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初探

2010-08-15荆煜君

文教资料 2010年26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口语高职

荆煜君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一、高职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开始倡导高职教育,首批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多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五年。那时的语文教学基本上承袭原来的中专教学模式,以阅读与欣赏内容为主,以应用写作和口语训练为辅,只在教学目标、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上作了更高要求。后来随着高校的扩招,高中毕业生进入高职院校,学制三年。那时的语文教学基本承袭普通本科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以文学史上传统名家的经典篇章欣赏为主,辅以少量的实用文体写作和口语训练。再后来,随着五年制高职生源质量的不断下降,五年制高职逐步萎缩,三年制高职一枝独秀,而高职语文教学还没有形成特色,于是就陷入一种被动尴尬的状况。在重专业、轻素质的传统思维定势下,《大学语文》在许多本科院校尚未被列入必修课目,何况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尤其是近年来,为适应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大力提倡强化学生的实践技能,对课程设置、学时分配进行大幅改革,《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程成为首先被缩减甚至被取消的课程。高职语文课程开设与否,取决于院系领导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类别,一般理工科专业不再开设语文课程,文科和艺术类专业分配以有限的学时。

三年制高职学生是否需要进一步提高语文知识和能力?高职语文教学如何形成自己的特色?这是近年来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普遍关心和讨论的话题。

二、高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制高职学生经过高考的艰苦历练,一般具备比较扎实的语文基础知识,但应试教育的弊端仍显而易见,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实用能力欠缺

首先,学生普遍缺乏口语表达的训练,不善与人交流,常常出现无话可说、词不达意或分寸失当的现象;除个别学生外,大多数人没有信心参与类似演讲、辩论之类的学生活动,不喜欢同师长接触,限制了他们才能的发挥,不利于他们未来的就业。其次,学生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实用文体的学习。虽然他们在中学学习过一些应用文体,但那时这些文体不被重视。目前,学生中依然存在写不全请假条的必要信息,写借据、收据不知将数字写成汉字大写,写租房协议、买卖协议漏洞百出等低级错误。

2.人文素养不足

人文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修养。它一般体现在人的语言、思维、情感、意志、仪态、文艺技能等方面,是构成人的气质、风度和人格的内在因素。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尤其是理工科学生,存在人文知识缺失的现象,比如,对本民族文化基础的历史典故不知道,对作为世界常识的名人不了解。更有人文精神缺乏的,比如,评价性格傲岸、不随流俗,以致生活穷困潦倒的曹雪芹“太傻”。

对于这两方面的弊病,社会和学生自身都已经意识到并迫切希望予以改变。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常务副会长刘来泉撰文指出:“从对不少用人单位的调研反映看,职业院校毕业生,也包括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与人合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等都需要进一步提高。”[1]在对我院学生进行的一项有关人文素质教育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86%的人认为理工科学生广泛了解人文社科知识“很有必要,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人文精神”,有半数以上的人希望提高自己的“文史哲类”素养。

现实的需要是存在的,高职语文教学大有可为,下一步是怎样做才能解决各方面问题。

三、《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通过长期的高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与研究,我们认为,应该以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来明确课程定位,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与人文素质为目标来进行课程改革。因此,我们在《大学语文》教学中遵循“突出实用、提高素质、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学习和发展能力”的原则,突出应用写作、口语交际的实用功能和阅读鉴赏的指导功能,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实用技能和较高的人文素养,为从事各方面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能。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分为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训练、阅读鉴赏指导三个部分。应用文写作按照使用领域分为行政公务文书、机关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和专业文书四大类,包括请示、总结、调查报告、求职信、协议、消息等20多个文种。口语交际按照单项表述和双向交流进行分类,包括朗诵、复述、主持与发言、演讲、交谈、辩论等11个教学项目,同时将语音规范、态势语言、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训练也作为口语交际的基础贯穿其中。阅读鉴赏指导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的阅读鉴赏,重点介绍阅读鉴赏方法。由于学时的限制,阅读鉴赏指导所占比重最轻。

四、《大学语文》的教学模式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大学语文》课程中应用文写作和口语训练的实用性很强,我们一般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结合日常的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进行训练,如:为自己参加的社团制定一个活动计划,为学生会某部门写一份总结,为某项学生活动设计一份海报、对自己假期的社会实践或一学期的学习生活做口头汇报等,使学生在实际训练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实践技能。

2.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辅助

我们力争将《大学语文》课程的学习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结合起来。在学院每年举办的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中,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朗诵、演讲、辩论赛等;参与学生文学社团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各类征文比赛,编辑出版《晨曦》、《校友》等文学刊物,把大学语文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用能力。

3.必修内容与选修内容相补充

由于学时有限,《大学语文》必修部分文学鉴赏内容太少,不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弥补这一缺憾,我们课程组的老师开设了《影视艺术欣赏》、《中外名著导读》、《唐宋诗词鉴赏》、《中国当代优秀小说欣赏》、《〈红楼梦〉赏析》等涵盖各文学门类的选修课程,受到学生的喜欢和好评。

五、《大学语文》的教学方法

必修部分的《大学语文》突出实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必要的程序性知识传授之外,大量需要的是通过实践活动进行行为方式的训练。

1.单人训练法

这是传统的应用能力训练的方法。在进行事务文书、公务文书写作和朗诵、演讲等口语训练时,要求学生人人过关。

2.分组训练法

分组训练法能有效地锻炼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应用能力的训练时,常将每个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合作团队,以自愿为原则,以优势互补为基础,自由组合而成。每个小组自己起一个富有创意的名字,选一个小组长,列出每个组员的特点。许多教学项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如“会议主持与发言”、“辩论”等。

3.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培养学生实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训练学生口语技能的时候多采用这种方法。在进行“会议主持与发言”训练时,我让学生分组召开会议,就某话题展开讨论,让学生分别扮演会议主持人和发言人的角色。在进行“交谈”训练时,让学生模拟交谈双方(如推销员和顾客、招聘者和应聘者等)展开交流。在进行“辩论”训练时,让学生就某论题,分别站在正反立场上展开话语交锋。有时,应用文写作也可采用这种形式,比如协议的写作,让两学生分别扮演买卖双方签订一份 “饮料买卖协议”或出租方与承租方签订一份“服装租赁协议”等。这些形式新颖活泼有趣,学生表现得比较有兴致。

4.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目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倡导的 “职业核心能力”培训中主导的教学模式。我们尝试着在本课程实用能力的训练中借鉴这种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例一:以“文化艺术节”某项活动为例,要求学生以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的身份完成以下任务:制定活动的设计方案—拟写关于场地与资金的请示—制作宣传海报—写作新闻消息—进行活动总结。由于学生确实是“文化艺术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他们完成的系列应用文作业内容充实而精彩,着实令人欣慰。

例二:以艺术系室内设计专业为例,要求学生分组“设计装修一套房子”。学生要完成以下任务:与人交谈(到房地产开发公司取得户型图)—召开设计方案研讨会—进行装修方案答辩—拟定装修协议 (小组分为装修公司和户主双方)—进行活动总结(上交附带文字说明的设计图和书面总结)。这项活动将语文知识、能力训练与学生所学专业相结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六、《大学语文》的考核方法

《大学语文》的考核内容主要为应用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运用能力。考核方法以过程考核为主,即应用写作各种文体均要求完成写作实训作业,口语交际所有训练项目,无论是分组训练还是单人训练,均要求按其个人表现打分,二者均计入平时成绩,占总评的60%;以期末考核为辅,即期末设计1—2道测试学生综合运用口语与应用文解决问题的题目,其成绩占总评的40%。

七、问题与改进措施

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改革尚处于探索阶段,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改进。一是班级规模过大,一般50人左右,个别70人左右,在进行实践活动时教师不易掌控全场;二是场地多为固定桌椅,在进行分组训练时不能合理调动;三是训练内容与各专业的结合不佳,针对不同专业设计不同的教学案例成为难点;四是选修课未成体系,不能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应进一步完善。

[1]刘来泉.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努力提高职业教育质量[A].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与人交流能力训练手册[Z].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5-6.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口语高职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口语Level 让你语出惊人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口语对对碰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大学语文教学的人文性探索
BUM-A-RIDE GUIDE 自助游必备搭车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