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世纪汉英大词典》配套词的处理
2010-08-15肖志清
肖志清
(武汉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一、引言
由惠宇教授主编、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下文简称《新世纪》)自2003年面世以来,好评如潮。众多辞典专家学者对《新世纪》在词类标注、条目排列以及突出短语搭配和例证等方面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做了较为客观详尽的评述(惠宇,2004;张春柏,2004;曾东京,2004;赵刚 ,2004;素欣,2004;心筑 ,2004;陈谊 ,2005;武姜生,2005;张晓颖,2005;等等)。关于《新世纪》的优点前人已多有评述,不用笔者再赘述。只是笔者在平时的英语教学和翻译实践当中翻阅《新世纪》时,仍会发现它在配套词处理方面存在诸多美中不足的地方。现不揣浅陋提出拙见,以与编者和读者共同探讨。
二、配套词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的处理
“所谓配套词,就是由在内容上密切相关、语义上相互补充、结构上相似的词所组成的一个聚合类(paradigmatic set)。配套词可分为封闭型和开放型两类。”(赵刚,2003:255)。封闭型如一年四季、八大菜系、十二生肖和二十四节气等。开放型如历史名人名、全球知名大学名和各国首脑名等等。封闭型配套词数目有限,基本能做到词目收录平衡。但是开放型配套词数目因受规模大小、编纂宗旨等各种因素影响较难估算,哪些应收,哪些不收,实难统一。《新世纪》“规模宏大,收词齐全,共收条目14万余条”(《新世纪》封底),范围涉及中国语文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注重中国专有文化配套词的收译,可以说是国内汉英双语辞典的佼佼者。但是,《新世纪》远未完美,在配套词的处理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
1.收词尚未平衡
收词立目是否平衡是考验任何一本辞书编篡是否科学严谨的重要指标。《新世纪》在中国文化特有词方面收词广泛,查得率高,实用性强。但在词目平衡方面仍然有待改进,尤其体现在百科词目的收词欠平衡、不合理。如专有人名方面收了孔子(Confucius)、孟子(Mencius)、老子(Laozi)、庄子(Zhuangzi/Chuang-tzu)和墨子(Mozi)等诸子却漏了荀子和韩非子;收了名著《西游记》中的猪八戒(Pig)和白骨精(White Bone Demon),却不见唐僧、孙悟空等重要人物的影子;收有伟大领袖毛泽东(Mao Zedong)却没有中国国父孙中山和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单字条目“邓”下只有“邓小平理论”)。“专有名词,包括地名、人名等,由于数量众多,在语文性的双语词典中以收进附录为宜,但是一些著名的文学形象专名,如果已常常作为普通词运用,也可以立为正文词目”(黄建华,陈楚祥,2003:33)。现实生活中,“唐僧”及其派生词“唐僧肉”在新闻报道中被广泛使用,早已成为具有引申含义的全民通用词。例如常见的新闻标题“治污资金怎成‘唐僧肉'?、“医保资金不是唐僧肉”等等。鉴于唐僧等人物的知名度和广泛使用以及《新世纪》没有“中国名著人物名”、“中国历史名人名”之类的附录,有理由为他们在《新世纪》立目。
除了人物名收录有失偏颇外,其他如著名大学名的收录,《新世纪》收有北京大学(Beijing/Peking University)以及国外的牛津大学(Oxford U-niversity)和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却没收相应的清华大学、剑桥大学和哈佛大学。著名战争方面,既然能收淮海战役(Huai-Hai Campaign),那么辽沈和平津两大战役也不能遗漏。中国文化词收录方面则更为失衡,收有三节棍(three-section cudgel),却没有双节棍(nunchaku);收录了铁观音(Tieguanyin)、乌龙茶(oolong tea)、功夫茶(gongfu tea)、普洱茶(Pu'er/Puer tea)、茉莉花茶(jasmine tea)以及龙井(Dragon Well tea;longjing tea)、毛尖(maojian tea)、瓜片(guapian)、祁红(keemun)、白茶(plain tea)、滇红(Yunnan black tea)等中国名茶,唯独少了“碧螺春”;同样,能收茶寿(108th birthday),那么米寿(88岁)和白寿(99岁)也应酌情收录。封闭型配套词方面,词典正文收录了全国其他33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的省会或首府名,但不知何故竟遗漏了安徽省会合肥。这样的技术性“硬伤”实在不应该出现在严肃的词典编篡领域。
同时,随着社会的变革,科技的进步,新词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汉语词汇,改变了现代人的生活。“博客”、“网聊”、“潜水”等网络新术语以及“房奴”、“宅男/女”、“山寨”等反映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新词新义业已成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词语,在《新世纪》再版时,网络新词这一开放型配套词也应占有更大的词典空间。
当然,因为上述例子大都属于开放型配套词,不同的词典对于开放型配套词的收录没有统一的标准,有些词典可能收录了某一开放型词目,而另一词典则付之阙如。诚然,“对开放型的配套词则应根据词典的规模,读者的需求,辞书的性质和编纂的原则进行合理取舍”(赵刚,2003:256)。但是对于这些原则和宗旨的遵循不应以牺牲词典的系统性、科学性和严谨性为代价。对于开放型配套词的收录在同一本词典里应统一标准,不能口径不一,导致顾此失彼或扬此抑彼。否则,任何收词方面的不平衡都将损害辞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2.英译尚不统一
配套词的形式特征以及辞书的宏观结构特点决定了配套词的英译必须做到基本一致,互相照应。“配套词的译文应具有照应性,具体而言,就是在释义上要平等对待,不能厚此薄彼”(同上:259)但是《新世纪》在某些封闭型配套词的英译上还未做到前后一致,彼此照应。例如“单眼皮”(single-edged eyelid;single-fold eyelid)与“双眼皮儿”(double-fold eyelid)的词目和译文都不一致(另“眼皮”条下已有“单/双~”配例,避免重复起见,可以不另立目)。再如对“五岳”的释义:
(1)东岳:<名>Eastern Sacred Mountain[another name for Mount Tai(泰山)]
西岳:<名>Mount Hua(in Shanxi Province)
南岳:<名>Southern Sacred Mountain[one of the Five Sacred Mountains,also namedMount Heng in Hunan Province]
北岳:<名>North SacredMountain[referring to Mountain Heng in Shanxi Province,one of the five well-known sacred mountains in China]
中岳:<名 >Central Sacred Mountain[i.e.Mountain Song(嵩山)in Henan Province]
五岳的英译真是五花八门,可谓乱矣。东岳少了所在省份的信息,西岳连译名都与其它四岳不同。圆括号也似应改成方括号才对。东岳、南岳、北岳和中岳释义中方括号内的注释在形式上缺少照应,比较混乱。更要紧的是,南岳衡山和北岳恒山拼音相同,其实最需标注汉字区分,译文却付之阙如。中国直辖市、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的译名也有问题,仅列举典型的几个城市:
(2)北京:<名>Beijing
上海:<名>Shanghai
天津:<名>Tianjin,major city in north China and 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重庆:<名>Chongqing[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武汉:<名>Wuhan[capital of Hubei Province;consisting of three adjacent towns:Wuchang(武昌),Hankou(汉口)and Hanyang(汉阳)]
南京:<名 >Nanjing[capital of Jiangsu Province,China]
杭州:<名>Hangzhou[capital city of Zhejiang Province]
贵阳:<名>Guiyang City[capital of Guizhou Province]
台北:<名>Taipei;Taibei[capital city of China's Taiwan Province]
中国直辖市、各省省会、自治区首府应是一组相对固定的封闭型配套词,在英译方面应该规范统一为好。可是相较之下,北京和上海的信息过于简单。而天津和重庆同为直辖市,译文体例却大不相同。中括号一有一无;一为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中央人民政府)直辖,一为 the State Council(国务院)直辖。虽然实质无异,但形式最好统一。其余几个省会的译释体例较为混乱:“省会”一词的译法不统一;括注内容或详尽或粗略;China标记也是时有时无。统一起见,笔者建议作如下修改:
北京:<名 >Beijing[capital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上海:<名>Shanghai[largest city of China and 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天津:<名>Tianjin[major city in north China and 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重庆:<名>Chongqing[one of the four municipalities directl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而其他省会、自治区首府可依照:城市拼音[capital city of…Province/…Autonomous Region,China]的统一格式和体例编写。
此外,前文所提及的诸子百家的人名英译也不统一。除了那些由于历史的原因而约定俗成的旧译名(如孔子Confucius、孟子Mencius以及孙中山Sun Yat-sen等)外,其它的中国人名都应严格实行国家标准,改用规范的汉语拼音方案拼写。鉴于此,庄子的英译(Zhuangzi/Chuang-tzu)似应删去Chuang-tzu这一威妥玛式拼法,以与老子(Laozi)和墨子(Mozi)等保持一致。
大型汉英词典编纂费时费力,工程浩大,这就要求主编和编者们在动手之前要有清晰的编纂思想和统一的编写体例。一旦制定,全体编者则要同心协力,严格遵行。既然《新世纪》有自己明确的编纂思想(“读者第一,注重实用”),为什么还会出现配套词条英译不统一的问题呢?原因不外乎是编写之前对配套词释义缺少一个统一的体例标准,导致各位相对独立的编者无规可循,各行其是。
三、修订建议
一部词典的诞生就意味着它要开始接受读者“火眼金睛”的严格审判。我们知道,“词典编纂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不能轻言最好,只能力争更好。”(惠宇,2004:8)为了“更好”这个目标,笔者从读者使用角度出发,就该词典对配套词的处理提出以下修订建议:
(1)向已有的同类汉英双语词典学习取经。词典编篡固然强调独立研编原则,但是学习借鉴也是应有之义。比如在一些中国特有文化配套词的收录立目方面,吴景荣和程镇球主编的《新时代汉英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00)以及吴光华主编的《汉英大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就相对较为全面。《新世纪》的编者们在下次修订时就可以直接吸收借鉴这些词典已健全的配套词词目,与自己收集的配套词语料相互比对,防止“挂一漏万”。
(2)编篡前制定统一的配套词编写体例。辞书的文体特点决定了配套词的译释必须遵循统一的编写体例,形式尽量做到前后一致。主编在这方面的责任尤其重大,应在其他编者着手工作之前就规定好配套词的释义体例要求,最好能拟写好配套词的词典释义样文,然后严格要求其他编者遵循体例格式编写词条释义,做到统一。
(3)建立一支精干、专业的词典编撰和编校队伍。编者队伍应该具备扎实的词典学理论知识,并应有丰富的双语词典编篡经验。具体到配套词收录方面,就是词典编者应该具有很强的配套词感知度,知道什么是配套词,某一配套词系统该收哪些词,该摈弃哪些词。另外,还要建立严格的编审机制,加强编校和审稿工作。宁愿等一段时间再出版,也要严抓编审工作,保证质量。
(4)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也可以学习上海译文出版社的做法,就词典勘误在网上设立专门的BBS论坛,由词典使用者(网友)随时纠错、订正,以利下次修订再版。网友们集体找错纠错,勘误效果相信会更好,效率也会更高。网络的利用也便利了编者和读者的交流互动,编者可以更好地实时了解词典读者的使用情况反馈。
(5)此外,汉英双语词典的编纂修订还需要注意时效性,否则,词典一经问世便宣告落后。当今世界各国时事瞬息万变,词典也应与时俱进,努力捕捉并反映这些社会或政治方面的变化。例如,随着韩国在2005年初对外宣布其首都中文名由汉城改为首尔,以及2005年11月缅甸政府突然宣布其首都由仰光迁至内比都(Naypydaw),《新世纪》下次修订时务必在收词立目和附录里及时记录这些变化。
四、结语
《新世纪》的出版,标志着我国第四代汉英词典的到来。作为第四代汉英词典编篡的首次尝试,我们不能对《新世纪》求全责备。词典鼻祖塞缪尔◦约翰逊博士很早就指出:“活的语言的词典,没有一本是十全十美的。”(李明,周敬华,2000:9)因此,《新世纪》也需要一个不断更新完善的过程。最近欣悉外研社正准备着手启动《新世纪》的修订工作。我们真诚希望《新世纪》再版时能够就配套词的收译做一些必要的补充和修订工作,使之日臻完善。
[1]陈谊.与时俱进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2).
[2]黄建华,陈楚祥.双语词典学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惠宇.新世纪汉英大词典[Z].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3.
[4]惠宇.读者第一注重实用——关于《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编纂思想的思考[J].外语教学,2004(3).
[5]李明,周敬华.双语词典编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6]素欣.第四代汉英词典的编纂新理念——《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评介[J].外语教学,2004(2).
[7]武姜生.坚持科学的语言观,打造汉英词典的精品——《新世纪汉英大词典》简评[J].外语教学,2005(5).
[8]心筑,汉英词典中的词类标注——兼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3).
[9]张春柏.实用创新——汉英词典编纂界的一部新力作——评惠宇教授主编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J].外语教学,2004(3).
[10]张晓颖.《新世纪汉英大词典》词类标注法评析[J].外语教学,2005(3).
[11]赵刚.逆向翻译,确保汉英词典译释的地道[J].辞书研究,2004(5).
[12]赵刚.试论汉英词典中配套词的处理[A].见:曾东京主编.双语词典研究:2003年第五届全国双语词典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13]曾东京.评《新世纪汉英大词典》[J].外语教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