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旁观者、合作者到提升者的思考
2010-08-15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保育院
■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保育院 周 巍
从旁观者、合作者到提升者的思考
■湖北省省直机关第三保育院 周 巍
一、前言
随着我园的幼儿游戏专题教研活动的开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而《纲要》中所提出的教师应成为“幼儿游戏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的新型师幼关系的理念正是对游戏活动中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从实践工作来看,游戏的确是融入幼儿一日生活,但是细细看来,教师们更多重视看似热闹的游戏形式,一如既往地充当决策者、指挥者,主要精力在于为幼儿提供游戏的“硬件”——材料和场地,忽略对游戏的“软件”——如何以合适的身份介入幼儿游戏中,对游戏内容进行推进和更新。造成的后果是:游戏的内容也只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相同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幼儿只是以随便玩玩的参与者身份出现。游戏成了教学活动之外的调味剂和附加的娱乐活动。并且,我感觉在游戏内容上,幼儿的游戏与幼儿的生活没有太多的联系,不同年龄幼儿的游戏行为和游戏水平也没有太大的区别,这样带来的后果是游戏情节的停滞或缓慢发展,幼儿难以将生活经验迁移到游戏中去。
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的确,在游戏中,幼儿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模仿各类人物、动物、模拟各种事件,使愿望得以满足,兴趣得以提高,身心舒适而愉快,个性得以充分发展。在游戏中,教师的角色应关注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幼儿的选择权和决定权;关注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强调儿童与环境和材料的互动;关注活动的过程,将目标隐含在过程之中。
本文拟就我在开展中班主题活动《我喜欢》时,由幼儿自发开展角色游戏——“奥特曼”活动引发的一系列的我所观察到的小故事,由此引发了我对游戏活动中关于新型师幼关系中教师角色的策略的思考。
二、观察实录
实录1:
今天开展完社会活动《我喜欢的人》后,又到了幼儿自由游戏时间了。只见乐乐问洋洋:“你喜欢谁?”洋洋说:“我喜欢妈妈、喜欢老师,你呢?”乐乐说:“我喜欢奥特曼,奥特曼可以打怪兽。”他边说边找了一些塑料小积木去扔洋洋,嘴里还说着:“我用炸弹扔你!我用炸弹扔你!”而洋洋做了一个怪兽的动作说:“我炸不死的!”两人开始互相追赶,偶尔停下来“交战”一下,接着又继续追赶。看着他们在教室里跑来跑去,我走上前,问乐乐:“你是谁?”他回答:“我是奥特曼,我在打怪兽。”说着,就做出了一个标准的“奥特曼”的动作:双手捏拳,一脸威严的样子,逗得大家都笑起来了。突然,“奥特曼”乐乐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整个身体是侧躺的,一只手还高高地举着,好像是被僵住了,眼睛也是紧紧地闭着。其他幼儿都很好奇地去围住了他,这时,闭上眼睛的“奥特曼”突然说话了:“我被‘怪兽’冰住了,我不能动了!”话音刚落,“奥特曼”继续保持他的“造型”,一动不动。过了一会儿,“怪兽”洋洋走过去,对他做了喷射的动作说:“我用火把你化开来。”可是“奥特曼”不理他,继续保持他的动作。
实录2:
吃过早饭后,乐乐和洋洋又来玩“奥特曼”打怪兽的游戏,奕轩也加入进来,大声说:“我是奥特队长,我是奥特队长!”他们重复昨天的游戏经过,乐乐倒在地板上一动不动,游戏的情节没有丝毫进展。
这时,我灵机一动,走上前去,说:“‘奥特曼’生病了,要送医院!”他们对我的提议给予了热烈的回应,气氛一下子兴奋和热烈起来:奕轩马上用积木搭的“手机”给医院打电话求救,冲到活动区中的“医院”门口大声说:“120,这里是‘医院’吗?‘奥特曼’勇士乐乐死了,‘奥特曼’勇士乐乐死了,快去救他!”医院中的小“医生”们被这突然来的事情吓了一跳,不知如何是好!直到看见奕轩继续大叫,她们才明白他的意思,“医生”璐璐马上来到了“奥特曼”的身边。而“奥特曼”乐乐的旁边已经围满了好多的幼儿,大家都在很着急地想办法让乐乐醒来。“医生”来了后,马上指挥“护士”们把“奥特曼”送到医院里去,大家七手八脚地抬啊抬,可是“奥特曼”太重了,大家根本搬不动。正在大家争论的时候,世钰突然插了一句:“要用担架抬!”这句话提醒了“医生”,可是担架在哪里呢?于是,小“医生”们立刻放下“奥特曼”不管了,都跑到教室的各个角落去寻找“担架”。聪明的乐乐把身边的儿童美术作品展板横了下来,一个彩色的“担架”产生了!所有的孩子都认同了这个最有创意的彩色“担架”,“医生”们一起用发明的彩色“担架”把“奥特曼”送到医院里,经过“医生”抢救,“奥特曼”活了过来!大家一起欢呼起来!
实录3:
一早,飞飞和琛琛来到幼儿园,在阳台上他们就用积木搭好了车子,他们说这是“警车”,并默认他们自己是“警察”。飞飞说:“前面发现怪兽,快点发射导弹,快点发射导弹!”琛琛说:“‘怪兽’在我们后面的洞里,它说它要破坏我们的车子!”于是他们用积木搭的枪开始打“怪兽”。飞飞说:“‘怪兽’打了一个又出来一个。”这时舒扬来了,他听说“怪兽”打了一个又出来一个就和瀚文商量要装“导弹”。他们到百宝箱里找了一块大的两孔积木,粘在椅背上,两孔突出来的地方向上,代表炮弹门。他们又在椅背上粘了一个蓝色的雪花片,表示发射的开关。游戏继续进行,见他们玩得这么高兴,我也走过去问他们:“现在有个大怪兽向我们走来,我们应该怎么办?”只见小亮马上双手叉腰大声说:“消灭它。”我马上说:“可是我们都没学会打怪兽的本领,这可怎么办?”“看我的。”只见小亮在一阵“哈哈呵呵”声中练起了武术,一招一式还挺有模有样的。然后他对身边的伙伴说:“你们不要害怕,我来保护你们。瞧,我把怪兽赶跑了。”“小亮真棒,保护了大家,我们要谢谢他,为他鼓掌。”我说着。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小亮反而有点不好意思了。于是,我立即抓住时机教育大家:“学本领不是为欺负同伴,只有保护弱小者,团结同伴才是英雄行为”。最后我还提议,以后晨间由小亮带领大家练习武术。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小亮自信地点了点头。
三、观察反思
角色游戏《奥特曼》的产生十分自然,幼儿看了动画片《奥特曼》后就非常喜欢正义和肯帮助人的“奥特曼”,所以在游戏中就自发地反映出来。第一次游戏嬉戏的成分很明显:他们拿玩具扔来扔去;躺在地板上被“怪兽”冻僵等。这些情景都被我这个旁观者尽收眼底,这时,我的想法是:看看他们接下来会利用“奥特曼”这个角色干什么?游戏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体验和收获?所以我没有马上介入。他们看到我没有表态,以为我默许他们的行为,就继续很快乐地游戏。围着“冰冻”的“奥特曼”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所以这个主题一下子成为他们的热点话题,在交流中被传播开。
第二次游戏时,幼儿将主题“奥特曼”和主题“医院”连了起来,丰富了游戏的内容。幼儿能根据已有的经验再现到这个新的主题中,并且根据新主题的需要进行创造——发明“担架”。在两个主题游戏中,他们自发地进行沟通、交往和交流。遇到了困难,他们共同想办法,共同解决,集体讨论,最后想出了办法。
第三次游戏时他们把“警车”和“奥特曼”结合起来玩,产生了新的游戏行为。既满足了他们想开车的兴趣又满足了打“怪兽”的愿望。在游戏材料替代物选择上,他们也较以往没有目的地乱找发展为今天有目的的选择。他们对象征物材料的选择水平明显提高,替代物找得很像,在交流时幼儿一看就明白了,这也都是主题的情节在带动他们。
四、对策措施
曾经听过一位日本教育家说过:“不会观察孩子的老师不是好老师。”我觉得游戏中,教师要有一双会观察的“慧眼”,对于幼儿的游戏行为适时介入策略及措施为:对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进行分析,哪些是可以挖掘出教育价值和游戏价值?哪些需要提供和增补游戏材料?在尊重幼儿的游戏意愿,给幼儿充分的自由,以最少的干预、最多的欣赏来支持幼儿。
教师的巧妙和适时的介入都会使游戏情节有新进展。在游戏中,我只是做一个游戏同伴的角色和他们共同游戏,参与了用“担架”抬“奥特曼”时帮忙“搬”了一下。整个过程,我以合作伙伴的角色,以宽容、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游戏,自然融入并亲密了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平等关系。
我为他们提供开放性、实用性的游戏材料,用材料的更新推动游戏情境的深入。我给他们提供了积木、透明胶,教会了他们使用的方法,帮助他们将“雪花”粘牢。更重要的是我以一名游戏经验的提升者的身份出现,让他们学会用智慧和勇气战胜了“怪兽”,并且将这种良好的品质迁移到了幼儿的生活。在晨操时间中,请英勇、智慧的代表者——小亮带领幼儿学习武术操。我的感悟是:教师要善于在幼儿体验,探究和交往的过程中发现他们的需要和问题,并作出适时的、灵活的推动,促使他们的经验得到提升,这正是新型师幼关系在游戏活动中具体化的体现!
后记:
当幼儿沉浸在一个新的游戏的时候,作为教师,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一个旁观者,冷静地旁观一段时间,或许你会发现他们游戏的进行发展和教师头脑中的主观、教条化的想法是很不同的。当他们把玩具扔来扔去,躺在地板上一动不动时,你也不必急着介入和干涉,可以巧妙地进行询问,看看他们又是怎样理解游戏和解释他们的游戏行为。同时,创设一个宽松的游戏环境、轻松的心理环境,用一个合作者的心态参与游戏,把自己融入到游戏中的每一个情景,与幼儿平等对话,参与游戏,合作游戏,思考着游戏中的每一个幼儿的细节,帮助幼儿解决阻碍幼儿进行的障碍。这种无距离的“师幼互动”会使幼儿感到安全、融洽和亲切。当幼儿的游戏情节已凸现完整时,教师要睿智地梳理幼儿的游戏经验,努力做一名提升者,因为教师的参与及与幼儿的积极互动,能给幼儿以鼓励、支持,还能进一步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促进他们在游戏中探索、创造,从而实现教育性与娱乐性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