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歌唱教学中的声音技巧与情感

2010-08-15江晓燕

文教资料 2010年11期
关键词:歌唱者歌唱技巧

江晓燕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探析歌唱教学中的声音技巧与情感

江晓燕

(宁德职业中专学校,福建宁德352100)

歌唱者既要注意声音技巧的运用,又要讲究情感的表达,二者不可分割。因此在歌唱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声音技巧的提高,而且要挖掘作品的情感内涵,将声与情这两个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样学生的演唱才能声情并茂,歌声才富有艺术的感染力。只有这样,歌唱教学才能真正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让学生在唱歌中愉悦身心,在提高艺术素质的同时,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声音技巧情感声情并茂音乐表现力

歌唱是以人的声音演唱带有语言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最直接、最自然的一种方式。我国古代音乐专著《乐记》记载“凡人之起,由人心生也”,可见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歌唱者的情感表现,因此,要唱好歌演唱者既要注重对声音技巧的科学运用,又要讲究音乐语言及情感表达。音乐教师在歌唱教学中只讲声音不谈感情,歌唱便失去它的内涵,只谈情感不讲究声音技巧,歌唱将失去它的表现力。因此,只有把声音技巧与情感这两个艺术的重要元素有机地结合起来,歌唱才能获得理想的艺术效果。

一、“声音”是歌唱活动的载体,是情感表达的必要条件,提高声音技巧会让歌唱更富有表现力。

一首好的歌曲能够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并深受人们喜爱,除了应当具备好的歌词曲调外,还必须有好的歌手来演唱,同样一首歌由不同的人来演唱会有不同的艺术效果,因为歌唱者的声音条件、声音技巧对歌曲表现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歌唱家宋祖英演唱的歌曲百听不厌,草原歌手腾格尔、韩红等独特的声音也让他们演唱的歌曲经久不衰,深受大众喜爱,因为他们都有成熟的声音技巧,有着自如驾驭歌曲的能力。因此,提高声音技巧是唱好歌的必要条件,唱歌不同于说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对气息、语言、情感等方面均有特殊的要求,这种要求只有借助于技巧的成熟才能完成,而科学的发声能根据人的声音的不同条件、不同程度对扩展音域、改变音质、增强表现力等有明显的效果,因此学习唱歌的人,只有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才能不使歌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内,才能对一些表现力很强、感染力丰富的作品予以充分表现。

声音技巧的提高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教师必须科学的指导,规范的要求,它是建立在健康的嗓音条件之上,包括姿势、呼吸、发声、吐字、音准及声音的协调统一等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条件选择相适应的歌曲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活动,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走弯路,同时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此外,声音技巧的提高切忌操之过急,一定要持之以恒,因为对初学者来说技巧训练相对比较单调,在每次教学时教师都应要求学生做到,久而久之习惯成自然,技巧就提高了。

二、情感是歌唱的灵魂,是音乐表达的内核,挖掘歌曲的情感内容,歌唱会更富有艺术感染力。

歌唱艺术的魅力取决于歌唱的情感表现,通过洗练的音乐语言,动听的歌喉及优美的旋律直接抒发特定的情感,因此,它最易于被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音乐家托斯卡尼曾说:“任何一个学音乐的人,不管他在音乐上的演唱技巧如何高明,如果缺乏情感的表达,他不是艺术家而是艺术匠,匠人满街都是,而艺术家却在百万人中难找到一个。”因此,歌唱的最终目的是情感的表达,一首歌无论歌词多么丰富明确,曲作者把歌曲写得多么详尽,用多少情感术语,都无法表达歌词的情感内涵,那只是写在纸上的刻板的歌谱,实际词曲作家内心的文思与情感只有通过歌唱者有情感的演唱才能使歌曲内在的精神得以正确的表现,才会达到“歌欢则声笑并,咏戚则音共泣偕”的效果。因此,挖掘歌曲的情感因素是歌唱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在唱歌前先领会歌曲的情感内容,并通过歌声把它表达出来,即“以情带声”。

表现歌曲的艺术情感首先要找准歌曲的情感基调,教师启发学生通过歌曲的思想内容,即重点对歌词本身所蕴含的思想内容进行挖掘分析,从而理解歌曲的性质和艺术风格,并对作者所要寄托的感情等各方面有明确的了解,然后再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段,如表情术语,它是一首歌曲的感情概括,通过它往往可以看出这首歌曲的性质特点,如《长城谣》—苍凉悲壮地;《小夜曲》—优美抒情地;《保卫黄河》—雄壮有力地,等等。通过这些表情术语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情感基调,然后逐句逐段地分析并总结歌曲的内在思想感情,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联想,体会歌曲中颂扬长城故乡的美丽及失去家园内心的极度悲愤,通过分析激发学生爱国爱家的情感,并让他们自己设计演唱的情绪、力度、速度等,大大丰富他们的音乐想象力、创造力,增强歌唱时的形象思维,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在演唱歌曲时才会“以情带声”达到理想的艺术效果。

三、声音技巧与情感是歌唱活动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重要元素,它们不分主次、不分先后,教学时只有把二者完美地结合起来,学生的歌唱才能“声情并茂”并真正达到自由歌唱的最高境界。

黑格尔说过,“在声音和情感的内在本质上,存在着远近不同的相对应的关系”。歌唱的目的就是用歌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通过意境与感情的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只有将感情融入歌声中,才能使“快者掀鬓,愤者扼腕,悲者掩泣,羡者色飞”。教师每次的教学活动,在注重声音技巧训练的同时,都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处理歌曲情感的能力,在教学的每个阶段,两者都应同步进行,启发学生用科学的声音技巧恰到好处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首先,要努力培养学生进入音乐作品的情境之中,使自己的喜怒哀乐与作品的情感融为一体。优秀的歌唱家在演唱一首歌之前都要努力进入音乐情境中,对曲调的体验越清晰、具体,对歌曲的意境和情感就能更深刻地领会。“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对歌唱者来说也是这样,每首歌在演唱之前,教师都应启发学生在前奏时情感自然进入音乐中,运用掌握的各种技巧表达情感,努力做到情声相随,声情并茂,使音乐技巧与情感得到全面协调的表现。其次,声音技巧是为表现音乐内容和情感服务的,应根据歌曲内容的情感风格来调整要用的音色,共鸣腔等,如实力派歌手韩红,其歌声深受男女老少喜爱,她在演唱《青藏高原》、《天路》这类高原歌曲时,声音高亢有力,有穿透感,而当她演唱《天亮了》这首歌曲时声音委婉、抒情,显然歌手在演唱前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有深刻的情感体会后,进入了歌曲的角色,达到了忘我的最高境界,感动了自己并感动了听众,再配合一定的音乐画面,使自己和听众的感情交流达到完美,并产生共鸣。总之,歌唱要感人,并不是纯粹的声音技巧好,或情感的充分表现,它应该是一个歌手的再创造活动,是用美妙的声音把心中对歌曲所体验的情感真诚地抒发出来,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把“声音技巧”与“情感挖掘”两手抓,学生的歌唱才能感人肺腑。

四、处理好声音技巧与情感表现的关系。

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是歌唱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让学生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歌唱中既不炫耀自己的声音技巧,也不过分地表现情感,片面追求技巧忽略对歌曲内容的理解,歌唱将是空洞的娱乐性人声游戏,而只注重情感没有歌曲表现所需要的声音技巧,歌唱将有情没声力不从心,收不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在歌唱中不应当为了显示声音技巧,随意拖长乐句,杂乱换气,给人以故弄玄虚的感觉,即使到高音时,到自己感觉比较舒服的时候也应当尽量尊重作品、作者的原意,情感表现时也切勿忘情失态、矫揉造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科学地运用技巧,既要有真情,又要有理智,平日里多观察生活中的人和事,多观看优秀演员的表演,并多演唱体验,尽量做到歌唱中情感能收发自如。当然,歌唱者要在美妙的声音中赋予自己内心深处对艺术作品的感悟,只有不断地努力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完善自己的歌唱技巧,热爱生活,热爱学习,不断开阔眼界,提高理解和鉴赏艺术的水平,以心灵去感受,才能二度创造出真正的艺术。

[1]P.M马腊费奥迪.著.郎敏秀译.卡鲁索的发声方法——嗓音的科学培育[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4:18.

[2]李凌著.歌唱艺术漫谈[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88.

[3]石惟正著.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183.

猜你喜欢

歌唱者歌唱技巧
论歌唱者的文学修养与声乐修养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重读《昆虫记》4 竹笼中的“歌唱者”——蝈蝈儿
为你而歌唱
为你歌唱
指正要有技巧
试论声乐演唱中良好心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