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医学发展概述
——柳百智教授讲授针刀医学(一)
2010-08-15柳百智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102200
柳百智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102200)
针刀医学发展概述
——柳百智教授讲授针刀医学(一)
柳百智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分会(常委)(102200)
针刀医学;概述
针刀又称“小针刀”,是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朱汉章先生,1976年春夏之交由9号注射针头衍变面来的一种治疗工具和创立的一套新的治疗方法。该新型工具因其外形如针,尖端有刃,临床中主要用做刀。既有针的刺激作用,又有刀的切割松解功能,既象针又象刀,故称其为“针刀”。
很多人听到“刀”字,便联想到外科手术刀,把针刀治疗等同于外科手术治疗,而心生畏惧,常需要多方解释。为此,朱汉章先生为了强调它的体积小、刀刃小,就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小针刀”。称以小针刀为主治疗疾病的方法为“小针刀疗法”。
如今提到针刀,既指针刀工具(包括汉章牌针刀)亦指针刀疗法或针刀医学。之所以去掉“小”字,是因为中国汉字理解,“针”即有小的意思。著名针灸学家程莘农曾在世中联针刀医学会成立大会上幽默地说“小针刀已经发展壮大,不小了,成了一门学科了,应该把小字去掉”。针刀疗法之所以发展成为一个学科,除了它卓越的临床疗效,还在于它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关于慢性软组织损伤新的病因病理学说 、关于骨质增生的认识、关于闭合手术的新理论、关于经络实质的探讨等,它们是针刀医学的核心,也是学习针刀医学的捷径,其中闭合性手术理论是最具有创新理念,也是重要的理论,使很多开放性手术才能治疗的疾病转化为闭合性手术——针刀治疗,可谓化繁就简的指明灯。
该方法,1984年通过江苏省卫生厅组织的专家鉴定,88年获得37界世界尤里卡国际金奖,87年隆重全国推广,全国第一个小针刀疗法培训班正式招生举办。1992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正式出版了朱汉章先生撰写的《小针刀疗法》一书。标志着小针刀疗法已形成体系,相对成熟。
94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审批,在北京昌平成立了以针刀为主的专科医院——“中国中医研究院长城医院和针刀医学培训中心”。200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朱汉章先生撰写的《针刀医学原理》一书,标志着针刀医学基本形成体系。2003年“小针刀疗法”通过全国29名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组织的听证,被认定为一门新兴学科,正式更名为“针刀医学”。
朱汉章先生给出的定义是:“凡是以针的理念,刺入人体,在人体内又能发挥刀的治疗作用的一切医疗器械,叫做针刀”[1]、“针刀医学是将东方医学的基本理论和西方医学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并再创造而产生的一种新的医学理论体系”[2]。
笔者认为,针刀是如针之刀,外形是针,实质是刀,即其功能发挥主要是刀。它有别于针灸疗法,有别于针灸针的,主要不在其外形,而是在于指导它的理论,即闭合性手术理论,简单地说,就是可以把外科开放性手术,改变为不打开皮肤,不破坏人体正常生理解剖结构完整,在非直视下,进入体内做切割松解剥离等手术治疗的方法。大大减少了创伤。
所以,前卫生部部长张文康把针刀疗法的特点概括为四个字——“简、便、廉、验”,应该是十分贴切的。全国专家鉴定会主任委员王雪苔教授更是为针刀医学取得的成就兴奋不已,称赞道:“ 针刀医学是中医现代化的一个成功范例之一”。“ 针刀医学就是中西两种医学互相渗透的产物之一。早期的针刀疗法,把针灸针与外科手术刀的两种长处融为一体,使骨伤科的切割、剥离、松解等手术由开放变成闭合,明显提高了对慢性软组织损伤、骨质增生等类疾病的治疗效果;后来发展为针刀医学,不但使针刀疗法的适应症从骨伤科疾病扩展到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等科的疾病,而且还对许多常见病、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发病机理和针刀治疗机理,提出来一系列符合临床实际的理论和见解”。
从最初的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引起的顽固性疼痛、骨质增生症,到关节强直性脊柱炎,到如今的内外妇儿科疾病的 诊疗,从传统的思维惯势中走出来,以全新的视角加以诠释,用针刀方式进行治疗,取得了意想不到的疗效。针刀治疗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专家的认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认定,也在当今的医疗市场立住了脚,为从医者打开了一扇成功之门,从而使针刀医学普及更快。
学针刀不一定必须成为针刀专科医生,正如西医大夫学中医并不为了改行一样。重要的是学习针刀医学对疾病的全新认识及其独特的疗治思路和方法,了解针刀治病的原理。如此,融会贯通,充分发挥自己的专长,结合针刀医学理论,有效提高我们的临床诊治水平。很多医生学习针刀之后,使针刀理念指导临床,在自己从事的专业的领域取得了很好的临床效果。这是我们普及针刀知识的最重要的原因。
希望大家学针刀,爱针刀,为患者更好的服务。
[1] 朱汉章.针刀医学原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1.
[2] 朱汉章.针刀医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3:1.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035
1672-2779(2010)-10-0040-01
2010-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