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2010-08-15谷永跃唐晓英
谷永跃,唐晓英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大庆 黑龙江 163318)
我国农村养老问题的困境与出路
谷永跃,唐晓英
(东北石油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大庆 黑龙江 163318)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以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传统家庭养老观念,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要解决这个问题切实维护农村老年人依法养老的权益,就必须在努力增加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完善农村的社会养老保障事业。在此过程中社区养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日益凸显,努力完善社区养老服务制度,使之成为当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最有效措施。
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必然性;对策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1]而随着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对老有所养的问题日益关注,农民的传统观念及家庭养老的模式,己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索出一条顺应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社会养老新路子十分必要。
一、农村养老问题的现状
1.人们对农村社会养老认识不够。我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但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农村承包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机械化发展和农业科技的推广普及,制约了农村的社会进步。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农村家庭在功能上的复合性,既是独立的生产单位,又是消费单位,既是生产上的血缘联合体,又是生活上相互依赖的一种低级组织形式,具有较强的自我保障能力,家庭养老就是其主要的保障功能之一,结果导致了农民对社会养老保障的需求程度低,主观上认识不足,参与愿望低。
2.老龄人口呈不断增加趋势。据中国发展门户网,2007年2月27日对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最新统计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底,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005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其中又有60%的老年人分布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另外,根据全国老龄委发布的《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将进入快速老龄化阶段,未来50年内老年人口规模将稳定在3~4亿。这在农村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冲击,因为老年人口在农村的比例最大。
3.老年人收入呈下滑趋势,老年人供养状况差。农村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绝大多数农村老年人与子女同住在同一村里,他们的收入来源很大一部分来自家庭内部的代际转移,老年人经济供养来源对子女的依赖性加大,而农村居民收入又普遍较低,这就使得老年人供养状况相对较差[2]。
4.青壮年大量涌向城市,农村呈以弱养弱趋势。因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现今的农村家庭结构逐渐呈现出“4-2-1”的模式。中间一代人不仅要承担起下一代人的教育、生活及今后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须为赡养上一代四位老人支付巨大的开支,于是农村大多青壮年外出谋生,这是农村凸现以弱养弱现象,并且越来越严重的主要原因。
二、我国农村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必然性
农村社区养老就是以村庄或村落为载体,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导,发挥政府、社区、家庭和个人多方面的力量,充分动员社区中的财力、物力和人力资源,为老年人的安老、养老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使老人能在家中、在熟悉的环境里得到必要的救助和照料,其最大的优势就是动用社会的力量向家庭提供最直接的帮助。农村社区养老的必然性与必要性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需要。随着我国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亲子两代的家庭分居以及青年人就业压力的增加,传统的家庭养老失去了存在的现实基础。
2.受经济实力的限制,不能走西方发达国家的机构养老之路。机构养老通常是高龄或依赖性老人处于需要专业性护理时的最终选择,中国未富先老的国情决定我们不能走这个路子。较机构养老,社区养老投资少、成本低、见效快、服务广、收费低。
3.社区养老是一种符合人性的养老方式。社区养老既能使老年人享受社区提供的服务,又不脱离温馨的家庭环境和熟悉的社区环境,更符合老年人的心理特征,较为人性化。
三、我国农村发展社区养老服务的对策
1.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在公共财力允许的范围内,政府对社区养老事业的投入要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增加,提高社会福利事业费用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争取把用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资金作为专项基金列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当中。另外,政府还应该多渠道筹集资金,比如通过发行彩票筹集资金,建立一定的社区参与利益机制提高社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资金投入,还可以从社会上募集资金。这需要政府创造良好公益环境、慈善氛围,让全社会的人都来关注老年人的养老问题。
2.培育和发展非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是与政府组织、营利组织相对应的社会组织,主要致力于社会服务和管理。它具有独立性、非营利性、志愿性、公益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非营利组织具有更易于接近服务对象、能对服务对象的需求做出灵活反应等优点,能在政府和市场无效或低效的领域,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更好地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需求,也更具有人性化。
3.重点发展社区老年医疗保健服务。使社区内的老人真正获得就近、便利、优质的医疗保健服务,是发展社区养老服务事业过程中的头等大事。在社区中,提供医疗保健服务的主要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把预防和保健作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主要任务。医院负责老年人疾病的治疗,而老人的康复,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内完成,也可在家完成。同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还要承担老年人疾病的预防工作,大力发展家庭病床、家庭护理等上门服务。在平时给予膳食、运动及精神方面的指导,定期上门为高龄老人进行健康检查,对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病患者实施个体化服务,以便随时掌握他们的健康状况,做好医疗防范工作。
4.加强社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一个完整、充实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人员配置应由正规照顾人员和非正规照顾人员进行合理搭配。由于我国在这方面发展时间还比较短,目前的服务人员多为非专业人员,大多数仅仅受过简单的培训,社区中基本上没有专业社会工作人员,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养老服务事业的充分发展。因此,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教育事业,培养一支具备现代社区养老服务理念、知识、方法和技巧的专业社区服务工作队伍。应从专业的社会工作者中选拔优秀人才领导社区养老服务工作,同时加强对养老服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培训力度。[3]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2).
[2]东波.农村老年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路径探析[J].学术交流,2008,(4):125-128.
[3]万春利.社区养老服务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9,(3):60-61.
〔责任编辑:李尊娟〕
D676.83
A
1002-2341(2010)06-0059-02
2010-10-10
谷永跃(1985-),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政府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