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研究

2010-08-15杨正书晏红超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0年11期
关键词:我军后勤军事

杨正书,晏红超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研究

杨正书,晏红超

(重庆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重庆 400044)

当前我军军事物资保障存在与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物资管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作为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有利于对物资、人员实时掌握和快速、灵活配置。建设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需要构建标准的军事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建设高效的物资信息源数据采集系统、构建军事物资运输信息跟踪与控制系统、研制通用的物资管理软件系统。为此,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建设要科学定位,合理发展;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畅通;严格标准,统一建设;以军为主,军地结合。

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军队现代化水平的提高,信息化战争已全面登上历史舞台。现代战争呈诸多兵种多维联合作战态势,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我双方对抗激烈,物资消耗空前迅速,后勤保障难以准确预测。战争对物资需求的突发性,要求物流系统必须快速反应,并在保障过程中实施准确调控,随战场形式的改变而灵活转换物资流向、数量,否则贻误战机。

随时了解物资在存储、运输、分发过程中的准确信息,使军事物流做到适时、适地、适量,成为物流系统快速反应的前提。因此,实现能够自动跟踪我军整个补给系统中各种物资的品种、数量、位置、承运工具和单位等,准确地显示它们的实时数据,从而使整个后勤补给系统的各种活动全景一目了然,是我军顺利实施物资供应、提高后勤保障能力的重要途径。

一、我军目前军事物资保障存在的问题

我军当前的保障模式主要还是采取携行、后方供应、逐级补给、定点区域保障等模式,这些传统的模式是从指挥机关到基层仓库的纵长横短的“树”状指挥网络,冗余环节多,信息流程长,横向无法沟通,抗毁能力差,已经很难适应现代战争全方位后勤保障的需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一)与部队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后勤物资保障中,一方面各级后勤指挥能够及时了解和准确预测作战指挥官的位置及其后勤需求,及时预测补给机构和其他保障设施的位置;另一方面,后勤补给人员能够适应战场变化、随时修订物流保障方案,确保物流保障在时间、地点和数量上的精确[2]。在信息化条件下,部队的物资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对物资保障能力要求更高。然而,我军后勤机械化、信息化水平都不高,物资保障以人工作业为主,效率低下。以传统保障机械化战争模式来应对信息化战争,后勤只能通过在战场上被动的增加物资保障机构,修建更多仓库设施,加大物资储备,增加运输力量来满足部队的物资需求。这种做法给指挥协调带来巨大困难,并且增高了物流成本。此外,庞大的后勤机构在信息化战争中往往更容易遭受敌方的精确打击,难逃灭顶之灾。因此必须建立以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平台,对物流保障力量、保障对象、保障物资的数量和品种、保障地点等实施全过程监控的可视化物流信息系统来适应信息化战争下的物资保障需求。

(二)物资保障实体功能不完善

在当前保障模式下,仓库和运输部队作为具体的保障实体承担军队物资收发和运输任务。由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情和军队战略的影响,在军事仓储与运输部队的发展问题上,更多地强调了其专业适应性、结构特殊性和军事独立性,主观地把它孤立和封闭起来,自成一体,出现了很多问题。如管理体制条块分割、业务关系复杂、信息流通不畅、仓库和运输部队职能受缚等等,造成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在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仓库和运输部队作为军事物流网络的“节点”,不仅仅是单纯的功能组织,还必须及时反馈和处理部队物资需求信息,保障物资适时、适量、高效、低成本地送到部队用户手中。传统的仓库和运输部队要达到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物资保障要求,必须在充分发挥目前储运机构作用的基础上,优化业务流程,顺畅各保障单位“接口”,消除“瓶颈”,并尽可能将传统储运模式下相互独立的各种运输手段按照科学、合理的流程加以组织集成,从而获得储运的最佳效率和效益。

(三)物资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代军事物流系统依靠组成要素相互间的分工协作来共同完成物流工作,以提高效益和效率。分工与协作的方式一旦不合理,保障实体则要花很大的“代价”完成具体的保障任务,这种“代价”往往以“混乱、差错、低效率、过高成本费用”等表现出来[1]。目前我军的物资管理,分工不清、业务交错、协作困难,问题较多。从保障体制上讲,传统的物资保障体制存在“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弊端,物流各环节“割裂”,难以支撑全国性的网络物流运作。从技术应用上讲,我军物质种类跟发达国家差不多,但管理手段却落后很多,目前虽然各种信息化技术相继运用到物资管理中,但是自动化程度并不高,物资端信息采集仍然是手工作业为主,没有完全实现物资的自动识别和信息交换,差错率较高。并且,各单位信息化技术使用层次不一,差异很大,信息处理、共享手段和能力不足,使得各保障实体间难以实时沟通,整体协作能力受限。从整体效益上讲,由于受传统的后勤组织体制的“限制”,我军的物质管理缺乏权威性物流管理机构的协调与集成,作为军队储运体制主体的联勤分部,军兵种后勤所属基地、仓库等,在执行保障任务时,均以自身功能和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较少考虑本环节外的事情,严重制约了军事物流的整体协调发展。

二、全资产可视化的优点

全资产可视化 (Total Asset Visibility),美军称之为“联合全资产可视化”(JTAV;Joint Total Asset Visibility),是基于信息化作战的需要,通过构建一定的军队物资信息网络系统,给军队各级指挥员和军产使用、管理人员 (用户)提供全部资产的有关位置、运动和状况的及时、准确的全面信息,以及识别部件、人员、装备和补给品的管理能力的一种方式。其实质是一种信息能力和决策能力。有了这种能力,后勤各环节就可以实时掌握后勤“管道”中各类资产的所有相关信息,为“适时、适地、适量”的精确保障提供最大的可能性[3]。具有以下优点:

(一)促使后勤编制体制的改变

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将通过掌控物资流动信息,缩短后勤信息流通与反馈时间,促使后勤编制体制从以上下贯通的“树”状结构为主向以扁平交错的“网”状结构为主的转变,横向沟通能力得到增强。传统的垂直层次保障必将被取代,扁平化网络保障将成为新的保障模式。新的保障模式一方面适应作战部队小型化、模块化的要求,将压缩规模,减少保障层次和环节;另一方面适应信息化战争要求,指挥体制将从传统的按级指挥为主、从上到下、纵长横窄的“树”状结构向扁平网络指挥体制转变。

(二)促使后勤保障模式的改变

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将促使后勤保障模式从物资储备抵消配送型转变为适时适地适量快速反应型,后勤保障的重点将从依赖数量转向依赖速度和信息。后勤指挥人员可以通过数字化网络系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一是准确掌握自身物资储备和后勤部队的配属情况;二是对保障全过程实施监控,随时了解保障过程中不断变化的情况,确保物资能在准确的时间、准确的地点实施准确的投送;三是通过计算机模拟,预测未来保障任务量,及时修订保障方案,最大限度地避免盲目性。后勤物资保障将真正实现实时指挥监控、科学决策、快速及时投送和最大限度节约。

(三)促进后勤指挥方式的改变

传统的后勤指挥方式以人的经验判断为主,而全资产可视化将使后勤指挥方式向利用计算机辅助决策为主转变。后勤指挥自动化系统将广泛进入到每一项保障行动和每一个保障单元,在信息采集、传输、处理等方面具有联网、自动、实时等特点,把后勤组织指挥需要的时间压缩到原来的几十分之一。高度现代化的网络保障体系使人脑得到足够的延伸,使后勤组织指挥手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三、建设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我军的全资产可视化建设还处于初始阶段,资产可视化只是个别,高科技应用有限,覆盖区域也不多,各后勤部门开发的信息管理系统还处于“孤岛”、分散状态,存在问题多。因此,必须从长计议,整体开发,协调发展。

(一)构建标准的军事物流网络信息平台

建立标准统一的军事物流网络信息平台是实现对物流资源全程可视、物流需求及时掌握、物流状态实时可控的重要保证。其实质是对各种军事物资的各个物资单元进行全程管控,形成闭合快捷的物资供应保障信息链。目前,全军后勤师以上机关的局域网已经建成,并实现了相互联通,当前主要的任务是:一方面为物资仓库综合管理平台提供一个实时、高效、可靠、保密的网络环境,实现仓库内部机关各部门与物资保管作业区的畅通连接;另一方面是实现物资仓库与上级单位的网络互联互通,能够实时、准确地与上级单位进行信息交流。这样,构建通畅的网络信息平台,才能使物资保障各实体实现“物理分散,逻辑集中”,物资保障力量才能得到综合集成。

常用的技术有:建立军队内部的局域网(LAN)、广域网(RAN)。借助服务器和通信网络,实现数据的一体化和共享,使得部队工作人员可以在办公室、仓库,甚至在路上实现信息的交换,极大地提高了军事物流运作决策的有效性和灵活性。依托互联网 (Internet)技术。互联网技术是目前全球发展最为迅速的新兴领域,它使得个人电脑实现了最大功效,由原来互不相关、单个作业的电脑变成相互联系的一体化系统,并广泛地应用到了其他终端,例如手机、电视等等,使得信息传送完全破除了时空障碍。ED I技术,意为“电子数据交换”。是指将标准的经济信息,按照同一规定的一套通用标准格式,通过通信网络传输,在贸易伙伴的计算机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自动处理。ED I能有效地减少直到最终消除贸易过程中的纸面单证,因此俗称“无纸贸易”。

(二)建设高效的物资信息源数据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是军事物流可视化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在信息资源的采集中,要加强标准化作业,实现互联、互通、互操作;另一方面,通过建设各级综合数据库和数据中心,依托网络综合性分析、处理,提取有价值的决策信息分析信息,迅速提供给各级后勤首长和机关,使繁复、门类众多的基础信息成为立体、动态、可决策支持的综合信息,提高信息的利用率。

需要解决的问题:(1)统一制定全军物质编码。物资的可视化管理,实际上是利用计算机网络、高速通信和其他技术手段,实现物资信息的自动识别、查询和传输的过程。要使用计算机能够识别和传输信息,就必须统一编码。这一工作是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的基础。(2)物资管理自动化系统。每个仓库的物资,其品名、规格、数量、存放位置等信息,只有做到能够自动查询,并反映到信息网络之中,才能实现可视化,这是实现库存物质可视化的基础。

常用的技术有:(1)条码技术。条码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对物流中的物品进行标识和描述的方法,它能将物流对象的有关信息通过条形码的方法记录下来,形成各种货物有别的“身份证”,再利用扫描仪对条形码进行扫描,可准确识别物流对象的信息。军事物资不论是在储存、搬运、销售还是配送,通过条形码技术都能够快速提高物流的效率和准确率。(2)射频识别技术 RF ID。它是利用无线电技术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以达到识别和数据交换的目的。其具有识别距离比光学系统远、不受限制的优点,同时射频识别卡还具有读写能力、可携带大量数据、难以伪造、具有智能功能等特点。(3)数据库技术。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数据集合,为多用户服务,数据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数据库中数据的更改与检索均按一种公用的可控制的方法进行。数据库系统由一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存储数据的数据库两部分组成。

(三)构建军事物资运输信息跟踪与控制系统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覆盖全国领土、领海和领空的运输信息和控制网络。它应能够通过卫星和其他通信手段,直接与各个仓库、港口、场站和各个在运物资单元进行双向通信,并对在运物资进行实施追踪[4-5]。能够根据全程追踪和监控物资输送和人员投送情况,实时获取运输的信息,使整个运送过程一目了然,极大增强了物资运送的透明度。

箱内物资识别查询系统。这一系统可采取激光识别、存储、读取、显示技术和无线电自动传输、查询等技术,能够自动输入和存储进出集装箱的物质的有关信息,并将信息传入全军运输信息和控制网络的主数据库,以供随时查询。这一系统要体积小、重量轻,能够附着在集装箱的外面,承受冲撞、震动、水浸、高低温等不良环境。它是在运物资可见性的关键技术之一。

物资运输集装箱化。集装箱(集装架)运输是实现在运物资动态可视化的必要条件。要想了解运输途中物资的各种信息,必须依赖某些跟随物资行动的自动识别和监测设备,而这些设备不可能安装在每一件在运物资之上,而集装箱 (集装架)则是这些设备的最好载体。

常用的技术有:(1)GPS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它主要用于船舶和飞机导航、运输工具自动定位、跟踪调度、地面及空中交通管制、空间与地面灾害监测等。(2)军用地理信息技术。它是以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更多空间地理信息,并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对军事物流的组织实施起到关键作用。(3)军用地图处理和态势信息技术。是应用态势图、态势信息处理的支撑软件和开发工具,标绘、存储和处理一个战争时期(战役或战斗)内敌我双方当前及演变中的态势信息,全面及时地搜集、整理、存储、综合、实时显示后勤指挥、保障过程中的军用地图和态势信息。

(四)研制通用的物资管理软件系统

研制通用的物资管理软件,其目的是保证物资管理信息的互联互通操作。从层次上分主要有:总部级物资管理软件,基地级物资管理软件和仓库级物资管理软件。总部级物资管理软件一是面向总部综合计划部门的软件,二是面向总部物资业务管理部门的软件。据此,可实现从总部到军事物流基地,直至物资仓库的信息查询、物资电子调拨处理和相关文电处理等功能。基地级物资管理软件一是面向基地综合计划部门的软件,二是面向基地物资业务管理部门的软件。据此可为基地用户提供实时、准确、可靠的物资信息和资源,实现物资保障总部、军区(基地)到仓库的信息查询、物资电子调拨处理和相关文电处理。

常用的技术有:(1)Java技术。是一种用于Internet分布式环境的编程语言,与C++语言比较类似,但比C++更容易学习和使用,具有面向对象、无全局变量或函授、源代码具有可移植的特点。Java独立于平台,在移植的时候不需要进行任何预编译,不针对任何一个操作系统而设计,所以被视为最有意义的创举。(2)动态页面开发技术。常用的动态页面开发技术有 ASP(Microsoft Active Server Pages)、JSP(Java Server Pages)、PHP (Personal Home Page)等。(3)XML。即可扩展置标语言 (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的缩写,使用者可以定义无穷无尽的标记来描述文件中的任何数据元素,使文件内容更丰富更复杂,并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XML技术不仅适用于网络,而且也是强大的数据交换工具,适应于不同数据库系统之间交换信息。

四、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建设要注意的问题

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是信息化技术在军事后勤领域应用的必然产物,其建成将给我军带来重大的军事和经济效益。同时,军事物流可视化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组织实施。当前,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建设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必须抓住机会,全面发展。

(一)科学定位,合理发展

我军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方可完成。一方面,技术上的成熟,表明了研究与建设的可行性。国家和军队建设近年来取得了巨大进步,为我们开展可视化建设提供了机遇,能够为我军的可视化建设提供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另一方面,应用上的效益,表明了研究与建设的必要性。我军正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早日实现后勤信息化符合我军的长期发展目标,有利于提高战时后勤保障效率,堵塞平时管理漏洞[6-7]。当然,从目前我军可视化水平和国际发展形势来看,我军的可视化建设,发展落后、任务重、问题很多:一是认清当前不利形势。总体上讲,我军目前尚处于机械化、半机械化状态,信息化基础薄弱,在建设基础、资金来源、技术支持,甚至人的意识方面,存在问题很多。在认识方面,受思维模式和军事传统的束缚,“重军事、轻后勤”“重建设、轻使用”的思想非常严重;在资金方面,军费总量有限,资金缺口大;在基础建设方面,历史“欠账”较多,目前还没有制定统一的物资编码和目录,军事卫星通讯和传输网络不完善,后勤指挥自动化水平低,这些必然成为制约后勤可视化的“瓶颈”。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所以切不盲目乐观。二是学习外军先进经验。美军的可视化建设是在完善的指挥自动化基础上进行的,信息化意识到位,资金保障充分,技术支撑强劲,并且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于我军来说,学习美军的先进经验,走符合自己情况的发展之路,对我军可视化建设将起到积极的引导和促进作用。三是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确立科学合理的发展目标是当前我军开展可视化建设的当务之急。可视化建设应立足我军后勤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现实,围绕“全资产可视化”的总体目标,按照“集中领导、整体筹划、局部先行、重点突破、持续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建设优先顺序和发展阶段,有效利用各种资源,逐步实现后勤业务的全程可视。

(二)加强组织管理,确保畅通

强有力的领导机构是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建设顺利推进的保证[8-9]。一方面,要应对冲击,坚定改革。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它的出现必然会对传统的后勤思维方式、后勤体制、后勤人员的工作和习惯和工作内容产生巨大的冲击。在可视化后勤系统的建设过程中,军队整体利益、军兵种部门利益、后勤人员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肯定会非常突出。这就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机构对其加以协调和统一领导;同时,后勤可视化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论证、建设、使用等工作千头万绪,也只有建立权威的领导机构才能使建设工作有序进行。所以我军的全资产可视化领导机构不但要能够应对各种冲击考验,而且还必须能够强有力地搞好组织协调工作,保障改革顺利进行。另一方面,要长远发展,顾全大局。借鉴美军联合全资产可视化建设的经验,我军搞全资产可视化建设,不能搞“一锅煮”,不分主次,也不能盲目平衡,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站在为促进我军长远发展的立足点上进行建设,一切以军队建设大局为重,抛弃各军区、军兵种的门户之见,协调到统一发展的路上来。我军应尽快成立总部级后勤资产可视化建设领导机构,以便统一筹划建设规划,合理调度资金、资源。

(三)严格标准,统一建设

建设统一的后勤资产可视化系统,软、硬件上是否具有高度的兼容性和互通性非常重要。标准不统一,全资产可视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开发的系统若不能互连、互通、互用,不但达不到全资产可视化建设的目的,还会造成巨大浪费,到时弃之可惜,留之无用。美军在资产可视化应用和系统软件研制过程中,十分重视统一标准、统一接口、统一内容,成效显著,整个过程实施顺利,少走了很多弯路。我军需要贯彻实施的标准主要包括:信息处理和交换、数据通信网络、术语和词汇等各类标准;各类物资编码代码等各类标准和交换、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可靠性和维修性、安全和电磁兼容、设备等各类标准。其中,尽快完善各类物资编码代码是当前标准化工作的当务之急。我军在后勤资产可视化建设过程中,同样要高度重视标准化问题。在政策导向上,应使人们充分认识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在资金投入上,加大对标准化项目的支持力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以统一的技术标准作为衡量建设项目的重要指标,避免出现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的现象。

(四)以军为主,军地结合

我军的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建设,面临很多资源利用和技术使用的难题,单靠军队自身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具体来说,就是要走“以军为主,军民结合”的发展道路。一方面,尽可能地将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体系之中,走开放式发展之路。军事物流全资产可视化的技术支撑,如硬件设备、软件系统,以及通信、网络和自动化技术等都具有很强的军民通用性。通过依托地方产业,充分发挥地方科技资源雄厚的优势,将地方高新技术充实到部队,学习地方的先进成果,“借梯上楼”,努力推动现代化物流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方物流资源,实现军地一体化发展。利用我国目前信息产业发展迅速的有利时机,充分挖掘民间潜力,采取招投标、外部承包等市场经济运作方式,把一些技术性较强的建设项目交给地方公司或企业开发研制,如软件系统、识别技术的开发等。

五、结束语

我们要在高突发性、高消耗性、高机动性的信息化战争中,提供快速、准确、稳定的军事物资供应,必须克服传统物资保障模式的不足,在立足国情与军情的现实状况的前提下,借鉴美军等发达国家军队全资产可视化的建设经验,积极建设我军的全资产可视化,不断提升我军物资保障能力。总之,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措施得当,就一定能抓住机遇,实现具有我军特色的“资产”可视化,使我军后勤建设发生质的飞跃,实现跨越式发展。

[1]李振可,熊哲华,易幸.军事物流配送式保障模式研究[J].物流科技,2009(1):74-77.

[2]侯远达,郭智慧.军事物流科学发展刍议[J].物流科技,2008(1):101-103.

[3]赵新光,李文学,郭凌.美军联合全资产可视化系统及对我军的启示[J].军事经济学报,2005,12(3):93 -96.

[4]王宗喜.军事物流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5]张如庆.中国建筑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测度与国际比较[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2008(2).

[6]冯燕芳,陈永平.基于加权因素法的物流配送中心选地分析——以江苏宜兴为例 [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

[7]王丰,姜大立,彭亮.军事物流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3.

[8]陈军军.用供应链管理模式和技术实现社会价值最大化[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9]马晓燕.关于重庆建设西部现代物流中心的思考[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

A Study on the Visualization of Total Assets of Military Logistics

YANG Zheng-shu,YAN Hong-chao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Chongq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0044,China)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in China’smilitary supplies security such as the inadaptability to the supply requirement structure under infor mation war conditions and the defective supply management systems,total assets visibility of military logistics,a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logistics informatization building of the armed forces,is conducive to the material and personnel to achieve realt ime control and fast,flexible configuration,and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military logistics.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current problems in our military supplies and the advantages that our army achieves by carrying out total asset visibility of military logistics,and researches the main building focus and problem we need pay attention to aswell.

military logistics;total assets;visualization

F252

A

1674-8425(2010)11-0040-06

2009-11-25

杨正书 (1964—),男,四川绵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责任编辑 邝坦励)

猜你喜欢

我军后勤军事
后勤服务
“强力后勤”入职记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后勤服务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
世界军事掠影
我军第一个无线电队的组建和作用
发扬我军官兵一致的光荣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