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子宫肌瘤的治疗护理措施
2010-08-15杨凤花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122000
杨凤花 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122000)
浅谈子宫肌瘤的治疗护理措施
杨凤花 辽宁省朝阳市卫生学校(122000)
子宫肌瘤;中医药治疗;护理学;中医妇产科学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好发于30~50岁妇女,以40~50岁最多见,20岁以下少见,据统计,至少有20%育龄妇女有子宫肌瘤,因肌瘤多无或很少有症状,因此临床报道的肌瘤发生率仅为4%~11%,远低于实际发生率[1]。子宫肌瘤的病因尚不清楚,一般认为子宫肌瘤的发生和生长与女性激素刺激,尤其是与雌激素的长期刺激有关。
1 临床表现
1.1 症状
1.1.1 月经改变 是肌瘤病人最常见的症状。黏膜下肌瘤、肌壁间小肌瘤常无明显月经改变;大的肌壁间肌瘤可致宫腔及内膜面积增大,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等,致使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不规则阴道流血等。黏膜下肌瘤常表现为月经量过多,随肌瘤逐渐增大,经期延长。
1.1.2 下腹包块 肌瘤较小时在腹部摸不到肿块,当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3个月妊娠月时可以从下腹正中扪及块物,尤其是凌晨膀胱胀大将子宫推向上方时更易扪及。
1.1.3 白带增多 肌壁间肌瘤使宫腔面积增大,内膜腺体分泌增多,并伴有盆腔充血致使白带增多;子宫粘膜下肌瘤一旦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及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1.1.4 腹痛 腰酸 下腹坠胀 病人通常无腹痛,当肌瘤压迫盆腔器官、神经、血管时,可使盆腔淤血,出现腰酸,下腹坠胀,月经期加重。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时,可引起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并伴发热,恶心。
1.1.5 压迫症状 子宫前壁下段肌瘤可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峡部或后壁)可引起下腹坠胀不适、便秘等症状。
1.1.6 不孕或流产 子宫肌瘤可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致宫腔变形,影响精子运行、妨碍受精卵着床,造成不孕或流产。发生率大约占25%~40%[3]。
1.2 体征 大肌瘤可在下腹部扪及实质性不规则肿块。妇科检查子宫增大,表面不规则单个或多个结节状突起。浆膜下肌瘤可扪及单个实质性球状肿块与子宫有蒂相连。黏膜下肌瘤位于宫腔内者子宫均匀增大,脱出于宫颈外口者,窥器检查即可看到子宫颈口处有肿物,粉红色,表面光滑,宫颈四周边缘清楚。若伴感染时可有坏死、出血及脓性分泌物。
2 治疗原则
根据病人年龄、症状、肌瘤大小、数目、生长部位及对生育的要求等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选择治疗方案[4]。
2.1 药物治疗 子宫小于2个月妊娠大小,症状不明显或较轻者,尤其近绝经期或全身情况不能手术者,在排除子宫内膜癌的情况下,可采用药物对症治疗。常用雄激素对抗雌激素,促使子宫内膜萎缩;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使其收缩而减少出血。如甲基睾酮5mg舌下含服,每日2次,每月用药20d;或丙酸睾酮注射液25mg肌注,每5d1次,每月总量不宜超过300mg,以免男性化,也可用抗雄激素制剂三苯氧胺治疗月经明显增多者,每次10mg,每日口服2次,连续3~6个月。用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肌瘤也能缩小,但停药后又可逐渐增大。
2.2 手术治疗
2.2.1 肌瘤切除术 适用于年龄在35岁以下希望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可经腹或腹腔镜下切除,黏膜下肌瘤可经阴道或宫腔镜下切除。术后有50%复发机会,约3/1患者需再次手术[5]。
2.2.2 子宫切除术 肌瘤较大、症状明显经药物治疗无效或年龄较大无需保留生育功能及疑有恶变者,可行子宫次全切除术或子宫全切除术。50岁以下卵巢外观正常者,可保留卵巢。
3 护理措施
3.1 生活护理 加强营养,指导病人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富含铁、易消化的食物;注意休息,阴道流血多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保暖。
3.2 心理护理 提供信息,增强信心,讲解有关疾病知识,纠正错误认识。为病人提供表达内心顾虑、恐惧、感受和期望的机会,帮助病人分析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可被利用的资源及支持系统,减轻无助感。使病人确信子宫肌瘤属于良性肿瘤,并非恶性肿瘤的先兆,消除其不必要的顾虑,增强康复信心。
3.3 症状护理 阴道流血者,观察阴道流血量,颜色和性状。收集会阴垫以正确评估出血量。严密观察生命体征,了解有无头晕,眼花等症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和宫缩剂;必要时输血、补液、抗感染治疗。同时注意保持会阴清洁干燥,勤换会阴垫,每日用0.1%苯扎溴铵棉球擦洗外阴1~2次,排便后清洗,以防感染。巨大肌瘤患者出现局部压迫致排尿、便不畅时,应予导尿,或用缓泻剂软化粪便,或番泻叶2~4g冲服,以缓解尿潴留、便秘症状。
[1-3] 黎梅.妇产科护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20.
[2-5] 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
[4] 郑修霞.妇产科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5.
10.3969/j.issn.1672-2779.2010.10.135
1672-2779(2010)-10-0157-01
2010-03-23)