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持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2010-08-15袁骑龙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0年3期
关键词:乘警票证购票

袁骑龙

(徐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江苏徐州 221003)

2008年以来,徐州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在值乘中先后查获持伪造证件购买半价票或免费乘车的违法人员 5500余人,查缴假证 5500余件,为铁路企业追回客票款累计 287万余元。由此一斑可窥全豹,在全国铁路范围内这类违法行为是非常突出的,它不仅扰乱了铁路正常的购票、乘车秩序,也使铁路客票收入大量流失。对此,笔者就当前持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行为的成因、类型、表现形式以及打击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和下步对策,作一粗浅探讨。

一、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的成因、类型及表现形式

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其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利益驱动。目前,一本伪造的铁路职工工作证、学生证的价格为 50元左右,证件配套齐全的不超过 100元;伪造的路内站段级领导干部工作证、添乘证,要价 150到 200元;伪造的伤残军人证在 100元左右。上述假证仅相当于一张普通车票的价钱,甚至更低,换取的却是长期免费或半价乘车的“通行证”,这也正是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这种违法行为屡禁不止、屡打不绝的根本原因。

通过对此类违法行为的调查剖析,其类型和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四种:

一是半价优惠型。利用国家对残疾军人、学生出行提供的一些优惠政策,从中变相谋利。主要表现为:使用伪造残疾军人证、学生证等骗取半价票的优惠。尤以使用伪造残疾军人证现象最为突出,约占此类违法行为总数的 62%。

二是公免便利型。主要表现为:使用伪造的铁路职工工作证、公免乘车证等骗取免费乘车的待遇。此类不法人员或多或少了解一些铁路内部乘车的有关规定,进站时多选择人多拥挤的进站通道,手持全套证件,向工作人员简单出示,蒙混过关。

三是抬高身份型。主要表现为:使用伪造的职务证件,冒充路内站段级以上领导干部或新闻媒体记者,自我抬高身份地位,抓住旅客列车乘务人员重视迎检的心理,以添乘检查工作或采访、报道先进事迹、曝光问题为借口,骗取更加优厚的乘车待遇。此类人多选择夜间上车,要求到餐车用餐或到软、硬卧铺车厢休息。2008年以来,徐州乘警支队连续查获此类违法行为 15起,其中冒充路内站段级以上领导的 8人,冒充国内主流媒体记者的 7人。

四是冒名顶替型。主要表现为:借用具有公免乘车资格人员的证件进站上车,约占此类违法行为总数的 13%。这部分人与铁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类是不具备公免乘车资格的铁路在职职工或退休人员,另一类是路内职工家属或亲友,以及路内临时雇用人员等。该类人员多采取借用路内单位同事或亲友的有效乘车证件骗乘。一旦被发现,他们便提及各种关系进行搪塞,管理难度相对较大。

二、此类违法行为的危害及打击治理工作面临的难点

目前,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行为已形成一定气候,其造成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扰乱了铁路正常的购票乘车秩序,二是导致铁路客票款的大量流失,三是为制贩假证犯罪提供了滋生的沃土。对此,我们虽然加大了打击治理力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难点:

一是识别难。根据对查缴伪造证件的比对,大多数伪造证件与真实证件在外部包装、制证材质、证件样式上差别甚微,非专业人员难以甄别。多年来,我们列车“三乘人员”几乎没有受过识别真假证件的专门培训,识别、判断真假证件的能力较差。查验证件工作还停留在“看标志、问内容、对照片”的工作模式上,即使发现疑点,也很难当场鉴别出真假。

二是处理难。对查获的持伪造证件人员,在处理时因假证鉴定需要专门机关出具证明且需要一定的时间,很不方便,往往只能在对其补缴票款、没收假证、批评教育后予以放行,起不到相应的震慑效果,导致因违法成本低而屡禁不止。

三是移交难。2008年以来,徐州乘警支队查处的 5500余起持伪造证件购买半价票或免费乘车的违法案件,无一中途移交车站派出所处理。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些案件材料在旅客列车上无法制作齐全,再加上后期调查费时费力,导致站车交接困难。列车乘警因受警力、设施和环境的限制,只能简单处理后放人,无法进一步审查深挖。

四是查证难。目前,此类违法行为涉及的伪造证件种类较多,牵涉的制发证机关范围较广,给查证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即使是路内票证,有时也需要跨铁路局才能得到鉴定。尤其是残疾军人证件涉及部队和地方民政部门,加之一些制发证机构撤并,发证时间久远,难以联系核实。

五是治理难。要想彻底遏制持伪造证件购票乘车的违法行为,必须追根溯源,堵住制售伪造证件的源头。但由于存在以上列举的难点,我们无法对使用伪造证件的违法人员进行深入审查和深挖,只能就事论事地予以一定的处罚,难以从源头上进行有效治理。

三、有效遏制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行为的对策

要在加大查堵工作力度,依法查处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人员,规范发证渠道和加强证件管理的基础上,突出源头治理,严厉打击制贩假证的违法犯罪,从根本上切断获取伪造证件的渠道。

一是建立查堵机制。遏制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的违法行为,不是哪一个部门、单位的事情,都需要全路各单位的密切配合协作。要树立全路“一盘棋”的思想,建立查堵工作机制和奖惩办法,调动职工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抓住购票、进站、上车三个主要环节,站车联动,民警职工联手,充分发挥铁路“多层过滤”的优势,车站堵、列车查,全方位查堵假证。

二是提高识别能力。针对当前工作中暴露出的识别假证能力相对较弱的问题,应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到路内外制发证机关登门请教;邀请路内外制发证机关有关专家对民警和客运职工进行专业培训,重点掌握真假残疾军人证和铁路公免票证的识别方法,以及相关证件的使用规定。

三是提供法律保障。公安机关法制部门应及时介入,对查处的持伪造证件购票乘车的违法行为进行细致分析,准确定性,对适用的法律条款以及执法程序作出详细说明,为一线执法单位和民警提供准确的法律依据和处罚标准。对拿不准的问题,应主动请示上级法制部门或协调有关司法机关,给予明确解释,为有效打击此类违法人员提供法律保障。

四是加强票证管理。对内,要求各铁路内部单位严格公免乘车票证的发放和管理,严禁铁路职工私自将公免乘车票证借予他人使用。对外,铁路有关部门应主动走访制发残疾军人证件的部队和地方民政部门,通报有关情况,在鉴别工作中取得支持,并严格掌握证件发放标准,规范发证渠道,堵塞漏洞。

五是强化源头治理。标本兼治,追根溯源,是有效遏制使用伪造证件购票乘车违法行为的根本手段。要加强对此类违法行为的分析研判,掌握规律特点及多发区域,加大查堵力度,通过对查获的违法人员的严审细查,深挖假证来源,获取制贩假证的犯罪线索,组织力量顺线追踪,打团伙、挖窝点,彻底根治制贩假证违法犯罪问题。

猜你喜欢

乘警票证购票
不同的购票方法
宁海“票证的故事”
直击痛点的“候补购票”可多来一些
张宝红:中国票证拍卖第一人
最佳榜样
铁路候补购票服务扩大到全部列车
乘坐火车丢手机,乘警热心解难题
典藏小识
铁路乘警能力素质建设探究
投资粮票成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