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2010-08-15冯晓江牛彦军

文教资料 2010年22期
关键词:高师办学特色

冯晓江 牛彦军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3延安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冯晓江1,2牛彦军3

(1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710062;2延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延安716000;3延安广播电视大学,陕西延安716000)

在教师教育趋向综合化、专业化的背景下,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是其发展的优势学科,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特色。在发展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其发展的生命线。这类院校中提高教师教育质量有如下途径: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推动高师院校真正转型;立足教师教育,彰显“师范”特色;勇于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这些院校服务区域社会发展的能力,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地方综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实践与思考

高师院校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为我国的教师教育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教师教育体系的改革,教师专业化和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高师院校大都逐步转型为综合性院校。地方综合院校的生命线是人才培养的质量,在现阶段,这些院校的发展必须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高。这种发展,必须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以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为基本目标,以培育和提高核心竞争力为重心,以合理配置内部资源、科学整合内部要素为前进发展动力的自我发展;是有效促进大学定位科学、特色鲜明以及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有机统一的协调发展。

一、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推动高师院校真正转型

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首先应树立内涵式发展理念。这种理念包括五个方面:一是以人为本理念。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改革发展以师生利益为重,紧紧依靠广大师生办学,使办学成果惠及全体师生。二是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兼顾,搞好分类指导,促进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三是学科立校理念。高校办学的基础在于学科,学校所有的学术活动都是围绕学科建设来实现的,因此,一定的学科结构往往反映了学校的学术取向和培养目标指向。同时,人才培养质量取决于学科水平,只有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专业,才能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四是人才强校理念。学以师而治,校以师而名。注意引进、培养、使用高水平教师,努力承担高层次科研项目,从而为社会提供高层次、高效益的服务。五是特色兴校理念。遵循比较优势原则找准自己的位置,在苦练内功、培育特色上下功夫,探索一条规模适度、特色鲜明的个性发展之路。

目前来看,实现内涵发展,必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这种转型并不是简单的由单一的师范性院校向综合性院校的转型,这种转型并不是要简单地放弃长期承担的教师教育的功能,而是要放弃把教师教育作为高等师范院校的唯一功能,并通过拓展社会服务的功能,重新确定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更为重要的是,高等师范院校要实行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必须从单纯培养教师的教学和训练机构转变为真正的高等教育机构,注重对高深学问的探索,以此重组教师教育的知识基础。应当说,虽然不同的高等教育机构的功能定位有种种不同,或培养教师、医生、工程师、科学家等高层次人才,或提供通识教育,等等,但是就其与其他一切社会机构的根本差异而言,探索、创新、创造、发现、追求新知、探索未知,应当是高等教育机构的本质属性,尽管存在着不同层次、类型和目的的探索和创造。只有当高等师范院校首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机构和学术机构,然后才是主要承担教师教育功能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一种类型,这样才能完成真正意义上的转型。

二、立足教师教育,彰显“师范”特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教育,为各级教育之本”、“应有完整的制度,以免与他种教育相混而消失其功能”。高师院校由于长期的历史积淀已拥有非师范大学所不可比拟的优势,自身所拥有的雄厚教育理论资源与研究人员队伍正是支持这种特色存在的宝贵财富。另外,百年发展历程也使其在教师教育与培养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师院校的改革应当把自身拥有的财富与经验有机地融入到新的时代对教师教育培养的要求之中。袁贵仁部长在2005年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师范组会议上的讲话指出:“师范院校必须坚定不移地坚持师范性,这是师范院校的优势、特色和立校之本。”师范大学长期形成和积累的教师教育办学特色不能丢,它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师教育方面保持的优势不能丢,师范大学只有保持和发挥自身优势,才能在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方面拥有更多的发言权。唯有如此,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才能保持比较优势,也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三、勇于改革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在保持优良办学传统与特色的同时,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现状,顺应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的新要求,不断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改革教师教育课程设置。

目前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的教师教育课程设置长期处于一种“学科本位”模式。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基础教育师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的要求日益提高,尽快培养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高水平师资,已成为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应由以专业教育为主线转向以课程为中心[1],课程的实施与管理应由学年学分制转向学分制,课程样态应由线性单向结构转变为现代教育理念下以服务学生成才为主旨的网状有向课程结构。要着力调整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整体化建设,实现课程结构的多元化和最优化。要打破“老三门”格局,有机整合教育基础课程、教育能力课程、教育方法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增设教育科研、课堂教学艺术、教学现代化、课程资源开发、教育策略、教学设计、教育心理分析等课程,强化办学特色和优势,突出师资学生的双专业性,实现由“学科本位”向“双业范式”的转变。

2.改变教师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

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同时课堂上既要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的传授,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及对具体问题的解决能力。在高等学校运用信息技术,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的意义在于,一方面适应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促进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另一方面使他们在职前教育阶段适应这一模式,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展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不满意的一个地方,就是很多学生的理论基础好,但缺乏动手能力、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独立处理事务及人际交往的能力。因此,在大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是很有必要的。在大学课程的教学中,应积极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创设学习情境,促进意义建构。如通过协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在学习中利用计算机和网络,学生不但扩展了自己的视野,使知识的学习从教材拓展到网络,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操作水平。

3.构建完善的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

我国师范院校有着重视实践的良好传统,但这些传统的实践内容(如教育见习、实习等)已不能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对教师职业技能和教学实践环节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有所改进,使之进一步发展,建立起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我们应该借鉴英国的大学与中小学之间建立起平等合作伙伴关系的做法,借鉴美国大学研究人员与中小学教师通力协作进行教育科研的做法,在师范院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通过新老教师的合作,让新教师学习“如何教”而不只是“教什么”。实践表明,新教师接受有经验的中小学教师的指导,熟悉学校的教学过程,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可以大大缩短适应期,在较短的时间内胜任教学工作,并为其一生的专业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4.加强学校与其他院校、社会及企业的联合。

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的办学应具有开放性,应开展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联合办学和合作,充分利用其它社会资源。例如,与中小学和其他社会、企业联合建立学生实践、实习基地;学校与研究机构建立项目和课题合作等[2]。以学校与企业合作为例,在合作中,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专业实践、实习的基地,学生可以接触到最先进的技术,开拓视野;接触到课堂内无法遇到的现实问题,锻炼实战的本领;可以加强人际关系技能的训练,所有这些都能为他们以后走上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从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世界师范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师范教育模式从一元封闭走向多元开放是不可扭转的必然趋势,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在保持自身特色的同时,向综合院校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只有不断提高学术实力,加强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将“师范性”和“学术性”整合起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质量是高等院校的立身之本,育人是高等院校尤其是由高师院校发展而来的地方综合院校的首要责任,扩大规模是发展,提高质量才是根本意义上的发展。高等师范院校在规模适度扩张的同时,应致力于内涵发展,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突出特色,才能在新时期站住脚跟,提高自身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

[1]杨振秀.地方院校教师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2]简国明.地方高校数学类师范生培养的实践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9,(6).

猜你喜欢

高师办学特色
特色种植促增收
中医的特色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完美的特色党建
对高师钢琴教学模式创新问题的思考
什么是真正的特色
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之思
论高师复调课“微格教学”的可行性——柯达伊多声音乐教育思想指导下的高师复调课教学模式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