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疑问句的辨别和句法结构例析
2010-08-15张萍
张萍
(南京大学 文学院,南京 210093)
对《论语》中的疑问句,前人已做过较多研究,有关于构成疑问句的重要疑问代词或疑问语气词的研究,也有关于某一类型的疑问句如反问句的专题研究,也有全面统计考察的。在这些研究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握不准语助词的确切语气而将疑问句与感叹句、祈使句等句式混淆,或对疑问句分类不清;此外,对疑问句的句法分析不当也较突出。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试举例论述。
一、《论语》疑问句与感叹句、祈使句的辨别
就《论语》疑问句的已有研究来看,多有因不能准确判断语助词的性质,或对语境不加分析,而将疑问句与感叹句、祈使句混淆,直接影响到对句意的理解,从而影响到对相关人物或事件的判断评价。
(一)疑问句与感叹句的辨别
疑问句中的特殊疑问句,如反问句、测度疑问句,甚至个别一般的询问句,在表达语气或所用语助词上与感叹句的特点有相同或类似之处,因而容易产生混淆。下面辨析之。
1.反问句与感叹句的辨别
感叹句与反问句都带有强烈的语气,感叹句重在表达强烈的感情,反问句则以反诘突出语意的重点,语意的强调往往需以较强烈的语气表达。在句子结构上,古汉语中感叹句没有词序标志,也没有标点符号,往往用表感叹的助词表示;反问句一般由疑问词和语助词构成。而对于一些缺乏疑问词,仅由语助词构成的反问句,就易与感叹句混淆了。夏征农主编的《大辞海·语言学卷》中定义反问句为:“无疑而问的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是在所提问题的反面;用疑问语气,句末用问号或叹号。”[1]131因此,表达语意明显与句面意相反,且有表疑问的代词或疑问语助词的句子,即为反问句;而感叹句则直接传达语意所含情感,是语意的正向强化。
但是,当句中只有语助词时,就要根据语意判断究竟是疑问助词还是感叹助词,语助词的具体性质是由语意、语境决定的,不可将其绝对化。例如,“哉”在古汉语中通常表示感叹的语气,但并不是句末有语助词“哉”就是感叹句,也可能是反问句,关键要看语意,看前后语境。对比下列两例:
(1)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阳货》)①文中例句均出自《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句(1)中“哉”就是感叹语助词,表达的感叹语气纯粹、强烈。结合后文孔夫子接着说的“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表明他认为就是玩玩掷采下棋的游戏也比什么都不做好,可见他对“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这种整天吃饱了饭什么也不干的行为是强烈否定的,“难矣”正是对这种行为表示否定,前后语意一致,“哉”则是以强烈的语气对“难矣”进一步加以强化,因而是感叹助词。而句(2)中,因为“克己复礼为仁”,所以实践仁德就是克制自己使言语行动都合于礼,这全凭自己,并不在别人,语意实与表面之“由人”相反,因而“哉”实表反诘,强化的是“不由人”的语意,即强调为仁“由己”。这里我们还要注意的是“哉”前面的“乎”提示了“哉”的特殊性,“乎”字主要表示疑问语气,这里与表感叹的“哉”连用构成了反诘,单独的一个“乎”并不能构成反诘语气②据任爱伟考察《论语》中“乎”位于反问句末,前多有否定副词或表反诘的语气副词与之相对应,如“不亦……乎”“岂……乎”等,并认为“如果缺少前面的照应成分,只有‘乎’,便不再是反问语气,而只是一般的询问”。参见任爱伟《浅析〈论语〉中的“乎”》,《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年第9期,第25页。,语气词连用,其重心在后一个语气词,整个句子的反诘语气实际上已经由“哉”承担了。任爱伟认为“一般来说,语气词连用重心是在后一个词上。但‘乎哉’在《论语》中使用8次,表达的全是疑问语气,重心在‘乎’字上,只是在疑问之外又带有一点感叹的意味”[2]25。该看法忽略了“乎”与“哉”组合构成的反诘语气最终落在“哉”字上,使得通常表示感叹语气的“哉”变成了表达强烈反诘的语助词,《论语》中“乎哉”连用均表反诘,并主要由“哉”承担。反问句本是无疑而问,且感情强烈,故可标点为感叹号,反问句属疑问句范畴,自然也可用问号③杨伯峻先生在此就用的是问号,参见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23页。。同样,我们看下例:
(3)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阳货》)
周满伟认为句(3)“表达的是疑问语气,其承载者是‘与’,‘哉’只是使句子附带一点感叹的意味。”[3]70尽管确有疑问语气,但笔者以为,并非疑问语助词“与(欤)”所表达的纯粹询问或揣测语气,语意显然是“鄙夫不可与事君”,该句实为反问,“哉”正表达了反问语气,“哉”比“与”对于语意、语气的准确传达更重要,若缺少“与”,整个句子的反问语气不减,但若缺少“哉”,而以“也与”结束,则纯粹传疑,与语境不符,孔子对此显然是无疑的。
由上可知,通常表示感叹语气的“哉”出现在句末时,并非都是感叹句;当其前有“乎”、“与(欤)”等疑问语气词时,两者连用构成反诘语气,该语气最终落在句末“哉”上,我们要根据语意、语境辨别出语助词被赋予的特殊性质。
“乎”是《论语》中重要的虚词,其主要功能是位于疑问句末表真性的询问[2],在某些语境中,为表达相反的语意,它承载的语气则是反诘。例如:
(4)有能以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里仁》)
《论语注疏》“孔曰:‘言人无能一日用其力修仁者耳。我未见欲为仁而力不足者。’”[4]49显然,这里“乎”的作用在表反问,孔子表达的语意是没有“能以一日用其力于仁”的人。作为反问句,实际语意与句面意思相反,这点最重要。
刘晓南认为“乎”字“在早期主要表感叹语气,在西周末春秋初才引申出疑问语气来并成为主要用法”。[5]76这种表感叹的“乎”在《论语》中还有保留,需注意区别,例如:
(5)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子罕》)
任爱伟认为“‘惜乎’是前置的谓语,在这种变式句中,句子本身往往带有很强的语势,感叹语气的表达是通过句子结构的变化实现的”,而与“乎”无多大关系[2]25。笔者认为这里“惜乎”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感叹句,与后面的内容并不构成主谓倒装,后句只是补充说明为何而叹。
分清反问句与感叹句,对于句中语助词的功能须有准确的把握。语助词位于句末时表达一定的语气,但句中语助词一般仅起停顿的作用。例如:
(6)於予与何诛?(《公冶长》)
刘冠才、刘佳秋认为:“与”作感叹语气词,位于专有名词(此句中即“予”)之后,并将“於予与何诛”标点为感叹号。[6]83把句子所带感叹语气附着于语助词“与”上,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该句中的“与”和“於予与改是”(《公冶长》)中的“与”,性质是一致的,都仅表示停顿。此句为反问句,反诘语气是由疑问代词“何”与事实上的无疑对照构成的。
2.测度问句与感叹句的辨别
测度问句并不都需要回答来确定,有时说话人有明确的态度,却以测度问句来表达,以求语气委婉的效果。因说话人语意及态度实际上是明确的,句子就可能传达出感叹的意味,这时应该注重句中的标志性语气副词或助词。例如:
(7)子曰:“臧文仲其窃位者与!知柳下惠之贤而不与立也。”(《卫灵公》)
《论语正义》①文中所引《论语正义》内容均为《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所载。曰:“鲁大夫臧文仲知贤不举,偷安于位,故曰窃位。”[4]212孔子表达的语意就是臧文仲是个“窃位者”,句末语助词“与(欤)”,实则并非传疑,故多将其看作感叹句。然而,考虑句中的语气副词“其”,杨伯峻注:“表不肯定的推测和拟议,殆,怕莫,句尾一般有疑问语气词‘乎’或‘与’。”[7]248同此例,“孝弟(悌)也者,其为人之本与”(《学而》)中的“与”,如杨先生注“同‘欤’,语气词,表疑问”[7]292,故句(7)为测度问句,但不需要回答来确定,说话人对所述判断已经是确定的了。译作“臧文仲大概是个做官不管事的人,他明知柳下惠贤良,却不给他官位”[7]165,语气上不是感叹,也不是真的疑问,但显然是一种委婉的语气。用这种测度的语气缓和地表达自己带有确定情感的语意,这也是说话的一种艺术,某种程度上流露出说话人的涵养。
与此同类的例子还有:
(8)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雍也》)
周满伟认为该句中的“矣乎”表感叹语气[3]69,《论语译注》中译为“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7]64,并无明显的感叹语气。这里需要考虑“其”对语气产生的影响。“中庸之为德也”因“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而成为整个句子的主语,“其至矣乎”是谓语部分。“至”,达到极点,谓语动词。“其”在“至”前面是语气副词作状语,表“大概”的测度语气。如此,对中庸之德为至高的肯定不至于太强烈,而是更显深沉,与下句孔子对人们长久失去中庸之德而感到遗憾和淡淡的哀伤,前后语气一致相贯。
3.询问句与感叹句的辨别
前文提及《论语》中“乎”可表疑问也可表感叹,究竟是询问句还是感叹句,则需考察语意、探究说话者的态度。例如:
(9)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宪问》)
刘冠才、刘佳秋将“信乎”之后标点为感叹号,认为“信乎”之“乎”作感叹语气词。[6]82然而,明明是“子问”公明贾的话,如《论语正义》曰:“孔子旧闻文子有此三行,疑而未信,故问于公明贾曰:‘信实乎?’”[4]189“夫子不言不笑不取”是“信乎”的主语,谓语前置,且在主语后加“乎”,两种方式都突出疑问之深。结合公明贾的回答“以告者过也”,说明不可信,这是直接针对“信乎”回答的,如果“信乎”表示感叹,则已确定是真实的,与下一句质疑矛盾。显然,这里两个“乎”字都是表示疑问的。
(二)疑问句与祈使句的辨别
《论语》中疑问句与祈使句的混淆,主要关系到“乎”的用法。“乎”产生表示疑问语气的主要功能之后,又引申出表祈使语气的功能[5]76。《论语》中表示祈使语气的“乎”如:“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②意为孔子(对子思)说:“不要推辞(给你的小米),把它们给你的乡亲们吧。”(《雍也》)也有疑问、祈使不易辨的情况,典型的例子如:
(10)“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诲女知之乎”究竟是疑问句还是祈使句,关键要弄清其语意。此句虽简单,但句法分析却颇复杂。《论语译注》译为“由!教给你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吧!”[7]19杨先生认为“乎”在这里表示商榷,相当于今天的“罢”。[7]227意译的“对待知或不知的正确态度”实际上来自于对后文的概括(即杨先生认为“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是孔子教导的对待知或不知的态度),但就“诲女知之乎”本身而言,这种意译却无处附着,即句法结构上解不通,“知之”是动宾词组,不可作“诲”的直接宾语,意译更有牵强之意。俞樾《群经平议·论语一》:“此知字当读为志。……言我今诲女,女其谨志之也。”[8]俞氏又引《荀子·子道》中的异文佐证:“子路趋而出,改服而入,盖犹若也。孔子曰:‘由,志之,吾语女。奋於言者华,奋於行者伐,色知而有能者,小人也。故君子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言之要也;能之曰能之,不能曰不能,行之至也。’”参照《荀子》中的记载,我们认为俞氏所见为是,“由,诲女,知之乎”即“由,志之,吾语女”。此章记夫子将要教导仲由什么是“知”,因仲由不够谦逊踏实,故先嘱其注意,“之”指代的即为下面教导的内容。“现在告诉你,你给我记住吧!”所以,“诲女”之后实则应读开,“知”,破读,即“志”,记住,这里“知之乎”是命令的语气,当为祈使句。
另有一种理解,把“乎”作为疑问语气词。刘冠才、刘佳秋把该句引为“乎”字作疑问语气词用于是非问句中的典型例子[6]81,这样译作“教给你的,知道了吗?”则“之”指代已教过的内容,而紧接的“知之为知之,……”是针对子路好以不知为知的性格附加提醒一下,要求他实事求是回答。这种看法看似合理,仔细推敲却不成立。一来“诲女”是动宾结构,其前无“所”字,后无“者”字,故不可转指“教给的知识”①“转指”的概念由朱德熙提出,谓词性的成分名词化后与原来的谓词性成分所指不同,称为“转指”,与谓词性成分名词化后的名词性成分仍与原谓词性成分所指相同的“自指”相对。参见朱德熙《自指和转指——汉语名词化标记“的、者、所、之”的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方言》1983年第1期,第16-31页。;二来结合孔子对仲由的评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若由也,不得其死然”(《先进篇》),可见,孔子对仲由的态度是直接而严厉的,因此这里使用带祈使意味的语气更符合孔子对仲由的态度。故此句应解为:“教导你,记住吧!知道了就是知道了,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聪明的做法。”
二、《论语》疑问句分类辨别
陈志明《〈论语〉疑问句考察》指出《论语》中共有326句疑问句,并将其分为询问句、反问句、测度问句三大类。[9]但分析三类疑问句时却有混淆,这也是其他涉及《论语》疑问句分类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询问句与反问句、测度问句与反问句之间的混淆。
(一)一般询问句与反问句的辨别
将反问句从一般疑问句中区别开来,通常是比较容易的,因为反问句一是无疑而问,二是语气相应较强,但也有难辨之例。例如:
(11)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卫灵公》)
陈志明认为两个“与”都是疑问语气词表反问[9]118。我们先看第一个“与”,照应后面的“对曰”,可知前面的问是需要回答的,尽管能看出孔子已经猜测到子贡认为他是“多学而识之”的,但他并没有确定,更未对此有所感慨,否则不需要子贡作答,而是孔子紧接着就会道出“非也,予一以贯之”。因此,这个“与”表达的是询问,而不是反问。对于子贡所说的“非与”,乍看上去像反问句,既然以“然”肯定了,那就是无疑了,但“非与”的判断对象是孔子是否“多学而识之”,如果说子贡原本是确信的,但经孔子一问,他就开始怀疑是否究竟如此,这样“非与”所带的语气不是强烈的肯定,而是不确定的询问,由此下面才有孔子的回答“非也”。所以第二个“与”也不表反问,仍是表询问。句(11)中两个“与”侧重不确定需证实的疑问语气,并且有明确的答复,不表反问。
(二)测度问句与反问句的辨别
陈志明认为:“测度问句,用问句的形式或者表示问话人对问题没有充分的把握,或者表示谦虚和委婉的语气。因为是说话人的推测,所以测度问句一般不需要回答,这点和反问句类似,因而有的语法书将这类问句也归入反问句。”[9]118该表述对测度问句的诠释基本正确,但测度疑问句和反问句并不能混并,两者在语气上有明显的区别,测度问句是不确定的、委婉的、比较平和的语气,而反问句则是强调肯定或否定,语气一般比较强烈。例如:
(12)无乃尔是过与?(《季氏》)
《论语译注》译为:“冉求!这难道不应该责备你吗?”把该句看作了反问句。陈志明也认为这是“与”与其他副词配合使用的反问句[9]118。虽然从下文看出孔子因冉求作为季氏的家臣却没有力劝季氏放弃攻打颛臾而感到生气,但孔子并未一下子就对冉求强烈责备,“无乃”在这里有“恐怕要”的意思[10]199,高小方主编的《古代汉语》译作“这恐怕要责备你吧”[11]27。“无乃……与(欤)”的语气为测度,虽然不需要回答,但并非强烈的反问,其意思为“恐怕……吧”,即使表示责备也是较为委婉的语气。故不可将测度疑问句与反问句混同。
三、《论语》疑问句句法结构例析
在理解疑问句的句意时,首先要剖析句子结构,进行句法分析。疑问代词“何”在疑问句中有多种功能,对其句法地位的判断直接影响到对句子把握的准确性。下面以《论语》中易致理解失误的三个例子来说明。
(13)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
张闻玉《试论“何有”“何P之有”》认为:“何忧何惧”即“岂忧岂惧”,“只要不看成疑问句,视为感叹句,则‘何’便无作宾语的理由”。[12]30尽管“何忧何惧”在语意甚至语气上与“岂忧岂惧”类似,但据此就把两者完全等同,进而分析其句法结构,未免过于主观化。实际上“何”是动词“忧”“惧”的前置宾语,此句的意思是“内省不疚,则无所忧无所惧”,以反问形式表达,而不是感叹句。正如笔者在《古汉语“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中所总结的,当“何”字后面的动词为及物动词,并且该动词不带其他宾语时,则首先考虑“何”为疑问代词作前置宾语[13]80。将“何”一律规定作动词前状语是不合语言规律的,这里“何”与“岂”的地位不同,“岂”是疑问副词,作状语,表反诘;“岂忧岂惧”意为“哪里还忧虑惧怕”,“何忧何惧”译为“忧虑惧怕什么”,两者语意虽相似,但表达方式是不同的。
与此相似,“于予与何诛”(《公冶长》)之“何”也是动词“诛”的前置宾语,即“对于宰予这个人还责备什么呢”,意在表“不值得责备”,实是更为深刻的责备;不能将其理解成“岂诛”,否则可能理解为“不必诛”,这样就错了。
(14)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微子》)
关于句(14),前人多有不同看法,究竟是反问句、感叹句,还是两者兼有的“感叹问句”,通过仔细剖析其句法结构,是可以下定论的。
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把“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归为“无语气词的感叹句”一类,并说明感叹句的形式标志之一为“有表示程度的副词如‘诚、何、何其、一何……’等”。[14]900但这里的“何”位于主语“德”之前,并非表程度的副词,故不是感叹句。《古汉语疑问范畴辞典》则将该句归为一种特殊疑问句“感叹问句”:“就是带有感叹语气的询问,这种句子可以说是叹疑兼半,也就是表达‘怎么那么’、‘为什么那样’、‘怎样’、‘何等’一类意思的。”[15]48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译为:“凤啊凤啊,怎么道德那么衰败!”这表明它是以疑问形式表感叹,但又不是一般的反问句,因为它表达的语意并不与表面意思简单相反,而是同向强化。这里疑问代词“何”作状语,意为“怎么”、“为什么”,而“那么”、“那样”并不是“何”本身带有的。“德之衰”中“之”在主谓之间,不是仅有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的纯粹连词。因为由连词“之”连接主谓语所构成的“之”字结构通常只能包含在比它大的结构中,它的主要语法功能是主语、作判断性谓语或宾语。[16]218但“德之衰”作为谓语却不是判断性的。主谓间连词“之”由指示代词“之”发展而来。[17]这里“之”仍带有一定的指示性质,与疑问代词“何”构成“何……之……”结构,表示“怎么……这么(那么)……”,起到强调作用,“之”相当于指示代词“这么”。该句意为:“怎么道德这么衰败!”仍属反问句的一种,表达楚狂接舆强烈的感慨,意含否定,表示不该如此。若看作感叹句,则仅表示感慨,不含否定。
再看下例:
(15)子贡曰:“文、武之道,末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
在《古汉语“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一文中,笔者曾将“何常师之有”看作“何有常师”,其中“何”是谓词“有”的状语,表示“哪里”,用反问来否定“有常师”[13]80。根据进一步考察,古汉语中普遍存在“何……之V”句式,如:“其何德之修,而少光王室,以逆天休?”(《国语·周语下》)“宋何罪之有?”(《墨子·公输》)“秦则无礼,何施之为?”(《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在这些句子中疑问词“何”与其后“德”、“罪”、“施”等构成疑问项,在反问句中,“发问人早知疑问词所构成的疑问项的信息域是个空域,因而得出与字面义相反的表肯定/否定的陈述性含意”[18],从而达成反问意图。“何常师之有”也属于这类“何……之V”的句式,不可视作“何有常师”,当是“何”作定语,修饰“常师”,构成“何常师”这一疑问项,作为动词“有”的前宾语,其实为“有何常师”,因疑问项信息域为“空域”,则“常师”之存在被否定,完成反问句机制。对“何”句法地位把握不准,则无法确定该反问句从何而来。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经典,其中疑问句对人物或事件的判断、评价有重要价值。准确辨别和理解疑问句,关键是要能够结合语意、立足语境来把握“哉”“乎”“与(欤)”等语助词的性质;从句法层面来深入剖析句子结构、分析句法成分,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1]夏征农.大辞海·语言学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2]任爱伟.浅析《论语》中的“乎”[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8(9).
[3]周满伟.《论语》语气词的连用[J].德州学院学报,2004(1).
[4]《十三经注疏》整理委员会整理.十三经注疏·论语注疏[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5]刘晓南.先秦语气词的历时多义现象[J].古汉语研究,1991(3).
[6]刘冠才,刘佳秋.《论语》中“乎”与“与”用法分析[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6).
[7]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
[8]王先谦.清经解续编[M].上海:上海书店,1988.
[9]陈志明.《论语》疑问句考察[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115-118.
[10]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高小方.古代汉语[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12]张闻玉.试论“何有”“何P之有”[J].古汉语研究,1996(3).
[13]张萍.古汉语“何+V”中“何”字功能辨析[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11).
[14]杨伯峻,何乐士.古汉语语法及其发展[M].修订本.北京:语文出版社,2001.
[15]王海棻.古汉语疑问范畴辞典[Z].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
[16]唐子恒.文言语法结构通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
[17]方有国.先秦汉语“之”字的语法作用及其发展[M]//上古汉语语法研究.成都:巴蜀书社,2002:148-167.
[18]徐盛桓.疑问句探询功能的迁移[J].中国语文,1999(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