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后现代主义表现

2010-08-15晁永光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1期
关键词:多元性后现代主义理性

晁永光

(吉林师范大学 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吉林 四平 136000)

一、网络学习活动的类型分析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分为哪几类?不同角度、不同分类依据,得出了结论各不相同。本文中的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类型,是在网络学习资源分类基础上联系社会实践分析得出的,同时笔者认为这种分类方式易于说明大学生网络学习的后现代表现。

网络资源分类依据信息发布者的身份来划分,可分为四类:(1)政府教育机构信息;(2)企业集团的教育类信息;(3)科研院校教育科研信息;(4)信息服务机构的教育信息。

如果根据出版情况或文献类型划分,又可分为三类:(1)正式出版信息,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杂志、电子报纸、特种文献等。(2)非正式出版信息,如 E-mail、Usenet专题、讨论组、BBS 新闻等。(3)灰色信息,指那些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形式多样、出版迅速、通过正规渠道无法得到的文献资料。

当今大学生以上述这些学习资源为学习内容,他的活动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三种类型。

1.以政府教育机构信息、企业集团的教育类信息和正式出版的信息等资源为依托的大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享有优厚的学习资源条件,学习内容呈现体系化特点。其资源在种(门)类、数量、结构方面有很大优势,大学生通过学习可以获得准确、可靠、专业、先进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2)在网络学习活动过程中,大学生可以相对自由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既可以完成高校的学习任务,又能在课后之余找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通过互联网拓展自己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但是这种“自由”并非完全等同于 “随意”,因为大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零散的、随机的,而是有章可循的。大学生要坚持不懈地在几年或几个月内的每天的特定时间段内完成学习任务。尤其是企业培训类的学习活动,跟高校教育除了在媒体形式上的差别外,几乎可以等同看待。虽然网络学习资源可以随时访问和获取,但并非所有的网络学习活动都是随机的。(3)学习资源往往是有偿的。优质的学习资源的开发、涉及、发布都需要有一定的开销,所以大学生们在获取这些网络资源的时候,绝大多数需要注册,学习过程也要付一定的费用。那些想获得零散知识的大学生是不会注册和支付全额学费的。

2.以科研院校教育科研信息、信息服务机构的教育信息以及非正式出版信息等资源为依托的大学生学习活动。这类活动具有如下特点:(1)具有一定的学习资源,学习内容常常是某学科知识体系的部分或零散的知识点。我们以大学生经常接触到的网络精品课为例,在现实生活中,同一大学里的网络精品课并未覆盖某学科知识体系的全部,而只是这一领域或方向的一两门课程,而不同大学的网络精品或者由于网速等硬件条件问题无法正常访问,或者由于大学治校(系)理念不同而课程内容不能完全通用,试想大学生在这样的资源环境下学习,怎么能建立知识体系呢? (2)另外,E-mail、Usenet专题、讨论组、BBS新闻等非正式出版信息中,大学生们获得的知识更是只能用零散来形容。没有束缚的自由,这是很多人向往的学习方式,大学生任意安排时间和空间,随机地进行学习,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提高,也是很多研究者推崇的,但是时间的任意安排导致教师不能实时指导,空间的随意转移造成了大学生的无人监管,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并不好。然而,这种学习方式的存在确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这种方式。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知识集中于一个课程、并非一个学科。不仅很难建立知识体系,而且进一步地加快了大学生知识走向零散化的倾向。

3.灰色信息资源为依托的大学生学习活动。这类信息时效性强、信息量大。同种内容的信息不集中,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差,信息来源无从查找。这使得在这种资源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难上加难。在收集、获得这类学习资源的时候,多数大学生心里并未打算系统性地学习,只是临时地积攒些小知识、常识。

二、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后现代表现

以上是对当今从事网络学习大学生们的类型分析,也可以说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现状的分析。从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所具有一些后现代表现。

1.多元性

后现代主义提倡多元性,反对一元性。基础主义是一种一元决定论的学说,它指的是人类为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寻找一种最终的无可置疑的绝对基础的文化努力。在后现代主义看来,基础主义一元论是西方文化的一种形而上学的积习,它否定世界的多义性和多元性,把丰富多彩的复杂世界还原成苍白贫乏的单一世界后现代主义热衷于寻求差异性和多样性,倡导和推崇多元论。德利兹把主张多元的世界、多元的真理的多元论观念视为哲学的最大成就。

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无不透着多元性的表现。在我们分析大学生网络活动的类型时就已经考虑了多元的表征。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首先,大学生们的学习目的,不同网络学习活动类型的大学生就有着不同的学习目的。第一类和第三类学习活动的学习目的差异就显而易见。与此同时,即便是同一网络学习活动类型的大学生学习目的也不尽相同,他们有的是为了拿文凭,有的是拓展知识,有的是因为就业压力,有的是想解决临时的问题,还有的是因为别人学了自己跟着学的……,总之,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目的千差万别。是什么造成了这种不同,我们这里并不研究,但是大学生网络学习目的多样性是客观事实。其次,在学习内容方面,由于学习资源本身的特点,以及同一学习资源中不同学科领域内不同课程之间的差异,加上一些灰色信息资源天生的“零散”。导致大学生网络学习内容大相径庭。换个角度说就是大学生学习内容上也具有先天的多元性。再者,在教育过程方面也显露出多元性的表现,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以选择教师教学、导师引导、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学习时所接触的媒体也有文本、图形、图像、幻灯、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形式——计算机就是一个多种信息传播和存贮的载体(多媒体)。而当多种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媒体通过以某种形式形成特定组合时,那么这种组合有多少种呢?答案是很多种。进一步讲,当这些组合应用于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过程时,那么有多少组合就有多少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的多元性也就得以显露。

2.主体间性

张扬主体性,这是现代化的一个特征,而后现代主义则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主体性采取解构策略。首先,后现代主义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重建人与自然的关系,旨在赋予人与自然关系以浓厚的“生态意识”,以消除人对自然的统治欲和占有欲。其次,反对“自我中心主义”,重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现代性中,个人主义是一切合理性的基础。个人主义的极度膨胀造成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因此.后现代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内在本质关系,主张用交往形式替代中心主体形式,即用“主体间性”替代现代理性主义中的主体性,使人我相互开放,打破和消除主体自我与主体他人之间的界限和距离。

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和老师是教育活动的两极。学生和老师主体性的问题一直是教育研究的焦点之一,有的思想以学生主体为中心、有的以教师主体为中心,两种思想互相争执,经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还没有哪个永久的被大家所公认。在传统模式当中,老师和学生面对面地教学,谁都想成为这个“主体”,老师不想失去“权威”,学生想摆脱“束缚”。在网络学习活动中,老师的“权威”施加不到大学生身上,因为老师面对的不是大学生,是网络信息资源,无所谓“权威”;大学生也不必为想方设法摆脱老师“束缚”而苦恼,因为他不需要面对老师,同样也是面对网络信息资源。网络信息资源成为大学生和老师之间“主体”矛盾的缓冲。体现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大学生越来越不关注“教师”是谁,老师也不在乎是不是所谓的主体了,在学生和教师主体性问题上,网络学习虽然仍旧没有给出一个让大家公认的答案,但却在学习活动过程中使人们开始渐渐地淡忘这一点,大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逐步演变为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

3.反理性

后现代主义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产生的一种反工业文明的社会文化思潮,在对现代资本主义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他们提出的口号和目标旨在打破以理性为中心的现代文明。康德除了提出“理性为自然界立法”命题外,还为启蒙奠定了一个极为经典的定义,他称所谓“启蒙”也即在一切社会事务中运用理性,现代科技的发展更使人们对理性的崇拜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理性主义不仅在科学领域里取得了统治地位,也在社会领域里成为最高的价值标准,从而使理性荣升为一种统治一切的工具。后现代主义坚决反对这种疯狂的理性主义。他们认为,由于现代文明将理性凌驾于一切之上,现代社会将是一个以理性为中心的系统世界,一个缺少人文关怀的世界。格里芬就曾指出:现代范式的一个灾难性的特征是,它使得强制性的力量变成了一切变化的基础。故解释学宣称:“有多少读者,就有多少哈姆雷特”,“哪里有解释学,哪里就有歪曲”。从而在认识论的层面上,从根本上颠覆了西方传统的理性主义的文化根基。

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主要有三个类型,如果认为第一种类型的学习活动延续了“理性”的特点的,我们并不反对。但是,认为第二类、第三类学习活动依旧延续了“理性”,就有些牵强了。我们曾一次次的用理性的思维去研究这两种网络学习活动,可是,无论怎么做都无法像学校教学一样,用一种同一的整体的思想来解释这种行为。面对大学生们网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学习的内容是什么、学习的时间是什么、学习的地点在哪里等问题时,我们常常用 “一定的目的”、“零散的知识”、“随时随地”等词语来回答,但仔细想想,那是“理性”的答案吗?如此的含混、不具体也不确定,让人看不出程度、摸不清多少、无从把握。由此“理性”也变得矛盾了,思想开始模糊了,归结缘由——“理性”在这里行不通。

三、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确存在着一些后现代主义的表现。作为教育工作者,将两方面联系起来思考,希望能加深人们对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认识,促进其快速的发展。但这并不代表着笔者认同网络教育是一种后现代教育的观点,因为大学生网络学习活动中,尤其是第一类型活动还有很多现代的特征。

[1]顾明远,孟繁华.国际教育新理念[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2]祝智庭.因特网教育资源利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大卫·杰弗里·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M].郭洋生,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多元性后现代主义理性
库淑兰剪纸艺术中的多元性探究
“瑞狮壶”的艺术构成与文化多元性分析
元艺术与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的幻想
浅谈后现代主义对服装设计的影响
改革牛和创新牛都必须在理性中前行
理性的回归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对一夫一妻制度的理性思考
传统中国画重彩材料的多元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