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目的与翻译规范
2010-08-15王湘玲邬清明朱玲玲
王湘玲, 邬清明, 朱玲玲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译者目的与翻译规范
王湘玲, 邬清明, 朱玲玲
(湖南大学外国语与国际教育学院,湖南长沙410082)
文章从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结合描写学派的翻译规范论,以《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中译本为例,分析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导行为及其制约因素,进而指出,译者主体作为两种文化的中介,受译入语体系的规范所制约,需要(赞助人的)翻译目的来做指导以作出翻译决策,表现为既要接受赞助人的主导,又要迎合读者的期待视野,还要遵守自己的道德规范,其文化身份和文化取向不可避免地体现在其翻译策略的选择上。
译者目的;翻译规范;译者主体性;翻译策略
一、引 言
20世纪80年代,翻译研究开始从以原语语言或文本为依托向译入语文化转向,一些学者开始提倡将翻译研究放到一个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中[1][2],尤其是置于特定的历史时代中来研究,译者的创造性和主体性才逐渐凸显起来。然而在以往的论述和相关研究中,系统阐明译者是怎样以其“中心”地位具体“主导”翻译活动的译者主体行为研究却显不足[3],特别是针对译者文化语境下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策略的选择及其制约机制的研究则是更少。本文旨在结合翻译目的论与规范论,以《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中译本为例,分析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在特定的文化语境如意识形态、文化背景、意向读者等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下,如何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与方法,对原作进行一种有目的的创作。本文认为,目的论中的“目的”作为翻译行为的最高原则,在指导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时,起着理论层面的决策作用;同时,翻译规范通过对翻译具体操作层面的描述,可以解释译者的翻译行为及其制约机制,二者结合可以避免译者主体性认识观上的片面性。
二、翻译规范论与目的论观照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
著名翻译理论学家吉里·列维(Jiri Levy)在《翻译是一个做决定的过程》一文中指出,翻译活动包括一系列步骤,且每个步骤都会涉及到一次选择,翻译的过程就是译者不断进行选择的过程[4]。无论是对所翻译文本的选择,还是翻译策略的确定,译者都需要进行取舍,从而使译者主体性的发挥成为可能。然而译者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这一限度也就是译者所受的规范。译者在选择一个文本进行翻译时,为了使译作能够顺利地进入译入语文化,往往要考虑所选择的文本是否与译入语文化中的信仰、价值观念、语言、道德规范、政治等因素之间有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因为这种矛盾和冲突会使译作在译入语文化中失去部分读者甚至被拒之门外。
1.理论基础
图里(Gideon Toury)在其《描写翻译学及其他》一书中,谈到描写翻译理论与目的论的异同[5]:二者都是在20世纪70年代不约而同地提出翻译研究向译入语文化转向,主张功能主义的翻译观及翻译研究语境化。不同之处在于,目的论认为翻译是一门应用学科,主要致力于研究职业翻译训练;而描写学派是一门理论学科,更为关注文学翻译的范畴。在该书中,图里提出了“规范”的概念,即社会文化对翻译的约束力。他认为翻译是受规范制约的行为,其功能在于交际。规范是建立在社会或者语言群体共有的交流模式的基础之上,一旦建立或确立,就会在决定和限制交际行为方面表现出规定性的特点。图里认为翻译时帮助译者做决定的基础是“翻译规范”,译者的选择实际上是对规范的选择。规范反映的是一个群体的共同价值观或思想,如正确与错误等。规范不一定就是策略,但会导致某种策略的选择,或是对某种策略的合理解释。他分了三种翻译规范:初级规范、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随后赫曼斯(主要谈文学翻译)、诺德(主要谈语言学模式)和切斯特曼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区分了不同的规范类型,讨论了它的应用范围[6]。
在20世纪70年代,德国翻译学家威密尔(Hans J.Vermeer)在赖斯(Katharina Reiss)文本类型学(text typology)的基础上提出了目的论(skopos theory),它是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在目的论中,威密尔把翻译定义为“在译入语文化中以满足译文读者的某种需求为目的而进行的一项活动”[7]。翻译目的论肯定了译入语读者的作用并强调了译者的主动性。目的论中三大法则的所有翻译都应遵循的首要法则是“目的法则”,即翻译应能在译入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或者说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
2.二者的优势互补
翻译的目的是翻译行为实施过程中的一个上承社会文化,下启翻译选择的中间层次[8]。翻译的目的论认为,翻译行为以翻译的目的为最终标准来判断译本的充分程度。同样,翻译规范论则是在充分性(adequacy)和可接受性(acceptability)两个极端之间确定翻译的落脚点。当翻译规范要求提高可接受性,即调整译文使其适应译入语文化系统时,偏移原文的倾向性就增强。由于目的论的重点在于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标准,从而确定相应的翻译策略,而规范论则是从历史的角度来探讨翻译产品,即通过译本来考察译者在操作翻译过程中遵守了何种规范;规范一旦建立,又反过来制约与指导翻译实践。译者主体性中必不可缺且能动性最强、最明显的莫过于翻译规范和译者的翻译目的[9]。因此本文认为,将二者相结合能够更好地研究译者主体性。
三、从《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的翻译看译者目的与翻译规范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夫人希拉里的首部自传《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以下简称为《亲历历史》),在中国大陆地区一度畅销。后因《纽约时报》指出中译本对有关中美两国之间的政治分歧及敏感话题有多处删减[10],从而引发版权之争。本文接下来从目的论出发,结合翻译规范论来解读这一翻译现象,即从翻译过程中原文分析、制定翻译策略及译文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该书译者的主体性表现,即译者在制定翻译策略时的主导行为与制约机制。
1.原文分析
(1)翻译的目的
目的论认为,所有的翻译都有目的性,目的论中的“目的”指的是译入语文本的目的,即翻译行为由其译入语文本的目的决定,原语文本除了是重要的信息源之外,不再是译者翻译决策的首要影响因素[7]。任何一个有经验的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满足某个特定的译文接受群为翻译目的。《亲历历史》的原作目的是为了当时在美国国内争取更多的选民来支持作者本人参加2008年的总统竞选,有其明确的政治性,而国内出版商则明显是出自商业目的。
(2)译入语读者
译者并不是原作者的意向读者,而译文的读者却是译者的意向读者。《亲历历史》在中国的潜在读者应该是关心美国的时事政治动态,认可希拉里的个人魅力,对她和她丈夫克林顿总统的政治生涯和私生活感兴趣的人。而原作的意向读者则是其政党支持者、关注其丈夫克林顿性丑闻的新闻传媒与美国民众等。
(3)原文语篇特点
《亲历历史》是个人传记,根据赖斯的文本类型学,属说明文本,其翻译重在内容,要求“直接、完整地传递原语文本的概念内容”[11]。但译者为了使译文符合译入语文化的规范,可以对原作做一定变通。《亲历历史》的原语文本被引入中国时,由于原文传意的语境发生了变化(读者、时间、地点、语言等),在实现同样的说明文本的功能时,要实现其相应的译入语文本功能就有必要在翻译策略上作出相应的调整,即它的翻译策略由译入语文本(而非原语文本)的功能决定。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巨大的文化政治差异,译者在其翻译过程中,为了使译文在译入语文化中较好地被读者接受,需要对原作背后的时代意识与政治意识采用一定的变通手段。
2.译者的翻译策略
诺德把翻译分为工具性翻译与文献性翻译[12],按此划分,《亲历历史》属于一种功能相异的工具性翻译。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行为即是对原文进行处理的行为,原文仅为多种信息来源之一,从而打破了原文地位至上以至于控制翻译决策的传统地位。它主张“从全局到局部”的翻译方法和“自上而下”的工具式翻译策略,译者可以根据既定的翻译目的对原文的内容做取舍、调整或改写等处理。总之,由于《亲历历史》原作在文化、政治甚至时空等方面都与译入语读者有较大距离,某些内容在新的语境中保留其原作功能没有太多意义,译者可以适当调整原作功能[13]。
3.译文分析
切斯特曼把翻译策略大体分为理解策略和生产策略两类。理解策略关系到对原语文本的分析以及翻译委托的性质,生产策略是理解策略的结果,它们关系到译者为了生产恰当的译入语文本而采取的操纵语言材料的方式[6]。切氏将生产策略细分为三类:句法/语法策略、语义策略、语用策略。本文试图通过以下译文中的实例分析证明,在《亲历历史》的翻译中,译者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到了这些策略。译者在翻译时,为了使译文更好地被译入语文化读者接受,需要考虑原文文本和译入语文本之间文化、意识形态等的差异性。此时的翻译不再遵守等值或对等原则,译者总是从国家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出发来处理翻译中所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14]。
(1)句法策略上表现在一句话的不完整翻译,即减译。例如:
英文:The arrest of a dissident is not unusual in China,and Harry Wu’s imprisonment might have received scant attention in the American media.[15]
中文:吴弘达被捕的消息原本不会受到美国媒体的太多关注。[16](原文斜体部分未译)
原文作者先入为主地依照西方人权观念,在本节开篇就公然抨击有自己特殊国情的中国,明显有强加于人之意,有悖于中国读者的认知心理。减译后译入语文本较易为国内读者接受。
(2)语义策略表现在译者选词方面,即转译。例如:
英文:During our visit to China,Bill and I again raised our concerns about Tibet and the general state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Predictably,the Chinese leaders wereadamant and dismissive.[15]
中文:访华期间,比尔和我再度就西藏和中国普遍的人权表达我们的关切。不出所料,他们不以为然。[16](原文斜体部分为转译)
西藏自古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一直在政治、经济、教育等各领域对其进行无私援助。同时,针对中国国情,当前的人权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状况。原文作者在此运用其西方文化中的价值观错误地评判中国,表现出其对中国尤其是西藏问题和人权问题缺乏最基本的认识,如果译者按照字面直译,必然会与中国读者的期待视野产生冲突,因此,用“不以为然”较好地缓和了原文的气氛。
(3)语用策略方面,表现为文化过滤,即摘译。例如:
英文:Early one morning we visited the“dirt market”,a fleamarket w here vendors unable to get spacein the large permanent tent displayed their w ares on blankets on the dirt outside.[15]
中文:有天早上我们去逛类似跳蚤市场的一个市场。[16](原文斜体部分未译)
文中的“跳蚤市场”在今天已被大多数中国人接受并广泛运用,是人们熟悉的事物,因此,译者在此采取文化过滤的手段,省去了原文后半句对该名称解释部分的翻译,符合意向读者的认知心理,其翻译效果不变。
四、结 语
本文基于目的论,结合翻译规范论,从翻译过程中原文分析、制定翻译策略及译文分析三个方面来探讨《亲历历史》中译本译者的主体性表现——译者在制定翻译策略时的主导行为与制约机制。研究试图证明,在目的论的指导下,认可译者主体性作用、给予译者自由的同时,必须有一定的规范来约束其翻译策略的选择。目的论可以弥补规范论中制定翻译策略理论依据层面的不足[17],而规范论又可以弥补目的论操作层面的缺陷。
如今翻译不再是一个简单的语言文字的转换,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充分发挥其主体性,以翻译目的为指导,遵循一定语言、社会、意识形态的规范,使意义从原语文本抵达译入语文本。
[1]司显柱.言语行为框架·翻译过程·文学翻译[J].外语教学,2007,(7):58-61.
[2]骆贤风.文化翻译与社会文化的互动关系述略[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8,(6):124-127.
[3]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112-134.
[4]HERMANS T.Translation in Systems Descriptive and System-oriented ApproachesExplained[M].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105-117.
[5]TOURY G.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and Beyond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4.203-212.
[6]CHESTERMAN A.Memes of Translation[M].Amsterdam:John Benjamins,1997.135-144.
[7]VERMEER,HANS J.Skopos and commission in translational action[A].CHESTERMAN A.Readings in Translation Theory[C].Finland:Oy Finn Lectura Ab,1989. 89-92.
[8]范祥涛.描写译学中的描写对象和描写方式[J].外国语, 2004,25(5):60-67.
[9]倪蓓锋.译者目的与译本多样化[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2008,22(3):102-106.
[10]KAHN,JOSEPH.Clinton’s‘History’Doesn’t Repeat Itself In China[EB/OL].http://www.nytimes.com/ 2003/09/24/international/asia/24CHIN.html,2003-09-24.
[11]REISS K.Translation Criticism:the Potentials and Imitations:Categories and Criteria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M].Manchester:St.Jerome,2000.156-179.
[12]NORD C.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14-17.
[13]王湘玲.论从翻译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J].外语学刊, 2008,(6):106-108.
[14]王湘玲.译者的翻译决策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4):98-101.
[15]CLINTON H R.Living History[M].New York:Simon &Schuster New York·London·Toronto·Sydney· Singapore,2003.211-235.
[16]希拉里·罗德姆·克林顿.亲历历史:希拉里回忆录[M].潘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3.263-271.
[17]黎芳.翻译目的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23-126.
Translators’Purposes and Translation Norms
WANG Xiang-ling, WU Qing-ming, ZHU Ling-ling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Hunan University,Changsha 410082,China)
Based on both Functionalist Skopostheory and theory of translation norms,the study seeks to explore translators’manipulation and major factors restraining their decision-making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Examples from the Chinese version of Living History are analyzed to demonstrate that translators,restrained by translation norm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system,are in need of a purpose(by the patronage)for their decisionmaking.In their translation process,translators as the bi-cultural intermediary must be initiated by patronage to meet the readers’expectation in compliance with the code of their own ethics.Their cultural identity and orientation are inevitably reflected in their decision-making of the translation strategies.The study is a meaningful endeavor to help understand translators’subjectivity.
translators’purposes;translation norms;translators’subjectivity;translation strategies
H059
:A
:1008-407X(2010)03-0120-04
2010-03-17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09YBA039)
王湘玲(1970-),女,湖南衡阳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