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略
2010-08-15杨磊
杨 磊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特色探略
杨 磊
(文山学院,云南 文山 663000)
地方高校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高校,基于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进行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对增强其办学的价值性与支持性、多样性与独特性、现实性与发展性都是有益的。相应地,以产学研结合为基本途径,培养适应地域民族文化生活的应用型人才亦是必要而可为的。
地方高校;地域民族文化;人才培养特色;产学研结合
近10年来的高等教育大发展中,人才培养特色问题不断受到人们重视,甚至被视为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1]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都设有特色项目,人才培养特色是考察教学工作特色的重要内容。为此,各高校对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有采取整体推进策略的,即整个学校确立一个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教学及教学管理方面围绕这一目标进行运转,培养的人才具有鲜明的共同特点并与其它学校不同,这是大多数学校的模式。也有高校在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上,从局部入手,培养其它学校没有的具体专业人才。后者对欠发达地区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颇具实际意义。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进行人才培养特色打造,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切入点。
一、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要义
人才培养特色总是基于一定的办学理念。当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以培养精英人才著称,其办学理念在于追求学术性,英国首相中很多都出自这两所大学。洪堡大学基于“教学与研究相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研究高深学问的专家。威斯康辛大学基于“大学为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培养各种实用性人才。[2]各校的办学理念来自其办学传统和对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分析与支持,并成为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的先导观念。
因此,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有其共性,即立足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学校已有基础与优势。但也有其鲜明的个性。其个性来自不同学校发展空间的不同以及自身办学理念的不同所产生的人才培养特色的切入点不同。人才培养特色打造的切入点可以从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出发,打造高水平的领导人才、管理人才或创新人才;也可从行业需要出发打造不同的实用型人才,如机械制造人才、化学工程人才、水电工程人才、同声传译人才、酒店服务人才、旅游经营人才、小商品经营人才等;还可根据边远地区人才缺乏的情况打造复合型实用人才,即打造适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地区的一专多能或专业迁移的人才;也可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打造相应的人才。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在东南西北不同的地理位置上,都有着不同的民族分布,特别是边疆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或杂居。不同地域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都有其特殊性,对人才需求也有所不同。就生存于特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高校而言,其人才培养特色与民族地域文化联系的要义在于:立足于服务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当地传统民族文化产业和民族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因此,打造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其基本点在于抓住民族性、地域性、差异性。在办学过程中,重视充分依托民族文化资源和地域资源,以学科专业建设为基础,以人才培养为重点,以社会服务为导向,凸现学校办学特色。
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可为性
经历了从1999年至2006年的高教大发展,2007年后高校招生的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提高质量成为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创建世界一流、国家一流、省区一流成为多数高校的中长期甚至近期目标。[3-6]但是,无论从生存战略还是从发展战略看,办学特色对各层次各类型的高校而言都是必要的,其中人才培养特色又是办学特色中重要的切入点。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打造人才培养特色的可为性体现在:
(一)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具有价值性与支持性
高校生存的基本理由和基本功能在于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反映在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三大功能上。高校分布在不同地区,服务面向不尽相同。尤其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多面向为所在省区或地州专区服务,适当向周边辐射。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文化背景等因素形成的对人才、对知识的特殊需求是高校直接面对的问题。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已有相应积淀,但少数民族的现代生活仍离不开根深蒂固的传统,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尤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需要通过他们去构建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具有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内涵的现代社会生活。因此,人才培养特色与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相结合是地方高校挖掘自身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的立足点,同时对于促进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丰富民族文化生活亦有积极的支持作用。
(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多样性与独特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高校之间的竞争也呈激烈趋势。打造办学特色以增强生存力是高校应对竞争中的一个共通策略。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是办学特色的重要内容。由于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社会生活不尽相同,对适应民族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丰富多样的,与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相联系的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多样性,处于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中的高校在相应的人才培养上占据地域优势,人才培养因地域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其重复性、雷同性减弱,使其在竞争中具有不可取代性。
(三)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特色具有现实性与发展性
对于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中的高校而言,其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功能的发挥都与当地民族文化背景有着互相依托、共同发展的密切关系,有着空间与时间上的共同发展优势,并且在一定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办学已奠定了社会发展基础,从中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其现实性毋庸置疑。
同时,对各高校而言,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不仅仅是一时的权宜之计,也不仅仅是求生存和规避生存危机的手段,更重要的是学校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一所大学的办学特色或人才培养特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多方探寻并长期培育的结果。立足于自身的空间与时间优势,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而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对学校长期的、可持续的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因此,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打造人才培养特色是可为的、也是可行的。但是,它也具有局限性。人才培养特色只是办学特色的一个方面。同时,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其特定领域人才需求的量也是有限的,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打造人才培养特色并不意味着取代学校人才培养的全局,宜作为一个切入点或一个亮点凸现。
三、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高校人才培养特色的路径选择
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首先是特色人才类型的定位,其次是培养的路径或模式问题。
一般而言,结合地域民族文化背景培养的特色人才与其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生活和经济生活相关,包括相对应的民族音乐表演类人才,地域美术打造类人才,民族体育推广类人才,民族文化旅游与管理类人才,地方生物资源开发、生产、加工、运营类人才等。由于地域民族文化的不同,这些类型的人才可具体化为诸如民族歌舞演职人员、地域工艺美术产品制作人员、民族体育运动员及教练员、民族文化旅游策划人员、度假村管理人员、民族医药生产及营销人员等等。这些人员都属于应用型人才,都与地域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有关,他们既是地域民族文化的发现者、整理者、继承者和宏扬者(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又是地域民族经济的关注者和推动者,同时更是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生活的参与者、丰富者、提升者和健康生活的引领者。
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是特色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其培养模式和路径以产学研结合为首选。根据不同地域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确立市场需求的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走产学研合作之路。首先,要主动寻求与当地政府和行业的合作,扩充教学的社会资源,丰富社会教育元素,同时扩大自身的社会影响。其次是加强与企业合作,联合建立实践基地,共同研发经营项目,推动教学和科研与民族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素质及适应力,使其成为有知识、有技能、上手快、用得成、留得住的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和创业建功的领头羊。
结合高校的专业设置,可以有多种具体模式,如:
美术类专业+地域民族画家群+民族文化传播公司+有专长的毕业生
音乐类专业+民族音乐研究所+文化局+民族乐舞创编群+演职员
体育类专业+体育局+民族民间体育运动员及教练员
生物类专业+生物资源研发中心+公司+基地+有地方资源意识的毕业生
…………
文山学院“‘那’美术”品牌的打造,走的正是这样一条路子。目前,以校级重点学科“中国画”所承载的“‘那’美术”已成为美术系师生和学校的共识;被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的文山州马关县阿峨新寨已成为美术系的教学实习实训和研究基地,阿峨新寨的农民版画家经常被请到学校里来做交流和示范,美术系的师生也经常到阿峨新寨去和他们共同研讨画味、画风、技法和供销策略,这对阿峨新寨农民版画品位的提升和美术系师生水平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农民经济收入的提高,现在阿峨新寨的农民版画已远销日本等国。一个“‘那’美术”品牌的打造群体正在形成,“‘那’美术”已经成为美术系和学校的一张名片,两届具有浓郁地域民族美术特色的“‘那’美术”作品展的成功举办和业内相关人士的欣喜赞誉以及部分师生作品的被订购就已说明了这一点。
总的说来,人才培养特色的打造要渗透到当地民族社会文化生活中,加强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合作与联动,使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有效结合,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文化内涵,凸现人才培养特色。
[1] 章兢.人才培养特色是高校办学特色的集中体现[J].中国高教研究,2005,(10):12-14.
[2] 蔡克勇.创建一流大学需要先进的办学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33-36.
[3] 周济.谋划改革的新突破实现发展的新跨越——关于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4,(17):3-8.
[4] 徐同文.创建世界一流:体系还是大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6-29.
[5] 程刚.关于建设国内一流地方综合性大学的思考[J].宁波经济(三江论坛),2006,(1):7-10.
[6] 王夏斐.全力建设省内乃至国内一流综合性大学[N].杭州日报,2009-03-26.
On the Specialization of Intellectual Cultivation at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Background of Regiona l Ethn ic Cu ltures
YANG Lei
(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It is very beneficial for local universities,especially those in remote minority nationalities regions to cultivate intellectuals in term s of value and support,diversity and specialization,reality and development.Correspondingly,it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to cultivate applicable personnel who can fit well the way of thinking and doing things in minority nationalities regions in away of combining practicing,teaching and research.
local universities;regional ethnic culture;specialization of personnel cultivation;practicing,teaching and research
G640
A
1674-9200(2010)02-0079-03
2010-03-09
杨 磊(1966-),男,壮族,云南富宁人,教授,文山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与历史学研究。
(责任编辑 查明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