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2010-08-15孙成山
孙成山
(赤峰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学生学习心理状况分析及应对策略
孙成山
(赤峰学院 学生工作处,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大学的学习阶段是从“求学期”进入“创造期”的过渡阶段,在此阶段,其知识的专业化、学科内容的复杂性、知识容量的扩大与加深,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方法和独立生活能力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大学生这个群体中,有一部分同学还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本文通过大学生学习状况的调查,了解了目前大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应对措施.
大学生;学习心理;问题;对策
大学生的学习心理教育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大学的学习阶段是从“求学期”进入“创造期”的过渡阶段,大学的教育更注重对社会所需要的各种工作技能的培养,其学习活动特点与中学相比有着很大的不同,不仅表现在知识的专业化、学科内容的复杂性、知识容量的扩大与加深,更重要的还在于学习方法和独立工作能力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影响正常学习行为和学习效能的因素.我院采用了《内蒙古教育厅关工委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386名大学生的学习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具体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05级文科专业学生31人;06级理科专业学生82人;07级学生159人,其中文科44人,理科115人;08级学生114人,其中文科77人,理科37人.
1.2 方法 采用《内蒙古教育厅关工委大学生学习状况调查问卷》,全校随机抽取了11个系中12个班的同学进行调查,问卷当场收回.
1.3 本次发放问卷386份,收回386份,其中有效问卷357份,有效问卷为92.49%
2 结果
(1)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目标有大致想法的占绝大多数,其次是对短期目标清楚,没有明确目标的学生很少.
(2)目前学生的学习动力绝大多数是为就业做准备.
(3)学生的积极性主要是比较主动和一般主动,非常主动和不主动的所占比例较小.
(4)学生上课时的状态以被动听讲和记忆为主,同时能够积极思考,几乎不听课的同学极少.
(5)学生上课时多数时间能够集中注意力.
(6)学生比较喜欢的授课方式是传统式和多媒体相结合.
(7)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和同学探讨的占多数,还有一部分自己研究和与老师探讨.
(8)在学习时,学生有时制定学习计划的比较多,无计划的所占比例很小.
(9)学生偶尔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完成作业的情况非常多.
(10)学生有时间会学一些课外知识,几乎不学的人数极少.
(11)学生偶尔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较多,不会利用的很少.
(12)在课堂上学习效率一般高和比较高的占绝大多数,非常高的比例很小.
(13)学生认为社会氛围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或比较大.
(14)学生认为学习态度对学习的效果影响比较大.
(15)对于一些同学的逃课行为好多同学认为是可以理解的.
(16)对待自己的挂科,绝大多数的同学认为应该继续努力学习.
(17)同学们认为挂科最可能的原因是自己不努力而造成的.
(18)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老师的上课是比较满意的.
(19)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满意度不是很高.
(20)现在学生的学习气氛比较浓厚.
3 分析讨论
此次的调查结果表明,我院的部分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学习目标不是很明确
我院的部分大学生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合理,日常学习缺乏具体可行的学习计划.有的学生的学习目标定位太低,只求考试过关,如期拿到毕业证;有的定位过高,导致个体所追求的“理想”成为“空想”而逐渐丧失斗志.有的学生反映,“大学生活自由得让人不知所措.”入学时,他们往往觉得毕业遥遥无期,缺乏长远目标,缺乏对未来的规划,导致终日无所事事,时间一点点溜走,临近毕业时顿感后悔.有的学生的学习目标被动模糊,很容易受他人影响和同化.
3.2 学习动机不当
我院的一些学生表现在学习目标不是非常清楚,有的只具有短期的目标或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只有一个大致的想法,他们中有部分学生是为学习而学习甚至厌倦学习和逃避学习.虽然好多大学生都有着良好的愿望,希望在大学期间,学习方面超过他人,有突出的表现,但大学毕竟不同于高中,在高中刻苦学习的目的非常明确—考大学.现在有的学生认为理想实现了,因而产生了放松的念头,加之大学学习上的竞争有着“隐性”的特点,所以在具有强烈学习愿望的同时,推动这一愿望变成行动的动力强度又往往不足,“想法多行动少”是许多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态,加之远离父母师长的管束,缺少外部学习压力,缺乏引发他们学习的强化物的刺激,而且他们自身似乎已经“自我实现”,难以产生继续学习的需要.因此,他们往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导致学习动机水平较低,难以取得学习上的突破和发展.我院有部分学生认为自己的高考成绩不理想,学校不是理想中的乐园,在来到学校后就感到非常自卑,几乎丧失了基本的自信心,觉得前途渺茫,所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3.3 学习方法不适应
我院的部分大学新生无法适应大学的教学方式,他们习惯于中学的灌输、接受式的教学方式,养成被动、机械的学习习惯.而大学阶段由于课程内容多、教学进度快、抽象性较强,更多地要求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部分新生表现出种种不适应,有的对所处的学习环境不满意;有的哀叹自己选错了学校、院系和专业,;有的指责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不够如意;有的抱怨师生、同学关系的冷漠和冲突等等.
3.4 学习方法策略不多
无论是大一的新生,还是临近毕业的老生,他们中很多人尚未探索出科学的学习策略体系,他们习惯于中学阶段的学习策略和方法,产生学习的定势心理.他们对不同学科所采用的学习方法趋同,满足于机械识记、题海战术.他们的学习策略多表现为重复地诵读和机械地练习等较低水平的复述策略,而很少对学习内容进行高水平的归纳总结,难以将所学知识整合为一个知识体系.他们缺少高效率的预习、复习、听课、笔记、阅读、应试等学习方法和策略.
3.5 学习缺乏计划性
进入大学后,多数大学生会有一种从过于繁忙劳累的高中学习中获得解脱的感觉,缺少学习的计划性与自主性,学习过程中盲目地顺从他人,产生懈怠、惰性的心理,没有创新.有的人觉得未来没有前途,抱负水平减低,学习热情不足,厌学情绪突出.他们不满意自己的所学专业,对学习无热情、无兴趣,厌倦刻板的教与学的方式方法,往往产生一种“混”的学习心态,抱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心态,难以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3.6 学习上缺乏毅力
在我们所调查的学生中,有的缺乏学习的自觉性,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计划,成天惰性十足.有的缺乏坚持性,缺乏学习的决心和恒心,在学习过程中难以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毅力.有的难以坚持执行自己所制定的学习计划,知难而退.有的学生缺乏自制力,难以自觉灵活地排除干扰学习的不利因素.因而在调查问卷中学生对于逃课行为的认可度比较大.
3.7 缺少学习归因与反思
学习反思有助于对学习合理归因,从而有效调节学习过程,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学生们从一年级起每周至少需要一次机会来反思自己在这一周的学习情况.但是事实上,大学生的学习反思可能很难达到这个标准.他们通常只对学习结果进行简单反思,难以对学习目标、方法、策略和过程等进行深层反思,难以提出有效的改进措施.
3.8 学习考试焦虑
由于大学生经历了紧张的高考,我院的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的成绩并不满意.进入大学后,部分学生害怕失败,在他们确立了学习目标后,就会感到学习上有压力,他们会担心不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导致自信心、自尊心受挫而产生学习焦虑.学习焦虑主要表现为容易产生过度的紧张不安、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情绪烦躁,甚至头痛失眠等.平时学习焦虑水平较高,考试焦虑的程度也比较高.过度的考试焦虑可能会诱发诸多认知障碍,如注意障碍、回忆障碍和思维障碍等,严重影响考试结果.
4 解决大学生学习中心理问题的对策
既然大学生学习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就应该采取一些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采取的对策主要有:
4.1 为学生提供学习方法的指导
首先,教师应针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制定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制定科学合理适中的学习计划.既不要高不可攀,又不要触手可及.第三,要指导学生做好精心的学习准备.既要做好知识准备,也要做好身体准备和心理准备.第四,要努力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基本技能,如学会预习、学会听课、学会复习等.第五,要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第六,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合理的学习归因,为获取学习成功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第七,要帮助大学生形成独特的学习风格,张扬学习个性,促进自我发展.
4.2 合理转变学习方式
大学生要科学合理地转变学习方式,并加以自由选择、优化组合、创新发展,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习效率,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首先,要由他主学习转为自主学习.大学生应该始终以主动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摆脱被动消极的学习方式,训练独立学习、思维和工作的能力.其次,要由重复学习转向创新学习.大学生要学会创新学习,发展其创新个性,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的积极信念和坚强意志.第三,应该由课堂学习转向社会学习.使大学生获得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和知识信息,培养大学生科研的态度和能力,掌握科学探索的方法和途径.第四,更好地反思自己的学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使手脑结合,身心结合.第五,在学习内容上,从理论学习转向应用学习.“学以致用”是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不要把应用知识仅仅看作是一种做事的方式,更应当把它看作是一种思维方式.大学生不应仅仅是为“学”而学,而应树立为“用”而学的观念.第六,由单独学习转向结伴学习.结伴学习能增加同伴之间的交往互动,可以帮助他们去除自我中心的思维方式,加以取长补短.第七,掌握并采用多样的学习方式.
4.3 加强学习心理的自我教育
学习能力的发展不仅要依靠外力的促进,更需要自我的认同、理解和内化.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学习心理教育必须启发和培养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在全面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特点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学习心理特点和问题,不断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识、积极的自我体验、合理的自我评价和有效的自我调控的能力.
G444
A
1673-260X(2010)02-02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