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探究

2010-08-15石,乔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2期
关键词:动机体育锻炼体质

冯 石,乔 海

(南昌工程学院 军事体育部,江西 南昌 330099)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下高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探究

冯 石,乔 海

(南昌工程学院 军事体育部,江西 南昌 330099)

在分析《标准》的实施对高校体育教学以及学生课外锻炼影响的基础上,对高校体育工作改革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研究,提出:加强《标准》的宣传工作;进一步强化健康教育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根据学生的体质变化趋势,探索、制定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标准》的工作体系,建立及时、快捷的测试成绩反馈通道等对策.旨在为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高校;体育工作改革

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如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成为当前学校各项教学改革的重点.也是我校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而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教育的改革,成为摆在每一名学校体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特别是在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出台的背景下,学生身体健康素质教育势必要进行一系列变革.本文将从《标准》实施后,对体育教学工作以及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的基础上,来探讨高校体育工作的改革.

1 《标准》对高校体育工作影响的分析

《标准》的实施过程,也是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过程中.过去的那种只是简单的注重体育成绩的单纯的生物教育已渐渐被“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观念所代替[4].学校体育的各项工作在这种新健康观的影响下,相应的发生一系列变化.而这些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1 《标准》的实施对体育工作影响的分析

1.1.1 《标准》的实施对教学目标的影响

在新的健康理念下,健康的概念不仅仅局限于身体上的健康,而是一种全新的大健康观,一种树立心理、生理和社会三维教育观.这种全新的三维教育观正是立足于心理、生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基础之上,强调以体健身、以体辅德、以体益智、以体促能、以体怡情和以体健美,以期使学生达到健身、健心、健美、健脑的综合效应,并逐步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而《标准》的出台,正是通过对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三个方面的体质测试,比较全面、科学、合理的对学生的体质进行评价.指导学生更为科学的锻炼,培养学生终身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行为和习惯,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健康水平,使每个学生都关注自己的健康状况.因此,在“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教学目标更加注重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关注外,教学目标已由过去强调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再到注重体育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培养,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

1.1.2 《标准》的实施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传统的体育教育观是一种建立在培养学生的“三基”为目标的教学活动,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更注重了传授学生各项运动技能,而忽视了个体的差异.体育选项课教学中片面强调了运动技能的教学,但缺乏对学生刻苦锻炼精神的培养.

当前通过各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反馈来看,大学生体能部分指标持续下降已成为不争事实[8].针对这一现象,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迫切需要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练习内容,特别是有目的的安排一些身体素质方面的练习.以改善学生的心肺功能,提高其耐力素质,培养其刻苦锻炼的精神.

并且在新的《标准》下,体育教学已成为一种以健康为目的,多种方式进行的教育过程.新的测试指标强化了身体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教育.相对于学生而言,体育锻炼的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个体的健康,这从一定程度要求教学内容的安排,应避免应试教育弊端.另外,由于体育课程从那种传统的身体教育过程逐渐转变为全面的健康素质教育过程,一些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课程也不可避免的融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中.

在对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学计划的制定更具针对性,通过对各个选项科目学生体质测试数据进行的分析,从而为各专项老师准确把握施教对象体质健康水平,为其教学计划的制定提供参考意见.

1.1.3 《标准》的实施对施教者的影响

《标准》对教学的影响不仅在于教学的过程,还在于对于施教者产生影响.在传统教学的过程中,与受教者——学生相对的是体育教师.而在新的《标准》下,施教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由于教学内容得变化,施教者的范围发生了变化,已由原先的体育教师扩展到整个学校健康教育工作者,这其中涵盖了体育教师,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人员,医疗保健人员,以及部分学校主管人员等.其次,体育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单纯的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者转变为学生学习能力和个性发展的开拓者,培养者和评价者.这些变化都与学校健康素质教育的目标不谋而和[6].在对体育教师知识结构要求上,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三基”,而忽视了健康知识的传授,因而教师的知识结构多限于专项技术、技能.而在新的《标准》下,要求施教者不仅要掌握专项技术知识,还应全面掌握保健学、营养学、健康等相关知识.特别是对学生健康情况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准确的运用科学锻炼的相关知识指导学生进行锻炼.

1.2 《标准》的实施对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影响的分析

在学校体育中,与体育教学相对应的是课外体育锻炼,两者共同组成了学校体育工作.根据《标准》的规定,学校体育工作在做好测试工作的同时,要做好成绩的及时反馈,从而使得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从这个角度来讲,《标准》就是学生与体育锻炼之间的一座桥梁.通过这座桥梁,学生及时发现自身体质健康的不足,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锻炼,或者矫正自己以前不正确的锻炼行为,从而始终保持健康的身体状态.

1.2.1 《标准》的实施对锻炼动机的影响

动机是推动一个人进行活动的心理动因或内部动力.它能引起并维持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一定目标,以满足个体的念头、愿望或理想等.体育锻炼动机是体育锻炼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3].一般说有两大类因素影响动机,即个体的内部需要(内驱力)和外部条件(诱因).体育锻炼动机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生理需要的驱动,而且受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不仅有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还有缺乏性动机和丰富性动机[3].

大学生作为具有高知识的群体,其体育锻炼的动机较强,当前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强度依次是健康因素、形态因素、心理因素[5].并且锻炼动机的性别差异,从总体上看,男性的锻炼动机强度高于女性.Kilpatuich等人“发现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动机是外貌和体重管理,而男大学生的主要动机是挑战、增强力量、提高耐力、竞争和社会赏识等与表现和自我相关的动机[3].

《标准》中包含了形态指标与身体素质指标.通过测试成绩的反馈,一方面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锻炼需求,特别是那些不经常参加运动的女生.从这个角度来讲,《标准》具有很好的激励作用.另一方面使得学生的锻炼更加有的放矢,这样《标准》又具备了一定的导向作用.

1.2.2 《标准》的实施对锻炼行为的影响

在《标准》的实施背景下,学生对体育锻炼效果更加关注.然而在学生的体育锻炼观中存在着只要是体育锻炼就一定会产生健康的效果.至于会产生何种效果却无从知晓.在实际中,不同的锻炼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锻炼效果.每种锻炼方式会刺激机体的某一功能或某几项功能,而每名学生体质上的缺陷各不相同.因此,在日常的锻炼中也决不可采取相同的锻炼方式,否则不一定会带来锻炼者所期望的健身效果.在日常锻炼中,学生对自身体质健康水平的判断只是通过自身的感觉来判断,这样的判断缺乏科学性.然而在《标准》的实施下,通过每学年测试成绩的及时反馈,使学生能够及时的了解自身体质健康水平,并且,新的测试系统会针对每名学生的不同的测试成绩会自动生成相应的健身运动处方.在处方中详细的规定了诸如锻炼项目、强度、频率、时间等,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通过采纳相应的运动处方,从而更加科学、合理进行体育锻炼.

2 《标准》下学校体育工作改革的思考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标准》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包括:教学目标已逐渐转变为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体育能力、习惯、兴趣爱好和个性的培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更加重视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针对学生体能存在的问题,选择具有一定运动负荷、能有效提高学生体能素质的项目;在教学安排上,重点参考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成绩;在新的《标准》下,受教者的范围,知识结构等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学生课外锻炼方面,《标准》扮演了激励与引导作用.

2.1 《标准》下体育教学工作改革的思考

为了扩大《标准》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加强《标准》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新生的教育尤为重要,使学生在入学时就树立科学的健康观,明确《标准》中测试项目、指标的意义、测试标准、测试程序等知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质健康标准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逐步建立自觉监督体质健康的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的意识.

针对传统体育教学的“重技术轻健身”、“重实践轻理论”课程内容结构,根据健康素质教育的要求,设立一些深受学生喜爱的、有助于培养学生健康素质的体育课程教材,教材内容应包含生理、心理、道德、社会、营养与健康等多学科的知识.如:结合营养、保健、医学的专业知识,向学生传授相关的运动营养、体育保健、体育医疗等知识;结合心理学、社会学、道德伦理学的相关知识,向学生传授促进心理和社会健康的运动心理、体育行为、体育欣赏等系统知识,以充分发挥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等多方面的作用.[6]在教学内容安排方面,进一步合理分配课的密度.加大身体素质练习在体育课教学中的比重,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存在的问题,应在体育课教学中加大身体素质的练习密度特别是女生的练习强度.并有计划的将测试成绩纳入到体育期末成绩的考核,以及与学生评优挂钩.从而使学生对测试更加重视.

进一步健全施教者培训机制,特别是充实健康理论方面的知识.在实践教学中,穿插一些健康相关知识.完善现有的《标准》的实施体系,使体系内部的人员分工更加合理化.

2.2 《标准》下对学生课外锻炼干预策略的思考

学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具有自发性和随意性.随着测试成绩的反馈,学生的课外锻炼动机更加明确,而锻炼行为更加具有针对性.在实施整个干预的过程中,成绩的反馈起到了关键作用.只有通过测试成绩的及时、准确的反馈,一方面才能引起学生的锻炼动机,另一方面帮助学生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健身计划提供依据.因此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有必要建立一条通畅、及时的反馈机制.当前的成绩反馈渠道主要是通过学生自查、以及整体反馈[4].特别是由于测试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人员的缺乏,而导致反馈的信息仅限于测试成绩,而运动处方的反馈未能及时、准确的反馈给学生.因此在建立学生体质测试中心的基础上,笔者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体质测试工作制度和保障制度,健全学生成绩公告制度.积极通过各种校内媒介让学生及时准确的查阅到自身的体质健康状况以及与之配套的运动处方,从而及时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个性化的锻炼.

3 小结

综上所述,《标准》的实施过程,不仅是简单的检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过程.它带来的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改变.通过对这种改变的认识,能使我们准确把握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新动向.

3.1 在《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学与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干预策略——学校体育工作的这两个方面均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3.2 《标准》对体育教学的影响在于:教学目标更加重视学生健康,教学内容更加具体化、多元化,施教者的内容更加丰富.

3.3 《标准》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了学生的体育锻炼动机,为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提供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案.

3.4 加强新生入学时《标准》的宣传与教育工作.根据测试成绩,合理规划教学工作.进一步完善现有的《标准》的实施体系,建立及时、准确的反馈机制.

〔1〕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2007(2).

〔2〕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研究课题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龚高昌,孙宁.体育锻炼动机研究综述[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2).

〔4〕黄勇前.《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出台背景及实施意义[J].体育文化导刊,2006(5):70-72.

〔5〕朱菊芳.对大学生体育锻炼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2(4)65-66.

〔6〕刘凌宇,马珺.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与体育教学改革的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05):101-103.

〔7〕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8〕王慧丽.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6):101-103.

G807.4

A

1673-260X(2010)02-0153-03

南昌工程学院青年基金项目资助(2008SK022)

猜你喜欢

动机体育锻炼体质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动机比能力重要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动机不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