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坚持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以客专建设为契机以体制创新为手段推进电务工作全面发展——在2010年全路电务工作会议上的报告(节选下)

2010-08-15刘朝英

铁道通信信号 2010年3期
关键词:电务设备建设

刘朝英

*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副主任 100844 北京

2 积极参与客专建设,建立完善的客专电务技术体系

2010年我国客专建设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将有更多的铁路局参与到客专建设中来,实现客专建设高标准、高质量,确保客运专线安全稳定交付运营,是我们面临的巨大挑战。为此,需要各参建单位和电务运营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

2.1 提前介入,积极参与工程建设

做好客专建设提前介入工作,关键是要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客专建成投产后,将委托铁路局管理运营。提高工程质量,克服施工遗留隐患,是电务设备安全稳定运用的基础和保证。京津、合宁、武广等客运专线的经验表明:介入的越早,缺点和问题的克服与整改越彻底,工作越主动。在具体操作方面,要抽调技术精、协调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成立工作小组,负责客专建设各阶段的相关工作;要结合实际,制定提前介入的具体办法,明确任务、责任和工作流程,全过程、全方位的参与客专建设工作;要建立与建设部门、集成单位的协调机制,通报发现的问题,研究解决措施;要在客专建设的过程中,掌握系统技术方案和原理,消除工程隐患,培养人才队伍,为客专的安全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把握重点,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要抓住关键环节、突出工作重点,提高提前介入质量。一是在电务工程前期,要参与通信信号整体技术方案的确定和列控系统、调度集中、GSMR及网管等全程全网设备的选型,要关注与既有线的接口设计和过渡设计,实现与既有系统的顺利衔接。二是在站前施工相关阶段,要重点检查监督电缆沟槽、管孔、设备安装基础,以及综合接地是否规范、符合电务要求。三是在室内、外设备安装和调试阶段,要严格按照电务工程进场条件进行设备安装;要重点监督落实工艺标准,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督导整改;要从有利于设备运用维护的角度,指导设备安装和工程施工,避免返工;要逐台设备建档立卡,保证电气参数和机械性能逐项达标,要将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纳入工程建设一并实施。四是在联调联试阶段,要参与试验方案编制,全程参加联调联试,按照设备单项试验、子系统试验和系统联合调试3个层次,全面检验各系统功能、技术标准和工程质量,督促设备缺点和安全隐患整改,做好静态、动态验收和试运行工作。五是做好运营准备工作,主要抓好规章制度建立、人员选拔、技术培训、资料建档等工作。六是开通运营初期,要做好日常设备盯控,监测数据、车载数据的分析;大力开展设备精调和平推整治,特别是传统的地面设备如道岔转辙设备、轨道电路等;组织集成单位做好疑难故障的技术攻关,优化和完善系统功能,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2.3 及时总结,完善技术体系

1.不断完善技术体系,实现创新目标。要全面总结武广、郑西客运专线C3列控系统的建设经验,结合实际运营需求,进一步优化C3列控系统整体技术方案,完善技术标准,规范各子系统接口标准,制定 RBC、临时限速服务器的设置原则,研究各型动车组控制模式曲线的优化方案,提升C3列控系统整体功能。要总结C3联调联试技术,形成完善的测试规范、测试序列和案例。要完善系统仿真测试技术,实现实物接口、仿真模型、测试脚本的自动化仿真测试,丰富C3列控系统技术创新、集成创新成果,为京沪高速铁路及其他350 km/h客运专线的C3列控系统建设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实现部党组 “走出去”战略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证。

2.实现C3列控系统互联互通。在实现C3技术创新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标准,结合武广、郑西及广深港工程,打造3个C3列控系统技术平台。重点解决好各C3技术平台互联互通问题,进一步梳理各系统的技术差异,进行仿真试验室交叉测试和ATP车载设备交叉上线试验,实现互联互通。同时要抓好200 km/h动车组在350 km/h C3线路跨线运行试验和适应性改造。

3.深化C3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依托武广、郑西客运专线工程实施,通过深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全面掌握列控系统核心技术,使国内企业完全具备自主承担客专C3工程设计和建设能力,并具备系统再创新的能力,实现我国列控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对列控车载设备和地面RBC设备的国产化,要从物流采购、工艺流程、质量控制、测试检验等环节入手,按照安全控制设备国际标准,构建完整的生产制造体系。

4.继续优化完善C2列控技术体系。继续开展车载软件功能统一的优化、车载设备抗干扰性能的强化,地面应答器配置优化、临时限速服务器设置优化,过分相功能的研究等工作,稳定C2列控技术体系。

5.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全面掌握维修技术。生产企业要不断研发和完善新技术新设备面向维护人员的维护诊断技术、车载和地面数据分析工具。设备维护单位要充分利用信号集中监测系统、列控系统仿真平台和列车动态检测设备,实现对列控系统的静、动态检测,为设备维护提供数据和快速诊断手段,做到分析界面友好、故障诊断到位。要充分利用已开通的高速铁路资源,培养列控维修专门人才、数据分析专家,不断探索和总结高速铁路的修、管、用的特点和规律,真正掌握维修技术,为后续高速铁路运用和维护提供经验。

3 以 “三项工程”建设为契机,继续推进维修体制改革

随着铁路建设大规模快速发展,大量新建铁路和客运专线已经或即将投入运营,但维护人员总量不再增加,为了适应这一新的特点,我们必须突破传统的维修理念,推进电务维修体制、修程修制改革,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体制创新。

3.1 继续加大 “三项工程”建设力度,确保取得实质性进展

1.明确工作目标、步骤及实施方案。在2009年开展 “值检分开”和劳动组织改革试点的基础上,条件具备的地区,“值检分开”和劳动组织调整工作应完成40%;检修、车载设备、电子设备和信号中修车间的人员优化整合应全部到位;基本建成电务段、车间、工区 (站)三级监测网,监测数据管理和分析人员配备到位,信号设备检测、监测和数据分析功能运行正常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2.进一步扩大自控型班组建设。要突出加强班组长队伍建设、班组工作制度建设、班组安全生产互控机制建设,落实自控型班组建设标准,全面提升班组自控能力、工作质量和管理水平。2010年完成所有主要干线和干线的自控型班组建设,确保年内全路电务系统自控型班组建设达到60%以上。

3.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刘部长在今年全国铁路工作会议上,针对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问题做了专题报告,深入分析了人才在铁路建设和发展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论述了人才队伍建设的紧迫性,提出了职工队伍建设的规划,明确了“十百千万”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任务,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们加强职工队伍建设的纲领。目前,电务系统技术人才匮乏已成为管好用好新技术新设备的一个主要矛盾,也制约了我们深化维修体制改革的进程。为此,我们要按照刘部长的讲话精神和铁道部 《关于实施主要行车工种队伍建设三年工程的指导意见》的要求,加快高级管理、高级技术、高级技能的技术专家和拔尖人才的培养;选择技术骨干送入高校进行在职专业学历系统培训,选派技术骨干到已开通运营的客运专线铁路进行现场跟班培训,组织技术骨干全过程参与客专施工、调试、试验和开通,全面掌握新技术、新装备;认真总结京津城际、武广、合宁、合武等客运专线设备运用经验,编制技术培训资料和应急故障处理案例,加深职工对系统和设备工作原理的掌握,提高故障应急处理能力;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渠道加强职工在岗培训,要突出针对性和动手能力;拓宽思路挖掘和积极争取引进专门人才,充实关键岗位,解决相应的职称和待遇,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一大批现场技术骨干,全面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

3.2 深化电务维修体制改革

各铁路局要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提高电务设备质量为前提,在优化站段管理结构、合理调整现场车间布局的基础上,加快推进维修体制改革。

1.继续优化和完善电务段组织机构,理顺管理职能。要按照强化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调度指挥的原则,对相关科室的管理职能和机构设置进行整合调整。按照专业化和资源优化的原则,调整整合基地车间人员和组织结构。现场车间按照有利于值检分开的原则,优化劳动组织。

2.电务段要因地制宜、采用多种方式推进 “值检分开”。如采用在规模较大的枢纽、编组、区段、大站,集中设置值班、检修工区;在车间集中设置值班、检修工区,沿线各站根据交通等情况选择无人值守或设立值班点;若干车站集中设立维修大工区,内部实行值检分开;设立若干类型的专业工区等方式,对现场车间劳动生产组织进行整合。

3.优化修程修制。各铁路局要按照 “天窗”修的原则,将既有的以年月表管理为主的维修作业模式调整为以 “天窗”检修、检查为主的维修作业模式;设备器材的修程修制根据技术特点,分别采用状态修、故障修和有计划的返所 (厂)轮修相结合的维修方式,力争在减少过剩修方面有所突破;随着技术装备质量的不断提高,适当调整部分设备的大、中修周期。

近期,运输局将颁布 “信号维修体制改革实施指导意见”,各铁路局要结合管内具体情况认真组织贯彻实施。通信系统要参照此原则,研究和推进维修体制改革。

3.3 建立适应高速铁路的维护管理模式

1.创新客专维护管理模式。借鉴京津城际和其他客专维修维护管理的实际经验,针对高速铁路系统冗余度高、设备质量稳定、外界干扰小、夜间固定 “天窗”、维护工作量少、应急处置要求高等特点,从维修方式、修程修制、劳动组织、生产布局等方面,按照 “机构简化、人员精干、技术过硬、装备齐全、反应迅速”的要求,探索一种全新的高速铁路维护管理模式。

2.优化高速铁路电务维护方式。充分利用以信号集中监测和综合网管为主的动、静态监测检测手段和数据分析系统,对设备的运行状态、报警记录、各种参数和性能指标进行全面监控,确立以设备状态修为主、预防性计划修为辅的维修模式。

3.探索客专维修基地工作方式。按照 《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电务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的基地电务工作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承担车载设备高级修程、列控模拟仿真、数据分析管理等工作。客运专线基础设施维修基地的电务组织机构应加快组建,承担起电务技术装备的建设任务,加快推进工程设计和实施,尽早形成能力。同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基地与相关铁路局、基地之间的分工界面和协作关系等。

3.4 加强车间建设

车间是电务安全管理的前沿,必须选好车间主任、配强技术和安全管理力量,车间干部要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场作业控制、监督规章制度落实、组织安全生产、把住要点关键上。车间干部必须定期跟班作业,全面掌握设备状态,熟悉管内设备特性,切忌机关化。要抓好班组建设,带好队伍,形成电务段独挡一面、保一方平安的中坚力量。

4 适应新体制,建立和完善铁路通信管理体系

铁路专用通信划转后,面临着整章建制工作量大,安全管理压力大,网络的调整和改造任务重,理顺关系头绪多等诸多困难,要力争在年内实现通信管理有序规范。

4.1 全面推进整章建制工作

1.完善规章制度。铁通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文件在一定时期内可以指导铁路通信的维护工作,但仍存在诸多与新体制、新职能、新岗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要在对通信专业既有规章制度梳理、整合的基础上,按照 “系统完整、条目清晰、内容严谨、覆盖全面、形成闭环”的要求,做好规章的修、建、补、废,为通信安全管理提供完善的制度保障。

“这是绝对不可能的!”陆叔叔打断了张大爷的话,随即报了警,“不过,这大雪天的,警察赶到这里也得一段时间。这样吧,张大爷、小江,你们和小达在这里待着,保护好现场;我和霍铁先去看看情况!”

2.理顺管理关系,完善铁路通信管理体系。按照部、局、段三级管理要求,各单位要抓紧修订、补充和完善电务处、通信段有关通信管理的部门职责、岗位职责,理顺上下级各项工作的对口管理关系,确保上下一致、衔接紧密、工作有序,逐步完善铁路通信管理体系。通信业务划转铁道部管理后,在北京铁路局设立了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中心业务工作由运输局直接管理,主要负责传输网、数据网和GSM-R网全网运用管理工作,负责网络优化调整、基础数据审查、专用通信系统运用质量监督,负责网路、报路和电路及相关业务的配置调整等工作。同时协助运输局做好发展规划、规章建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工作。

4.2 树立铁路运输安全理念,规范安全管理

通信系统要充分认识客专建设、新技术新设备大量上道使用带来的转变,随着C3列控系统的应用,通信系统直接承担车-地安全信息传输,实现了由过去安全辅助功能向安全主体功能的转变。随着信号设备全程全网规模不断扩大,信号系统对通信系统的安全保障要求越来越高,通信部门要树立“大运输、大网络、大安全”的意识,增强责任感,以落实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为重点,以现场作业控制为抓手,全面规范安全管理。

4.3 要妥善做好通信网和相关业务管理

各单位要按照通信业务划转原则和交接的实际情况,全面梳理传输系统电路和业务运用台账,按照 “安全可靠、界面清晰、管理到位”的总体原则,全面梳理各类通信业务的电路组网方案,重点做好铁路主要通信业务和电路、系统的调整整合,尽可能利用铁路通信网能力形成电路的迂回保护。目前与铁通公司共用的系统、设备,双方要做好各自业务的调整,尽快纳入各自的管理系统,对短期不能调整到位的,也要以工作协议、合同的方式,划清工作界面,明确分工责任。

4.4 全面加强铁路无线电管理

1.进一步规范台站管理。无线电管理的实质是资源管理,因此必须要履行相应的管理程序,依法设台、依法使用频率,这是无线电管理的基础,也是保障铁路各类无线电设施正常运用的前提。各单位要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依法设台的理念,指导各级生产单位、合资铁路公司,依法取得频率,按规定程序设置台站和缴纳费用。

2.建立铁路无线电专用频率保护长效机制。国家对铁路运输安全和无线电安全高度重视,近期工信部和铁道部将联合出台建立铁路无线电频率保护长效机制的文件,对铁路无线电频率保护工作进行全面的布置。国家要求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要把铁路无线电频率保护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加大对铁路无线电频率的保护力度和执法检查,开展定期的监测,查处频率干扰。各单位要加强与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的联系,建立必要的协调配合工作制度,畅通工作渠道,认真做好铁路无线电频率保护。2010年,部里还将继续安排由无线电监测中心,对各条GSM-R线路的重点区段进行干扰监测,为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查处干扰提供准确信息,各单位也要做好干扰监测和查处的配合工作。

3.做好150 MHz、450 MHz频率的调整工作。为满足社会对数字对讲机的使用需求,促进数字对讲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国家对150 MHz、450 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和使用管理进行了调整。这次调整,直接对铁路各单位、各部门的无线电应用技术产生重大影响,影响比较大的主要是站场调车通信业务和养护维修通信业务。各单位要积极协调地方无线电管理部门,做好本单位的频率使用规划和台站的申报,争取更多的频率资源,满足运输生产的实际需要。

5 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管理

电务专业技术管理工作要适应建设和发展的需要,逐步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全面提高专业管理水平。

5.1 重点抓好新技术设备的标准体系建设

一是全面修订完善C2列控系统标准和规范,统一C2技术条件。二是总结武广、郑西C3列控系统开通运营经验,在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完善C3列控系统标准和规范。三是根据客专建设电务设备运用情况,修订联锁、CTC/TDCS、信号集中监测等技术标准,统一规范系统功能和相互接口标准。四是加强客运专线信号维护规章制度建设,重点是列控系统、CTC/TDCS等设备维修标准、检修作业程序、使用操作规范和故障应急处理流程,为客运专线设备维修和使用提供制度保证。

技术标准的修订要做到全面、准确、统一、规范;同时要积极协调科技、建设等部门,及时修订相关技术规章和设计、产品、施工标准规范。

5.2 严格落实规章标准

在规章标准修订中,要严格执行各级管理职责和权限,杜绝越权擅自修改技术条件和规范,确保规章标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各单位要加强对规章标准的宣贯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准确熟练的掌握规章标准,并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细化措施。要加强对规章标准的检查监督,重点是解决规章标准修改不及时、细化措施不具体、贯彻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在规章标准贯彻执行中,要强化闭环追踪、督查督办管理机制,追究不落实的事,考核不落实的人,建立完善日常管理考核制度,确保规章标准的贯彻落实。

5.3 强化数据和软件管理

软件、数据版本管理是专业技术管理中必须解决好的一个现实课题,计算机联锁、列控中心、RBC、TSRS、列控车载设备、GSM-R及LKJ等系统设备的软件、数据版本直接涉及行车安全,各级电务管理部门和研发单位必须建立健全系统软件、数据版本管理制度。计算机联锁软件实施第三方制式检测,其标准软件版本由铁道部统一管理,应用软件和数据版本由铁路局管理,当功能超出制式检测范围时,应及时重新进行软件制式检测。列控系统要逐步建立第三方检测制度,纳入部统一管理,列控数据管理由铁路局负责,数据修改、变更必须经电务处批准。研发单位要健全内部软件、数据编制和修改控制机制,建立完备的软件、数据档案库,设备要逐站、逐台建档管理、各个版本要具备可追溯性。要对调度通信、数据网、无线通信地理信息数据和GSM-R数据进行统一管理,建立网络维护数据月报制度,各铁路局按月向北京铁路通信技术中心上报GSM-R网络维护报表,北京、武汉局要建立健全GSM-R网络共用设备数据管理台账,并随时更新,保持两地网络基础数据配置同步,全面规范GSM-R网络数据管理。

5.4 进一步加强产品生产制造和上道运用的管理

1.要坚持产品质量源头控制。铁道部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对生产厂家的监督检查,促进电务产品制造厂家加强安全质量体系建设,采用先进的工装设备,完善检测检验装备,改善生产条件和环境,提高工艺水平,努力提高产品质量。

2.要严格执行 “铁路通信信号安全设备生产企业认定”和 “铁路产品认证 (CRCC)”管理规定。凡属生产企业认定、CRCC认证管理范畴的产品必须具备相应资质,才能进入招标采购程序。今年要适当调整铁运 [2008]30号文件规定的生产企业认定目录,并对规定的认定目录产品全面完成认定工作。要强力推行CRCC认证制度,适时增加认证产品目录,并修订部分产品认证细则,提高生产准入门槛和检测检验标准,淘汰生产工艺落后、能力低下的生产厂家。

3.要严格设备器材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强化产品质量动态监督管理,各铁路局要建立产品安全质量档案,故障频繁的要纳入 “黑名单”,对发生严重质量问题的要采取停产整顿、产品召回、取消资质等方式进行处罚。

5.5 加强GSM-R网络建设中的联网管理

认真总结铁路GSM-R建设过程中的联网经验,形成规范的设计、施工、调试和验证程序,指导成都、上海、哈尔滨、呼和、沈阳等新建核心网节点入网调试,实现与既有网络联网运行。要充分利用北京交大GSM-R实验室的条件,对上道使用的新版设备进行互联互通测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运营网络的影响。

6 抓好几项重点工作

6.1 安排好设备大修

2010年部管信号设备大修仍在六大繁忙干线范围内,拟安排资金 5亿元,计划完成 36站、1929组道岔和部分减速器大修改造。同时更新改造一批三显示、交流计数等早期自动闭塞设备。其他线路的设备失修问题按照轻重缓急程度,合理安排大修计划。

6.2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

按照铁道部 《解决站内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实施指导意见》,采取技术改造手段,继续对全路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区段进行综合整治,2010年计划完成 18287区段,在2009年基础上再减少49.2%,基本消除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处所。对新开客运专线,要积极协调客专公司,结合工程建设同步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

6.3 LKJ设备整治

为提高LKJ设备运用的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各铁路局要负责安排资金,完成速度传感器双套冗余、LKJ93型改LKJ2000型、单司机执乘LKJ故障切换和CRH2型动车组LKJ加装速度传感器隔离盒等改造工作。

6.4 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

铁道部已经正式发文统一轨道车运行控制设备(GYK)技术标准,各局按三年计划完成升级或更新工作,消灭既有设备存在的数据不能及时更新等严重安全隐患。

6.5 复式交分道岔4 mm不锁闭专项整治

为了克服复式交分道岔尖轨普遍存在的4 mm失效的安全隐患,铁道部已经对 “双杆转辙机”技术方案进行了现场试验和技术审查,各铁路局可结合实际情况,安排扩大试用,并根据运用效果,进一步安排改造计划,逐步推广。

6.6 做好铁路通信网发展规划

各局要在对接管的通信网进行梳理、摸清设备底数的基础上,从满足运输生产需求出发,按铁路信息化总体规划确定的目标,以运输组织、客货营销、经营管理三大领域的信息化组网需求为重点,结合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数字化铁路的要求,提出通信网的发展建议,制定规划加快推进。同时根据设备投产时间、运用状况,适时安排更新改造,尽快形成体系。

6.7 推进综合视频监控网络建设

结合客专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建成成都、济南、南昌、广州、沈阳等铁路局区域节点,完善北京、武汉、上海区域节点,补强青藏线视频监控系统,实现重要干线关键部位的实时监控,满足铁路客货运服务、安全监控和公安保卫的需要。

6.8 加快既有干线机车无线列调电台的更新改造

按铁道部统一规划,用5年时间,完成全部既有干线机车450MHz无线列调机车电台的更新改造。改造工作要结合各局管内机车加装无线防护报警系统、客车列尾装置和G网建设,充分利用CIR设备的技术平台,优化车载无线通信设备资源配置,实现CIR对列车无线调度通信、防护报警、列尾装置等多功能的系统集成。

6.9 加强大秦线设备整治

2010年,大秦线货运增量幅度超过历年水平,全年运输任务总量增至4亿t,对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太原铁路局要加强设备的检修、平推整治,完善应急预案,努力压缩故障延时,减少对运输的影响,尽快完成G网扩容补强工程,确保大秦线4亿t运输任务的顺利完成。

同志们,2010年安全工作任务更加艰巨,电务系统要认真贯彻全国铁路工作会议和运输安全工作会议精神,按照 “高标准、讲科学、不懈怠”要求,继续发扬苦干实干拼命干的精神,攻坚克难,继续稳定电务安全生产形势,全面完成2010年各项任务,为促进和谐铁路建设做出我们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电务设备建设
谐响应分析在设备减振中的应用
电务车载设备维护新模式的探讨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电务系统大型机具上道时的作业防护
电务施工现场作业控制系统的探讨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基于MPU6050简单控制设备
电务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铁道通信信号的其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