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2010-08-15周晏
周 晏
(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长春 130062)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对策研究
周 晏
(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长春 130062)
通过分析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及产生原因,阐述心理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措施
大学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大学生面临着学习、就业、交往、恋爱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但大学生心理发展尚未成熟,社会经验缺乏,生活阅历不足,面对复杂的问题往往会产生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导致较大的心理压力。2006年浙江理工大学信息电子学院心理素质拓展中心在杭州几所高校中开展的随机抽样调查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心理压力大,大学并非高中时梦想的轻松天堂。对目前自身的压力,有 7%大学生选择“很大”,52%大学生选择“比较大”,而没有压力的只有 1%。[1]有的大学生因为心理压力过大而产生了心理疾病,严重者休学、退学,有的甚至走上了轻生或行凶杀人的道路,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指导和帮助大学生及时缓解、消除心理压力,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当代大学生心理压力透析
压力,原是物理学名词,后来加拿大生理学家Hans·Selye将其引进到医学与心理学领域。[2]心理压力是指个体在生活中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境反映而形成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持续紧张状态。它包含三个方面的涵义:心理压力是一种心理状态;心理压力是对威胁性事件或情境的反映而形成的;心理压力表现为认知、情绪、行为的有机结合。[3]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习压力
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学习文化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学习如何做人。从中学升入大学后,学习内容、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是重点、难点和疑点,很多知识让学生自己去理解、掌握,这就要求大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使得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出现心理压力;有些大学生在中学是学校的佼佼者,到了大学却发现自己只是象牙塔中普通一员,没有了以往的优越感,这种落差会使他们倍感失落,产生心理压力;另外一些大学生为全面发展自己,毕业找到称心的工作,在努力完成专业课程同时,还参加各种培训、各种证书考试或准备考研,整天忙碌,对自己的要求过高、过于完美,使他们的精神高度紧张,导致心理压力过大。
(二)人际交往压力
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来自各不相同的家庭,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很多人在家里是独生子女,爷爷、奶奶、姥爷、姥姥、爸爸、妈妈等长辈宠爱、溺爱,使得他们一直生活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自我为中心的小生活圈中。这使得很多人性格发展不健全,如有的同学比较内向孤僻,自我封闭,渴望交往又恐惧交往;有的同学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很少考虑别人的感受,极易与同学发生矛盾、摩擦,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紧张;有的同学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与技巧,容易导致关系失调和人际冲突,导致心理压力的产生。
(三)经济压力
高校扩招后,收费标准大幅度提高,而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在经济上不独立,需要家庭供养。大学生学费成了下岗工人家庭和农村家庭一笔不小的家庭负担,家里为筹措他们上学经费东挪西借四处举债,使得他们心理压力很大。进入大学,一些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大学生衣着寒酸、手头拮据,与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相比反差很大,在同学交往中往往敏感自卑,常常感到苦闷和压抑。
(四)就业压力
国家重视教育,高校的扩招,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实行的是自主择业,社会上就业找工作还存在不规范之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大学生要找到理想的工作越来越难,看到一些有门路的同学很轻松地找到工作,这对学习一般又无社会背景,家境并不富裕的同学形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大学生对社会了解不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和社会,职业理想没有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评价基础上,好高骛远,不能正确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就业道路,择业时心理负担过重。
(五)情感压力
大学时期,伴随着生理和心理日益成熟,国家和社会对大学生谈恋爱已经不再限制。大学生渴望与异性的交往,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不断变化之中,情感丰富且不稳定,不能很好地处理爱情、友谊、学业的关系,一些大学生与异性交往经常出现误区,单相思、恋人吵架、恋爱失败都给其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
(六)社会环境压力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都在进行前所未有的变革,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滋生,多元文化、多元价值的冲击,贫富差距的拉大,竞争和压力日益加剧,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都给心理尚未成熟的大学生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往往导致他们心理困惑、价值观混乱、情绪低落。
二、心理压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
(一)心理压力过大对大学生身体造成巨大伤害
我国大学生的年龄多数处于 18—24岁之间,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其心理尚未成熟。大学正处于由青春期向成年期转变的关键阶段,心理压力过大,超出他们心理承受范围,就会感觉到特别累,到晚上难以入睡,情绪紧张、焦虑不安、手足发抖、心跳加快、头昏脑胀,注意力难于集中、健忘,做事情没有条理,一旦持续时间过长,会导致大学生机体免疫系统免疫力下降,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对身体造成伤害。
(二)心理压力过大会造成大学生情绪不稳做出极端事情
人在巨大心理压力之下,性格会变得抑郁、易激动,心理感到孤立无助,甚至悲观绝望,情绪低落、整日处于焦虑之中,心情烦躁,做事情心神恍惚、丢三落四等。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情绪波动大,得意时眼前一片光明,失意时周围一片黑暗。很多人不能调控好自己的情绪,做事情易冲动,过大的压力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负担,长时间压抑在心里,得不到释放,当强烈的情绪和情感难于控制时,容易导致某些预想不到的突发事件,云南的马加爵事件、吉林的郭力维事件等大学生做出极端事情的发生并不是偶然。
(三)心理压力过大会影响大学生认知能力
心理压力影响人的认知功能。心理压力过大会导致大学生不能专心学习做事,记忆力减退,缺乏正确的判断力,高压之下思维混乱、反应速度迟缓等,长期下去严重影响记忆能力、感知能力,严重影响学习及生活。
(四)心理压力过大会使大学生产生人格障碍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就是具有健全统一的人格。而当今的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独立生活能力弱,心理承受力差。离开家门,走进大学,有一部分大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遇到挫折后思想上易产生偏差,如果不能及时疏导,就会导致一些大学生产生偏执、冲动、依赖、自恋、分裂等人格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一)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压力
当心理压力超过一个人承受的限度时,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危机的产生,因此要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各种压力。一方面大学生要认识到压力与挫折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每个人必经的生活体验,只有不断地面临各种压力,经历多种挫折,心理才会变得更强大;另一方面压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当面临压力时,有人把它看作是困难和障碍,凭自己的能力难以解决和克服,于是压力成了学习和生活前进中的阻碍;而有人则把压力看作是希望和机遇,不断调动潜能去应对压力,化压力为动力,增强才干,磨练意志,促使人们向更高的目标前进。
(二)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心理咨询工作
高校应该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首先是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课时上要有保障,列入教学计划;其次尽量减少多班上课,以保障教学效果;最后要选拔专业知识深、道德修养高、心理素质强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以提高教学水平。学生通过心理学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对心理压力的认知,增强心理承受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外,还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举办相关专题讲座,向大学生传授心理调适方法,如针对大一新生的环境适应上的心理压力,可进行适应心理讲座;针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可开设就业心理辅导。还可充分利用网络这个载体,采用“交互式”的方法,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网站,及时、快速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当大学生感到心理压力过大时,也可以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心理咨询是一项给来访者以心理指导和帮助的专业性服务工作,它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内心积郁的场所,在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能有效地消除其心理压力所带来的焦虑和痛苦,为大学生实现心理发展,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提供具体指导。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大学生成长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展示才赋、放松身心、适当宣泄、启发思维、锻炼意志,形成健全的人格,发展健康的心理;通过校园文化活动,能加强同学之间交流与沟通,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把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去,既可增加生活的乐趣,又可在遇到困难时得到同学们的帮助和支持。
(四)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心理调适
1.放松技术。大学生调适压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学会放松技术,让身心由紧张变为松弛,变焦躁为心平气和,如深呼吸放松法、渐进肌肉放松法、想象放松法。此外紧张时找亲朋好友倾诉、听听音乐、练练书法、弹奏乐器、绘画、写作等都可以起到放松情绪,缓解压力的作用。
2.读书法。平时可多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名人传记,通过他们历经磨难获得成功的成长经历,对照自己,找到启发点,懂得困难险阻是磨练自己,有效调整自我思想和行为,缓解心理压力。
3.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是通过语言、想象等方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有积极的心理暗示也有消极的心理暗示。当一个人面对心理压力时,运用积极心理暗示可以振作精神,增强自信。
4.体育运动疗法。业余生活应多参加一些体育运动,通过多样化的运动方式,身体得到锻炼,心中体会快乐,释放心理压力。
(五)社会、家庭要构建全方位的社会支持系统
国家和社会应该给高校更宽松的政策和环境,多渠道、多途径解决贫困生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多方面努力改善大学生的社会生存环境,减少他们的心理压力。家长应该营造平等民主、和谐温馨的家庭氛围,成为孩子榜样和最信赖的人,当孩子面对生活的压力时能及时与家长沟通,得到鼓励、支持和帮助。
[1] 谭会恒.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 [J].黑龙江史志,2008 (17):76.
[2] 张国进,高洪生.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其疏导途径 [J].聊城大学学报,2009(2):205.
[3] 刘克善.心理压力的涵义与特性[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4):102-106.
On the countermeasure and the psychological pressure for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ZHOU Yan
(Dept.of Social Sciences,Jilin B usiness and Technology College,Changchun130062,China)
The thesis expounds the negative impact on mental health for college studentswhich are caused by psychological pressure.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roblems arising from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 as well as the reasons,it proposes the countermeasures.
contemporary undergraduate;psychological pressure;counter-measures
G41
A
1009-8976(2010)03-0123-03
2010-05-23
周晏(1971—),女(汉),长春,讲师,硕士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