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教学的《幼儿园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及实践

2010-08-15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目标能力设计

高 波

基于问题教学的《幼儿园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及实践

高 波

教学设计是一切课堂教学的出发点。本文针对传统授受式教学设计的弊端,以问题教学为脉络和切入点,从目标、内容、方法、评价四个方面对《幼儿园经营与管理》的教学设计进行了创新,力图通过问题教学设计,改变教学方式,调整教学关系,优化教学结构。同时,对该设计的实践效果从六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问题教学;幼儿园经营与管理;教学设计;实践效果

所谓“问题教学”,就是以“问题”为授课的核心和脉络,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有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模式。问题可以来自教材,也可以来自社会的热点问题;既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通过实践调查产生;既可以是预设的,也可以是动态生成的。其实质是一切教学围绕问题展开,针对问题教,针对问题学;面向需要教,面向需要学;带着问题教,带着问题学;在实践中教,在实践中学;将教、学、做融为一体,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有效指导有机结合的教学设计形式。问题教学设计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中得到广泛运用。

一、教学设计

(一)基于问题教学的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须兼顾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目标、课程定位三个层面。人才培养目标主要体现四个学会,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与他人友好共处;专业发展目标主要体现学前教育专业“育爱心点燃智慧,铸能力成就未来”的办学理念;课程定位主要体现管理学是增长智慧的学科性质,即“为增长智慧走进来,为更好地为家长和孩子服务走出去”。

目标设计主要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两个重点,达成三个目标。

一条主线: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两个重点:一是让学生会学而不仅仅是学会。现实的挑战总是高于书本,遇到问题,学生不可能从书本中找到现成的答案,所以课程设计必须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二是让学生会做而不仅仅是会说。管理学是行动的科学,学习该课程的目的在于用所学的理论指导具体实践,所以必须将强化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作为课程设计的重点。

三个目标是:

1.技能目标

具体技能目标为:能够设计调查方案,有效完成调查任务,撰写调查报告;实践中,能够运用管理学的知识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或方案。

2.知识目标

熟知各种管理理论,弄清管理学的发展趋势。熟悉幼儿园常规管理的流程以及幼儿园常规管理的基本策略和方法。

3.情商目标

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组织协调能力;提升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沟通与交流技巧;培养学生大胆自信、善于合作分享的团队精神。

实践证明,“问题教学模式”可以有效达成上述目标。例如在《保教队伍建设》课堂设计中,笔者改变了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思路,与学生一起生成了下述问题:

问题一:假如你是一名幼儿教师,你认为影响你工作积极性的因素会有哪些方面?

问题二:假如你是园长,你打算如何有效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和教育能力?

问题三:(延伸拓展问题)到幼儿园调研,看幼儿园管理者最看重教师哪些方面的素质?面对即将到来的教师岗位,我们今天需要做好哪些准备才能适应未来职业的要求?

问题四:(生成性问题)谈谈对教师苦乐观的认识?怎样才能做一名快乐的教师?

上述四个问题的设计主要基于这样的思考:一是通过问题的设计与交流有效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发散思维的能力;二是锻炼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良性竞争、合作、分享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加强学生的职业定向,教学生学会站在明天的角度思考今天的事情,为更好更快适应未来职业做好今天的准备;四是针对学生交流中存在的一些模糊认识,比如做幼儿教师很辛苦,没多大出息等,引导学生不但做一名肯干、能干的教师,还要学会做一名有幸福感的教师,为其将来从事工作做好精神上的准备。通过设计上述问题,实现了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价值目标有机融合。

(二)基于问题教学的课程内容设计

要想达成上述目标,课程内容必须整合。传统的观念过于迷信教材,认为课程内容就是教材本身,因而把教材当圣经,视整合教材为禁区,不敢突破教材的限制,不但学生没有任何选择内容的话语权,老师同样不敢越雷池一步。这使得许多授课内容远离学生的实际,远离岗位要求的实际。即:我们教给学生的是他不想学的或者是不太需要的,学生需要、想学的又是我们不能教的。其结果是导致教书、学习、实践运用三张皮,大大降低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所以,必须改变按照章节条块分割教材、单纯传授知识的做法,按照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两个重点、达成三个目标,以“设计整合有效问题”为脉络,重新组织编排课程内容。课程内容开发与设计主要体现“三化”:

1.课程内容基础化

即选择对学生未来从业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性的内容。课程设计的基础性是基于学生缺乏管理学知识这一现状。就认识水平而言,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教育行政干部,教育行政干部具有丰富的管理理论和实践,本身是一个非零点,而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无论理论还是实践都相对薄弱和贫乏。因此,必须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基础性的内容传授给学生,为后面实施问题教学奠定基础。

2.课程建设综合化

打乱按章节编排的体系,用综合性的问题串联知识、反映知识。按章节编排课程内容的优点在于知识的积累,缺点在于将知识肢解,难以将知识转化为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而学生踏入社会,面对的问题大都是综合性的、开放性的,不是按章节呈现的,人们很难从现存的理论或者书本中找到固定的答案。而通过问题设计,则可以将知识优化组合,将知识、能力相互联系和衔接,做到理论、知识、能力相辅相成,理论催生能力,在能力培养过程中巩固知识,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应用能力。

3.课程建设开放化

好的课程必须及时反映社会的需要,实现与社会需求密切接轨。但教材往往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一些反映社会热点的问题、学生关注的问题很难一一在课程中及时反映出来。这一矛盾应通过课程建设的开放化予以解决。课程设计要敢于超越教材,超越课堂,多鼓励学生到社会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社会需求,了解一些在平时课本上看不到的东西;多鼓励学生走出书本,走出象牙塔,利用一切信息资源,了解学科的前沿性知识和动态发展。通过不断吸取丰富的营养,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内容,从而使课程更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基于上述考虑,在《幼儿园经营与管理》内容设计中,笔者主要整合了六大模块:管理学基础知识模块;幼儿园经营模块;常规管理模块;公共关系模块;管理创新与领导艺术模块;案例开发和实践调研模块。六大模块将教、学、做融为一体,有效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能力。

(三)基于问题教学的教法、学法设计

1.为什么采用问题教学

一是解决学生学习积极性缺失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教师的教授,老师一讲到底,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忽视了学生的互动参与,由于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需求,导致了学生的呆学、厌学,导致了教育实效性的低下。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很累,而实际效果却较差。

二是考虑为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奠基。高职教育的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力。因而,课堂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应该是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能力单纯靠老师讲是培养不出来的。而问题教学能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定向性,提高其生存能力和竞争性。

三是符合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现在,自主、互助、探究的学习方式代表了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要求真正归还学生的思维、归还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要求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而问题教学设计,能够通过师生间的互动,通过尝试解决问题,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同时,实现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共同提高,均衡发展。

四是应答了学生对课堂教学模式变革的要求。笔者曾经对学生做了一系列调查问卷,学生对问题教学模式有较高的认同度,喜欢的比例高达95.6%。所以,实施问题教学顺应学生的意愿,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

五是问题教学有相应的理论基础。比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者认为,每个学生都不是空着脑袋进教室的,都能以自己的方式来建构对于事物的认识。问题教学能够更加丰富和加深学生对有关问题的全面理解,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问题教学的实施

(1)问题教学法的基本流程

合理分组—生成问题—小组交流—指导反馈—反思升华—拓展延伸。

这一流程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时间、空间的局限。从时间上讲,教学不再限于课堂几十分钟,而是向课前、课后延伸。从空间上说,教学不再限于教室,而是扩大到图书馆、幼儿园等实践场所。整个过程,要求学生一是要事先提出问题、准备问题,二是要在课堂上交流问题,三是要在课后思考拓展延伸性的问题,四是要尝试“做”某些问题。这样既扩大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又使学生充分利用了时间。能将课前准备、课内交流、课后反思有机结合起来,融教、学、做为一体,既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又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2)教学特点

问题教学法有如下鲜明的特点:

注重问题的优化设计;注重交流前的指导;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动机;强化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减少讲与听,增加说和做;小组互动,求助,质疑,信息共享;教师引导,归纳提升;个体责任与积极互赖等。总之,问题教学将老师的教、学生的学、做有机结合,将讲堂变学堂。在学习中,既体现了学生的自主 ,又体现了互助,实现了自主性、互助性、探究性三性统一,有效解决了学生学习内在积极性缺失问题。

(四)基于问题教学的评价设计

评价不但具有甄别功能,还有激励和导向功能。应通过评价的导向功能,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发起学习积极性。所以,评价模式必须同步改革。问题教学的评价主要有如下几部分构成:小组现场展示+小组课堂表现+调查报告。考核突出一个重点(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做到三个结合三个增加。即老师与学生评价结合,增加学生的评价;结果与过程评价结合,增加过程性评价;成绩评价与多元评价结合,增加实践考核的权重。总之,通过考核,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将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问题教学的实践效果

基于问题教学的设计始于2006年,在此基础上编制了问题教学手册,形成了研究课题,组成了教学团队。现在,《实施问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课题已经结题,并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经营与管理》等课程中广泛运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了

实践证明:教师会教,学生乐学,师生共同喜欢的课堂才是好课堂。由于问题教学的学习目标由师生自主确定,问题自主解决,知识自主感悟,方法自主探究。整个课堂由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变成由学生自主主宰的课堂,所以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师生关系更加融洽了

教师与学生交往机会多了,自然能够更多、更深入了解学生想法;同样,学生也能更深层次了解教师。这与我讲你听,我打你通,上课老师呱呱呱,下课难觅教师踪影,其效果不可同日而语。“亲其师信其道”,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可以提高学生对教师认同度,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和谐,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教育力量。

(三)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了

问题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知识的获得,注重的是个人的可持续性发展,培养的是一种终生学习的能力。通过交流问题,学生获得了超越书本上的知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深刻,其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

(四)学生的非专业素质提升了

学生要适应未来工作岗位要求,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能力,还需要较高的非专业素质,比如合作、敬业精神等等。问题教学可以有效培养非专业素质:比如沟通、合作、分享的意识。问题教学主要采用团队激励的方式。遵循积极互赖的原则,强调小组成功需要每一个小组成员的努力。这就要求每一位同学认识到:仅仅自己优秀是不够的,还要帮助同组的人优秀。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互帮互助和相互交流中取长补短,实现共同成长。

(五)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育能力,做到教学相长

问题教学对教师的教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深化。通过画龙点睛的点评、反馈强化将问题深化下去、拓展开去。所以通过问题教学,不但学生间可以互相促进,得到共同进步,教师自己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发展自己的问题意识,强化自己的课程意识,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六)实现了教育的内在效果、教育的外在效益和教育的总体效率高

“内在效果”是指这种设计将课堂教学变成学生发自内心的一种追求,而不仅仅靠外在强制的手段和奖惩措施去约束学生。教师的责任不在于知识的传授,而在激励、唤醒、鼓舞。只有点燃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乐学的课堂才是好课堂。实践证明,这种设计思路可有效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外在效益”是指能将课堂所教、学生课堂所学的东西用于工作岗位,加快其职业成熟。课堂虽然只有几十分钟的时间,但我们设计的目光不能仅仅停留在这几十分钟里学生获得了什么,还要将眼睛盯在为学生的今后工作准备了什么。这种设计能够做到跳出课堂看课堂,跳出今天看明天。做到教着今天,盯着明天,想着后天,使教育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实践证明,通过问题教学所培养出来的问题意识和终生学习发展的能力,不但对学生校内学习有帮助,对其职业发展也有积极影响。

“总体效率”高是指做到了最短时间内以最小投入获得最大产出,即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最大的内在效果和外在效益。经过课题实验班和对比班的比较,同样的课时、同样的教师,运用问题教学的班级的“总体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班。

[1]陶西平.课程改革与问题解决教学[M]1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余德生.让课堂充满问题,让问题充满思考——新课程标准下运用问题教学法初探[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8)1

(责任编辑:牛守祯)

G617-42

B

1009-2080(2010)03-0053-03

2010-03-20

高波(1966-),男(汉族),山东安丘人,潍坊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目标能力设计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设计之味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