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及开发策略
2010-08-15郑海燕
郑海燕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广州 511450)
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及开发策略
郑海燕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系,广州 511450)
客家文化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汉民系文化,具有较大的旅游开发价值。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拥有开展文化旅游的优势。但客家地区开展文化旅游的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差,旅游产品开发有待挖掘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开发文化旅游,以期促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开发
一、文化旅游与客家文化
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的内涵非常广泛,包括生活制度、家庭制度、社会制度及思维方式、宗教信仰、审美情趣等。狭义上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化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基础,文化旅游是当今世界旅游发展的主要潮流。旅游者外出旅游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了解和感受当地传统文化。客家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重要的一员,具有显著特性的汉民系,是汉族中的一个地缘性群体。客家文化是这个群体在其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和改造生存条件而创造出来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客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传统体系中独特的瑰宝。两晋之际,尤其是唐宋之际,由于北方不断遭受战争,农村经济凋敝,因而使得大批难民渡江南下,另求生计。在经过不断辗转迁徙之后,部分难民来到了这块被大山屏蔽的赣、闽、粤三角地区,与当地土著居民相互杂居,并以此为基地逐渐向南方各省播衍[1]。在迁徙途中,客家先民的中原汉文化与迁徙途经地、定居地的文化不断融合,从而创造出一支以汉文化为主导的、与周边文化相区别的地域文化,即客家文化。客家文化极具旅游开发价值。随着客家文化旅游的不断升温,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对特殊文化的感知和理解,体验客家独特文化内涵,对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广东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1.服饰文化
客家服饰文化包含着丰富的艺术内涵,凝聚着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印迹、图腾宗教信仰,显示出鲜明的艺术特征。客家服饰讲究朴素实用,宽敞简便,颜色以蓝、黑、白最为流行。蓝衫是客家传统的代表服饰。客家女子服饰充分展示了客家文化的艺术性,女子服饰领边都有滚饰,开襟、袖口、裤脚都着花边,绣有各种吉祥图案。服饰上的装饰内容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物象,一般都来自于生产劳作,如“方格”象征农田,“彩条”象征江河,“十字”象征木材。同时将传统的图案如云头纹、去勾纹、叶纹和吉祥祝福的话语相组合,形成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民族艺术色彩[2]。农村女子普遍系着的围裙可以“掩腹”和掩胸,下摆宽及两侧,上端缝花刺绣,另加“颈链”、“腰链”和“牙牌”、“手镯”等装饰。
2.民居文化
粤东、粤北客家地区最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是围龙屋。客家先民们创造出了被外国学者称赞为“世界文明明珠”的客家土楼和“梅县天国”的客家围龙屋[3]。围龙屋始建于明末清初,赣、粤边境匪盗四起,社会动荡不安,客家的大户人家为有效地保住自家性命和聚集的财产,不惜耗费巨资苦心经营修筑而成。它以前后两个半圆(前为半圆形的池塘,后为半圆形的围龙)加上中间类似四合院的四方形堂屋组成一个符合中国传统哲学“天圆地方”、“天人合一”观念的独特民居建筑。客家民居不仅具有突出的防御功能和多元化的生活功能,而且能够起到防震、防火、聚集家族人丁的作用。这一座座固若金汤的庞大建筑墙体厚实,开窗少且小,墙体上留有枪眼以便射击;四角建有炮楼,楼内连通,相互呼应。围龙屋内设有多处消防注水口,可以抵御火攻;围龙屋内设多处粮仓,可以防止围困。一般一个家族合屋而住可世代绵延。一座土楼就是一个小社会,内设有祠堂、学校、庙宇、水井等。围龙屋充分体现了客家人集体力量与高超智慧的结晶,同时也闪耀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光辉。客家民居这一特色建筑可以作为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内容。
3.民俗文化
客家很好的保留了唐宋时期的传统风俗,同时也融合和同化了一些土著少数民族的风俗。客家民俗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包括客家山歌、客家民间传说、传统节日、婚丧嫁娶、祭祀、农事节日等。1983年,梅州市把传统的中秋节定为山歌节,成为当地风情文化旅游的重点内容[4]。粤东丰顺县埔寨元宵节的“烧火龙”和兴宁县的元宵赏灯是享有盛名的民俗节日活动,从每年的正月初八到十八,有“做灯”、“挂灯”、“赏灯”、“暖灯”活动。客家地区每年的七月十五盂兰盆节有山歌醮会,中秋节晚上有“敬月华”、“游月宫”、“拜月姐”等活动,热闹非凡,尤其是粤北仁化县的“月姐歌堂”别具特色。“月姐歌堂”是指由客家妇女对歌请来月姐神的过程。这些别具一格的民俗节日活动对旅游者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4.特色饮食文化
客家菜与潮州菜、广州菜并称广东三大菜系[5]。客家人饮食风味独特,既有吴越地区的酸甜菜肴,也有巴蜀湖广地区的辛辣食品,更有闽粤地区的酱腌味菜。客家人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制作独具特色的客家菜系和风味小食。如粉角、粿条、酿豆腐、盐焗鸡、梅菜扣肉、开锅肉丸子、糯米饭、烧卖等都是久负盛名至今盛传不衰的传统食品。客家菜用料主要以肉类为主,水产品较少。客家菜注重焖煮,讲求香浓,下油重,口味偏咸。客家食疗文化非常著名。客家人善于利用山林中的野生食用植物和中草药材入料做成菜肴[6]。盛产于粤东山区的一种仙人草熬制而成的仙人粄,具有甘、香、韧、滑而又带有仙人草特有的香味,以及具有清热驱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种功效。清明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从野外采集各种供食用的青草药,用来制作清明粄。常用的草药有艾草、麻叶、鸡矢藤、清明菜、莘菜、枸杞叶等。客家饮食文化极具特色,蜚声国内外,是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
三、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落后,环境卫生情况较差
广东地区交通相对比较发达,但客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一些民俗风情保留较好的古村落的交通状况不尽人意。许多客家村落因为山高路远影响旅游者的可进入性。另外,由于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的规模比较小,旅游服务项目和配套措施不完善,不能适应现代旅游者的需求,影响了客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
2.文化旅游开发保护意识不强,原生态文化面临威胁
由于民间保护和发展资金的投入不足,广东地区的一些客家村落,文物古迹、特色民居损毁严重,致使客家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甚至濒临消失。客家村民受到城市文化的影响,使得原有的优秀文化传统没有得到发扬光大反而面临失传的危险。客家年轻人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脱离了客家文化的本质。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由于外表陈旧,缺乏现代化设施,已经丧失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很少有年轻的客家人愿意居住在围龙屋。客家服饰是客家文化和客家人精神的物质载体之一,但受现代化生活的影响,客家人已经很少穿戴传统的服饰。甚至更有年轻一代的客家人除了会讲客家话以外,对客家原有的民俗和传统的文化不甚了解。
3.旅游产品开发层次低,缺乏文化内涵和精品
粤东客家地区目前开发的旅游产品虽然有一定的地方特色,但大多数旅游产品只限于对原材料的简单加工,粗制滥造,缺乏文化内涵,甚至有些旅游产品的形象设计及包装缺乏个性化、现代化的思维理念,不能满足游客多层次的需要。虽然粤东等地文化旅游开发打出“客家文化旅游”这个品牌,但缺乏根据地域文化特色策划的文化旅游产品,尤其是缺乏精品。梅州是著名的客家人聚集地,但梅州客家文化旅游产品的国内国际竞争力不强,旅游产品数量多精品少,多数旅游景区景点游客参与性不强,没有能够有效利用“世界客都”这块金字招牌。因此,应设计和生产以“客家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产品精品,使客家文化旅游进一步延伸,旅游体验得到物化,以延长旅游产品对旅游者的影响[7]。
四、广东客家文化旅游开发策略
1.明确主题,挖掘文化内涵
客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具有独特的文化品质与内涵,因而在旅游开发上要抓住主题,在景区设计、线路组合、建筑风格乃至饮食、服务等细节上都要体现客家文化的特点。树立鲜明的主题,使旅游者从不同角度感受和认识客家文化,以形成具有丰富内涵、形象鲜明的客家文化旅游区。
2.注意旅游过程中的体验设计
旅游者外出旅游就是去体验一种新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客家文化旅游应发挥本土性,注重民俗文化的真实性,提高客家文化旅游的品味,彰显特色,铸造文化旅游精品。以客家最具特色、最具代表性的旅游资源为基础,围绕这个旅游资源进行组合开发设计,形成体系,展示客家文化的特殊性和差异性。在体验客家文化设计过程中,注意研究旅游者的心理,强调旅游者的参与性,形成产品与旅游者的互动,激发旅游者的欲望。例如,以一个自然客家村落为开发对象,在开发过程中注重旅游者的体验就是要保持其原始风貌,让旅游者体验到鲜活的客家风情。以丰富的客家民俗活动的形式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安排民俗歌舞表演、客家人的生活方式、农事生产、婚嫁等节庆活动,注意增强旅游者的参与性。在饮食上以客家风味菜、土菜为主,擂茶是不可或缺的饮品。旅游者身处在自然古朴的客家山寨,食宿在客家民居中体验客家人的生活,体验到原生态的客家风情。
3.提高客家文物古迹的保护意识
客家地区文物古迹众多,反映了客家悠久的历史文化,但却十分脆弱。由于客家村民文物古迹保护意识差,文物古迹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尤其是乡村中的一些雕塑和建筑物的损毁现象严重,一旦被破坏就很难再恢复原貌。因此,政府主管部门应对客家文物古迹进行有计划的开发和保护,在开发上注意结合本地自然景观,去掉过多的人工雕琢痕迹,使文物古迹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同时调动客家村民对文物古迹保护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文物古迹保护意识,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人为本,使客家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客家文化旅游开发和保护中来,在文化旅游开发中展现真实的客家人生活,让旅游者体验原生态的客家风情。
4.注重开发客家民居旅游资源
客家民居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景观,展示了客家独特而质朴的文化风情。客家民居的最大特点就是造型独特,其造型、功能体现着客家人的意识形态,而且也展示了客家人生活方式、家庭结构、社会结构和风情习俗,是旅游者了解客家人、欣赏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客家民居具有浓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价值,应该作为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的重点。客家民居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美誉度及观赏价值,因而在客家文化旅游开发中应该充分发挥客家民居的吸引力,利用客家地区丰富而独特的客家民居,结合秀丽的自然山水风光,建设风情独特的客家民俗文化村,充分开发其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使客家民居旅游成为客家文化旅游的特色旅游项目。开发客家民居旅游要注意保持古朴和原始的风貌,切忌用现代化元素进行包装,以免丧失本来面目,失去真正的价值。
5.强化客家文化教育
针对客家人的传统文化意识不强的现状,必须加强对客家当地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乡土文化教育。例如,可以在学校里开设客家文化兴趣班,吸引有兴趣的学生学习客家文化,以传承客家文化。
[1]赖丹.客家文化旅游开发探析[J].科技广场,2009(2):19-20.
[2]吴秀娟.客家服饰文化与陶瓷艺术的交融[J].江苏陶瓷,2007(3):38-40.
[3]杨载田,邱国锋.客家乡村古民居景观的开发利用[J].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8(2):45-49.
[4]郭盛晖.广东客家文化及其旅游开发[J].企业家天地,2005(6):115-116.
[5]陈义彬.梅州客家文化的旅游开发[J].经济地理,2008(6):1073-1076.
[6]杨载田,钟顺清.闽粤赣边客家文化与丹霞地貌景观资源开发利用研究[J].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25-28.
[7]林龙飞.知青文化的旅游开发研究[J].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26-29.
[责任编辑:吴赣英]
Guangdong Hakka Cultural Tourism and its Exploration Strategy
ZHENG Haiyan
(Management Department, Guangdong Women's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zhou, 511450, China)
Hakka culture is a unique part of Han people and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With rich and unique tourist resources, Guangdong Hakka culture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cultural tourism. But the infrastructure needed for tourist development still lags behind, the consciousness of tourist development and protection is poor and the tourist products needs the exploration of cultural connot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explore the innotation of Hakka culture, develop the cultural tourism and mainta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
Guangdong; Hakka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F592.7
A
1671-4326(2010)02-0046-03
2010-01-13
郑海燕(1977—),女,河北秦皇岛人,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讲师,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