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学生
2010-08-15宋新荣
◆宋新荣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中学生物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看待学生
◆宋新荣
(江苏省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
中学生物教学中,用心去看待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能让学生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不应该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理不睬,对学生的的不同意见加以禁止,对学生的错误一笔带过,甚至加以讽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已有发展水平,对学生取得的一点点成绩都要给予鼓励,从而增强师生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
学习过程 思维方式 知识面 师生关系
在中学生物教学活动中始终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师和学生,因此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学活动乃是教师和学生间的一种交往活动。被动地接受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的说法早已经成为过去。也就是说,老师不可以把学生视为单一储存生物知识的容器,也不可以把学生视为完完全全地接受指导、督查和训斥的徒弟,更不可以把学生看成是必须听从或服从的“盲流”和“庸人”,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到第六个年头下,如果仍然把学生看成是被动接受的对象和以“学”为目的的对象的话,那这个教师就显得相当陈旧了。那么在中学生物教学中,怎样来看待我们的学生呢?
一、在中学生物学习过程中,要看到学生的自主性和探索性
学生的学习过程不再是被动的接受,不再是看学生已经掌握了多少生物知识,我们要看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索性。所谓探索性,就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探究、升华和知识的再生的能力上,而不是对原来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摄取、播放或者克隆。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只是组织者和指导者,讲台并不是教师的专利,实验、实践和有关操作并不先由教师来演示,教师切不可以以自己的功利意识去设计学生。如在质壁分离实验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举例生活实例,并且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设计实验来解决问题,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了自主学习的动力。
二、在思维方式上,要看到学生的灵活性和新颖性
教师的思维往往容易受到教材和经验的束缚,有时候比较单一、教条,甚至缺少开拓性,而学生特别是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大脑皮层活动比较活跃,接受新事物、新知识能力强,许多学生的思维方式有时候比较独到,教者在正常的教学活动中要完全走出“权威”,充分释放学生的个性和活力。如在育种方法上,如果老师以传统的教学方法,讲解几种育种方法,这样束缚了学生创造性,应当让学生自主设计育种方法,并展开讨论,比较各种育种方法的优劣,从而极大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三、在知识面的问题上,要看到学生视野的多才性和开阔性
我们教者在对教材理解上要比学生深刻全面些,然而学生是来自于家庭和社会的每个位点,同学之间的交往频繁,交流广泛,他们所接触道德文化资源丰富,学科间知识掌握比较灵活,所以实践、操作机会多,在某个层面来讲,学生知道的,甚至已经熟悉的,教者并不一定赶上和超过他们,所以在学生面前,我们切不可视自己为“全能”或“万能”,而忽视学生掌握的知识、技能。在生物学科日益发展的今天,生物在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涉及,如基因工程的应用这段内容,书本知识是难以概括的,这时候教师可以尝试让学生上网,查找目前在基因工程方面有哪些最新成果,并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习到了很多新的知识,而且我们教师也在这个过程中受益匪浅。
四、在师生关系方面,从教学心理学理论上来分析
学生个体内部知识是生成的、自我建构的,而不是教师灌进去的。个体从外部接受到的信息必须与个体内部已有的知识经验发生联系,并使之相互作用,这样才有可能被实质性地纳入到整个知识结构之中,否则只能死记硬背,不能在知识间形成实质性的转变。要看到学生所期求的平等和互尊。学生与老师之间并不是单纯的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平等沟通,相得益彰的朋友,所以教师不可以带着一副严肃的面孔,不要总让学生听自己的“一面之辞”。比如在实验课堂上对于一些好奇、活泼好动缺乏自控的学生,我们应当讲究方法,把握合适的时机来进行针对性的引导,千万不可以不问环境、场所进行批评、呵斥、讥讽或是对其人格进行污蔑等,这样我们的教育将会使学生远离我们,从而导致他们对生物实验的厌倦情绪,产生一系列的不和谐的音符和情绪,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排斥,我们应当以朋友的身份,站在朋友的位置上与学生交流,学生对老师的帮助将会心悦诚服,将会体会到老师的爱护、引导和用心,将会在心灵深处清晰地看到生物老师为他们点亮的一盏科学之灯或竖起的一面旗帜。
五、在接受新事物方面,要看到学生的思想与社会的吻合性
关于接受新事物,我们教者往往由于前摄抑制的原因,其思想上始终存在着一定的传统性和保守性,而我们的学生的思想则没有多少顾忌,他们善于发现、善于创新、善于开拓,没有条条框框,思维比较活、新,甚至比较奇,所以我们教者不要由此听不惯,看不惯。有时,也不是因为学生调皮而“不务正业”,而是我们自身往往有点少见多怪,我们要从学生那看到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韵律;我们要从学生这个折射面来经常对照自己,督促自己不断学习,不断呼吸新鲜空气,不断地注意加大信息量的接受和储存,在要求学生天天向上的同时也要要求自己天天向上。
总之,在中学生物学教学中,用心去看待学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能让学生总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也不应该对学生提出的建议不理不睬,对学生的不同意见加以禁止,对学生的错误一笔带过,甚至加以讽刺。教师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尊重学生的人格,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了解他们的已有发展水平,估计学生通过努力取得哪怕一点的成绩,鼓励他们去探索,从而增强师生之间交流的广度和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