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2010-08-15海崔婧婧
訾 海崔婧婧
(1.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安徽省合肥长丰县委党校,安徽 长丰 231100)
论生态社会主义对我国环境保护的启示
訾 海1崔婧婧2
(1.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4;2.安徽省合肥长丰县委党校,安徽 长丰 231100)
人们在关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发觉了一些盲目追求利润最大化给环境带来的压力。生态社会主义研究者们从生态危机的根源、社会公平、经济危机等视角阐释了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我国现阶段正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生态文明已经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上。批判地审视及反思西方工业文明的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对我国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新和探索,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给我国环境保护也带来了新的启迪。
生态社会主义;环境保护;经济发展
一、生态社会主义的主要观点
对于生态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其发展的不同时期、不同的代表人物那里有着不同的观点,但在谋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发展的问题上,却有着共同的立场。其共性的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态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辉煌是建立在对大自然的统治和疯狂掠夺基础之上的,如今的社会仍然是占世界25%的人口消耗着占世界75%以上的能源和80%以上的原料。试想一下,如果把世界最富有的10%的人口享用自然财富的标准扩展至全世界,我们将立刻面临生态的崩溃。而资本主义制度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更加快了生态危害的转移和扩散,生态殖民主义也就愈加发展。
第二,社会公平是生态环境问题的本质。随着信息化、全球化的发展,整个人类社会已经形成了一个大的地球村,环境问题也早已经超过某一国一区而成为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难题。人的需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人的动物性,社会属性的本质则是精神性的,也是利己与利他性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不但要满足人的需要,更要改变人的需要方式,使人们从自然属性中逐步解脱出来,走出对自然的过分依赖,从注重物质生活转向注重精神生活。此外,从资本的扩张性可以看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弱势国家的变相剥削和掠夺不可能停止,人类社会面临着严重的不公平。要解决因不公平而产生的环境问题,就必须取得共识,而这一共识的前提就是必须公平;要公平,就必须改变现阶段由某些发达国家操纵和控制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第三,生态危机变成了转移经济危机的新载体。今天的危机从生产领域转移到消费领域的趋势越来越强。这成了资本主义转移危机的绝好手段。如今的资本主义经济制度,首先是靠不断地制造新的公众消费需求来达到自我发展,其次是靠经济技术上的优势来作为发展的支撑力。操纵并且制造消费,本质上即是在“转移方向”,即将经济危机的风险转移过渡到生态危机上来了。
第四,改变盲目追求利益的经济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资本主义的根本特征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他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批判关键是对经济理性的批判。经济理性使人与人的关系变成金钱关系,淡化了人性,强化了机器性。而生态理性则要求以人为本,要合理处理好劳动、资本、资源的关系,强调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对人性的充分尊重。它们分别站在利润和可持续发展的两种出发点上,完全对立。
第五,对社会变革的力量有了新的理解。工人阶级是社会变革的力量,这一直是传统社会主义所强调的。可是现在的问题是,西方工人阶级不但在规模上比其他阶级萎缩得都快,而且由于越来越离不开资本主义经济,变得非常具有依赖性,从而也就缺少了独立性。而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生态社会主义的理论家们认为首先应该是以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中间力量”,其次才应该是工会。
第六,对未来社会的理解。未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又应该是什么样子?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家有着一些共识,他们普遍认为它应该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场质的飞跃,是一个统一生态和谐、经济效率、社会公正、公平正义于一体的新型社会,而且这个社会也必定是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社会。
从上面归纳的观点可以得出一些结论,生态社会主义理论运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学说,从环境的视角,把资本主义生产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基本矛盾提升到资本主义生产与整个生态系统之间的基本矛盾的高度,从而得出生态恶化是资本主义与生俱来的特性,因而解决问题的唯一出路就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指出了资本盲目追求利润的扩张性导致了生态危机,也指出了生态环境问题是社会公平的本质,并且提出了改变盲目追求利益的经济理念,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性。这种把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归结到根本制度,与传统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具有极大的相似性。
二、生态社会主义理论所带来的启示
西方当代生态社会主义观念是以生态效益为核心价值,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追求目标,并且把人类的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置于其中进行思考和评价,这无疑是一种全新的思维,这与我们的科学发展观有异曲同工之处,对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启示,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第一,强化生态文化建设。社会文化是社会的政治经济在人们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文化的核心要素是信仰、价值观念、意识形态和思维方式。生态社会主义主张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结合,实质上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结合,除了物质生产的材料、资源,还有审美、精神、道德等。提倡生态文化建设需要协调各方面的文化建设,既不但要做好对生态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也要做好对公民的宣传和教育;既要注重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要注重以诚信为核心的道德文化建设。
第二,加强环境公平是提高人民福祉的重要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一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增加全社会的物质财富;二是逐步实现社会公平与正义,极大地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和促进社会和谐。人民群众是环境最大的利益相关人,也是保护环境的动力源泉。人民需要活得更有尊严,需要从多个方面得到权益的维护。机会公平、分配公平、结果公平都与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有关。如果不能实现环境公平,所谓的实现社会公平也就失去了现实的内容。从这个角度看,环境公平的问题是社会公平重要的内容之一。经济越发展,政治越民主,社会越和谐,生态环境越得到保护,社会文明程度越高,人民的环境福祉就越有保障。
第三,继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方式。社会稳定需要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掠夺式的经济增长方式是饮鸩止渴。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途径,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提高我国经济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的根本举措,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深刻认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意义,大力推进经济增长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
第四,通过环境保护优化经济的发展。我们应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而实现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目标。我国环境基础条件本身比较脆弱,在经济发展不断增加环境压力的情况下应该采取比较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但从实际执行的过程来看,环境保护措施的力度一直较弱,未能有效约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后者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因此,改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回过头来从加强环境法律法规标准做起。
第五,把环境保护作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举措。从我国的基本国情来看,总体上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方面是各种基础薄弱,即人们常说的“人口多、资源少、底子薄”。这个特点长期以来被人们反复提及和强调,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我国进行一切重大决策的基础。偏离这个特点而做出的选择,必然不会是“中国特色”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首先是因为适应这个特点而被选择和确定的;另一方面是全体人民拥有着极其强烈的发展愿望,迫切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这是由我国特殊的近现代史所决定的。中华民族百年来的屈辱史和未来面临的生存挑战都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发展意识,而经济实力是决定一个国家社会状态和国际地位的根本因素,发展经济实际上是我国长期不变的社会主流意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是基于以上两个基本国情而确立的新的国家战略。在实现这个战略的过程中,环境保护是解决我国自然条件差,发展愿望强这一特殊矛盾的必然途径。这是因为“发展愿望强”遇到了“自然条件差”这个特殊的约束条件,唯一的选择就是在合理利用资源、维护生存环境的前提下不断地满足发展的愿望。我国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已经进行了半个多世纪,除了某些特殊时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一直是我们首要的国家战略。这就是说,极其强烈的发展愿望,本身已经成为我国的“基本国情”之一。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着中国特殊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现实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第六,从社会主义制度本身挖掘环境保护的价值诉求。从生态社会主义的观点可以很清楚地看出社会主义包含着环境保护的价值诉求,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化是社会主义思想诞生的源头之一。社会主义关于公平公正、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与环境保护具有天然的、内在的联系。社会主义理论和道路的拓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日趋密切,世界资源环境矛盾为社会主义的重新崛起创造了条件,进而使人类有可能借助生态文明找到一条共同通向社会主义的道路。未来社会应是一个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与生态相和谐、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特殊表现,其中必然包含着社会主义的基本元素。社会主义的起源,我们一般都是从人与人的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的,认识到社会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把人从资本压迫人、人压迫人的关系中解放出来。在自然资源充足、人与自然关系融洽的社会中,大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容纳和净化能力很强,所以环境问题并不突出,这个时候要改善民生,主要矛盾不在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而在于生产能力不足。但在一个自然资源缺乏、人均资源紧张的社会里,每个人改善生活质量的努力,都可能与他人利用自然的行为相冲突,这个时候改善民生的行为就必须放在一个“全社会整体利益”的大框架下来协调或统筹,这一思路与社会主义的内涵是相吻合的。
三、总结与反思
生态社会主义揭示了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的追逐利润带来严重的负面效应: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学者们以生态社会主义理论寻求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对我国环境保护有着重要的借鉴和启迪。
回顾我国以往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经济发展总体上具有“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特征,导致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当时历史条件下不自觉的选择,有历史和客观的原因,但显然不是一种可以长期采用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环境保护就是一项非常重要和有效的调控手段。
社会主义国家所追求的生态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拒绝“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增长理念,积极探索可持续发展战略,尽最大努力采取一切必要的手段,把工业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结合在一起,走绿色工业化和绿色城市化的道路,实现现代化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重任务。我们走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不单要对生产力变革,还要对社会生产关系进行变革,要超越西方资本主义和传统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超越传统的工业文明和现代化的发展方式,在超越的基础上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俞可平.全球化时代的“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3]郭尚花.试析西方生态社会主义的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1).
[4]张薇.论生态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西安社会科学,2009,(11).
[5]潘瑾菁,汤燕红.生态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及其当代启示[J].学理论,2009,(7).
[6]潘岳.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J].绿叶,2006,(10).
訾海(1981-),男,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崔婧婧(1982—),女,硕士,安徽省合肥长丰县委党校教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