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与江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0-08-15刘登明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江苏高职文化

刘登明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党委宣传部,江苏 无锡 214121)

品牌是在资源整合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无形资产。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内涵,就是加快实现由外延发展为主向内涵提高为主的转变,通过打造一批国内一流的品牌院校、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材、品牌教师和品牌人才培养质量,带动全省高职教育科学发展、优质发展、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和服务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需求能力的整体提升,为江苏实现富民强省、“两个率先”目标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新贡献。

江苏高职教育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进一步做优、做强、做特,增强竞争力和吸引力,是自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要。因为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目前年招生规模已达310多万人,占到普通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一半。截至2008年,全国已有高职院校1184所,在校生900多万人。其中江苏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76所,年招生20万人,在校生72万人,占高等教育规模的“半壁江山”。在全国高职教育招生规模趋于稳定、招生竞争日趋激烈、人才市场发生变化、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要求更高的新形势下,江苏高职教育必须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同时也是江苏经济、文化、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十一五”以来,江苏迈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市场化互动并进的新阶段,经济、文化、社会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需要高职教育提供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专门人才和各种各样高质量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及文化艺术培训。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大力实施品牌发展战略。而且,高职教育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可以增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活力,助推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良性互动,能够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促进全省整体水平上升,建设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繁荣、环境优美、社会和谐文明的新江苏。

一、江苏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为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了现实基础

1.实施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是江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迈向经济强省的需要

江苏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沿江、沿海、沿大陆桥三大开发带,是民族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之一,素有经济大省之称。但江苏人多耕地少,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99亩,且工业原材料资源匮乏。改革开放以来,江苏虽然不断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服务业)在全省经济结构中的比例,逐步调整到目前的6.9:55.0:38.1,但与经济强省的目标要求还有差距。因此,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全面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调强第一产业发展能力,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调优第二产业,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调高第三产业比重,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高效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产业发展新格局。

随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江苏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知识、技术密集型企业在各行业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然而,人才市场却出现了一方面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高效农业,尤其是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电子信息、生物与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制造业所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紧缺,一方面传统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江苏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此,江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迈向经济强省,迫切需要高职教育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紧跟产业转型发展调整优化专业设置和服务面向,培养各行各业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

2.实施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是江苏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的需要

江苏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是吴文化和汉文化的发祥地,自古文化繁荣,历史文化遗产丰富,拥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徐州、淮安、常熟、无锡、南通9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有昆曲、苏剧、锡剧、淮剧、扬剧、徐州琴书等地方戏曲剧种及苏州刺绣、南京云锦、无锡惠山泥人、淮阴剪纸年画、扬州漆器玉器、宜兴紫砂陶器等传统民间工艺。新中国成立60年来,尤其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不断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改善基层文化设施条件,完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加大对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精心组织精神文化产品生产,弘扬复兴区域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特色工艺,进一步发展传媒、旅游文化、创意设计、演艺娱乐、文艺作品原创、动漫游戏、出版印刷等文化产业,加快文化强省建设。

随着江苏文化事业和新兴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需要大量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且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文化、艺术培训。然而,目前高职教育的此类学校、专业较少。因此,江苏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强省迫切需要高职教育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加快适应江苏文化事业和新兴文化产业发展需要的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和区域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建设,满足文化发展对人才的需要和人民群众不同的学习需求。

3.实施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是江苏推进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江苏人口密集,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41人,居全国各省、自治区之首。但城市化率为54.3%,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现设13个省辖市,下辖27个县级市、25个县、54个市辖区,1243个乡镇、19896个行政村。进入“十一五”以来,江苏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随着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及生活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一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需要对社会适龄青年、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和农转非人员等进行职业资格培训、技术等级培训和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培训,这也是改善民生、富民惠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因此,江苏推进城市化、构建和谐社会迫切需要高职教育通过实施品牌发展战略,做大、做强名校,建立名校与普通学校对口交流和课程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放大优质教育资源,担当起培养、培训适应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二、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为江苏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高素质人才和高新技术支持

1.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为江苏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持

江苏现有城乡从业人员4648.9万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7万人,仅占从业人员总数的1.01%;从业人员中高级工和技师的比重只占3.5%左右,大大低于工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劳动者素质不高已成为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制约因素,江苏要实现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不仅需要大批科技前沿的科学家、工程师等高层次研究型创新人才,而且需要大量能够将最新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必须通过各类技术技能培训大力提高现有劳动者的素质。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普通高等教育构成两条平行的、互为补充的高等教育通道。所不同的是,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的是研究型高级人才,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人才。因此,高职教育在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以来,江苏高职教育事业实现了规模从小到大、质量从低到高的跨越式发展,已初步构建了高职人才培养新模式,涌现出一批办学条件好、基础设施优、社会服务能力强的高职院校。但江苏高职教育也面临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足,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还不强等困难和问题。江苏高职教育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7个国家级高水平示范院校和一批省级高水平示范院校的建设,带动所有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示范专业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升高职教育资源优质化水平,整体增强高职教育基础能力和服务能力,不仅可以为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而且可以为各行各业提供员工技术技能培训,从总体上提高劳动者素质。

2.高职教育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可以为江苏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提供高新技术支持

新世纪以来,江苏高职教育在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中,引进了一大批企业高级工程师、普通本科院校教授、海归人员和硕士、博士,同时通过“双师”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使各类专业人才齐全、教科研能力大大提升。但目前这些科研力量分散在各个专业,主要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即使有人业余搞科研也没有形成合力和集成优势。江苏所有制经济已从国有集体占绝对优势转变为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格局,其中中小企业对全省经济社会的贡献份额不断提升,100万户中小企业创造了全省60%以上的经济总量,吸纳了80%以上的从业人员,提供了50%以上的税收。但中小企业尤其是工业企业在江苏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限制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新形势下,面临产品需要转型升级、工艺技术需要更新、生产设备需要改造而自身能力不足的难题。

江苏高职教育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通过成立高新技术研究所、科研工作室、项目课题组、中小企业服务中心等途径,可以整合科技力量、形成集成优势、增强服务经济发展能力,为中小企业提供高新技术产品开发研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应用,生产设备技术改造等方面的服务;科技实力强的品牌高职院校,还可以率先成为合作中心企业的技术研发和推广中心,用高新技术增强中小企业的发展活力,为江苏富民强省和“两个率先”目标的实现做出新贡献。

三、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互动能够促进江苏整体水平上升

1.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互动,有利于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建设新江苏

“十一五”以来,江苏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并向后期迈进,新型工业化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流。今后几年,江苏将全力争取率先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成为经济发达、科教先进、文化更加繁荣,生活融洽、生态美好、人居环境更加优美,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具有更高文明素质的省份。江苏是个拥有7600多万人口的大省,这么多的人口,科学文化素质低就是沉重的人口负担,科学文化素质高就是丰富的人才资源。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巨大的人才资源,根本途径就是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使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真正成为经济转型的杠杆、社会进步的引擎和民生改善的重点。

江苏历来是高职教育工作改革创新的发源地。1981年诞生了全国首家地方性职业大学——金陵职业大学,1996年在全国首创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2001年在常州建设全国首个高职大学城。江苏高职教育也始终是全国职业教育的排头兵,高职院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位居全国第一,国家级教学团队、教学名师和重点专业、精品课程等数量在全国位居前列;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达优率和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但江苏高职教育从总体上看,经费投入还不足,办学条件还不高,综合实力还不强,与建设新江苏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有差距。

而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互动,能够取得1+1>2的效果。一方面经济、文化、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可以向高职教育品牌发展不断提出新要求、提供新需求和增加公共投入,刺激江苏高职教育更好更快发展,全面提升资源优质化水平和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在国内、国际的竞争力和在社会上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高职教育品牌发展可以扩大优质资源,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职业技术技能和社会文化生活教育等方面有更大作为,不仅能够让更多的人接受优质高等职业教育、更多的普通劳动者成为掌握较高技能的现代“能工巧匠”,增强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活力,还能够使城乡市民、农民普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才资源,在更高层次上建设更加美好的新江苏。

2.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互动,有利于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增强江苏的发展后劲和综合实力

江苏虽有近1000公里海岸线、约980万亩黄金滩涂,但沿海地区的发展不如苏南和沿江地区。2009年,国家批准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沿海地区发展工作会议。加快沿海地区开发开放,既为苏北振兴、苏中崛起注入了强劲动力,也为苏南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了广阔空间;不仅给全省三大区域带来了共同发展的新机遇,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升整体实力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江苏未来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对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增添新的发展后劲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高职教育品牌发展的互动,不仅能够优势互补、共同繁荣,而且能够形成集成效应,产生新的政产学研联合体、新的人才培育培训模式、新的优质科技文化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等,为沿海地区大开发、大发展提供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先进文化、优质教育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新技术应用型人才和各类高技能型人才,助推江苏沿海地区在全国区域发展大格局中后发先至,走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的前列,成为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使江苏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更加开放、更具活力,对全国的贡献更大。

[1]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2]周济.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情况的报告[EB/OL].[2009-04-26].http://www.chinanews.com.cn/gn/news/2009/04-22/1659160.shtml.

[3]惠群言.前进的江苏,美好的未来[J].群众,2009(9).

[4]沈健.“学有所教”在江苏的实践[J].群众,2009(9).

[5]本刊评论员.奋力开发沿海地区发展新格局[J].群众,2009(9).

[6]顾坤华.高职教育在推进江苏“教育强省”中的地位和作用[J].成人教育,2007(2).

[7]崔琳琳.浅探江苏教育、科技、经济协调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华东经济管理,2007(12).

猜你喜欢

江苏高职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数读江苏
数独江苏
数读江苏
江苏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谁远谁近?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