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 用 标 签, 正 面 评 价——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2010-08-15李浩军

文教资料 2010年31期
关键词:特长闪光点后进生

李浩军

(江苏省宝应职业教育中心校,江苏 宝应 225800)

自我意象是20世纪心理学最伟大的发现之一。如果你的自我意象是一个沮丧的失败者,你就会不断地在内心的“荧光屏”上看到耷拉脑袋的自我。反之,如果你觉得自己是个总统,你便能“成为”一个总统。这种自我意象就是你自己的“标签”。善用积极的标签不仅能激发人自尊自爱自强,促人奋发向上,而且有助于消除心理障碍,开启闭锁的心扉,促进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运用它去转化“后进生”,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后进生”常见症状:自我定位,自贴消极标签

“后进生”作为职业学校的特殊群体,往往在初中阶段遭遇过多次的失败。而标签的形成与个人的成败经验有关。多次成功的经历,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潜意识作用,易使自己形成“成功者”的标签。而后进生在经历了一次次失败后,觉得自己无能,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无能者”的标签,认为自己天生是个失败者。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这里主要讨论学校原因)

(一)学习遭受挫折后,教师却诸多责骂,使其丧失了学习信心。

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是很需要得到同情和帮助的,但如果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就会使他们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以致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消失后,厌学情绪自然也就乘虚而入了,学习上的困难者很快就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时间一长,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最终发展成具有“粗野情感和厚脸皮性格的人”,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地位”,这也是发展的必然。

(二)某些爱好、特长受到压抑,使其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后进生”也不例外。但如果班主任因他们是“后进生”,便觉得他们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不让他们参加一些活动,不让他们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甚至处处都鄙视他们,那么久而久之,“后进生”就会错误地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丧失了对自我价值的肯定,以至于逐渐地对个人、对集体完全失去信心。在特定的诱惑面前,甚至会失去理智而无法控制自己,来个“破罐子破摔”,从此一蹶不振。他们自贴标签后,往往表现出这样的一些特点:思想品德不高、行为习惯不良、心理不健康、学习成绩不佳……对他们怎么办?

二、班主任帮助“后进生”:重塑自我,重贴积极标签

(一)定期自找闪光点。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可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表扬激励的运用也极为重要。“后进生”虽然有很多不足之处,但即使再差的学生也总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比如学习差,但在音乐、美术方面有特长,班主任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写不好你可以说,说不好你可以做,说你会说的,做你能做的,尤其要鼓励他们自己定期去找自己的闪光点,或让他们互找闪光点,适时加以表扬。当他们发现身上有那么多优点时,将会对自己重新定位。法国教育家卢梭曾经说过,“表扬学生微小的进步,要比嘲笑其显著的恶迹高明得多”。班主任要及时肯定表扬后进生,满足其自尊和正常的心理需要,可以为转化创造契机。

(二)重新确立自信心。

歌德有这样一句名言:“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了很多,你失去了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因此,使“后进生”进步,重新确立起自信心是转化工作的关键。教师要花功夫、下力气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在“后进生”通过努力取得成绩时既要立即肯定,予以表扬,又要提出新的目标。在班级工作中不要把“后进生”排除在外,可有意安排一些适合他们干的工作,更可以让一些取得进步的“后进生”介绍经验,发挥作用,让他们看到希望,激发进步的内在潜力,确立起不断进步的信心。因此,教师不能只是“恨铁不成钢”,而需炼铁成钢,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不失时机地关心他们,引导和鼓励他们爬起来再前进。

三、班主任定位,多贴积极标签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多用欣赏的眼光给他们贴上积极标签,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

(一)对“后进生”充满爱心。

陶行知先生曾说:“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他们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后进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后进生”的是非观念,坚持正面诱导,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可以使浪子回头。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

(二)尊重“后进生”的人格。

自尊心是人的自我意识的重要标志之一,是进步的动力之一。教师应当尊重、信任“后进生”,逐步消除他们的疑虑。因为学习不好或纪律差,长期受冷落、歧视,他们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外表虽套有一层硬壳,但在内心深处仍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理解、谅解和信任。教师应严于律己,走出心理误区,尊重“后进生”的人格。嫌弃、斥责、批评、挖苦或者变相体罚,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引发逆反情绪和对抗行为,也暴露出教师的心胸狭窄和无能。陶行知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三)激发“后进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在职业学校得到了最好的验证。因此在教学中,要用良好的教学设计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一种利于激发学生内驱力的环境氛围;要对“后进生”以表扬为主,抓住每一次的闪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要设计相宜的课堂练习,使“后进生”在课堂上“有饭吃”、“有事做”,有向更高目标奋斗的希望;要注意知识的重点性、系统性,方法的启发性,问题的针对性和“后进生”的学习个性;要经常与“后进生”谈心,融洽师生间的感情,予以必要的鼓励,并制定可行的目标,培养他们的成功感。

(四)耐心期待“后进生”的转化。

“后进生”的转化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转化过程中,“后进生”故态复萌,出现多次反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对这项十分艰苦的工作,教师一定要有满腔的热情,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使“后进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如果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心理准备,教师很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甚至认为他们已经“无可救药,没有希望”了。要知道“一口吃不出一个胖子”,雕刻一座石像尚需很长的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灵魂呢?

总之,每个人的标签会直接影响他的成败,“成也标签,败也标签”。“后进生”要用好自己的“标签”,加速成功,避免失败。即使失败了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法摆脱“失败者”的标签。如果他们能揭掉消极的标签,不断地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此路不通走彼路,当机遇来临时能马上抓住它,最终也会走向成功。这就需要班主任摒弃对“后进生”的偏见,多给他们一些爱心,让爱的阳光温暖他们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他们的成长,经常给他们多贴积极的标签,多一些正面评价,在他们成功的路上多注入“催化剂”,相信他们一定也能成功。

[1]袁金华.课堂教学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12.

[2]范才生,钟志贤.素质教育:中国基础教育的使命[M].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

[3]李如密.教学艺术论[M].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4]谭顶良.学习风格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1998.

[5]边玉芳.心理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

[6]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6.5.

猜你喜欢

特长闪光点后进生
特长,亦是一种成长
浅谈唤醒学生“闪光点”的方法
抓住闪光点,“流水账”也能翻出浪花
让女儿快乐学“特长”
如何对待后进生
“后进生”逆袭成第一
后进生也有真知灼见
特长公路隧道照明设计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