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代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
2010-08-15袁青峰张江涛
袁青峰 张江涛
(1、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2、华中师范大学,湖北 武汉 430079)
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和破坏,国际经济萎缩低迷,国内出口加工产业发展受阻,都促使人们反思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一直实施的出口导向战略。
一、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现实
我国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这决定了我国的比较优势是生产和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而我国出口导向型的发展战略当中的出口也是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进入21世纪,我国的出口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工业制成品的比重逐渐上升,但是仍然未能改变以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局面。
(一)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国内现实与弊端
首先,中国存在着“廉价劳动力优势”的误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关于这种发展的基础与原因,不少学者归结为中国劳动力廉价导致的比较优势。2002年美国劳动统计局出版了Banister撰写的一份评论,指出2002年中国总体制造业的平均每小时工资只有0.57美元,仅相当于同年美国、日本和欧洲的3%,相当于新兴工业经济体的10%,或墨西哥和巴西工人的25%。该评论的结论是,“中国显然享有工资水平显著低于全球其它国家的优势”。这一廉价劳动力优势似乎可以解释为什么中国连续十年GDP增长在10%以上,为什么中国那么多年一直贸易顺差,为什么中国的出口连年高速增加。但是这仅仅是这些现象的表面原因,深入研究不难发现:与欧美相比,中国在实际的出口中产品也确实存在着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但是这种优势仅仅是要素优势而不是真正的竞争优势,也不能构成中国经济发展和外贸增长的基础,它只是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我们解释改革开放30年经济发展现象的一个因子。
即便我国30年来经济的发展某种程度上得益于劳动力廉价的比较优势,近几年来这种优势也在逐步弱化。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发展较快,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劳动力成本上升使得我国原有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逐步减弱甚至不复存在。
其次,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很大程度上借鉴了日本、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然而这种借鉴却有着许多的误区。日、韩在积极推行出口导向战略时,非常注重挖掘自身的潜力,不断发挥自己国家的主观能动性以加强自身的建设,对于外国在境内的投资采取了谨慎的态度,而中国在推行这一战略时对外资的依赖过高,忽略了自身建设。另外,为了更好地吸引外资,中国采取了以市场换资金、技术的做法,外商就地设厂、就地销售,虽然在较长的时间内中国对进口保持了很高名义上的关税,但外商通过投资打开和占领了中国的市场;而日本、韩国在积极促进出口的同时,十分注意保护国内市场,想方设法将别国商品拒之国门之外,以防止对本国工业产生竞争威胁。这也就要求我们更多的立足于本国实际,把目光适当地投放到国内,在不断完善国内产业结构和提高自身能力的基础上做好出口工作。
最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的资源、环境压力。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较低,而出口导向战略指引下我国加工制造业大多是高耗能、高污染、严重依赖原材料加工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如此一来,我国出口量越大,对资源的消耗越多,对环境的破坏也就越严重,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可悲的是,中国付出如此代价生产出的低成本产品,为国际社会提供便利的同时却招来阵阵谩骂,他们指责中国倾销、中国补贴、中国的出口严重损害了其国内工业的生存和发展。
(二)劳动密集型经济的国际压力
首先,国际社会对于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日渐萎缩。金融危机导致国际经济形势的衰退,对外贸易量大幅下降,其中影响最为显著的是加工贸易,而加工贸易正是典型的劳动力资源密集型产业。因此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受影响最大。此外,劳动密集型产品可替代性强以及我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类似,使得我国此类产业出口的竞争力减弱。
其次,非关税措施创新发展。现阶段的国际贸易中,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如关税与常规非关税措施,已经不是国与国之间贸易的最主要障碍,我们国家也已经形成了一套应对这些措施的举措。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命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对生态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大,对产品安全和质量的要求提高,这些因素促使非关税措施不断地创新和发展。技术壁垒、环境壁垒、劳工标准等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障碍。这些新的非关税措施具有自身的巧妙性和隐蔽性,从保护技术上看又有一定的歧视性。这样一来,广大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外在的压力迫使下就不得不调整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最后,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自由贸易往往仅仅停留在经济持续平稳发展的阶段,国际社会的经济波动一般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这次金融危机也不例外,危机爆发后,各国为了刺激本国经济的恢复和避免更大程度地受到影响,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措施。尽管G20峰会上各国都承诺反对贸易保护,避免出现新的贸易壁垒,但是20国之中的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履行相应的承诺,都采取了不同程度的贸易保护措施。
根据世贸组织于发布的关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形势的调查结果显示,自金融危机以来已经有23个国家和地区实施了85项贸易保护措施,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提高进口关税、禁止或者限制进口数量、限定进口商品入关的口岸、提高进口商品标准、扩大出口补贴范围、采取救济保障措施等。由此可见,种种贸易保护和限制措施,已经在国际范围内重新盛行起来,名目繁多的贸易壁垒开始重新建构,自由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限制。
二、实施新的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出口导向战略本身的弊病、国际严峻的经济形势以及国内来自各方面的经济压力,都要求我们改变一贯坚持的对外贸易战略,实施新的贸易发展战略。笔者认为中国现阶段应该实行内外兼顾的竞争性协调战略。
(一)出口导向和挖掘国内市场齐头并进、积极拉动内需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国内市场狭小,在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借助于出口导向战略,有助于其形成规模经济,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带动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存在着广阔的市场和很深的国内需求潜力,中国内需不足的问题依然是经济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为此,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拉动我们的内需:
首先,增加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直接决定内需水平,居民的消费欲望不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收入水平较低、可支配的资金较少。要想增加居民的收入,必须使政府财政收入的增加幅度与居民收入的增长相一致,二者同进同退,不可偏废其一。必须使企业利润的增长与企业职工收入的增加同步进行,不可过度向企业倾斜。必须解决行业收入差距过大、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问题。只有把国民收入分配合理了,才能使本来属于广大人民所有的财富和资源归人民支配,才能让普通百姓可以有钱去消费。
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中国的内需不足,从某种程度上说不是居民不消费而是不敢消费。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中国社会保障虽然进行了十余年的大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打破旧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却并没有建立新的社会保障体系。因此在目前状况下必须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要完善农民和城市中低收入水平居民的社会保障。切实改变公务员、事业单位高养老金、企业职工低养老金、农民无养老金的局面。此外,还可以充分发挥商业保险的作用,使其规范合理地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
再次,建立拉动内需政策的配套设施。自金融危机以来,各地政府响应国家拉动内需的号召相应地采取了一些措施,诸如:家电下乡、汽车购置税减半等等。这些举措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其主要原因就是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健全;要么是出台的方案没有具体明确的实施细则;要么是制定了苛刻的标准让很多居民望而却步;要么是政策落实不到位,本来良好的决策运行到县乡一级时发生了质变。因此,仅仅制定拉动内需的政策还不够,还必须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以确保这种政策真正地为人民谋利益。
最后,逐步改变居民的消费观念。受几千年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居民养成了高储蓄的习惯。有些对未来经济状况预期较好的居民也习惯于储蓄,这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传统文化影响下的消费心理所致。改变这种观念,非一朝一夕之功,要在做好其他几项措施的同时,对其不断渗透式教育,使其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二)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比较优势理论有着自身的弊病和局限性。我国要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外贸结构、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就必须突破比较优势的局限与束缚,实现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渡。我国实行和发挥竞争优势,并不是对比较优势的否定和排斥,而是以比较优势为基础,逐步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是更高层次的优势,更能够体现我国的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当今的国际贸易中具有更加现实的意义。
20世纪末21世纪初,我国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过渡在学术界引起了热烈地讨论。当前,我们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提高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充分发挥我国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那些发挥了国内产业的比较优势,而同时在国际贸易中又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具体而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以比较优势为基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基于比较优势所建立的产业是我国在资源禀赋、生产成本方面有优势的产业。这所谓的优势仅仅是同国内其他产业相比较而言的,在国际上未必有相应的竞争优势。在这样的过程中,必须逐步削减和淘汰一些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重、技术含量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对这些产业来说是一个极度痛苦的过程,但也是真正地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进而形成我国产业优势的必然过程。
由产业结构优化而带来的竞争优势,必须是全局性的、整体性的,而我国目前产业分布不均衡问题日益突出,东西部产业差距越来越大。因此,我国在制定竞争优势策略时,要兼顾西部地区,以其自身的比较优势为基础,构建一批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另外,要合理引导外资流向,通过税收优惠、政策倾斜等把外资吸引到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产业中来。
其次,逐步提高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品牌战略和名牌战略。自主创新是实施竞争优势战略的核心,而我国目前的创新能力、自主研发能力还不够,拥有的自主核心知识产权比较少,引进外资与自主创新相脱节。因此,要想使我国的产业在国际上有竞争优势,必须加大投入和自主研发的力度,不断提高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最终形成一大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业,充分发挥其竞争优势。
增强企业品牌意识。成功的品牌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贸易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大批量形成自己的品牌,需要大量的资金与较长时间,目前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真正适合中国的策略是积极引进国际上一流的人才和技术,走自主创新与利用外资相结合的道路。例如,中国可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与国际上的知名品牌合作,“掌控一个现有的成功国外品牌,实际上就掌控了国外的消费者,进而掌控了国外市场,这要比自己创建一个品牌快得多、方便得多、也简单得多,同时意义也大得多”此外,还可以依靠国内政策和资金的倾斜大力扶持那些本身具有潜力的企业,让这些企业勇于接受国际市场的挑战,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最后,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在推行我国的竞争优势战略时,政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主要表现如下:第一,政府应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这就需要我国政府立足于国内现实,认清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竭力杜绝地方保护主义,培育一个公开、公正、透明的市场环境,最终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对于那些刚刚起步又很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政府应该起到大力扶持和积极保护的作用。扶持可以通过资金、技术以及优惠的政策,而保护则可以充分利用非关税贸易措施。其核心宗旨就是给那些产业以发展和进步的机会。第三,政府应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我国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都离不开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国民素质的整体提高又不是个人的力量能够解决的。因此,要大力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加大对教育资源的投入,为培养中国的高新技术人才做准备。
(三)中国发展对外贸易时协调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中国在扩大出口时不仅要注重本国利益,还要考虑到中国的出口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使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与其他国家外贸的发展协调起来。伴随着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日益密切,中国的贸易战略中也应越来越注重国际社会之间的协作。世界经济危机突如其来,这场危机是近80年来第一个全球“同步”的危机,任何国家都没有独立应对的能力。现在需要的,是各国果断且协调一致的合作与努力。因此,现在国际贸易中强调的不仅仅是竞争,还有合作与协调。而中国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一个大国,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具体来说,我国的协调战略应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转变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最重要的是实现我国的外贸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一直以来我国的外贸增长依赖的是资源的高消耗与环境的高污染所带来的粗放型增长。现在我国要转变这种传统的做法,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这样“不仅有助于中国提高对外贸易效益,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是负责任的贸易大国对世界的贡献,即不以大量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作为发展的代价,将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和世界的可持续性发展联系起来。”只有采用集约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才能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促进国际贸易的健康持续发展。
其次,积极推行贸易自由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由于现实经济效益和短期救市计划的需要,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又有所抬头。这对于金融危机的应对是一个很大的障碍。中国在应对危机中表现出了其大国风范,没有以邻为壑,没有滥用贸易保护主义,而是在自身经济也大幅下滑的情况下,勇于承担国际责任。现阶段世界各国都应积极遵守WTO的有关规定,采取积极措施刺激国内经济的发展,坚持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立场,抵制贸易保护主义行为;恰当巧妙地运用谈判、协商等方式解决国际贸易争端,降低国际贸易保护给我国经济造成的冲击,进而对世界经济的复苏尽自己的一份力。
最后,推进出口贸易市场的多元化。我国坚持对外贸易的协调战略不仅仅是对发达国家如此,对广大发展中国家也是一样。这方面是中国这些年外贸战略中欠缺的一点,也是应该积极扭转的一点。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过多的依赖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没有充分重视与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中国要发展全方位的对外贸易关系,积极开拓新兴经济体市场,要协调多个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的利益,让中国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和进步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1]周其仁,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北京论坛2009主旨报告.http://pkunews.pku.edu.cn/2009zt/2009-11/07/content_161733.htm.
[2][德]格罗·詹纳,资本主义的未来——一种经济制度的胜利还是失败?[M],宋玮、黄婧、张丽娟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8-10.
[3]殷越男,金融危机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思考[J],国际商务研究,2009(5):16-22.
[4]卢有红.彭迪云.中国拉动内需的关键难点与破解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2009(7):34-38.
[5]林毅夫,全球危机应治本[J],财经,2009(10):23-26
[6]陈继勇、胡渊,中国实施互利共赢的对外贸易战略[J],武汉大学学报,2009(5):634-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