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研究
2010-08-15张立恒
张立恒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
从2008年二季度招聘财会类职位调查报告显示对本科以下学历需求还不到对财会类总需求人数的40%,并且要求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的同时具备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然而,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学生与市场的需求相脱节,从而造成“就业难”的局面。如何培养出高技能的应用型会计人才,以适应新的经济环境对会计职业能力的要求,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长期以来,大多数的高职高专学校将会电专业学生定位为本科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管理型财务人才/高级财务人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不能立即“上岗上线”,造成“高不成,低不就”。这里所说的“高”是指高层次的人才,就是我们所指的负责公司治理、资本运营和风险管理等财务人员;“低”是指那些在基层工作的“熟练工”(负责基础的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人员),这也没有达到企业的要求,而是“眼高手低”,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定位好培养目标,提高高职高专会电毕业生对市场的适应性,也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二)实训教学环节薄弱
目前有些学校因实习经费匮乏以及会计工作的特殊性,实习单位不愿接受学生实习,即便接受也只是表面的走马观花,学生很难接触到实际资料等原因而取消校外实习,改为在会计实训室中实习,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只了解一点实际做法。目前也有一些高职高专学校聘请了当地实务界知名人士作为兼职教师,但是基本上兼职老师大部分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授课的相关费用高,总课时数也是非常有限的,另外这些兼职教授的教学基本上采取讲座的形式完成,内容也多限于思想理念的介绍,很少有机会向学生传授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积累总结的解决实务问题的方法和技能,对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帮助非常有限。
(三)专业教师知识的局限性
会计电算化融合了会计学、金融学、计算机科学和信息系统管理等多门学科领域的知识体系。然而,现行的会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与实务工作中的知识技能需求脱节,尚不能满足现实会计事务所和企事业单位所需计算机技能的要求。对绝大多数会计专业教师而言,要其跨学科深入了解并向学生讲授相关技术,难度较大因而积极性不高;计算机专业教师对计算机技术较熟悉,但很容易就技术论技术,不能与会计专业学科应用结合;学生则更难独自完成不同课程的有机结合应用,这些都会影响会电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大部分教师都是从“学校——学校”,实践能力不强。
(四)实训条件十分局限
在会计信息系统环境下,不仅财务报表数据和内部控制制度更复杂,计算方法和技术工具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软件和技术工具可以帮助财务人员准确和及时完成填制记账凭证、登记会计账簿、进行成本核算、结帐、编制财务报表等部分甚至全部财务工作任务。但是大部分学校会计电算化实训所用计算机配置比较低、财务软件一般版本较低(有的甚至是盗版)许多功能不能使用,资源的匮乏使学生尚不能体会到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优势。另外,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项目(包括电子表格软件、互联网、文字处理软件、病毒防范、视窗操作系统和数据库软件等)不熟练甚至根本就不会。当然,对财务软件(包括管理型和核算型)的使用更是“望洋兴叹”。
(五)教育评价体系存在弊端
我国目前的高职高专会计教育仍然是以教师教为主导,学生学为辅。学校对学生质量的评价方法主要是以期末闭卷考试成绩为主,基本特点是“重理论、轻实务”;“重期末,轻平时”;“重记忆、轻理解”。这是一种“学校主导型”的评价体系,主要特点是从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出发,以考试成绩的高低为主要评价依据。这样的评价体系既无法公正评价和衡量学生的全面素质,也无法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全面素质评价的需要。
三、解决方法
(一)以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观、“产品”市场观等都是先进的办学理念。“以人为本”,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要从学生的利益出发,包括其就业需要。
实行专业能手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重点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高职高专会计电算化专业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社会基层组织的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培养应用现代计算机技术与会计理论相结合处理日常经济事务的应用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专业知识能力、素质能力和技能,进而在真实工作环境下按照既定标准实现其职责的能力。高职高专学校应该培养“专才”为主,“通才”为辅。会电教学需与经济学、管理学、财政学、金融学及计算机应用等领域相结合。从会电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领域与职业发展前景看,需要会电专业学生吸收相关学科知识,只有具备相关学科知识背景,才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规划强调能力培养
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曾对会计教育目标的构建提出了三条与掌握知识相关的原则:一是从事专业工作的态度与方法;二是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工作的能力;三是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掌握程度。从中可以看出,会计教育归根结底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内在本质塑造、专业知识掌握和专业知识运用等方面。
围绕培养目标,我们需要以素质教育为理念,在课程体系设置和教学内容规划等方面强调能力的培养,应反映会计人才能力培养要求,突出能力导向的课程设置方案,在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下设置相应的课程体系。新准则颁布后,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要从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打好学生会计职业判断的基础、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等方面着手。以综合素质为基础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技能培养模式——“三层+双轨”。其中,“三层”是指理论课实行“三个模块”: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实践课也实行“三个模块”:课程实践、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践。“双轨”是指会计手工处理能力和会计电算化能力训练同步进行。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强调“应用”和“够用”的原则,注重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协调发展,逐步增加实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并按照“产学研结合”的思路安排综合实践教学项目。提高学生专业知识、计算机应用的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持续学习能力、表达沟通能力、团队精神、决策能力等。
(三)重视实训教学,创新实训教学的方法和内容
注重能力培养,注重突出实践,注重教学与生产劳动的结合。在校外的实训环节,选择规范的、针对性强的实训基地,并提供有效的实训,即让学生真正作为一名“员工”参与工作的全过程。这样由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来自于实践需要,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学生毕业后更是用于企业。
突出“实际、实用、实践”特色,建设校内实训基地,提供足量的、规范的、针对性强的试验,创设必要的、仿真的模拟环境。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努力创造真实或仿真的职业环境。它是一个教学实体,又是科研实体,进而发展成为一个产业实体的动作模式。
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帮助学生进行观念和认识的调整,完善实训教学训练,增加会计电算化软件和技术工具在数据提取、信息采集等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实务工作能力。在信息化条件下,会计已不再是孤立的管理部门,应和所有的信息生成部门形成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会计流程只有有机地与业务部门、采购部门或者业务环节结合起来,每一项业务活动在发生的同时就能适时反映到会计系统当中,会计信息的时效性才能变强。所以,在会计电算化实训课程,除了应向学生介绍会计电算化的基本理论概念的同时,还要讲授各板块之间的勾稽关系,在此基础上使学生熟悉一到两种财务软件和技术工具的应用,尤其应加强数据提取和汇总技术工具的应用教学。
另外,强化高质量的指导。鼓励实务人员和院校专业教师在实训教学方面合作,建立会计实务人员与教师的联系和交流的制度,这些措施对于增加教师的阅历和实践知识、业务能力都是很有好处的。可以由校方或是系部出面聘请富有经验的财务从业人员承担部分实训教学任务,要求其能够与校内会计专业教师合作,真正参与到实践教学中。各院校应改革体制,探索更有效的合作方式,以灵活机动的方式吸引富有经验的实务人员更多地参与到实践教学工作中来。并安排时间参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模拟实务工作中的角色分组,完成教学案例给出的任务。不仅可以弥补专业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减轻教师案例收集的工作量,丰富教学案例,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和效果,还可以使学生有机会使用比较完整的真实案例数据进行分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交流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这些都是实务人员需要具备的重要职业能力。
(四)实施“双证书”教育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才市场对从业人员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技能实用型人才的需求更讲究“适用”、“效率”和“效益”,要求应职人员职业能力强,上岗快。这就要求毕业生在校期间需完成上岗前的职业训练,具备在既定的真实环境下从事某种职业岗位工作的职业能力。双证书教育正是为适应此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模式,职业资格证书是高职高专毕业生职业能力的证明。
通过严格的考试,学生才可以拿到职业资格证书,只有这些证书,毕业之后更容易找到工作,这些证书还可以成为继续深造的凭证。主要目的是获得职业技能和从业资格,学习内容以应用性为主。以“双证书”为手段,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目的,把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列入教学计划,把职业认证课程嵌入会计电算化专业教学计划体系,实施“双证书”教育。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全国计算机等级证书等),提高就业竞争力,“双证书”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取得进入市场的“通行证”。
[1]刘永泽,池国华.中国会计教育改革30年评价:成就、问题与对策[J].会计研究,2008(8).p11-17
[2]饶艳超等.计算机审计专业人才培养及教学问题研究[J].会计研究,2008(10).p84-87
[3]党瑞瑛.谈职业教育中的会计模拟试验[J].会计之友,2007(8).p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