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构建高校节约型校园的理性思考
2010-08-15杨利
杨 利
(山东农业大学 学生工作处,山东 泰安 271018)
一、构建节约型校园的意义和内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形势下做出的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华民族兴衰,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的重大决策。这是我党执政理念的重要升华和重大的理论创新,是我们推进高校管理实践创新、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指南。
建设节约型校园是响应中央号召,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部、山东省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机关文件精神的具体行动,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大力宣传和倡导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开源节流、提高效率,关系到学校的长远发展,是每一位师生员工义不容辞的责任。[1]
(一)构建节约型校园的提出及意义。
1.传播优良传统,培养勤俭节约意识。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是进行精神生产活动、创造和传播先进文化的场所;学校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的主要方式,对于社会意识形态的形成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正是我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现代社会中的发扬光大,是先进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学校将建设节约型校园、培养学生勤俭节约意识和行为列为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从学生抓起,从小事做起,将对全社会勤俭节约意识的形成和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深远的社会影响,进而将会获得巨大的社会效应。
2.利用高校优势,加速科技进步效应。
高校人才济济,具有科研开发方面的人力资源优势和技术设备优势。政府给予充分的资金和政策支持,高校就可以结合自身实际,发挥综合优势,组织多学科力量,围绕制约资源节约的重大瓶颈环节,大力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在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方面支持节约资源科技进步,加速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步伐。
3.倡导节约建设,带动群体消费意识。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保证经济安全、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政府运用科学思维指导国家建设的重要体现。
对于作为承载现代化全面发展人才培养重要责任的高校来说,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而且是高校应有的社会责任;构建节约型校园,有助于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高尚传统,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有助于从学校入手,加强对全社会的节俭氛围的创造,使中国的传统得到尽可能的发扬,与建设中国和谐社会相互呼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二)构建节约型校园的内涵。
节约的实质是指在经济运行中对资源、能源需求实行减量化,有计划、有步骤、可持续地利用。在全体师生中大力弘扬勤俭节约的精神风尚,传播节约观念和价值信念,营造节约型校园的教育氛围,增强师生对勤俭节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校园里形成人人崇尚简朴节约,人人接受合理消费的新风良俗,这是学校可持续稳定发展而不乏活力的表现。[1]其内涵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组织机构的有序运行在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过程中,有机结合,有序运行,在奉行节约准则的前提下履行各自的职责。
(2)学校运行遵循成本最优原则。即以最小投入量争取最大产出,提高学校教学效果、育人水平;减少人力、财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浪费和消耗。
(3)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在广大师生中开展宣传节约观念、倡导节约行为的教育、教学活动,不是要剥夺他们的基本消费权力和限制其合理消费的行为,而是更着眼于塑造教师和学生对待生产和生活的健全不偏颇的节约型人格。
(4)节约型校园的重点是节能降耗减排。节约型校园要做到节地、节材、节约人力资源,但重点是节能降耗,这不仅因为节能降耗容易操作,还因为它是创建节约型校园的起点。
二、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的主要因素
(一)校园规划与决策中存在浪费现象。
科学规划是极大的节约。只有坚持科学发展观、紧跟形势、把握机遇,做到科学用地、合理用地、节约用地,才能切实做好高校建设规划和管理工作、做出正确决策。这将决定一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前景。科学规划校园、合理设计建筑、适时节能改造、项目实施前做好充分论证与准备等工作是保证资源合理利用的基础,是节约型校园建设的必然要求。反之,急于求成、盲目贷款扩地,只会导致资金浪费,影响投资效益。
决策体现着高校全局性、长期性的发展战略,学校的层次定位、学科和专业设置、人才队伍培养、校园建设等各方面都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的决策规划。[2]非科学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决策失误的情况将严重影响学校的发展,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可见,决策失误是教育资源的一大浪费源,与建设节约型校园背道而驰。
(二)校园资源配置不合理,浪费现象严重。
学校内部资源的配置缺乏统一规划,设备和固定资产的投入缺乏科学依据,存在重复、无用、低效、高耗等浪费现象。具体表现在:在实际工作中,相关管理人员往往在物资引进、仪器设备采购和维修工程中没有使学校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发挥最大的效益;且重资源配置,轻资源管理,对资源使用情况缺乏有力的监督和评价,使得资源占有率高、利用率低的现象普遍存在。[3]其次,学校各学院间的学科分离使得资源共享存在严重障碍,致使实验平台、网络资源、实验场地等重复建设,造成浪费。相比之下,公共资源基础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图书馆、图书阅览室等公共场所常常人满为患,图书供给量略显不足。再次,各种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以及各类评估等不合时宜的政策措施都严重制约节约型校园建设。
(三)学生节约意识淡薄,铺张浪费现象时有发生。
大学生的价值观尚未成熟,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过分讲究排场、追求奢华生活、超前消费、豪华消费等铺张浪费现象屡见不鲜。同时,在大学中浪费青春和生命的现象日趋严重,不少学生缺乏自制能力,沉迷于上网、游戏中,玩物丧志,随意挥霍金钱与时光。
此外,学校对消耗性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等过程没有严格的程序监管,从侧面纵容了学生节约意识与主人翁意识的欠缺,造成“长明灯”、“长流水”、浪费粮食、浪费纸张等办公用品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学生寝室,还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使用热得快、电热器等违章电器。一旦发生触电、火灾等事故,后果不堪设想。这种浪费现象和安全隐患的存在,直接影响学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开展,严重时会涉及人的生命和国家财产的损失。
(四)后勤管理责任不明,工作不协调造成管理缺失。
高校后勤管理部门是学校后勤工作的重要保障机构。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来,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深化高校改革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但由于后勤改革目标欠明确,指导政策和相关措施不到位,使这项改革遇到了许多实际困难。例如,由于各管理部门的工作性质不同,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形成了工作盲区,部门之间各行其是,缺乏整体意识与协作意识,导致学校设施、能耗浪费。此外,高校后勤管理队伍常处于高校人力管理资源的低端,平均学历偏低,知识结构老化,后勤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力量薄弱,从而制约了新设施、设备效能的发挥和推广。
三、建设节约型校园的思路与对策
(一)落实全面、安全、协调型的理财观,树立科学发展观。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力量。因此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科学理财观,落实科学发展观,逐步提高全员节约意识是努力构建和谐校园和节约型校园的关键。[4]同时,发展是高校当前和今后工作的主旋律,实现更加科学、和谐、文明的发展,是我们共同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建设节约型校园中的应有之义。因此,在思想上必须澄清“建设节约型校园就是不求发展、不加快发展”的错误观念。
(二)增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高校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确保学校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重大意义;并开展增强节俭意识的宣传教育,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大力弘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光荣传统,逐步形成人人节约、事事节约、时时节约、处处节约的健康文明风尚;同时,牢固树立在发展中节约、在节约中发展、以发展促节约、以节约促发展的观念,并将其转化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自觉行动。
(三)加强节约教育,提高节约意识。
高校把节约型消费观念纳入校风教育,作为校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把建设节约型校园与“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理念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不仅要注重教书育人,而且要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意识,还要把节约的观念注入到广大师生员工的思想中去,使广大师生员工树立科学发展观和适度消费观,养成节约习惯,形成节约风尚。
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对学生的节约教育,加强资源节约的宣传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节约活动,提高全校同学的节约意识,努力使节约资源成为全体同学的自觉行动。普及《环境资源保护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座谈讨论、倡议书等形式,强化广大学生的节能意识,纠正一些浪费行为和习惯。
(四)科学统筹,切实把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落在实处。
高校应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把建设节约型校园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找准问题,制订规划,采取措施,狠抓落实,把勤俭节约的行动落实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生活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中。在制订各种规划、实施重大项目建设、设备采购中,要实事求是,科学论证,把节约原则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要精简会议和文件,接待工作既要热情、周到,又要朴素、大方,避免造成浪费,降低工作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努力成为建设节约型校园的积极实践者。
(五)建立健全建设节约型校园的长效管理机制。
节约要成为人的自觉行动还需要制度来约束,健全制度,统筹规划,搞好顶层设计,这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基础,也是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当务之急。高校应认真研究制订节约资源的具体规划和措施,把节约型校园建设纳入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以节约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推动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建章立制,建立健全服务于节约型社会建设和创建节约型校园的长效机制[9]。
1.学校应高度重视建设节约型校园的工作,建立和完善节约型校园建设管理组织,为持续地开展节约型校园建设工作提供全面协调和贯彻落实的组织保障。
2.要建立优化配置与合理使用学校资源的各项制度、能耗标准体系和用水定额体系,研究构建合理的校园节约管理体系。对各项日常工作和专项活动进行严格的成本核算和监督管理,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动力资源发挥最大效益。
3.要完善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学校督察工作和督察队伍的作用,及时通报批评节约不力的单位和个人,积极总结和推广在建设节约型校园过程中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宣传和表扬在建设节约型校园过程中涌现出来的好典型。
4.应注重建立有效的节约建设审查评估和管理监管体系,完善各种节约管理制度,为节约型校园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1]王小荣,廖传景.创建节约型校园的内涵与德育价值探讨.教学与管理,2006,(8):7-9.
[2]席焕久.营造和谐之风建设节约型校园.中国教育报,2005-09-30.
[3]蔡彦加.学习科学发展观,实现高等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江苏高教,2004.
[4]黄金城.高校如何建设节约型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