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2010-08-15刘树枫
◆刘树枫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闫各庄镇国仙院小学)
培养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之我见
◆刘树枫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闫各庄镇国仙院小学)
从创设情景、实际操作、游戏融入练习、结合实际、适当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通过对学生兴趣的培养,来提高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 兴趣 学生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根本保证。
一、课始激趣,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教学成功的秘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也是求知的基础。因此,在学生学习新知识时,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生活经验,抓准学生活动的兴奋点,找到学生认识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感兴趣的实情、实物、实干入手,采用讲故事、做游戏、模拟场景、比赛等形式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探索的欲望。例如,我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统计”这一内容时,我首先让几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大象、小猴、小马、小熊、小兔、小狗。然后用语言创设情景,师:动物王国举行球赛,先进行拍球比赛,小猴、小马、小熊、小兔、小狗分在一组比赛,让我们来看一看。师:小朋友,大象伯伯想邀请大家来帮忙做裁判,看看这些小动物在半分钟时间里各拍了多少次球,你们乐意帮忙吗?生:(听见让自己来当裁判,个个兴高采烈)齐声说:乐意!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进入了最佳的学习状态,这节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由此可见,数学是充满乐趣的“学问”,在情景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
二、实际操作,发展学生的兴趣
兴趣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思维发展的内动力。学生并不喜欢被动地接受以教师权威为基础的结论。他们更喜欢通过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等活动接受知识,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好动,如果课堂上多让他们动手摆一摆,动口说一说,这样既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有助于他们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在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在实际操作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进一步发展,使他们更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我在教学《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中,给每组发了一套七巧板学具,让学生尽情地动手拼搭,并设置了最佳合作创意奖,有意识地鼓励他们互相合作、比想象力、比新意、比创意。学生开始边讨论、边琢磨、边试搭,你拼一块我搭一块,偶尔还会为不同的创意产生小小的争论。结果,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了别具一格的造型,有的小组搭出了天真活泼的小动物,有的小组搭出了美丽的宫殿,还有的小组搭出了滑稽可笑的卡通人物……每个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无限的喜悦。最后,让学生说说,每一种造型分别有几种几何图形组成,每种几何图形各有几个。学生们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中学习,不但没有感到学习的辛苦,而且大大的发展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创造潜能、合作意识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三、游戏融入练习,激发学生的兴趣
游戏、玩乐,是儿童的天性。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对每一个有针对性的练习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枯燥无味,要使学生随时都积极、主动、热情地投入到练习活动中就要选择一些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巩固学到的数学知识,并保持愉悦的学习情绪,在练习中就要有意识地使用新颖、活泼、灵活多样的方式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中来。
例如,我在教学《统计与可能性》时,授课前,我准备了红、黄、蓝、绿几种颜色的小球,按一定的要求放在四个袋中。课始,我让学生做“摸球游戏”。小学生通过游戏体验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随后,我又让学生做“装球游戏”。每组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把球放入透明袋中,比一比哪组快。然后请学生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等词语描述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学生真是开心及了,同时又引发了他们学习新课的兴趣,一举数得。
又如,在组织学生进行乘法口算练习时,除了采用视算、听算、对口令和悄悄算等方法外,我还设计了“打手势算”和“打扑克”两种口算形式。“打手势算”就是小组 4个成员,每 2个一组,一组同学两人配合,用自己的十个指头每人出示一个因数,另一小组说出乘积。“打扑克”就是每 2人一组,每人准备一份 1~9的数字卡片放在手中摊开,教师说出积后,两位同学分别把其中的一个因数打出来 (后放者应根据先放的因数出“牌”)。新颖、活泼、灵活多样的练习方式,不仅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从枯燥乏味的练习中解放出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合实际,激发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对任何知识的学习,前提是感到有用,才会有学的兴趣。教师若能从生活中抽象出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和数学问题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确信生产生活离不开数学,便可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参与到学具实践中去,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化抽象为具体,使学生从日常生活方面懂得为什么要学,从而萌发数学意识,促进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进而真正的喜爱数学。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克与千克”后,学生不理解 1千克到底有多重,可以让学生感受一下 1包 1000克重的味精,让学生用手掂掂,并让学生再掂掂 1包食盐 500克和两包食盐 1000克的重量,最终得到 1千克 =1000克。从而是学生更好地认识抽象的数学单位的概念,化解学习的难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五、适当评价,激发兴趣
恰当的评语,不仅能正确指导学习方法,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如教学过程中,我会积极地抓住学生的闪光点,用不同的方式给不同的学生以适时的鼓励。如“你的想法真是很有特色。”“你观察得真仔细,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谁能像 ××同学这样,把你的方法清楚地说给大家听?”这样具有激励性或导向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到了我对他们的关心,他们心中也就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一些作业完成较好的作业本,不妨写上“你真棒”“真聪明!”“你肯定还有更好的见解”“你是老师的骄傲!”表扬优生但也不能责骂较差的学生,相反,应抓住其闪光点,适时给予鼓励。如“好样的,有进步,继续努力!”“看到你在进步,老师真为你高兴,因为你付出了劳动。”“你准行,老师相信你!”这样带感情色彩的评语,使学生感到了老师对他的关心,充满了希望,从而逐步产生浓厚的兴趣。
总之,通过教学尝试,我体会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学生学习的情感、兴趣息息相关。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就会感到学习的乐趣,感到学习是件快乐的事,而不是负担。只要我们做一个生活的留心者,善于发现,善于应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就能不断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