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刍议
2010-08-15顾友谷
顾友谷
(文山学院社科部,云南 文山 663000)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刍议
顾友谷
(文山学院社科部,云南 文山 663000)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属于经济学丛书之一,重视经济变迁对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影响,内容上涵盖了财政支出和历代财政官制,并以王莽改革、王安石变法为重点。对于《周礼》和《管子》的看法也有其特色。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学
1924年秋,常乃德在燕京大学从事中国史教学,讲授国史并编成讲义《中国史鸟瞰》。后来又在北京、上海各大学教中国史。他认为:“中国的史籍浩如烟海,而经过整理者甚少,故初学者每若无从着手。”他常常碰到学生前来索要参考书,结果总是难以满足学生的愿望。他因此发愿:“专编些可以供大学生或者高级中学学生阅读的与历史有关的——尤其是中国史的参考书,不避浅陋,不怕平凡,但求与实际有益。”在《中国财政制度史·自序》中,他指出:“自1927年以后,三年之中,已编成的有《中华民族小史》、《中国政治制度小史》、《中国文化小史》、《法兰西大革命小史》和《中国思想小史》,现在这部《中国财政制度史》完成以后,我的小史工作又添了一种。”1928年春,常氏动手改作《中国史鸟瞰》政治制度部分,至秋间完稿,成《中国政治制度小史》一书。《中国财政制度史》,是在《中国政治制度小史》第八章《财政一——田赋》、第九章《财政二——杂税》和第十章《财政三——社会政策与民生》的基础上编撰而成,由上海世界书局于1930年出版。从序中可知:“最初着手的动机,本因为个人对于中国财政制度发生研究的兴趣,因此找二十四史的《食货志》与《通考》来比较参看,一面看,一面摘录下来,不知不觉就成了一本书,把笔记整理下来,就成了一部小史。所以本书钞录原文甚多,而所钞者又不外各史和通考,就是这个缘故。这样的编法虽然很简陋,又似乎取巧,但我以为供给青年阅读的书,能将材料来源也举出来,使读者由此可以进一步的研究,似乎也尚是一法。”对于《中国财政制度史》,相关学者在研究20世纪财政史时偶有提及,但未见整体研究的论文,本文试图做一尝试。
一、注重社会经济的变迁
财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财政是国家行政机关最重要的职务,一个政府若是想要稳固,必须财政上先有办法,财政没有办法的政府,一定不会站得很坚定的”[1](P1)。《中国财政制度史·导言》指出:“因为财政是国家取之于人民的一种手段,人民的经济状况在何种程度,则国家财政的来源即注重何方面。倘若国民的经济状况变了,国家财政政策也必随之而变。”中国国家财政政策约有四大变:
第一,半共产的农业经济状态之下的财政制度。从唐虞到春秋末年,这两千年间人民生活于一种半共产的农业经济状态之下,受此影响则当时的国家财政政策自有一种特殊的办法,大概是孟子所谓“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
第二,从战国初年以至于南北朝末年,上古农业共产社会已打破,人民的经济重心虽然仍在农业,但已从公田制度转变为私田制度。人民私有土地,土地的出产物都归私有,国家向人民征取农业生产的一部分以维持其需要,这种制度即田赋制度。这时代国家财政制度之重要基础全在田赋制度。
第三,唐中叶到清中叶,属于一个时代。自9世纪以后,中国出现一种新的现象,即因国民经济的进步,工商业大为发达,国家财政政策开辟了一个新方向。工商业的收入,由国家征取一部分,谓之税,遂占了财政的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不过这时代工业较商业特别发达,故各种杂税仍以工业出品为多。
第四,19世纪以后,中国受外力的压迫,门户大开,国外贸易顿形发达,国内贸易也因交通发达的缘故,更形进步。因此商业的收入较前顿增,国家财政遂于农工二项之外更增添了商业的收入,对外有关税,对内有厘金,都占国家收入的最重要部分。
要之,常氏归结了四个时代:第一个时代以公田的收入为主,可以目之为“公田时代”;第二个时代以农业出产的田赋为主,可以目之为“农赋时代”;第三个时代以工业出产的商税为主,可以目之为“工税时代”;第四个时代以商业出产的商税为主,可以目之为“商税时代”。[1](P2-4)他的关于财政制度演变与社会经济的关系的分析,被评为“颇有特色”,显示了30年代中国学者借鉴西方的经济学和财政学的理论,“初步形成了研究中国财政制度史的新思路和学术体系”[2]。而叶振鹏在《20世纪中国财政制度史概要》中也指出: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已将财政政策与国民经济的变化联系起来考察,认为“从古到今……国家财政之基础全在田赋制度”,这些著作都为后来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值得肯定的。[3](P4-5)
一国赋税之收入,与国民生计有关系,凡国民生计重农业者,其赋税所取亦多于农,重工商业者,则取之于工商。[4](P61)所以在中国古代财政制度上,常氏分析了农业税的两税制和工商业税中的杂税尤其是盐税。
常乃德认为:“自晋武、孝文首行户调和均田两制之后,历齐、周、隋、唐四朝,虽代有损益,大致未改,直到唐杨炎行两税制以后,才又大变了一下。”[1](P106)他指出:“租庸调之法,虽然似乎是个很公平的办法,但必须在均田制确实能够实行的时候才能有效。倘若均田制不能实行,则土地分配不均,租税却依然如故,实际上就不能很公平了。然而欲求土地之接受平均,也必须有个前提,就是各种簿籍的完备,国家知道本年有若干人生,若干人死,若干土地应该收还,才能分配得法。这种手续之执行,又必须有严密之政治组织为之运用。古代中国的政治组织既未完备,则执行这种大规模的平均地权政策的时候,自不能免去官吏上下其手,因此即使不经丧乱,也不能永久维持这种制度,何况再加以环境的破坏呢?”而安史大乱之后,“户籍丧失,政令紊乱,当然难以执行了”。所以两税制的改革乃是自然的趋势,杨炎也不过顺这个趋势改作。[1](P112-114)此次改制在中国财政制度史上有很大的影响,因为自唐朝杨炎创行两税制以后,历宋、辽、金、元、明五朝,大体上没有什么变动,就是清朝和民国也是如此。[1](P165)五朝五百多年中的田赋制度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田赋都是仿唐杨炎之制,分夏秋两季交纳;第二,除田赋外,尚有人口税及服役,仍是唐朝租庸调的成法;第三,田赋所征,大略以米麦为主,丝绢与钱钞为辅。[1](P174-175)
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杂税也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方面。他认为“惟自唐以后,杂税洊作,其重要渐与田赋平等。寝假而驾田赋之上,读者观财政之变迁,可以知国民生计今昔之不同矣”。唐代杂税性质甚多,其重要者有:一、盐税;二、茶税;三、酒税;四、矿税。而自宋以后,不但消费税的地位增高,就是种类也复杂起来,凡有盐、茶、酒、面、醋、香、矾、丹、锡、铁十种。[1](P174)在这种趋势下,唐以后的盐政与之前不同:第一,各朝对盐务的设官督监兴废不一,论者也有赞同与反对两派,可见盐务犹未为当时所重视。第二,当时即使设官监督,也不过收税而已,并非由官设场煮盐。因此常乃德指出:“自唐开辟这种新财源之后,宋朝继之,各项制度更加复杂而完备,盐茶酒及其他货物,多本唐之官制商卖主义而大行之,故讲中国财政制度史的,唐宋实在可以算成一个时代。”[1](P120,128)
从上所述,一方面常乃德重点分析了从租庸调制到两税制转变的必然性,以及对于后来的田赋制度的重大影响;另一方面,他指出:随着工商业的发展,杂税在中国财政的位置逐渐凸显,并分析了盐税在唐前后的变化。
二、详略相间,重点突出
常氏《中国财政制度史》对于中国古代财政制度的整理止于清朝,是因为:“民国以后的财政制度头绪繁多,非三两章书所能包括得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贾士毅先生的《民国财政史》,已经是很好的一部参考书,所以我这里就乐得偷懒不作下去了,读者拿那部书接着看可也。”[1](P1)也就是说,此书的内容主要是古代财政制度的研究。《经济学丛书总目》介绍到:“本书把中国的财政制度,上自财政制度起原始,以至封建时代的贡赋制度;古代政府的赋税制度,民生政策;汉唐的财政币制、税制、关税、漕运等;下至宋元明清的各种税制,货币制,田赋制,及历代的会计制度,财政官制。依代分章,详列靡遗;纲目清楚,序述有条,便于阅读。全书共二十七大章,都十万余言,最宜为学校的财政史课本或参考书。”虽然内容均简略,但仍有其特色。
(一)重视并梳理了中国古代财政的支出和历代财政官制
关于历代财政支出,相关史籍论述较少,究其原因,一是因为“旧有史籍对这方面的纪载太简略”;二是因为历朝财政的支出,多数是凭君主的喜怒和环境时势的要求而定,并无一定的规式。既无预算决算,又无审计会计,自然很难得到一个系统的记录供我们后人采择了。[1](P231)常氏《中国财政制度史》较为重视这方面的工作,在第二十五章专门论述了中国古代的财政支出。如果说古代的财政支出变化难测,那么中国历代财政官制相对固定。常氏《中国财政制度史》认为中国古代财政官制大致经历:古代,“属于宰相的职掌,所谓冢宰制国用”。汉朝的九卿之中,大司徒掌谷货,少府掌山泽之税,都是掌财政的官。隋唐宋时期,隋制度支隶属于尚书省,设尚书一人,左右丞各二人,其下分度支、殿中、金部、仓部四科,各设郎一人。郎之下有令史、书令史等。唐朝制度大都袭自隋朝,惟改度支为户部。宋朝兴起以后,就索性将财政权分之于户部、盐铁、度支三使,别号三司,有时设三司使一人,以综领其事,与中书省和枢密使并列,为行政最高的官吏。到神宗以后才罢三司而归并于户部。到神宗改定元丰管制以后,财政系统大为变更,户部的领袖是尚书、侍郎。其下分左右二曹。左右曹各二人,度支、金部、仓部各二人。元朝官制以中书治民,户部掌财政,隶属于中书省。有时与吏礼二部合并为左三部,有时独立,其官长仍为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等,惟尚书普通为二员,有时增至三员。明朝初年,罢丞相,以六部尚书分领政事,财政属于户部。设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其属有浙江、江西等十三清吏司各郎中一人,员外郎一人,主事二人。清朝的管制大体全仿自明朝。户部设满汉尚书各一人,左右侍郎满汉各一人,其下设山东、山西等十四清吏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其附属机关有宝泉局、三库、仓场衙门等。[1](P247-251)
(二)重点论述了王莽改革和王安石变法
因为王莽几千年来都被人唾骂为乱臣贼子,直到学者胡适之、胡汉民等通过阅读西洋说才渐渐了解了他的真相,肯出来替他辨冤,所以“我们今日研究古代财政史的更不能将他忽略过去了”。对于王莽,我们先要知道,“王莽确是一个有理想、有计划的政治家”,并且也有相当的手腕,“我们今日只能说他的主张过于迂腐,不近人情,却不能说他没有理想”。他的政治改革不是一个人的私运动,而是代表当时的一种潮流,一派政治理想。因此要了解王莽,“先要了解王莽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理想”。[1](P83-84)汉朝的币制到王莽时代又一大变。因为王莽认为当时的制度过于模仿古代,与时势不合。他的改革,虽然在币制史上是极大的创举,但最终仍以失败告终,其原因在于中了汉儒之毒,复古太过。在变法过程中,王莽下诏曰:“此六者,非编户齐民所能家作,必仰于市,虽贵数倍,不得不买。豪民富贾,即要贫弱。先圣知其然也,故管之。一为设科条防禁,犯者罪至死。”看了这一诏,可以知道当时的政治家确能了解“国家社会主义”的精意,六筦都是民间的“公共用具”,私人自做,势必不能;若让少数富家贾民去做,贫民必致受他的剥削。社会主义者所以要把这种“公共用具”收归社会(或国家)办理,这个意思即是王莽的政策的用意。“可惜在国家的组织尚未完备以前,禁不住官僚从中作弊,虽有好的理想,只足供少数人的利用,极其致不过打倒了一般资产阶级,又扶起了一般的资产阶级。王莽和王安石的失败,都足证在国家组织未完备以前,干涉政策反不如自由放任政策较为无弊”[1](P93-94),这是我们读史者所当引为殷鉴的。当然,我们认为常氏在这里把王莽的改革认为是社会主义者的意思,而把豪民富贾等看作资产阶级,与其说是历史概念的错位,不如说是史家面临着自己时代的问题而投射到历史上,反映了史家自身的认识和主张。
王安石的理想,经过多少年的诬蔑,到今日总算已一一昭雪了。常乃德认为:“我们站在今日无偏无党的地位,平心而论,王安石的主张虽未必一一都合于实际,都行之无弊,但究不失为有理想有计划的财政政策,我们不能轻易忽略过去的。”[1](P21-215)对于王安石变法,“平心而论,新法中含有国家社会政策的精神甚多,在当时政治组织未精密,人民监政制度未发达之时,实际上也难免发生许多弊病,供官吏的操纵上下,旧党的反对,也不可一概认为守旧啊”[1](P22)。如青苗法既行,反对者甚多,其论点不外三种,第一扰民,第二取借太重,第三是人民借时容易,还时困难。以上三点都详见《宋史卷一百七十六食货志常平义仓》。不过宋史是反对新法的人编的,故对于辩护新法的主张载之甚少,我们无以发现真相罢了。[1](P221-224)在这里,基于对史料反思的敏锐性,他指出反对者的论点及史书是反对新法的人编的,故难以知道真相,真是一针见血。
综上所述,常氏《中国财政制度史》,是中国传统史学开始向近代史学转变在财政史这一专门史领域的反映。[5]与此同时,常氏还对《周礼》和《管子》两部著作提出自己的看法:虽然《周礼》确系伪书,所叙自不可信,但其内容体大思精,不但代表了古代政治思想最精彩的部分,并且对后世的实际政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如王莽、苏绰、王安石的政治改革都受《周礼》的影响。所以常乃德认为我们研究财政制度的历史,对于这部在历代财政上产生过极大影响的书,不可不加一番研究。[1](P25)又如对于《管子》的认识,他认为与《周礼》一样都是伪书,所叙事实自不可信,但至少证明战国时人已有此理想。他认为《管子》与《周礼》同是伪书中之最有价值的。后世多将管子归入道家和法家,他反驳到:法家重农抑商,如商鞅、韩非皆有此种思想,正与管子的主张相反。道家清净无为,更与管子不似,他认为一定是战国时代经济学家的作品,《管子》以为“一切社会秩序的维持发展,须赖经济为前提”,这是极大胆的主张。[1](P43,47)此书的出版,为后人编撰中国财政史提供了参考,如刘世仁的《中国田赋问题》在第一章中国田赋之沿革第二节、第四节、第五节后的参考书中均有此书,并在自序中指出:“《民国财政史》,《田赋附加税调查》,《中国经济改造》,《文献通考》,《食货志》,以及《中国财政制度史》,《中国经济年鉴》,《申报年鉴》,《地政月刊》,《统计月报》,《东方杂志》等书和杂志,尤其给了不少有价值的指示和统计资料。”[6](P1)
[1] 常乃德.中国财政制度史[M].上海:世界书局,1930.
[2] 陈明光.20世纪中国古代财政史研究评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2,(12):9-13.
[3] 叶振鹏.20世纪中国财政制度史概要[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4] 常乃德.中国政治制度小史[M].上海:爱文书局,1928.
[5] 陈明光.断代体裁唐代财政史研究的创新——评李锦绣著唐代财政史稿[J].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2,(2):105-108.
[6] 刘世仁.中国田赋问题.(1935年)(近代中国史料丛刊3编第88辑)[M].台北:文海出版社,1999.
Humble Opinion on the Histor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of CHANG Nai-de
GU You-gu
(Department of Social Science,Wenshan University,Wenshan Yunnan 663000,China)
The history of China's financial system is one of series of Economics,which mianly discuss ancient China financial system the change of the Chinese economy. It is to cover the financial expenditure and every age's historic bureaucratic establishment,and to focus on the comprehensive exposition of Wang Mang and Wang An-shi's reform on the content arrangements. It has also characteristics with the views of Zhou Rites and Guan Zi.
Chang Nai-de;Chinese financial system;history
F812.9
A
1674-9200(2010)02-0047-04
2009-11-05
顾友谷(1980-),男,安徽长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20世纪史学理论建设和文化思潮方面的研究。
(责任编辑 娄自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