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2010-08-15段景春
段景春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对策
段景春
(赤峰学院 环境与资源管理系,内蒙古 赤峰 024000)
生态环境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突出.本文从内蒙古生态环境问题现状入手分析其形成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得出人口增长过快、素质低是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建议以人与自然的协调为防治核心,对生态环境进行“预防”、“扭转”、“恢复”.
内蒙古;生态环境;植树种草;人口增长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地处北纬37°24'~53°23',东经 97°12'~126°04'之间.地域辽阔,总面积为118万㎞2.占全国总面积的12%.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近年来,内蒙古依托资源优势,经济发展速度是惊人的,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有可能从我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一跃成为最富裕的地区之一.但是生态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其社会经济发展限制因素,因此对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探讨研究是必要的.
1 严重的生态环境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开展了大规模的防沙治沙为主的水土保持工作,已收到显著成效,扭转了长期以来环境与发展反相关的恶性循环.但是,由于内蒙古所处地理位置致使其生态环境脆弱,加之在国土开发的历史过程中,违背自然经济规律,生态环境问题仍较突出.其具体体现在:
1.1 旱灾频繁,水资源贫乏
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蒸发多,且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灾频繁,影响地域广,“十年九旱”是其真实写照.由于干旱少雨,导致农耕生产水平低而不稳.有些地方甚至出现水源奇缺,农田、牧场枯焦,人畜饮水困难.
内蒙古水资源不仅数量少,而且时空分布不均,东部多,西部少.东部每年春季遭受旱灾、秋季多洪灾,西部多旱灾和风灾,尤其牧区冬春常伴随降雪形成风雪灾害,称为“白灾”,无雪则又形成“黑灾”.
1.2 荒漠化扩大,水土流失严
全区沙漠、沙地、沙漠化土地、潜在沙漠化土地和戈壁的总面积为61.9㎞2,占自治区总面积的53.5%.全区沙漠化土地总面积占全国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57﹒6%,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占全国潜在沙漠化土地面积的76%.由此可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沙漠化在全区乃至全国都显示极其重要.尽管近年来植树种草防治荒漠化成就显著,但人为破坏也同步进行,个别地区治理速度赶不上荒漠化速度.由于滥伐林木、盲目开垦、过度放牧,荒漠化面积不断扩大.遇有大风,飞沙满天,沙逼人退,沙埋道路农田牧场.
全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18﹒6万㎞2,占全区总面积的15﹒7%.全区各地级市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面积,尤其以黄河和辽河流域最为严重.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壤贫瘠,土地生产力下降,而且每年向河流输送大量泥沙,使下游河道淤积.遇有连续大雨,山洪暴发,常冲毁耕地和水利设施.
1.3 草场退化,耕地盐渍化
由于人为因素诸如超载放牧、滥垦乱伐,人工草场建设缓慢,使得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盐碱化.目前全区草场退化总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从而导致沙尘暴、干旱等自然灾害频繁.严重影响了当地畜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现在却是“风不吹草也低,老鼠跑过见脊梁”的荒漠.
本区气候干燥,除大兴安岭林区外,干燥度均在1﹒0以上,蒸发量大大超过降水量,构成浅层地下水以垂直排泄为主,盐随水来,水去盐留,加之水资源利用不当,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大水漫灌和重灌轻排,出现了次生盐渍化.广布于海拉尔河流域、西辽河流域、河套—土默特平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的丘间洼地和内陆盆地等地区.目前全区盐渍化耕地已达66万公顷,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12.5%.尤其以河套平原和西辽河流域最为严重.
2 导致生态环境问题的因素
内蒙古之所以出现上述生态环境问题,是由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造成的.
2.1 脆弱的自然环境
脆弱的自然环境是全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自然基础,深居内陆,东部又有山脉阻挡使得这里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缺乏;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大风吹扬(动力因素)是荒漠化形成和发展的地理背景;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且多暴雨、地面植被少是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气候干燥、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使地下水以垂直排泄为主,造成土壤盐渍化.
2.2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
脆弱的自然环境为生态环境问题产生提供前提条件并非起决定作用,决定性因素是人类的不合理活动.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又是由于人口增长过快、素质低造成的.
一是由于人口数量增加,劳动力的文化素养与劳动技能并没有提高到足以改变传统生产方式、提高劳动生产效率,从而满足日益增加的人口及其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要求,而是以过度开垦、广种薄收、过度樵、超载过牧等掠夺性经营方式解决自己的需要.进而形成“人口膨胀—过度开垦、超载过牧—生态环境破坏—资源匮乏—更加开垦过牧”的恶性循环中.
二是本区工业发展滞后于人口数量的增加,从而使生产力水平不高的土地承担了人口增加的主要压力.
三是农业技术水平低,有限的水资源利用不合理,大水漫灌、重灌轻排,造成土壤次盐渍化及水土流失.
3 防治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
防治生态环境问题的核心是人与自然的协调,它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生态环境问题的土地发生问题;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生态环境问题的土地生产力.
3.1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
水土利用与水土保持是一个问题的两各方面.治理为了开发,开发必须治理,两者相辅相成,即“寓治理于开发中”.对地势平坦、土地广阔、水量较丰、光热条件较好的地区如河套平原、西辽河平原等,要开发与治理相结合,平整土地、修渠打井、营造防护林网,大力发展稳产高产灌溉农田;对沙地采取飞播牧草和人工封育相结合,尽量拦截利用水沙资源;对地下水源较好的水草滩地、低洼盐碱地,采取生物改土、排水洗盐碱和挖塘养鱼等措施,既治理生态又发展生产.在坡地利用上要一坡多用,一坡多改,一坡多治;在造林上要搞混交林、复合林,乔灌草相结合立体种植,使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3.2 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
水是内蒙古生产的关键,也是生态的核心.本区水源不足,既有自然因素如气候干旱、降水少;又有人为因素如传统农业灌溉用水浪费、工矿污染等.所以在今后的生产用水上要改变以往大水漫灌方式,实行喷灌、滴灌方式,工业要采用循环利用水技术,减少并且逐渐杜绝水污染,生活用水也要节约.确保生态用水,维持自然植被,保护绿洲,防治生态环境恶化.要积极建设山区小水库,既能保证缺水季节用水,又能拦蓄洪水,减轻洪涝灾害.
3.3 植树种草,搞好生态环境建设
内蒙古降水少、植被覆盖率低,导致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本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的原则,全区要牢牢抓住我国政府实施的“退耕还林还牧”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替代产业.
一是加大植树种草力度.要动员全民植树,真正落实每个公民每年保质保量完成好3~5株的义务植树任务.在城镇可按单位下达指标,分配植树任务;在农村牧区可把造林种草按地块或山头承包到户,落实到人.同时给农牧民更加优惠政策,如生活口粮供应、基本生活补贴以及树苗草籽供应等.
二是加强对植树种草的管护和检查.对每一次每一块植树种草要抽调主管部门的人员到现场进行检查验收,并且做好管护工作,要真抓实干,造一片绿一片.杜绝年年植树种草却不见林草现象再次发生.
三是处理好生态建设和现实经济利益的关系.退耕还林还牧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多为贫困地区,退耕还林还牧是以发挥生态效益为主,而当地群众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国家加大投资力度.同时要正确处理“防、治、用”三者的辩证关系,要把生态建设同群众的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调动群众植树种草的积极性.
3.4 建设综合农业开发区
在光热水资源丰富地带,保障林水先行、林草同步、综合治理、综合开发前提下,多建设一批综合农业开发区.不仅能成为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业基地,还能减轻人畜对林草植被的压力,有效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综合发展.
3.5 加快工业化进程,减轻土地压力
内蒙古农牧区发展工业的制约因素很多,如基础设施不配套、生产成本高、技术落后、资金短缺等.但是,农牧区依托自身优质资源优势,发展一些高档次特色工业部门(如天然绿色工业以及特殊矿产粗加工等)以及旅游业,潜力还是十分可观.农牧区工业发展不仅减轻人口过快增长对土地的压力,而且作为经济的“龙头”产业能够带动农牧业发展,促进农牧业的产业化进程.
3.6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内蒙古人口增长过快,但素质较低,引发了许多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加剧了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经济的发展.为此,要坚持不懈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使人类自身生产和物质资料的生产相适应.同时要加强基础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提高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与劳动技能.这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前提条件.
〔1〕内蒙古国土资源编委会.内蒙古国土资源.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
〔2〕孙金铸.内蒙古地理文集.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光.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钱易,唐孝炎.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X171
A
1673-260X(2010)02-007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