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增强中职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研究

2010-08-15张龙定

文教资料 2010年26期
关键词:德育课理论课德育

张龙定

(江都职教集团,江苏 江都 225200)

新一轮德育课改要求德育课教学应遵循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注重实践教育、体验教育、养成教育,做到知识学习与能力培养和行为养成相统一,使德育课教学在体察学生的生活和情感中,反映学生的心声,使德育教育更贴心可亲、入情入理入心坎,更好地引导学生、塑造学生、教育学生、鼓舞学生,切实增强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

一、以促进学生成人、成长、成才为主,对德育目标重新定位

据统计,中等职业学校新生中仅有10%左右的学生达到普通高中的录取成绩。中职生没有升学的压力,缺乏学习的动力,厌学情绪普遍,部分学生日常行为习惯和心理方面存在着偏差。因此,在制定德育目标时,不能好高骛远、华而不实,要着眼于促使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要体现“最近发展区”的原理,让学生觉得目标就在眼前,只要通过努力就能做到,强化法制教育,保障中职生健康成长;要把德育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及将要从事的职业相结合,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指导,帮助中职生成才。德育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让学生“破茧化蝶”的过程,要通过教育让学生“破茧”,化成一只只具有健康人格、有一定文化和技能的“蝶”,恰当的德育目标显得尤其重要。

1.加强行为习惯培养和基本道德规范教育,促进中职生成人。

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基本是我们作为人必须遵守的道德底线,能够接受并在生活中遵守这些规范,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社会意义上的人。在自觉遵守这些基本的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人才能接受更高层次的道德约束。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首先成为一个平常意义上的好人,才能在此基础上成为一个具有更为高尚的情操和世界观的人。他必须先成为一个人,然后才能成为“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人。如果我们还没有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具有基本伦理道德观念的人,就试图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乃至共产主义教育,就很难收到理想的效果。以往德育目标较多地强调了政治思想教育,而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和基本道德养成的教育却没有足够的重视和落实。在新定位的德育目标中,传播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集体主义观念,使学生理解并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等内容仍然不能弱化,但必须把对中职生进行日常生活道德规范教育、传统道德的熏陶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作为首要的德育目标来实施。

2.强化法制教育,保障中职生健康成长。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法制教育对提高中职生的素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非常重要。近年来,青少年的犯罪率居高不下,为数不少的青少年法制观念淡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从总体上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这一要求尤为迫切。中职生正处于走向社会前的准备阶段,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融入社会,又对复杂的社会了解不多;中职生的课业负担比普通高中生,甚至比初中生还要轻,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了解和接触社会,但自制能力又比较弱,因此,极易受到不良社会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与侵蚀,进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另外,中职生正处于容易冲动的年龄阶段,他们之中存在各种行为问题的学生比重较大,在法制观念淡薄的情况下,他们也容易因为日常生活中的小摩擦而酿出大的犯罪行为。因此,为了保障中职生健康成长,我们必须把法制教育作为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强化职业道德教育,重视职业指导,帮助中职生成才。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必须重视就业导向,注重对学生进行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在内的教育,提高学生对社会和工作岗位的综合适应能力,这样才能全面提高中职生的素质,促使他们在校时努力学习知识和技能,走出校门后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保障职业教育在新形势下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德育课教学内容要“源于生活,富含生活”而又“高于生活”

教育家陶行知说:“教学本来就是为学生服务的,课堂教学应贴近学生的生活。”来自生活、走进生活、为了生活,德育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基础。脱离生活的德育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必然是苍白无力、枯燥乏味的。

1.德育教学内容的现实性要增强,要反映学生的实际生活。

多年来,德育课给人的感觉好像都是在讲大道理,虚、假、空,唱高调,脱离实际放高炮,致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甚至逆反心理。德育教学要力戒“假、大、空”,要从学生的现实思想、情感和心理出发,讲爱国首先让学生学会爱自己,讲集体主义也要尊重个人的正当利益。在德育教学中,正面的要多讲,但反面的也要说说,一味地回避社会现实问题,也就失去了德育的价值。如,市场经济中利益驱使所引发的金钱观、消费观、享乐观、婚姻观、理想观的冲突,以及信息时代、网络社会所带来的人际交往的变化、网络成瘾、个性过分张扬等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教师不能回避,也不应该回避,要适时反映在德育教学内容中,在教学中要及时关注并引发思考和研究,引导学生增强辨别、批判能力,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

2.德育教学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学习化、合作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是学生面临的两大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合作,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德育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指导学生学习人际交往的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和锻炼他们的交往能力和技巧,引导他们勇于和善于建立平等友爱、互帮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的良好人际关系。

3.德育教学要关注生活细节,从小事讲起,从小事做起。

在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良好健康的日常生活方式与生活习惯的养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金钱观、消费观、时间观,正确处理收入与支出、学习与娱乐、友谊与爱情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学会用法律保护自己,并通过各种活动课,模拟或参与相应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技能,为未来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真正实现“近、小、实、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

三、德育课教学思路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1.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三贴近”的核心是“贴近学生”,而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由“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是实现“贴近学生”要求的先决条件。职业学校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消极、被动,致使德育理论课课堂教学实效性难以保证,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这个主体的需求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无论是在教学内容上,还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上,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使德育理论课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心灵,贴近学生的实际,更符合学生的求知欲望,更能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更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价值指导,使德育理论课真正成为师生沟通的桥梁,成为学生思想碰撞,激发智慧之花的课堂。

2.实现从封闭式向开放式、启发式转变。

要废止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模式,而代之以专题报告、总结发言、录像播映、课堂讨论、主题演讲等形式,从而真正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研究表明,学习同一内容,单用口授的方式,学生听3个小时,只能理解60%,只看,学生只能理解70%,如果听、看、说并用,则能理解90%。这就对德育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调动学生看、听、说。要求师生彼此敞开心灵,随时接纳对方。在要求学生跟上教师思路的同时,教师也要跟上学生的思路,并对之进行正面引导。

要落实实践环节,将研讨会、演讲会、论坛、优秀毕业生报告会等形式作为德育理论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从而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协调能力、文学表达能力、搜集查阅资料能力,还可通过组织学生定期参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以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视实践环节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运用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把课堂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3.实现“理论灌输”向“知识传授+人格影响”的转变。

“三贴近”最终要靠德育理论课教师来实施,全面提高教师素质是实现“三贴近”的关键。一方面,知识就是力量,作为德育理论课教师,拥有丰富的知识是最基本的要求。另一方面,德育理论课教师应在多元化的时代大潮中摒弃“教师中心主义”,放下架子,解放思想,在教学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教师平时的言谈举止,无不表露出教师的品德,教师严谨、扎实、认真的工作态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及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对霸权的憎恶,对美的向往,对国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这就要求德育理论课教师不但要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更要具有完备的人文素养,将自己的精神面貌和个人魅力延伸到整个课堂。德育理论课程的讲授本身就是对生命的体验,教师的眼神、语调、表情无不渗透着他们对生命的深切感悟,映射出他们的人文素养。

总之,在新一轮德育教学改革过程中,德育课教师肩负重担,要勇于改革创新,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贯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切实增强中职德育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让德育课堂变得可信、可亲、可敬。

猜你喜欢

德育课理论课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新增本科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创新
“721”人才培养模式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改革
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增强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
医学院校基础化学理论课教学改革初探
信息技术在德育课教学中的功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