”两个角度来阐释杂剧的衰微。在剧本创作的衰微上,朱有燉是“加速其衰落的关键的一人。”在北杂剧的搬演上,“嘉、隆间北曲杂剧就已经开始衰落。”[39]在杂剧衰微的标志上,张崇涛结合戏曲文献知识来纠正前人的观点,他认为“以《录鬼簿》的记载来总括元一代的元剧历史,本身就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并提出元杂剧的“生命力主要还要看它在民间时间演出活动如何。”而他所从事的文物调查情况来看:“整个元代,晋南并不存在元杂剧前期兴盛、后期衰微的现象。”[40]
此时期还有很多作品也在研究杂剧的衰微。此外,这一时期在各种文学史也涉及杂剧衰微的问题,这里就不在一一赘述。
在杂剧衰微的研究中,争议最大的有两个问题,一是杂剧衰微的具体年代是什么时候?二是明代杂剧发展趋势是下降的还是有所回升?这两个问题,相互影响,对其中一个问题的回答往往影响另一个问题。研究一种文学艺术样式的衰微无外乎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什么艺术样式,什么时候衰微,衰微的表现是什么,衰微的原因是什么?
就拿什么艺术样式衰微来讲,这个问题看似很好回答,实际不然,“杂剧”又被称为“北杂剧”、“北曲”、“北剧”或者是“弦索”,虽大多时候能通用,但有时却有其特定的所指,就拿明人记载比较多的“北曲”来看,“北曲”至少有两个方面得所指,一是指杂剧这种戏剧形式,二是指用北曲演唱这样的音乐形式,当他们有着明确的所指时,谈“北曲”的衰微恐怕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关于杂剧衰微的时间的论述,绝大多数都忽略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它的衰微绝对不可能一触而就。而杂剧衰微的标准是最为混乱的,缺乏深刻的认识。对杂剧衰微原因的研究应该是最充分的,但是缺乏对杂剧以及它的受众——观众二元互动关系缺乏探讨,此外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杂剧衰微的影响依然不够明确。而且此外长期以来学者对杂剧作品的研究,偏重于分析文人创作,对民间演剧不够重视。因而在研究的过程中,还需要研究者进一步钩沉杂剧在元末明初民间演出的状况,以便使杂剧史呈现出完整形态。
[1]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2][3][4][6][7][8][9][11][12][13] 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14][15]蔡毅.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C].济南:齐鲁书社,1989.
[10][34]廖奔.明代杂剧概说[A].戏曲研究 30[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16]吴梅.中国戏曲概论[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08.
[17]徐慕云.中国戏剧史[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8.
[18]青木正儿.中国近世戏曲史[M].王古鲁译.作家出版社,1958.
[19]凌景埏.南戏与北剧之交化[J].燕京学报,1940,(27).
[20]王明根.民国丛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
[21]周贻白.中国戏曲史长编[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7.
[22]孟瑶.中国戏剧史 1[M].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60.
[23]青木正儿著,隋树森译.元人杂剧概说[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7.
[24]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
[25]张庚,郭汉城.中国戏曲通史上[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0.
[26]吕薇芬.元代后期杂剧衰微及其原因[A].文学评论丛刊[C].1979.
[27]张庚.北杂剧声腔的形成与衰落[A].戏曲研究[C].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0.
[28]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
[29]刘荫柏.北曲在明代衰亡史略考[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5,(2).
[30]刘荫柏.元代社会与杂剧兴衰[J].文艺研究,1988,(3).
[31]宁宗一,等.元杂剧研究概述[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87.
[32]朱建明.元杂剧衰因新探[J].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
[33]余秋雨.中国戏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5]杜桂萍.论元代文人在杂剧兴衰中的作用[J].社会科学集刊,1997,(2).
[36]佟德真.理学流变与元杂剧兴衰[J].学术论坛.1995,(4).
[37]宋子俊.明清杂剧创作“衰微”说质疑[J].甘肃社会科学,1997,(2).
[38]徐子方.明杂剧史[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9]张正学.中国杂剧艺术通论[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
[40]孙崇涛.戏曲文献学[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
Review of Studies of the Decline of Variety Play
Wang Jiadong
The study of the decline of variety play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of research.In terms of the criticism forms,the study can be divided into classical and contemporary period,each period with its own features.Most of the current studies focus on the reasons for its decline but few are about the performance of the decline.
decline of variety play;time;standards;reasons;review
I237.1
A
1673-1573(2010)01-0060-05
2009-12-07
王家东(1984-),男,山东枣庄人,兰州大学文学院2008级戏剧戏曲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戏剧影视文学创作与批评。
张增强
责任校对:艾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