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升级教师“语言”
2010-08-15尹子敏
◆尹子敏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
刍议升级教师“语言”
◆尹子敏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岔河镇中学)
我们打开电脑,打开网络,不论是信息、游戏、软件、哪怕是病毒,他们都在不断的升级、不断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可能给你带来吃惊的消息。如果今天不进步就意味着退步了,大脑今天不升级就意味着降级了。特别是生活在这个新时代的教师,一旦掌握给大脑自动升级的方法,就可以在需要它的时候,迅速让大脑的程序升级。
升级大脑程序的关键是掌握大脑的运作的基本原理。就像电脑用编程语言去写一定的程序,我们的大脑也离不开最基础的语言信息。因此升级大脑首先要升级你的语言。
正向语言就是在我们教学工作中,不说我们不要什么,而用我们想要什么代替,将焦点转移到你想要发生的事情上。
有这样一个故事,很久以前,在喜玛拉雅山脚下的小村里,来了一位仙风道骨的老人,他向全村村民宣布,他会一种点石成金的法术。他念了一大串咒语,然后就把盖在木桶下的石块变成了闪亮的金子。于是村民们虔诚地听老人教授这种神奇的法术,老人不厌其烦地将咒语教给了村人,当村子里最笨的人也能背诵咒语的时候,他很满意地告诉他们:“你们等明天日出的时候就可以开始用点金术了,各位都可以把没用的石头变成黄灿灿的金子。不过,你们可要记得呀,念咒的时候,你们的脑子里千万不要想起喜玛拉雅山的猴子。”
当然,这些村民没有一个能够把石头变成金子,结果早就注定了。因为,我们的大脑不知如何以反向的语言来处理信息,为了想知道不去想的是什么,我们的大脑首先必须先去想它。“千万不要想起喜玛拉雅山的猴子”你的脑海里首先出现的就是喜玛拉雅山的猴子影像。
作为教师,时常告诉学生“我们不要去做某事”,例如,当学生站在起跑线前,我们会好心的嘱咐“别紧张”;当学生进入考场时,我们会给孩子打气“不用担心会考砸了”;当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我们会鼓励说“你不是一个笨小孩”,这种语言模式,正是我们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我们原本不想让他们注意的地方。
升级你的语言,改变语言的表达模式,将原来的否定模式转变为肯定模式。不说“我们不要什么”,而用“我们想要什么”代替。例如:当孩子犯错时,我们告诫他们“不要撒谎”改成“说实话”;当学生站在起跑线时,不说“别紧张”而说“放松心情”。这样的语言表达就会将焦点转移到你想要发生的事情上,你的大脑会重新定位,为获得更多的成就做好准备。这种语言被称为“正向语言,嵌入式命令。”
我们教师个人如果想成为卓越者,应有自己的目标。当我们为自己设立目标时,也要使用正向语言,确定目标以想要的方式来陈述。例如:在上公开课前有一个目标:“讲课时,不要紧张,语速不要太快!”改为正向语言输入模式,以肯定的目标陈述:“我希望我在讲课时,轻松自如,自然流畅,想改变时就能及时调整。”这样就能主控自己的目标,将自己放在一个比较有力的位置。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的迈进。
我们来看两个不同的叙述:
1句:“这一次让我们在预算内按时完成任务。因此,不要哗众取宠,不要玩把戏,不要在最后一分钟才改变情况。可不可以?”
2句:“这一次不要哗众取宠,不要玩把戏,也不要在最后一分钟才改变情况。让我们在预算内按时完成任务。可不可以?”
对这两个叙述有什么不同的感觉?第一句先引导你追求目标,然后将要避免的问题留给你,而第二句先提示你要避免的问题,然后引导你去追求目标,第二句的顺序更有说服力。这就充分体现了语言顺序的重要性。
1992年罗斯·佩罗和布什竞选美国总统,布什总统在竞选时先陈述自己为美国作的贡献,然后陈述他尚未完成的事和犯过的错误。他留在选民心中的印象是个犯过许多错和有一大堆事没做的总统。罗斯·佩罗是塑造个人形象的天才,他运用语言的能力更是出类拔萃。他采用与布什总统完全不同的方式,他总是这样说:“美国正在麻烦中,我们必须去身体力行的改善这些情形,我们有能力去改善这些情形。”他在选民心中留下了积极行动者的形象。创纪录地获得近 20%的选票,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成功的独立总统候选人。通过这个例子你就会更加了解语言顺序的重要性
联系我们的日常教学,当我们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强调行为规范时,语言的顺序方法很简单:“先说负面的,然后说正面的。”
“我总是出错”,“大家都不喜欢我”,“我永远都不能讲好英语。”
看到这些陈述,我们会觉得没有希望。上面的陈述除了否定,还隐含了“所有”和“永远不可能”的含义。这些词语称为“普遍化”词语。表示普遍性的词语还有下面这些。“所有、无一、每个、从不、无人、没人、永远、总是、都、无一例外、每件事”普遍性的词汇预示着没有机会,而且你无能为力,我们可以利用追问的方式来解除它的限制。
如果你对自己说:“我总是出错。”你要马上追问自己“是吗,你的意思是说从来没有发生过你做对的事吗?”当你问这样的问题,你就会发现不是的。通过追问,你将普遍性词语转为更为明确的情况——你可以改变和控制的情况。
又如“大家都不喜欢我”当你采用这种方式表述时,注意你制造的意象,问你自己,有多少人在你的影像中?也许有千百个,也许一个都没有。那就追问自己,到底谁不喜欢我?你弄明白了,实际上只有小红一个人不喜欢你。回应一个人的排斥总比回应所有人容易,而且信心也会大很多。
《论语》中也曾提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孔子就强调不要说太过绝对的话。现在我们应该明白,尽可能让学生避免使用普遍性的词汇来评价与自己有关的情况,一旦出现,尽可能的辅导学生采用自我追问的方式来解除它的限制。这样可以增强信心。
心理学家赫拉别恩曾提出一个公式:信息传播总效果 =7%的语言 +38%的语调语序 +55%的表情和动作,可见,肢体语言是多么的不容忽视。我们通过改变肢体语言,也能改变对大脑输入的信息。用无声的语言使我们生活变的生动和精彩。
自信的肢体语言:抬高下巴;坐时上半身前倾;站立时抬头挺胸、双手背在身后;手放在口袋时露出大拇指;掌心相对、手指合起来呈尖塔状;翻动外套领子。
这个世界上真正可怕的不是变化,而是害怕变化。如果您不能主动的去改变,不断的去升级您的大脑,您真的会被改变,被抛弃。所以,我们只有抓住生命中更多的机会,学会更多对自己有利的知识,掌握更多有价值的观念,才是应对这个变革社会的永恒法宝。
就让我们从改变我们的语言开始,行动起来!改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